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巨匪杜立三当年做了哪些有违人道的坏事?

旧史陈言


杜立三做土匪,是有根源的。

他爹杜宝增是土匪,他族叔杜宝兴也是土匪。杜立三从小耳濡目染,养成桀骜不驯的个性。到12岁时,便不肯被家人拘束,只身出外闯荡。

在杜立三16岁时,父亲杜宝增和族叔杜宝兴在抢劫的时候遇到官兵,一番围追堵截中,杜宝增趁乱出逃,杜宝兴却为官兵所俘。

杜宝兴为了活命,把杜宝增给供了出来。不久,杜宝增被抓,并被枭首示众。

随后,杜宝兴又准备把杜立三的母亲卖掉,只是适逢过年,暂时没有动手。

正好杜立三回家过年,看到母亲暗自垂泪,于是再三追问,才得悉父亲的真正死因及杜宝兴的恶行。

(杜立三剧照)

杜立三是个很沉得住气的人,他暗中邀约同伙,准备了武器,突然冲进杜宝兴家,把杜宝兴父子押出了家门,在村外荒僻处将二人击毙,为父亲报了仇。

杜立三替父报仇的事,很快就在土匪中传开了。大家对他刮目相看,他因此渐渐有了名气。

杜立三有了名气,来投他的人自然不少。

杜立三欢迎别人入伙的仪式很特别。凡是想入伙的,都得顶个鸡蛋,站在30米开外的地方,让他端枪瞄准射击。

杜立三这样做,一是他对自己的枪法很自信,二是他想看看对方是不是胆色过人的好汉。他这样独特的入伙方式很快就一传十,十传百,因此人人都知道他是个神枪手。

有了队伍,杜立三想的就是怎么搞钱,怎么扩大势力。

1900年,由于辽河一带多匪患,清政府在这里设立巡捕局。一方面是围剿土匪,另一方面是帮助地方政府收缴赋税。

杜立三觉得这是个挣钱的门路,于是也占据了几处集镇,将之归为自己的地盘,并效仿官府向百姓征税。

由于他贪婪无度,税收竟高达10亩要征2块大洋,比官府所征税还要重。百姓深以为苦,但慑于他的淫威,都敢怒不敢言。

(民国初年的土匪)

除此外,辽河亦是当时航运的一条重要河道。杜立三早先起家靠的就是抢劫辽河上的商船。做大后,他便搭棚设卡。凡是经过的船只,必须纳捐5块大洋。若是不从或故意拖延者,轻者遭致痛殴;重者不光货物被劫,船亦被毁。

如此一来,杜立三的势力更加壮大。但他依然不满足,又强占了百姓良田800余亩,房屋更是不计其数。抢来的良田,往往又强租给百姓。不光收取租金,还多有盘剥。

这些良田多在辽河支流一带。由于地方政府不作为,辽河的支流多年无人整治,因此每到雨季便形成洪涝,致使良田被淹,粮食无收。

杜立三于是逼迫百姓出工出钱,排淤疏渠,并将其中一条最容易发生洪涝的支流给截断。经过整治,河水改道,再也没有发生过洪涝,保住了田地。

一些阿谀奉承的人,便连称杜立三解乡人之困,救百姓之急,鼓动百姓按人头出钱,为杜立三在最易长水的永丰屯树立了一块高大的汉白玉石碑。

除此外,杜立三还为了抗拒官府,大兴土木,修建营房和炮楼。

当然,给盖房子的,全是周边被抓的百姓。对于这些免费的劳工,杜立三用起来相当不客气。不仅吃喝不管饱,若有人不顺从,必定遭毒打。

(张作霖剧照)

杜立三俨然就是当地谁也不敢管的土皇帝。

可是好景不长,沙俄人打败了日本人后,开始和杜立三争夺辽河航道。

到嘴的肉要和别人分食,杜立三当然不干。所以他带着队伍,数次攻打沙俄军。由于他采取的是游击队战术,沙俄军队防不胜防,只得退回辽阳。

日本人听闻后,激动不已,马上找到杜立三,要求和他一同攻打沙俄,并为他提供了精良的武器。得到武器的杜立三,愈发得势,常常抢劫沙俄军的后方补给,并和日本人联合作战,对抗沙俄军。

如此一来,杜立三的名头在东北很响亮。一些地方乡绅和地主都不堪其苦,多次联名上告,地方政府亦多次出兵围剿。但由于杜立三奸诈凶狠,因此官兵次次都惨败而归,以至于官兵对他非常畏惧。

