關公如果在華容道拼盡全力,是否真能夠將曹操擒殺?

多眼熊


關羽在華容道如果拼勁全力,能否將曹操擒殺?

--成長新視點

關羽在華容道如果拼勁全力,能否將曹操擒殺?我是成長新視點,下面我分享我的看法。

一、先看曹操敗走華容道的背景。

曹操80多萬的人馬,在赤壁之戰之被孫、劉聯軍燒的所剩無幾。只有少許人馬,一路兵敗,一路被孫權的陸路人馬獵殺。要逃回去,必須經過華容道。他們路上遇到了泥濘,道路不通暢,又颳起了大風,沒辦法,只好讓羸弱的士兵揹著草填在馬下,騎兵才能過去。羸弱的士兵被騎兵踐踏,陷於泥中,死者很多。

他的逃亡路徑,早已被諸葛亮算計在先,並且先後前往華容道的路上預埋了張飛、趙雲兩隻人馬。再次對曹操人馬進行了毀滅性的打擊,致使他們又遭遭受了兩次沉痛的打擊,人員和戰鬥力下降到了最低潮。

二、瞭解來到華容道時曹操的團隊情況。

曹操先後被孫權和諸葛亮佈下追兵、伏兵打擊和截殺,來到華容道之後,人員已不足100人,包含謀士、毛玠、張遼、于禁、徐晃、曹仁、李典、樂進、夏侯淵、夏侯淳和些許士兵。

人員狀況是傷病、飢餓、體力下降、人困馬乏,不堪再戰,失去了拼死一搏的能力。

雖然有幾員大將,但他們因為受傷、睏乏和飢餓,戰馬也不行了,已經不能繼續戰鬥。

三、看看關羽埋伏團隊人員的情況。

諸葛亮知道曹操要走華容道,提前讓關羽在此埋伏。華容道的地形路口是非常的窄,出來就很難回頭,如果朝後退的話死的更快。關羽在這埋伏的時候,身邊有關平、周倉兩位大將和500校刀手。

雖然平時關平和周倉的戰鬥力,與曹操這幾員大獎根本就不是一個等級。但現在他們是精力充沛,曹操的大將是沒有任何戰鬥力的。

再加上500校刀手,這些人可不像一般的士兵,他們是關羽的貼身衛隊,相當於現在的特務連,平時是關羽親自指導練兵習武,戰鬥力超強。


四、如果關羽不同意釋放曹操,能否擒殺曹操?我的答案是曹操肯定跑不了,要麼被活捉,要麼被斬殺。

我們的對比他們兩方力量分析情況,關羽方面:關羽、關平、周倉三員將,曹操方雖有九員大將,但都是重傷、輕傷加上飢餓乏力,沒有戰馬。關羽的三個人對曹操的9個人,三比九不加人的話,關羽佔不了多大的便宜,很可能會吃大虧。

但是,關羽不會那麼傻,他可以讓300名校刀手協助對陣曹操九名戰將,這樣的結果是絕勝。


關羽剩下200名校刀手,100名對曹操的士兵謀士,包括對曹操進行攻擊。另外100名校刀手,一旁觀戰,隨時加入戰鬥。這叫有備無患,留足力量。

從這個對陣佈局方面來分析,曹操肯定是跑不掉的,他們的人如果頑抗到底,會一個不剩全部被殺。曹操的大將,基本都是馬上的將軍。平時雖然厲害,這種情況下人的體力、精力、心力已經降到了最低,一個人不可能打贏30個校刀手。畢竟身體受傷,體力、精力沒辦法補充,這是會被消滅的最大關鍵因素。

(如果是平時,曹操的九員大將約100人的,對陣關羽三人和500校刀手,加上開闊地帶,滅他們是不可能的,很可能是兩敗俱傷的,甚至關羽還會打敗。因為馬上的戰將,與步兵對陣的話,是佔優勢的。)

也許,因為曹操的人員背水一戰,絕地反擊,以死相拼,關羽方面會遭受很大的損失,但關關羽不可能死,關平、周倉肯定會受傷或戰死,500校刀手最多估計會死傷400人。最終,曹操團隊仍然會比消滅乾淨。


