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苏联有石油,日本为何不与德国合围苏联,而去打强大的美国?

5905s


人心不足吞象,典型例子,自以为经,军,技实为大于美国,即没考虑,横跨大洋,战线垃长,后续跟不上给养补充,就输定了。策划这埸太平洋战日本军伐认为打下头号霸主,苏,德也得称臣了!狂热者。


赞美换声


日本不是不想,而是实力让自己不得不选择打美国

首先就是二战爆发后,珍珠港偷袭前,日本和苏联在诺门坎已经爆发过一次战斗,当时的日本精锐关东军,武器装备对中国军队的优势,在面对苏联的时候,简直不堪一击。苏联的装甲集群和炮兵部队,简直是毁天灭地,也正是这一战让日本不敢图谋苏联。

其次是德国已经在西线全面入侵苏联,结果在斯大林格勒遭到了重创,东西夹击战术显然对拥有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国土,2亿人口的苏联成效不大,中国已经让日本陷入胶着,何况二倍中国发展的苏联,把日本和德国都填进去也没法做到占领

另外就是,美国当时已经对德国宣战,毕竟欧洲跟美国同根同源,美国虽然没有对日宣战,但日美在东南亚地区已经有过接触,包括后来的美国殖民地菲律宾更是被日本占领,所以日美战争只是迟早的事情

最后当然是日本的地理位置决定,作为岛国,在中国进攻不力的情况下,自然要保住海上生命线,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要进攻珍珠港,切断美国的前沿阵地,为日本从东南亚地区运送石油等战略资源扫清障碍,海上运输也比从苏联路上运输石油等资源效率更高

以上仅为个人见解,有不同观点欢迎讨论


学习成长的ouby


首先,日本并不是不想打苏联,在二战爆发前夕,1939的诺门罕战役中,日本关东军精锐以非常惨重的代价战术上惨胜苏军,战略上失败,哈拉哈河反击中,更是让日军深深感受到装甲洪流的恐怖,虽然此战给日军留下阴影,但日军其实一直没有放弃北上,后来组织了一只好像叫北上特动队,一直准备攻击苏联

其次,苏联虽然有石油,但对于日军来说比较遥远,就我来看有四条路线可以打到苏联命根子:高加索油田1,突破远东防线,向叶卡捷琳娜堡突进,一路打到高加索油田2,突破蒙古,占领蒙古全境在从苏联南部突进3,也是比较困难的,日军占领中国北部以及西北,从新疆直接进入苏联南部4,也是最困难的,占领重庆,在从北印出发攻占整个印度,再向苏联南部进攻。然而都不现实,首先日本对付中国就很吃力,抗战14年从1938年武汉会战结束后双方进入相持阶段,日军除了抗战末期的豫湘桂会战(豫中会战,长衡会战,桂柳会战)[中]/一号作战,大陆打通作战(日)获得较大成果,但战略毫无意义,战术巨大胜利,除了在衡阳保卫战中以精锐第十一军损失8万人,国军第十军损失1万人为代价,勉强攻下衡阳,此外数次战役虽然也有胜利,但深陷中国战争泥潭不可移动,若抗战初期和苏联开展,有可能会被苏蒙中三国夹击(蒙古比较听苏联话),第四种更不可能,参考英帕尔战役

德国也打不过来,在北非被暴打,进入中东掐断英法美命根子已经成为不可能(西奈半岛油田),高加索战役和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德军压根接近不了高加索油田

综上所述,日本惹苏联是不可能的,东南亚的物资恰好和日本胃口,于是日本就惹了西方列强(菲律宾,关岛,威克岛属于美国)


卢比扬卡一生游


苏联的油田最为知名的是巴库油田,但那位于苏联中部地区,其实在二战时期,苏联的矿产资源主要位于中部和西部地区,东部的西伯利亚地区开发力度小,即使有丰富资源也要日本自己去探测;而日本的资源勘察水平有限(要不早就发现大庆油田了),而东南亚不仅有已被西方殖民者开发的现成油田,还有另一重要的战略物资橡胶。因而,在小规模的试探苏联后,日军改变“北上策略”改为了“南下”。但南下进军中美国是其最大敌人,所以日本就先下手为强,并在1941年发动了对美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偷袭!











阿水视野


首先,我要更正你的观点,不是日本不与德国合围苏联,早在1939年日本和苏联就在远东发生过一次大较量,就是我们比较熟知的诺门罕战役,双方出动兵力20余万,大炮500门,飞机900架,最后以日本关东军惨败而结束,这场战役动摇了日本军事高层北上入侵苏联的计划,即使当时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膨胀,但是日本是后起的帝国,它的军事工业,武器装备技术远远不如苏联。想入侵苏联没那么容易,在诺门罕一战,被苏联军神朱可夫率领的坦克军团痛打,让日本在这场战役中损失了大批飞行员精英。从此以后,日本把自己的侵略计划重点放在南下,直到日本1945年投降,也没有再次北上。


暮阳雨桐文


日本是海权国家,都没有陆军,我们看的"陆军"是海军陆战队,日本在陆地上打波兰都不一定赢还打苏联吗?


暗夜使者703



俺是平民365


日本曾经大败给苏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