杜立三亦十分得意,不断扩张领地,并在领地中飞扬跋扈,自称“马上皇帝”,还对手下随意封官。

在土匪的示意下,老百姓见到他,必须尊敬地称他为“杜大人”。

然而,就在杜立三认为无论洋人还是清政府都不能奈何他的时候,东北总督徐世昌却暗中找到招安不久的张作霖,要他想办法除掉杜立三。

张作霖和杜立三有结拜之交,得到徐世昌的命令后,自然不敢轻慢。经过一番谋划,最终用计成功地除掉了杜立三。

张作霖不但扫除了阻碍自己发展的障碍,同时还获得了清廷的信任,自此他开始走向人生巅峰,直至成为威震一方的东北王。

(参考史料:《近代中国土匪实录》)


张生全精彩历史


杜立三是清末时期东北辽宁西部一带的巨匪,他这个人不喝酒不赌钱不吸鸦片,还打过俄国人和日本人,乍一看他虽然为匪了,不过人还挺不错的,但实际上杜立三这个人心狠手辣,做过许多有违人道的坏事。

一、霸占良田与欺压百姓

杜立三在青麻坎一带霸占了上等良田800余亩,当地人民,每年代种、代耕、代收,不论年景丰歉,对他一家的供纳,不得短少一粒。青麻坎周围几十里内,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所有居民都由他来“保护”。有一年辽河决口,淤泥堵塞了附近的背河堤道,影响了他家田地的排水。他家管事人串通附近地主,命令老百姓替他挖掘沟渠,远至几十里外的隔河居民也都来出工,当然这都是免费劳动力。

事后地主们还倡议,说“杜大人”造福桑梓,有功于民,应当歌功颂德,立碑纪念,因而在吊鞋窝子大庙前,树立一块高大的透龙汉白玉碑。

二、屠杀叔父一家

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在一次抢劫后被官兵通缉,杜立三的叔父杜宝兴被逼供出下落,杜宝增因而被捉杀头。那时杜立三年纪还小,也没有什么怨恨。后来杜立三娶了二老婆,办喜事的时候。杜立三的母亲在高兴中叹了口气啊1111把说:“要是你爹活着也跟着享福了,你爹死是你三叔一句话。”杜立三听了之后咬牙你切齿,很长时间没有吱声,暗暗下了报复叔父的决心。

过了几天,杜立三带着十几个人到杜宝兴家。杜宝兴刚问他吃饭没有,杜立三就掏出手枪喝道:“你要吃饭到阴间去吃吧!”说罢一挥手,手下人将杜宝兴和他的儿子一起捆绑,带到村外坝头上。

杜宝兴苦苦了哀求无效,被杜立新强三的打死。杜宝兴的儿子也跪在地上哀求道:“我才19岁,留下我吧,情愿侍奉你一家老小。”杜立三有点犹豫。一个手下说:“当家的,你还想留下个报仇的祸根吗?”结果杜宝兴的儿子也被一枪打死。

三、屠杀兽医为马抵命

之前说了,杜立三不抽烟不喝酒,但他也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枪一个是马,而他本人也是精于骑射。有一次杜立三有个叫“青燕子”的马生病了,他焦急万分,连忙找人来医马。

兽医来后,杜立三指着“青燕子”说:“这匹马你能治好吧?如果能治好,我封你为兽医官。”那个兽医听了,说:“我能治好。”不料药量用的过大,没到一个小时马死了。杜立三怒火上升,让手下人将兽医打死为他的马偿命。

四、在辽河岸上搭棚纳捐

杜立三心狠胆大,他17岁时一个人到辽河岸上,用红布缠起一把木头饭勺子,形似土造手枪,威胁上水船只,一天之内就劫了16只由营口回航的粮船。那时候,辽河两岸出产的粮,多半靠水运到营口去卖,回航买杂货。

杜立三限令每只船,放下“买路钱”,船家或多或少放下银元或元宝,才准解缆上行。后来杜的力量渐大,索性在柳条岗子渡口岸上搭起席棚,公然设临时“官卡”,派人开捐,规定到营口卖粮下航船每只2元,由营口运货回航上航船每只5元,船商“旦有违抗”就会船毁人亡。

五、四处劫掠

光绪二十九年到三十年的两年期间,正是杜立三的势力扩张和发展的期间。他自称为“马上皇帝”,在他盘踞的地方,随便封官许愿,群众见他称之为“杜大人”,这就更刺激了他横行霸道、掠夺民财的野心。

同时他也感到当地尽是些小财主,不适应自己的胃口,没有什么油水,就派人到处送海叶纳捐。光绪二十九年四月,杜立三到辽阳、营口、盘山等地强抢硬捐,回来路过辽阳八岔沟,在大财主郭金人家大吃二喝,临走还抢掠一空。杜立三为祸多年,这只是其中一部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杜立三被张作霖以招安之名骗去,并且被张作霖杀害,这才了结了这罪恶的一生。