五、諸葛亮安排關羽埋伏華容道,釋放曹操的目的。

當時的情況,孫劉聯兵雖在赤壁之戰打敗了曹操,但劉備兵馬很少,立足未穩,並不具備與孫權抗衡的實力。如果殺了曹操,曹操所屬的北方勢力,肯定會分崩離析,那個時候孫權的勢力就會是最大。可以說,用不了多久,北方會被孫權所佔有,劉備也會很快被東吳給滅了。

鑑於這個戰略層面的考慮,諸葛亮才安排關羽埋伏華容道,賣關羽個人情,給他放走曹操的機會,也算是讓關羽還曹操收留的恩情。

(如果諸葛亮不想放過曹操,大可以把關羽和張飛、趙雲兩個任何一個調換,去截擊,讓張飛或趙雲領兵埋伏華容道,那曹操就必死無疑。)


成長新視點,有我更快樂。歡迎廣大朋友關注,點評交流,共同成長,謝謝。


成長新視點


關公如果在華容道拼盡全力,是否能夠將曹操擒殺?

答案 是不一定能夠將曹操殺掉。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知道,赤壁之戰即使曹操兵敗,一路護送跟隨曹操的殘兵敗將行至華容道還有那些人?

關羽以逸待勞埋伏在華容道身邊又帶了多少人?

聰明如諸葛亮安排這些之前,如果猜到曹操被關羽殺害對蜀漢軍團有何好處?

曹操兵敗死於關羽之手,曹魏集團又當如何?

曹操死了對於北方又會產生怎樣的鉅變?

華容道-地窄路險,坑坎難行是埋伏的絕佳之地。

第一曹操軍團疲憊行至華容道是絕對的人困馬乏。

但同時曹操赤壁之戰身邊跟著的戰將千員真不是吹的,當時排上名號的還一路追隨曹操得就有許褚、徐晃、張遼、張郃、李典每一個都是當時的名將。

反觀關羽當時就帶五百校刀手,身邊將領只有關平和周倉。

關平當時年齡並不算大,也遠沒有當時和龐德戰三十回合的武藝嫻熟,又如何去對戰許褚、張遼高於龐德一級的將軍呢?

如果非要拼死一戰,關羽是需要耗很多氣力的,人在絕境裡面是往往會背水一戰的,曹操身邊的戰將都會以命相護,所以關羽不一定能殺了曹操。

其次關羽義薄雲天,殺了曹操又如何立足天地之間,以關羽的高傲是不屑在受別人恩惠之後還要乘人之危。他要的是還完恩情,在戰場上堂堂正正的廝殺。

華容道諸葛亮本身也沒打算殺死曹操,先不談能不能殺死曹操,聰明如諸葛他也是一定不會讓關羽殺掉曹操的。

其一、曹操是曹魏集團的擎天一柱,忠心曹操之人太多,他一死有可能將會引發曹魏之人的瘋狂怒火,這怒火對著誰,當然會是實力最為弱小的蜀漢集團,柿子先挑軟的捏。

其二、曹操如果一死,北方有異心之人,將會再次叛變,北方曹操收割的版圖很有可能再度引發戰亂,百姓將又一次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其三、曹操如果死於關羽之手,蜀漢將會成為火上的螞蟻,即便曹魏集團分裂,也會先幹掉蜀漢,這樣一來對蜀漢更沒有好處,反而將大大的讓東吳坐收漁利。

總結:所以華容道,關羽放走曹操不單單只是因為恩情,也有很多其他的衡量利弊原因,曹操活著無論對蜀漢還是天下的局勢都有莫大的好處。


飄雲少年


按小說所定製的邏輯,如關羽不放,是可擒拿曹操的。但按當時實際情況推論,如果關羽執意不放,也擒拿不了曹操。

當時關羽帶了五百兵士,關平和周倉二將也在。

曹操方面,尚有三百餘騎,另外,武將有張遼、徐晃、張郃、許褚、李典、毛玠、文聘(臂有箭傷)。

儘管小說極力渲染曹兵將疲累,不願再戰,但倘關羽執意不放,這些將士必都拼命相博。根據人的生理活動規律,在人拼命的時候,人的本能會成多倍的增加,甚至會以一當十。那麼會出現什麼情況呢?

