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逆天",难怪不让我们背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逆天",难怪不让我们背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天宝三载,李白赶着一驾装满黄金的马车招摇离去,离开了他梦寐以求的长安。曾几何时,李白对入仕为官、兼济天下的人生观深信不疑,他甚至勾勒出了大唐帝国的繁荣蓝图,可不曾想皇帝只拿他当个歌舞优伶,纵乐时呼来,纵乐后呼去,不仅违背了初衷,而且还很没面子,倒不如继续游浪四野,仗剑天涯去吧!

从宦海里游了一圈之后,李白心境变得更加开阔,酒量仿佛也大了起来,挥洒的诗情画意也愈加清狂。漫游梁宋之时,李白时常与岑勋、元丹丘登高设宴,豪饮纵歌,并写出了千古名作《将进酒》,开篇第一句"黄河之水天上来"气势磅礴,一下子就把人深深吸引。可你是否知道,我们现在熟读的句子并非李白写的原版?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一首作品流传了千余年,某些字句有些变动是很正常的,然而《将进酒》却不是这样,它的改动不是因为时间的自然风化,而是人为故意使然,现在我们读到的版本,即课本里的诗句都是宋朝文人改版过后的。或许宋人觉得李白的原句实在是太狂了。

那么李白的原版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近代学者在研究敦煌文化时,从其残卷之中发现了一首名为《惜罇空》的太白诗,学者对照之后惊奇地发现这竟然是《将进酒》的唐代版本。也就是说,当初李白面对岑夫子、丹丘生在酒宴上所念的诗,当为这首《惜罇空》,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惜罇空》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床头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云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罇空对月。

天生吾徒有俊才,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

钟鼓玉帛岂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不知大家发现了问题所在?虽然原版与如今流行的版本出入不大,但几处十分关键的句子却差别很大。首先第一处,我们背诵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在原版里其实是"天生吾徒有俊才"。听起来都非常之狂,但狂的内核却不甚相同,一个大一个小。

"天生我材必有用",一听就是为国为民所发出的呼声,有一种在等待被朝廷召唤的感觉,似乎李白心中还存在被大唐重用的期望;"天生吾徒有俊才",则是明明白白的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外现,老子有才又长得帅,失去千金三天就能挣回来,那还不赶快大浪特浪?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我们不妨粗略分析一下,李白被赐金放还之后,已有些厌倦了宦海浮沉,那么可想而知当他在酒桌上喝得正嗨的时候,他想的是究竟国家的安危还是自我的愉悦,结果就显而易见了。不过,这第一处的改动并不算什么,第二处的改动才是重点!

"古来圣贤皆死尽,唯有饮者留其名。"古往今来的圣贤都死尽了,只有喝酒的人才能留下芳名。不知当初宴会上的酒是多少度,也不知李白当时饮下多少缸,竟能使他写出如此无法无天的狂句,一句诗得罪了数千年来不喝酒的圣贤,简直逆天。

课本上的《将进酒》被改动过,原句狂得

或许宋人是觉得李白喝飘了,所以才将此句改为"古来圣贤皆寂寞",自古以来圣贤莫不是寂寞的,这样一缓解不仅消去了逆天的狂气,而且赋予了该句一种英雄相惜的感觉,仿佛是李白在邀约圣贤一起饮酒:不要再甘于寂寞了,来一杯吧。

通过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这首诗通常被世人认为是李白怀才不遇的感慨之作,但小解更倾向于是他诗酒人生的自然感情流露,并不掺杂太多的深意。而且,"有俊才"和"皆死尽",也正符合李白放荡不羁、不可一世的性格特点,或许这才是真实的李太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