魏青衣


说起辽西巨匪杜立三,曾经显赫一时,但来的快,去的更快,威武没几年碰到了刚戴上官帽急需立功的张作霖,结果黑吃黑,杜立三成了刀下鬼,年仅27岁。

此图据说是杜立三本人,曾经的辽西巨匪,打击沙俄有义举,1907年被张作霖消灭。

要说他做了哪些违背人道的坏事,这个稍有点争议,原因是杜立三应该算是个义匪”或者“侠匪”,江湖传言杜立三曾解救街头卖艺人,为贫苦老百姓打抱不平,接济周边的村民,特别是他曾大战沙俄,在台安县与沙俄哥萨克骑兵拼杀,迫死沙俄退回辽阳的光辉事迹。他在土匪里面比较洁身自好的,不赌、不喝、不抽,只好骑马打枪,所以杜立三“下家伙”时,只钟情于好马好枪,他也拥有一支装备精良的骑匪,但尽管这样,匪就是匪,过的就是刀口舔血的生活,干的就是烧杀抢掠的买卖,他手里的坏事也是罪行累累。

枪不离手的土匪。

比如他欺压百姓,横霸一方,杜立三在老家辽中县青麻坎村周边,就霸占了上等良田800多亩连成一片,每当要耕种收割时,百姓必须先弄他的地,还要筑河堤、挖沟渠,几十里外的人都要来打工,这些全是义务的,当然杜立三民意上要“保护”村民的庄稼,免受其它土匪抢劫,每年的地租和逢年过节的纳供必须按齐了交,如遇到年景不好歉收的,依然是一粒不能少,所以村民们生活在压榨之下,慑于他的威胁,不敢怒也不敢言。

图为杜立三的老家辽中县青麻坎村。

杜立三,滥杀无辜,杀人不眨眼,他有匹骏马跑的极快,叫“青燕子”,有一次“青燕子”病了,等叫来兽医时,马已经奄奄一息,还没等兽医上药马就死了,杜立三怒火三丈,一枪把兽医给打死了;杜立三当土匪发达后,想光宗耀祖,于是决定给父亲立新坟茔,找来个风水先生找穴位,这先生早就知道杜立三凶神恶煞,见到后非常害怕,魂都不知道丢哪去了,弄个罗盘因为害怕手打颤,半天没指准位置,杜立三没耐心了,就是一枪结果了。

盘踞地方,劫掠百姓,辽西的粮食丰收后,大多靠船走水路运往营口等地,再换回杂货,杜立三每年秋季开始,带着土匪在码头安营扎寨,杜立三自封“杜大人”设“官卡”,过往船只必须留下“买路线”;杜立三常带着土匪去扫村,挨家挨户强抢,霸占民女,如果是财主家庭的,除了抢掠一空外,还要定下约定按期硬捐,在辽西杜立三犯下的案子层出不穷,据说辽中、海城等县每天都会接到控告杜立三的呈状,所以最后成了被招抚张作霖的“猎物”。


图文绘历史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这句京剧戏文很红,冥冥之中竟与辽西巨匪杜立三扯上关系……

窦尔敦是古代的绿林好汉,相当于隋朝末年二贤庄的单雄信,杜立三被乡里人认为是窦尔敦转世,这究竟是为什么?

▲杜立三的合影

原因或许很简单,土匪头子本身就带有浓浓的“绿林味”,统领群匪讲究江湖义气,就很容易跟什么梁山好汉、隋唐英雄挂上钩子。

老百姓眼里的土匪,其实就是绿林人物,只不过一些好的,一些坏的,一些时好时坏罢了。杜立三有一些特色,比如他不喝酒、不赌钱、不吸鸦片,就这一点看,他真是土匪里的清流。

杜立三还善于相马、骑乘,他手下有200多匹良驹,分成青、黄、红、白4队,这就跟“窦尔敦能盗御马”挂起钩来。

▲清末民初的匪帮

杜立三是辽中县人,1880年出生,原名国义,乳名立子,排行第三。他自小长在土匪窝,家里长辈都是著名土匪,父亲是专劫“皇杠”的杜宝增,老妈是调解匪帮纠纷的老干妈,叔父杜宝兴、杜宝善、杜宝旺全是悍匪。

在家人言传身教之下,杜立三不变成土匪,那简直就是意外,没有科学道理可言。杜立三17岁就敢单枪匹马出来抢劫粮船,他拿着1块红布包着的木头勺子大喊“缴枪不杀”,居然1天之内就劫了16只粮船。

后来,随着杜立三的贼胆日渐长大,他索性带人在渡口设卡,规定到营口卖粮的下航船每只2元、营口回航的粮船每只5元。在心狠手辣的恶名之下, 杜立三把所有船主都唬住了,没人敢不交钱。

▲旧社会剧照

作为一代巨匪,杜立三干下无数恶事,杀个人、放把火那是寻常事。我下面举3个比较著名的事儿:

1、杀死叔父杜宝兴: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因为抢劫被官兵捉拿,后来被杀头示众。当从母亲嘴里得知,三叔杜宝兴被官兵逼供出卖父亲之后,杜立三二话不说带着人闯进三叔家。结果,杜宝兴父子被绑出村外杀害,“斩草除根”这招够狠!