在正常情況下,許褚、張遼丶張郃和徐晃四將,與關羽的武功相差不大。在此時疲累的情況下拼命廝殺,二個人足以抗住關羽。其餘二人聯手足可勝關平。李典完勝周倉。毛玠和文聘和士兵可勝五百漢軍。

曹操乘機完全可以脫身。

如果關羽見好就收,估計張遼許褚他們也不會死拼到底。如果關羽非擒拿曹操不可,那情況就會特別慘烈了。

象許褚、張遼丶徐晃、張郃,他們不戰死,是絕不允許關羽擒拿曹操的。而關羽要擒拿曹操,必先殺死此四人。而這,根據小說之前的描寫,幾乎是絕對不可能的。

弄不好,關羽將軍也會壯烈犧牲於此。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在正史上,曹操赤壁戰敗以後也是從華容道敗走,不過當時劉備並沒有派關羽在此埋伏,所以這個問題明顯是說的《三國演義》。而演義中關羽哪需要拼盡全力,此時曹操手下的殘兵敗將都已經疲憊不堪。關羽不放水的話,不用親自出手,估計曹操都要束手就擒。

曹操中了黃蓋的詐降計,被一把火燒了水寨,韓當、蔣欽、周泰、陳武又從兩翼殺來,曹軍大敗。曹操率軍敗逃時先後遭遇了呂蒙、淩統、甘寧的截殺。好不容易殺開一條血路,又被趙雲、張飛伏擊。

特別是張飛伏擊時,曹操率敗軍逃了一夜,又天降大雨,人困馬乏,飢餓不堪。剛剛埋鍋造飯還沒來得及吃,就被張飛殺了一個落花流水。所以逃到華容道口,曹軍已經精疲力竭,焦頭爛額,還多半帶傷。

而華容道小路泥濘難行,不能前進。曹操命老弱在後慢行,強壯者擔土束柴鋪路而行,很多士兵累死。等走到平坦處,曹操回頭看身邊只剩下三百多人,可見一路之慘。而就在這個時候,關羽率五百校刀手殺了出來。

曹操一度還想命手下上前去戰,結果眾將都表示“安能復戰”,顯然已經到了極限。這種情況下曹操才不得不拉下面子苦苦哀求關羽放自己一馬,甚至不惜哭拜於地,但凡還有一戰之力他又怎麼可能如此丟人。

所以關羽要是真的要下狠手,曹操即使不死也要被活捉,沒機會跑路了。


不沉的經遠


我是逍遙,看正史劉備集團在赤壁之戰決戰時,並沒有參戰的機會,張飛趙雲伏擊曹操和關羽華容道放曹操都是演義添上的。撇開正史不論,以演義論,個人認為關羽在華容道根本不可能斬殺得了曹操,原因如下:

一是曹操手下的實力問題。曹操到華容道遇關羽時,隨曹操到的有張遼,徐晃,許褚,曹純,于禁,李典,樂進,夏侯淵,還有個中黃忠箭傷曹操不放棄的文聘等主要武將,還有文武雙全的毛芥等等一些二三流將領,共二十七員。主要謀士均在,士卒三百多人,這三百名士卒能跟上拼死逃命的曹操應該也是騎兵,而且應該是曹純的虎豹騎,而虎豹騎是曹純在騎兵中十人選一,再經訓練後三中選一才能入選,這些人能走到這裡也都是接近三流將領的水平了。因為飢渴難耐武力值全部降一個檔次計,則張遼曹純許褚徐晃降為一流武將,于禁等五將降為二流武將,文聘受傷與其他二十七員二,三流武將降為超強騎兵,三百虎豹騎降為稍強於普通騎兵。

二關羽方面,關羽超一流武將,關平一流偏弱級,周倉二流,廖化三流,偏將三人超強騎兵級,五百校刀手為步軍,武力低於普通騎兵,十人中應該有一人是騎兵,武力相當於強騎兵。

三谷外曹彰一千騎兵(曹操一出谷後就遇曹彰接著),曹彰當時應該十九歲,十年後漢中斷後的曹彰一人可以擊敗熬戰一天後的張飛馬超趙雲黃忠等十將,武力值此時應為一流向超一流發展階段,因為曹彰見華容道葫蘆口地勢險要,沒有入谷,而是在谷外等待。曹彰這支生力騎部隊,可以無視關羽五百校刀手,純屬屠殺級的。