2、杀死兽医为马抵命:杜立三有匹好马叫“青燕子”,有1次“青燕子”患病,1名兽医被抓来看病。结果,兽医用药过猛,直接把马给医死了。杜立三勃然大怒,伸手掏出手枪,兽医见状拔腿就跑,还是被击毙。

3、击杀土豪栾佐廷:栾佐廷是地方土豪,很有点势力,跟张作霖、冯麟阁、刘东阁等人都有交往。但是,他就是对杜立三没好感,还时刻防止后者染指他的地盘。有1次,栾佐廷让杜立三遭受轻伤,结果除夕之夜被杜立三闯入杀害。

▲清末民居

杜立三杀人越货、霸占民女、无法无天,不仅老百姓受不住,连地方豪绅都叫苦连天。下情上达多了,奉天将军曾祺就派兵围剿杜立三,1000官兵对战500匪兵大戏上演……

出乎人的意料,官兵被杜立三引诱到村内,然后匪兵从四周钻出来,实习大包围。

官兵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被枪弹压缩在村内,优势兵力展不开,几次突围均被匪兵击回。

后来,杜立三派人挖空大树干做成“大炮”,外面包裹上铁皮,中间放入火药、铁钉、碎石、铁砂,朝着官兵“轰轰”……经此一战,官兵死伤惨重,很长时间里官府无可奈何,直到张作霖出场。

▲张作霖

张作霖混黑道的时候,仗着人马比杜立三多,曾经跟杜立三打过仗。一开战,情况根本不是张作霖所想,他的手下被杜立三打得屁滚尿流。

张作霖一路逃,杜立三一路追,黑道大佬们看不下去,从中牵线才终止杜立三追杀。双方不打不相识,在众人的作证下,义结金兰之好。不过,张作霖只是一时权宜处置,心底早就埋下复仇的种子。

后来,张作霖的队伍“洗白”,开始当兵吃粮的生活。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密令张作霖,相机捉拿杜立三,要求就地正法。张作霖不敢与之明干,以结义兄弟的名义去请杜立三,用尽九牛二虎之力才骗来杜立三。由此,杜立三被张作霖所杀,杜立三匪帮瓦解……


子屠龙


杜立三是清末民初巨匪,自然拥有土匪属性,打家劫舍估计没少干,不过欺男霸女方面,据说杜立三做的还算地道,没听说有霸占人家老婆事迹,不仅没有,相反,他还做过好事,帮助过弱小孤女

这里既然说的是有违人道,那就不谈他做的好人好事,只说说如何做坏事

杜立三又叫杜三枪,说的是他常年随身携带三杆枪,一把长枪背在身后,两把短枪插在腰间。能以枪命名外号,杜立三的枪法很是不错,对此,杜立三也很自信,经常用他的枪法去考验投靠的喽啰……

新人拜门入伙,一般的头领都会让新成员交个投名状,免得是什么官府探子什么的,手里见了血,也就没有回头路不是?比如当年林冲上梁山,当时的梁山之主白衣秀士王伦,就让林冲下山打劫,杀个一男半女什么的

杜立三是土匪头子,新人加入,自然也有规矩

不过他的规矩和自古相传的绿林投名状不同,老杜不需要新人去杀人越货,而是考验新人胆量,他的法子很绝,叫入门酒

大秤分金、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这是所有土匪的梦寐追求,杜立三这里新人入门第一场酒,就是考验,看你喝不喝的下……方法很简单,就是头顶一碗酒,向前走到五十米开外,差不多的时候,老杜在后面拔枪就射

命好,酒水从脑袋上淋下就此入伙;命不好,人倒酒洒,这碗酒全当送行

当土匪,风里来雨里去,最终少不了挨那么一下,杜立三定的投名状算是提前告知了,这是否有违人道呢?

反正路是自己选的……


灵石蕴珠宝


杜立三(1880-1907)本名国清,又名国义,字阁卿,在家排行老三,所以就有了“杜立三”的称号。他家祖籍天津,晚清时候闯关东,杜家在今天的辽宁省辽中区于家房镇青麻坎村扎根了。

杜立三的爹叫杜宝增,叔父有杜宝兴、杜宝善、杜宝旺。他爹这哥四个都是土匪,其中除了杜宝兴之外,其余三人先后被官府抓获,枭首示众!杜立三生在这样的家庭中,自然是匪二代。

杜立三打家劫舍、敲诈勒索、巧立名目收取保护费,土匪做过的事情,杜立三一样没有落下。也因此杜立三被称为“辽西巨匪”,被满清政府视为“一号通缉犯”。 杜立三从小就心狠手辣,17岁时杜立三孤身一人来到辽河码头,找块木头用红布缠上冒充手枪,他就凭着这把枪,向过往的船家收过路费。当时辽河两岸出产的粮,多半靠水运到营口去卖,回航买杂货。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过往的船家都不想惹事,乖乖的交钱走人。后来杜的力量渐大,索性在柳条岗子渡口岸上搭起席棚,公然设临时“官卡”,派人开捐,杜立三由此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一方霸主。

杜立三在青麻坎一带霸占了上等良田800余亩,附近的农民给他种地,不论年景丰歉,每年都要定量上交粮食,不得短少一粒。青麻坎周围几十里内,都是他的势力范围,所有居民都由他来“保护”。其它土匪绝对不能染指,因为他发展的越来越大,周围的其他土匪还专门来拜会他。

有了自己势力之后,杜立三决定干一件事,那就是回去找自己的叔父杜宝兴报仇。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在一次抢劫后被官兵通缉,杜立三的叔父杜宝兴被逼供出下落,杜宝增因而被捉杀头。所以杜立三带领自己的手下,将杜宝兴和他的儿子一起捆绑,带到村外坝头上,杜宝兴父子苦苦了哀求无效,被杜立三打死。

清朝末年,沙俄军队在东北奸淫掳掠、无恶不作,成为东北百姓最痛恨的对象。当沙俄军队为控制辽河河道,派兵进驻台安县时,与盘踞台安县的杜立三产生了严重的冲突,杜立三立即攻打沙俄驻军,打死打伤了沙俄士兵上百人,迫使了沙俄军队退回辽阳,使得杜立三名声大噪,“包打洋人”的外号也因此而来。

1903年正是杜立三的势力扩张和发展的期间。他自称为“马上皇帝”,在他盘踞的地方,随便封官许愿,他多次到辽阳、营口、盘山等地强抢硬捐,强抢民女,杜立三的九个妻妾,全部是掳掠来的,在他的地盘,新娘子都必须先和他过夜,当地百姓都叫他活阎王。

杜立三不赌博、不抽鸦片、不喝酒,他身手敏捷,善使双枪,弹不虚发。对于土匪队伍训练严格,做事计划周密。也因此,杜立三的势力不断壮大,并多次击败了前来围剿的官军。

1907年,东北总督徐世昌命令刚接受招安不久的张作霖剿灭杜立三。张作霖假借招安之名,将杜立三骗至新民府杀害,同时,张作霖还派兵抄了杜立三的老巢,自此横行东三省的辽西巨匪杜立三彻底灰飞烟灭,张作霖因此被徐世昌任命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在通往东北王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美丽青春您真痘


张作霖能成为东北王,少不了杜立三的一份“功劳”!

1907年,刚刚从绿林“改邪归正”不久的张作霖,奉东北总督徐世昌之命,以招安为名,诱杀了辽西悍匪杜立三,张作霖因此被徐世昌任命为奉天巡访营前路统领,在通往东北王的路上迈出一大步!




那么,这杜立三究竟何许人也?张作霖竟能因为擒杀了杜立三得以升官?恐怕这杜立三不是一个简单的土匪!

杜立三确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人!

一方面,杜立三心狠手辣,杀人抢劫,为祸一方,被称为“辽西巨匪”,列入清政府“一号通缉犯”的名单;

一方面,杜立三却也干过一些行侠仗义的举动,一些穷苦百姓认为他是侠客!



杜立三是标准的匪二代,他的父亲杜宝增,三个叔父叫杜宝兴、杜宝善和杜宝旺,都是大名鼎鼎的马匪。而且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还是张作霖的干爹,杜立三和张作霖也算是异姓兄弟。最终杜立三死在张作霖之手,也挺讽刺的!

闲话不多说,言归正传。

杜立三的父辈四人,除了杜宝兴之外,其余三人先后被官府抓获,枭首示众!

年纪轻轻的杜立三,在父亲没了之后,决定子承父业,干起了土匪!