四如果開殺:曹操拜伏於地時,張遼立即帶槍縱馬前出,此時關羽見到山西老鄉,一時不忍下手,再看看張遼身後的這些人,再看自己的手下,心中一萬個:孔明,我操你媽奔騰而過,打自己是死路一條,罷了,放他一馬回去有大哥在不至於死。只好刀一擺,讓他去吧!如果關羽不見機,強要動手,張遼必拼死相救,而關羽又不忍對老鄉張遼下死手,三刀之內必砍不死曹操,徐晃曹純許褚衝上與張遼合戰關羽,于禁毛芥等二十七將帶三百拼命的騎兵衝突關平等五百校刀手,一陣衝過去,五百校刀手要折損大半,再回馬一蕩,校刀手還能活下來的就是祖上燒高香了。曹彰在谷外聽到谷內喊殺聲立即衝入谷內,關羽及部下,迅速覆滅。

因此關羽不殺曹操是自己救自己!


逍遙1906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不見於正史。它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杜撰的故事情節。然而根據“演義”的劇情,以及羅貫中對武將的武力值設定來看,華容道上如果關羽拼盡全力,曹操將必死無疑。

諸葛亮為什麼讓關羽駐守華容道,那是因為他本來就打算放掉曹操,故意布的這麼一個局。一則給關羽還恩的機會,使其今後遇到曹操無所顧忌;二則讓“忠義”關羽放走曹操,再以劉關張兄弟情深收尾。不落東吳口實。三則挫敗關羽的銳氣,讓他以後見到軍師敢客客氣氣的說話。

結果在華容道,曹操身後僅二十七騎從泥潭中掙扎出來,東倒西歪狼狽不堪。關羽見了眼前這片淒涼景象。頓生憐憫之心。又因想到此前曹操對自己的恩情,果然意氣用事放開了一條大路。

那麼?如果關羽不想放走曹操,曹操的結局如何呢?

——我們先看一下,曹操從赤壁逃出後,都經歷了什麼?

周瑜火燒赤壁,曹操在張遼、毛階二將的保護下,拖著一個重傷的文聘以及百餘親隨往烏林方向逃命。剛走不遠,遭到了呂蒙、淩統兩路軍馬的堵截。曹操本該葬身於此,辛得徐晃引一軍相救,眾人才脫離了虎口。

行至山坡前,遇到此前屯軍於此的馬延、張顗二將並三千兵馬。曹操等人總算得到了一絲安慰。於是讓馬延、張顗開路。行不到十里,甘寧引一軍出,咔咔兩刀將馬延、張顗雙雙斬殺。幸好遇見了張郃,曹操令張郃斷後才倖免於難。

行至烏林之西,宜都之北,已經是五更天了。也就是說在趙雲這關,他們就已經逃了三個更次(約合六個小時)了。趙雲領一軍殺出。張遼、徐晃雙雙迎擊,眾人都趁亂走了。李典、許褚引程昱等謀臣趕到。

此時!天色已經微明,眾人被一場大雨淋成了落湯雞。正值十月寒冬,將士們飢寒交迫。曹操下令在葫蘆口稍歇。正當眾人解掉馬鞍、脫掉盔甲晾曬的時候,張飛突然引一軍殺出。許褚騎無鞍馬迎戰。張遼、徐晃雙雙助陣,三人合力才逃出生天。

往後就是華容道

華容道前,眾人的狀態如何?

人皆餓倒,馬盡走乏。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中箭著傷者強勉而走。衣甲溼透,個個不全;軍器旗旛,紛紛不整。大半皆是夷陵道上被趕得慌,只騎得剗馬,鞍轡衣服,盡皆拋棄。

通行華容道之前,曹操的隊伍就已經是這個狀態了。然後是通行華容道,曹操下令老弱者在後慢性,強壯者擔柴填路。此時“軍已餓乏,眾皆倒地”曹操下令踐踏而行。到了華容道口,僅剩二十七騎跟隨。這二七十人,已經是毫無戰鬥力了。

關羽出現之後,曹軍的表現是

操軍見了,亡魂喪膽,面面相覷,皆不能言。

然後眾將趕緊說道:“人縱然不怯,馬力乏矣,戰則必死!”可見他們自己都認為必死無疑。

再看人數對比

曹操方只有張遼、毛階、徐晃、張郃、李典、許褚六員大將,外加一個身受重傷的文聘。其餘的都是文官。關羽方除了關羽自己,還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外加五百校刀手。這五百校刀手都是關羽親自選拔、親自調教的精英。