不得不说,杜立三胆子确实是大,17岁那年,孤身一人,跑到辽河的码头上,搭了一个棚子,拿了一个木头用红布包起来冒充手枪,向过往的船家收过路费。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过往的船家都不想惹事,乖乖的交钱走人。杜立三由此声名鹊起,逐渐成为一方霸主。


有了自己势力之后,杜立三决定干一件事,那就是回去找自己的叔父杜宝兴报仇。当年杜立三父亲杜宝增被抓,是杜宝兴告密。所以杜立三带领自己的手下,将杜宝兴一家全部杀掉,斩草除根,连小孩也没有放过。

杜立三盘踞在辽西,将辽河一带的肥沃地带划分到自己的势力范围,然后定期收取保护费!结果有一年辽河决口,造成了大片农田被淹没。

这可不行啊,这些农田被淹没,没了收成,杜立三去哪里收取保护费?得想点法子才行。杜立三眼珠子一转,集结附近的百姓去疏通河道!

你还别说,杜立三此举还得到了百姓的支持,百姓纷纷赞扬杜立三的此举。

这些百姓百姓都是可怜人,平时被土匪欺压惯了。寻常土匪才不管你是否遭灾了,反正没钱就杀人,一锤子买卖。但杜立三不一样,他要的是可持续发展,而且组织这些百姓去疏通河道 又不要自己出钱。

百姓们第一次见到杜立三这样有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土匪,觉得杜立三颇有侠义精神!殊不知,杜立三此举,是为了往后更好的剥削他们罢了!

更厉害的还在后头,杜立三势力越来越大,结果和盘踞在东北的俄国人产生了利益上的冲突。

杜立三这人,标准的土匪,他才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谁敢阻挡他发财的路,那就得死!

当时日本人对东北也是虎视眈眈,眼见这杜立三和俄国人产生了矛盾,打心眼里高兴,就暗中支援杜立三武器,让他去打俄国人。

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杜立三和俄国人大干一场。万万没想到,杜立三此举竟然受到了百姓的称赞,称赞他为“包打洋人”!

当然,杜立三打毛子,完全是处于自己利益,并不是他有多爱国。只是阴差阳错之下,符合了民众的心理!

但是终归,杜立三是一个土匪,伤害了很多官绅的利益,是官府的眼中钉。正好,就成为了张作霖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小镇月明


杜立三(1880-1907.6.6)本名国清,又名国义,字阁卿,乳名小立子,可不是小李子哦,更没当过太监哈。祖上天津人,因为闯关东而来到了今天的辽宁省沈阳市辽中区于家房镇青麻坎村。爸爸是土匪,妈妈是土匪,叔叔是土匪,他全家都是土匪。他有三个叔叔,福垊告诉您:别人都是儿坑爹,他家却是叔坑父父死,叔坑侄侄亡。

【叔坑父父死,欲逼嫂反被侄诛】

三哥12岁闯荡江湖,十六岁丧父。他的叔叔杜宝兴是个有梦想有追求的人,看上了哥哥的弟兄们还有美颜的嫂子以及财产。就做了一回“好人”,不仅向官府告发了老大哥,还做了官府的带路人,这兄弟也太不仗义了吧!谁叫有话是亲兄弟明算账,更何况大家都土匪呢?所有的套路都是生意,所有的大招多是圈套。这杜宝兴本对嫂子有企图后来却想把嫂子卖掉,然后吞并老大哥的弟兄和财产。十六岁的国义,在外面也有一伙小弟兄们,三哥枪法特准。他招收小弟的标准就是头顶鸡蛋,然后他开枪。十有八九都准,十有一二的小弟当即变成了小鬼。小立子听闻,带着曾经顶蛋的蛋哥蛋弟们,灭了叔和堂弟。

国清抢劫有自己的标准,那就是光抢富人和洋人,他最恨的就是沙俄。竟然在东北的沙俄军队后方搞事情,沙俄兵每次想剿灭可每次都是有去无回。以至于沙俄兵之间闹矛盾都是诅咒对方,出门碰到小立子直接挨枪子。日俄战争时,他占到了日本的一方,清政府也想日本赢,如果俄国赢了那东北就完了。在日本军需援助下,他打沙俄更是得心应手。沙俄战败了后,土匪间闹矛盾了,这回他可是跟张作霖闹上矛盾了哦。

【叔坑侄侄亡,一误再误义兄升官】

这老张仗着自己人多势众,砸了杜立三的场子,把他几个小弟们的枪给缴了。杜立三倾巢出动,擒贼先擒王,只奔老张。在辽阳的地面上,张作霖的亲随们抵挡不住,就撇丫子跑啊跑!国义就追呀追!土匪何必难为土匪!到了十七户村,老张就拜了地头蛇汤二爷的码头,请求援助。这汤二爷乃汤二虎,真名叫汤玉麟。就差人邀杜三立,讲和。强龙不压地头蛇,杜三立也只能见好就收。增加一个朋友比制造一个敌人要好的多。于是这哥三学起了桃园三结义,汤二虎这二哥是大哥,张作霖这二哥是二哥,杜立三这大哥是三哥,这都是按年龄排的。

虽然是结拜的兄弟,但老张心里还是非常恶心,要不是二虎哥这作霖不就作死了吗?老张要报仇,怎么报仇呢?老张一边发展自己,一边“漂白”——接受招安。当时徐世昌是东三省总督,袁世凯的菊人兄老徐就想出来一个一石二鸟的好计策。让二哥灭三哥,这样一来能亡一个伤一个,二来也能考验下老张是不是真心的。

老张也觉得自己做法是一石三鸟。一来自己能报仇;二来自己能升官;三来自己做大后,那老徐以后还不仰仗自己啊?就给小立子来个了调虎离山鸿门宴,别看阿杜年轻却也是老江湖老油条老司机,就说自己很忙很忙,要不老张来他这里玩玩。老张才不去呢,老张才不会反套路。老张又生一计,请了自己的义父——阿杜的族叔杜泮林来自己的府邸玩。然后,让老杜眼见为实地看看当官的好处,大宅院、美姨太、高俸禄还能光宗耀祖。老杜一看就动心了,当即就书信一封——卿本佳人,为何为贼,不如享福,不如光宗耀祖,不如做清朝的栋梁吧。(见下图)

三哥阿杜也想啊,只是怕老张亮大招,玩套路,故而依然很谨慎。带了十多个武林高手前往,一到新民府。老张又是亲迎又是恭贺,而老张只带两名护卫。弄得三哥特不好意思,为了表明情义,于是阿杜将护卫精简到两名了。但阿杜依然不敢掉以轻心,谁会跟自己的命过意不去呢?走路贴墙,坐下面众,不给你们偷袭的机会!而且双手插入衣兜,握住手枪,以便随时反击。而老张所做的就是让他最大程度滴放松警惕。各种灌迷魂汤,还要单独叙叙旧。盛情难却,国清这时基本被忽悠的产不多了,也就照办了。

两人谈得非常投机,非常愉快,彼此感觉什么叫情义,什么叫知己。似乎阿杜现在就是官员了,而且比老张的官员还大,老张还屡屡说——请小老弟多多提携之类的话,更是让阿杜飘了醉了。就在阁卿准备打道回府,对老张说告辞时,一下闪出几名满脸横肉,犹如老鹰捉小鸡一样捂住了小立子,当夜就枪毙了。张作霖就这样玩死了杜立三。随即张作霖升任奉天巡防营前路统领,这为张作霖作为奉系军阀奠定了基础,而大哥汤玉麟早就跟着张作霖混了。并且还升级了三结义,变成了“八仙

”——张作霖、马龙潭、吴俊升、孙烈臣、张景惠、冯德麟、汤玉麟、张作相。

谢谢大家!喜欢请回复,更多精彩,请您关注。


福垊


他出生在一个土匪世家,平时做的就是欺压百姓。烧杀抢掠是家常便饭,人命对他来讲也是稀松平常。坏事做的数不胜数,但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条件下,他成长为这样一个人也不算稀奇。

父亲被叔父告发,杜立三立志当土匪

杜立三的族人没什么其他营生,全都靠当土匪吃饭。杜立三的叔父杜宝兴为了升官发财,向官府告发了大哥杜宝增的行踪,以卖兄求荣。杜宝增不久后果然被官府抓获枪毙。当时杜立三只有十六岁,还是一个没经历过什么大事的毛孩子。不过他从十二岁就开始出来混,几年的小打小闹也积攒下了一帮兄弟。

他回家后,看见母亲正在伤心的哭泣,就上前去问缘由。母亲怀着悲愤的情绪告诉了杜立三:“你的父亲已被叔父杜宝兴害死,而且他打算把我卖掉。”

听完母亲的话,杜立三的气血上涌,立刻联系了几个兄弟,气势汹汹的去找叔父算账。叔父此时正在家数钱,面带红光。看见侄子带着人来了,也立刻叫人一起反抗。但是无奈杜宝兴不敌年轻的杜立三,马上被降服。

杜立三为给父亲报仇,母亲解气,把叔父杀死。也把叔父一家人绑起来,捆到河边,不顾他们的大声求饶,按个处死。

当时的社会法制形同虚设,身为强盗的杜宝增一生也没干什么好事,他们之间的偿命已说不出到底谁对谁非,但是杜立三血洗叔父一家人不全为了泄愤。杜立三主要是怕叔父的后人以后长大得势后会继续和自己对抗。

如此血腥的做法虽然残忍无比,但是可以永绝后患,威名大震。

很快,东北三省的土匪都听说了这件事。有不少人前来投奔他。

考核前来投奔的人

来的人多了,杜立三就开始设置来当土匪的门槛。当土匪最重要的一点,杜立三认为应该是有胆识。

所以每逢有人前来投靠,他就会让这个人在头上顶一个鸡蛋,然后自己拿枪来瞄准。杜立三的枪法虽然很好,但是还是有十分之一的概率是打不准的。所以那些被误打死的人也就打死了。足以见杜立三根本不把人命放在眼里。


搜刮民脂民膏

对自己人都那么狠的杜立三,怎么会放过他身边的老百姓?