在人數上對比,關羽方仍然有非常巨大的優勢。

在葫蘆口,眾人還沒有如此狼狽,尚且需要三將齊出,才能敵住張飛。如今他們的狀態進一步下滑,以逸待勞的關羽一個人就可以敵住四人。而關平可以擊敗狀態下滑的徐晃,周倉跟五百校刀手只需要對付一幫文官就行了。

所以!華容道上,如果關羽拼盡全力,曹老闆必死無疑。


愛尚文史


首先要指出的是,這件事並沒有發生,是純杜撰出來的,是三國演義設計出來,在火燒赤壁這個橋段中,被大家津津樂道,廣為傳唱。

一是我始終對火燒赤壁心有疑問。曹操只承認自己是避戰燒船,表示是自己是面對瘟疫主動退兵的,在曹瞞傳中有記載。這種可能性很大。一是當時曹操兵力佔優,具備戰爭的主動權。二是東吳兵力屬於私兵性質,更多注重於防禦,積極進攻的進取心並不強。三是缺乏必要的技術手段,當時並沒有汽油等強烈易燃物,光靠使用桐油嗎?感覺還是有點難度的。四是此時的劉備只剩下劉琦的一點江夏水軍,由關羽統領操練,這時正忙著搶奪地盤,要道設伏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大。五是華容道處於曹操防禦縱深腹地,華容道設伏,要求提前派部隊插入敵後,通過滲透和穿插,實現精確佈防,這是要求精準導航的,憑著當時的技術力量也很難辦的到。

二是華容道設伏的由來。曹操的點評怕是引發羅貫中靈感的主要來源。大意如下:公船艦為備所燒,引軍從華容道步歸,遇泥濘,道不通,天又大風,悉使羸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羸兵為人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眾。軍既得出,公大喜,諸將問之,公曰:‘劉備,吾儔也。但得計少晚;向使早放火,吾徒無類矣。


小屋253315373


“諸葛亮智算華容,關雲長義釋曹操”,是世人皆知的一個故事,《三國演義》中的重點篇章。赤壁之戰後,曹操倉皇從華容道敗逃。諸葛亮派關羽在這裡埋伏。曹操人困馬乏,損兵折將,不能再戰。關羽念在過去曹操厚待自己的情份上 ,不顧立下要活捉曹操的軍令狀,放過了他。

再看看曹操當時走華容道身邊也就剩下百餘騎,馬無鞍,士無甲,飢寒交迫,但還有許褚,張頜,張遼等猛將,還有一眾文臣,然後再看關羽這邊有關平,周倉和五百刀斧手,真要死戰的話,曹操應該可以逃脫,但那些文臣基本死傷殆盡,武將至少會犧牲一半以上










歆惠和諧


導語:

關羽和曹操本就有奪妻之恩,離開曹操投奔劉備,那也是因為這件事膈應的慌。如果當真給關羽守華容道的話,那曹操還有希望嗎?關羽殺曹操的理由太多:

  1. 首先曹操是大漢國賊,關羽作為忠心於漢室江山的將領,當然是要為大漢王朝除掉這個奸賊,從而將大漢江山還給漢獻帝。
  2. 其次在擊敗呂布之前,關羽曾多次懇求曹操,希望破城後,將呂布帳下將領秦宜祿的妻子杜氏送給他。結果曹操因為好奇看了一眼杜氏,覺得很漂亮就自己享用了。關羽負氣之下,離開曹操。
  3. 再者曹操多次迫害關羽的大哥劉備,劉備的老婆因為曹操而被殺,劉備的倆女兒也被曹操的手下俘虜虐待,這種私仇,關羽也必須要為劉備報。

儘管殺他的理由有這麼多,可是放他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義氣。關羽之所以被人崇拜,主要就是因為他有義氣。

01曹操對關羽不薄,關羽心中不忍。

華容道是曹操逃竄的必經之路,這是發生以後,後人才知道的事情。所以在文學作品中添油加醋地上演了這麼一場關雲長華容道義釋曹操的故事。

其實回頭想想,之所以這麼安排,其實作者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關羽是忠義之人,而曹操對關羽的好,是天下皆知的事情。

  • 早在曹操二次攻打徐州的時候,劉備集團不敵。劉備自己跑了,留下倆老婆和關羽被曹操擒獲。本來就是俘虜,沒什麼好驕傲的,可是曹操十分欣賞關羽的英雄氣概。
  • 所以曹操不僅沒有虐待關羽,而且對他非常恭敬有禮。將關羽帶回許昌以後,曹操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把關二爺的肚子都給吃圓了一圈。
  • 關羽為了報答曹操的恩情,主動幫助曹操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為此曹操大為感動,再次給了關羽莫大的恩賜。
  • 曹操向漢獻帝提議,冊封關羽為漢壽亭侯,這可是正兒八經的漢朝侯爵,比劉備那個皇叔的招牌要硬的多。

所以說曹操對關羽的關照,那是超越了所有其他將領的。可以說,如果這個時候關羽投靠曹操,絕對能夠成為他手下第一猛將。

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於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三國志》

然而關羽覺得自己不應該背叛劉備,更加不應該背叛大漢。既然心向大漢,那遲早還是要跟曹操鬧掰的,所以斷然離去。

不過曹操對關羽的關照,他是銘記於心的。這回曹操落難到了華容道,身邊的士兵不過幾十個人,關羽要殺他簡直如同探囊取物。而關羽卻想起了許都的點點滴滴,不忍心動手。

02各為其主之下,曹操必然殞命。

當然這是演義裡的故事,現實往往比文學作品要殘忍的多。關羽在北伐過程中,曹操可絲毫沒有手下留情。

曹操一邊派遣大軍前去支援樊城,一邊寫信給東吳,唆使東吳孫權對關羽發起偷襲。關羽在腹背受敵之下,兵敗被殺。

  1. 曹操和孫權不會對關羽手下留情,那是因為他們明白什麼叫做各為其主。既然都想要爭奪天下,就沒有什麼是非對錯,大家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奮鬥罷了。
  2. 所以換一個角度來說,華容道上,如果曹操真的碰上了關羽,那麼曹操哪裡還有命回去呢?關羽是劉備手下第一猛將,從這一點上來說,關羽就應該要為劉備集團爭取最大的利益。
  3. 而殺掉曹操,絕對是給劉備集團立下了汗馬功勞。當然你也可以說是惹下了大禍,會遭到曹操陣營的報復。

不過我認為,從劉備集團的角度來說,殺掉曹操絕對是利益大於弊的。因為曹操是人中龍鳳,是曹操集團的核心。如果曹操死了,那麼北方群龍無首,世上再也沒有誰的領導藝術會超過劉備。

除了孫權外,劉備從此不再有任何對手,到時候瓜分中原地區,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了。北方集團縱然龐大,可惜群龍無首,也就成了一盤散沙。

初,曹公壯羽為人,而察其心神無久留之意,謂張遼曰:“卿試以情問之。”既而遼以問羽,羽嘆曰:“吾極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劉將軍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吾要當立效以報曹公乃去。”遼以羽言報曹公,曹公義之。及羽殺顏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賞賜。羽盡封其所賜,拜書告辭,而奔先主於袁軍。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為其主,勿追也。”---《三國志》

所以說劉備是絕對不會放過如此重要的機會,關羽作為這件事的執行人,他絕對不會將個人小恩小惠凌駕於家國大義之上。

03劉備集團目標是地盤,而不是曹操。

作為集團領袖,劉備高瞻遠矚,赤壁之戰過後,他要做的第一件事到底是什麼呢?真的是殺掉曹操嗎?我覺得不是。

當時的劉備還不是荊州之主,說到底還是個外來戶。值此混亂之際,劉備最渴望的,那就是奪取地盤和人馬。

劉表當年留下來的所有基業,劉備都想要無縫銜接似的全部收入囊中。所以當曹操兵敗以後,劉備必須要趁著孫權距離遠,來不及拿下荊州的情況下,快速奪取荊州各大城池。

劉備的確是這麼做的,他在最短時間內,拿下了大多數荊州地盤。所以就算他明知道曹操會從哪兒過,他也不會分兵去圍堵曹操,因為來不及。

二十年,孫權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報欲得荊州。先主言:“須得涼州,當以荊州相與。”權忿之,乃遣呂蒙襲奪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先主引兵五萬下公安,令關羽入益陽。是歲,曹公定漢中,張魯遁走巴西。先主聞之,與權連和,分荊州、江夏、長沙、桂陽東屬,南郡、零陵、武陵西屬,引軍還江州。---《三國志》