杜立三的首要行当就是在辽河安畔“打水鸭子”。船只停泊和必经路上“收费”。他每次都狮子大开口要很多钱,如有反抗一律打死。如果他看中了船上的货,主人也该马上卸货保命。

不仅如此,他把周围农民的土地全都抢夺过来,或者强硬的命令他们“纳税”。比当时的政府要的多了不止一两倍,这些行径使当地百姓贫穷疾苦,民不聊生。

杜立三有了一定的财富后,自然也要住得好,就在村子里挑选一些壮丁。这些健壮的青年被杜立三的爪牙掳上山来,免费为杜立三修建楼阁。如果有一点懈怠立刻枪毙。

故而百姓中有不少反对他的声音,但又无法消灭他。

他的恶行罄竹难书。但要公正的评断他的好坏,还不能只拿这些事作为标准。


修水,抗俄

身为土匪的他自然是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但是他也在无意之间做过些许好事。当时辽河水域一代水患成灾,无人治理,常常洪水泛滥,百姓深受洪水困扰。杜立三下令堵上一条河流,因此辽中境内到台安县韭菜台变成了万亩良田。百姓的收成好了起来。

后来俄罗斯试图在东北三省发展势力,夺取土地,与杜立三发生利益冲突。俄罗斯当时和日本也有不小的纠纷。故而日本开始在暗中资助杜立三攻打俄罗斯。杜立三也利用他的军事谋略,多次打败俄罗斯,并且让俄罗斯人恐惧。当时他们互相诅咒的玩笑就是:“祝你出门遇见杜立三。”


杜立三之死

杜立三势力发展的越来越大。由此徐世昌派张作霖来消灭杜立三。

张作霖和杜立三是拜把子兄弟,但是论感情相当于没有。所以张作霖就想出了一条杀害杜立三的妙计,那就是以招安之名诱惑杜立三上门。

但是杜立三并不傻,他根本不来。后来张作霖又找了杜立三信得过的一位亲戚。骗他说真的是对杜立三招安,并且把戏做了全套。

亲戚见了以后给杜立三带了话,杜立三便带着兄弟们来找张作霖了。谁料也因此丧了命。

回首杜立三一生,丧尽天良的事数之不尽,随在一定程度上做了些好事,但是也掩盖不了他是一个恶人的事实。动荡的社会总会出现一批狼豺虎豹,百姓整日活的提心吊胆。故而我们要珍惜现在安稳和平的生活,积极主动迎接黎明的到来。


品经典国学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杜立三还和张作霖是同道呢,只不过张作霖早一步被招安,洗白上岸了。

而杜立三,却被张作霖诱杀了。如果他和张作霖的位置换一下,不知道谁为东北王?

这都是些闲话了。

杜立三终归是个土匪,做过匪事。

一、杀叔父及其子。

杜家简直是土匪世家,杜立三的父亲杜宝增,叔父杜宝兴都是土匪。某年,杜宝兴被抓,供出了兄长杜宝增的下落,致其被捉杀。

杜立三长大后知晓了此事,带着手下十几个弟兄冲去叔父杜宝兴家里,将其打死,并针其儿子斩草除根。

二、霸占良田,役使民力。

杜立三鞯占良田800亩,那些附近的农户只能租佃这些田地,给他卖苦力。有年辽河决口,淤泥堵塞了堤道,影响这些田地排水,他的管家就命令附近老百姓来给挖沟通渠。

三、杀兽医抵马命。

杜立三爱枪爱马。有次,他的爱马生病了,让兽医来治,那兽医夸口能把马治好,谁知不小心药量过大,把马医死了,杜立三心头火起,让手下人将兽医打死。

杜立三作为一个土匪,其行为多有出格之处,不能以常理度之,他罔顾人伦杀叔父及其子,又霸占良田为己用,还重畜命甚于人命。这些,都已经超越一般道德。

但他其实还有更多譬如杀人放火、劫掠富户、私设关卡之事。早已超出人道了。但又有传言说他烟酒不沾,且有仗义救难之举,抗日抵俄之义,不知是真是假。

若果如此,杜立三的为人尚不能一言蔽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