曹操一路北上,而劉備需要分兵南下。況且東吳有沒有故意放走曹操的嫌疑,這還是未知之數。畢竟誰殺了曹操,誰就是曹操集團的敵人。

不管對方強弱與否,劉備自己還沒有強大起來,沒有必要去得罪這麼多敵人。作為劉備集團的首席大將,關羽是不可能被安排在華容道這裡的,因為關羽還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總結:關羽的忠義,需要分開來看待。

關羽對曹操,只存在義氣,並沒有忠心。曹操從始至終都不是關羽的主公,關羽降漢不降曹,這是非常著名的事情。

關羽對劉備,不僅有義氣,更有忠心。從演義的角度來說,關羽是劉備的二弟,對劉備是有兄弟之義的。而現實中,關羽跟隨劉備多年,一直把劉備當成自己唯一的主公,所以關羽對劉備也有君臣之間的忠誠。

所以關羽在曹操和劉備之中,毫無懸念地會選擇劉備。所以如果曹操走到華容道上來,關羽鐵定會把忠義放在義氣之前,將曹操斬殺。

由此可見,關羽不可能出現在華容道上,曹操從這兒逃走,也不會有人事先知道。畢竟當時的定位系統還沒有發明,料事如神也不至於如此準確。

《三國志》

《三國演義》


江湖小曉生


真正的史書上關羽並沒有在華容道上截住曹操,正史是曹操敗退後看到左右地勢險要,哈哈大笑對部下說,若是劉備諸葛亮在此處埋伏兵馬,我等休矣!後面劉備的人過來時,曹操已經走很遠了,所以我們今天討論的是以羅貫中的演義為主。關公在華容道如果拼勁全力或者曹操選擇抵抗的話,是完全能拿住曹操的,現在我說幾點理由:

1、曹操赤壁大敗,83萬大軍被周瑜一把火燒了個乾淨,沿途又遇到東吳陸路幾支人馬的攔截追殺,軍隊損失慘重,人心惶惶。

2、曹操好不容易衝出重圍,又遭遇了趙雲、張飛兩路人馬的攔截,已經沒有多少人了,此時的曹操就剩下一批將領和謀士,軍隊不足300人,尤其是衝出張飛的包圍圈,收下大多將領已經身負重傷,不能再戰了,士兵斷糧了,到了殺馬充飢的地步了,加上連日逃命趕路,風餐露宿的,負傷的負傷,生病的生病,士氣低落到了極點。

3、曹操如果還有一戰之力,就不會厚著臉皮向關羽哭訴裝可憐了,一開始遇到關羽埋伏,曹操還打算衝過去的,是將士們說不行了,不能打了,就算能打,戰馬的體力也不行了,於是謀士們就慫恿曹操請求關羽念在往日的情分上,放他們一馬。曹操是一個很愛面子的人,能跑掉就不會低三下四的苦苦哀求關羽。

4、還有一點,不知道算不算理由,有人說諸葛亮是故意讓關羽放走曹操的,因為曹操當時不能死,曹老闆掛了,北方會大亂,孫權就會趁勢崛起,劉備當時力量太弱小,沒有曹操的牽制,不利於劉備奪取地盤壯大自己,如果諸葛亮真想讓曹操死,他大可以讓關羽在第一路或者第二路埋伏曹操的,因為此時的曹操尚有一戰之力,是不會求關羽的,而把張飛或者趙雲安排在最後面等待曹操,因為張飛趙雲和曹操是沒有交情的,諸葛亮故意這樣做,也說明了曹操確實挺不過最後一道坎了。

因此,如果關羽在華容道拼死攔截曹操,是完全可以抓住曹操的,而且關羽當時兵強馬壯,關平周倉的武藝都不差,關平後面和龐德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的,五百校刀手都是敢死隊一樣的存在,對付三百疲弊之眾,勝算是很大的。

我是農家晉哥哥,喜歡評論三國,喜歡我的朋友可以點評和關注,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