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臨死前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

冠霄之衝


簡單來說,秦武王並未指定繼承人,秦昭襄王的上位是一場王位爭奪戰的結果。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史記·秦本紀》

公元前307年,年輕的秦武王因比賽舉鼎,失手被鼎砸傷,重傷而亡。王沒了,又沒有兒子(就算有也是幼子,很難上位),而且還沒有指定繼承人,王位空懸。

鑑於武王諸弟的年齡,拿一個侄子過繼給武王的可能性幾乎為零,那麼新的秦王就只能從武王的弟弟當中產生。

怎麼產生呢?總不能是你一票我一票選出來吧,那就只能鬥了,鬥個你死我活,踏著失敗者屍體登頂的那個,就是勝利者。

武王的弟弟不少,究竟誰能成為勝利者?這取決於秦國內外勢力的站隊。

秦武王去世後,秦國朝堂上有三股勢力,一是以惠文後和武王后為首的魏系集團(兩後均為魏人),他們推出的繼承人是庶長公子壯;二是以羋八子和魏冉為首的楚系集團(羋八子姐弟為楚人),他們推出的繼承人是公子稷;三是以秦惠文王弟弟樗裡疾為首的宗室。

魏系集團和楚系集團的勢力對比非常明顯,同時擁有王太后(其實這時候沒有王太后的說法,姑且稱之)跟王后的魏系集團佔據絕對優勢,作為後宮位分最高者,惠文後是最有權利選擇繼承人的。

羋八子的八子只是秦宮妃嬪第四等,高不成低不就,在惠文後和武王后面前根本不夠看,儘管其弟魏冉能力很強,在日後的秦國朝堂上大放異彩,但此時並未處於朝堂核心,勢力有限,很難說是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大人物。

此外公子壯身為庶長,肯定已經成年,閱歷方面遠比公子稷要強,在朝堂上也擁有一定勢力。更關鍵的是,公子稷身為質子還待在燕國,離秦國萬里之遙,如果能夠回國繼位?

在絕對劣勢下成功翻盤,楚系集團的秘訣有且只有一個——有外援,這個外援,可能是宗室,也可能是外部勢力,更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

對於宗室,最重要的就是“智囊”樗裡疾,他是秦國王叔兼右丞相,對王位繼承人肯定是能夠發表意見的。史書沒有記載他的意見,但在公子稷上位後,他“升官”了,地位更高的左丞相甘茂在秦昭襄王元年就出逃至魏國,這很難不讓人聯想到是楚系集團對樗裡疾的投桃報李。

宗室支持有了,外部勢力呢?關於外部勢力,《史記》有兩種記載。

武王死時昭襄王為質於燕,燕人送歸,得立。——《史記·秦本紀》
十八年,秦武王與孟說舉龍文赤鼎,絕臏而死。趙王使代相趙固迎公子稷於燕,送歸,立為秦王,是為昭王。——《史記·趙本家》

經過秦惠文王的努力,秦國國力早已更上層樓,躋身天下最強一列,考慮到燕國的國力以及它與秦國的距離,燕國送立的可能性很低,更可能的是與秦國接壤且在趙武靈王改革下愈發強大的趙國。秦昭襄王時期還有趙人樓煩入秦為相,由此可見秦昭襄王跟趙國的關係是不一般的。

趙武靈王身為一代有為之君,清楚地看到了送立秦王背後的利益鏈條,無論成功與否,趙國都有好處。

如果秦國拒絕公子稷入秦,趙國就可以拿這位公子做文章,將之作為攻秦的充分理由,成為秦國長久之患。如果秦國接受公子稷入秦,魏系集團就坐在那,為了君位很可能掀起內亂,這是趙國最想看到的結果。最後就是公子稷穩坐王位,這對趙國來說有好有不好,雖未能攪亂秦國,但也讓新的秦王欠了趙國一份恩情,短期內對趙國是大有裨益的。

秦國最終走向了後兩種的結合體,即經過內亂後公子稷坐穩了王位,這場內亂就是季君之亂。

季君之亂爆發於前305年,這一年是秦昭襄王二年,公子稷上位都已經一年多了才爆發內亂,那就只能說明魏系集團是是先同意了公子稷繼位,之後又覺得不滿發動叛亂,期間跨度為一年多。

這也反襯出,在外部勢力的支持下,楚系集團逆轉為優勢,同時又爭取到了宗室的支持為了安撫魏系集團,他們向魏系集團做出了一些讓步和承諾,成功扶公子稷繼位。

至於之後是楚系集團承諾沒兌現還是魏系集團得寸進尺,就不需要深究了,反正最終的結果是一樣的,楚系集團剿滅了魏系集團,掌握了秦國朝政,宗室也在平定叛亂中獲得了利益,可謂各方歡喜。

(昭襄王)二年,彗星見。庶長壯與大臣、諸侯、公子為逆,皆誅,及惠文後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歸魏。——《史記·秦本紀》

楚系集團崛起後,羋八子成了宣太后,魏冉等也成為了秦國封君進侯的人物。秦昭襄王效仿當年獻公報魏的做法,在趙武靈王在位期間與趙國和睦相處,至於之後秦趙相爭以及長平之戰等等,那就是霸業之君的追求了,何況此時連趙武靈王的兒子趙惠文王都已經去世了。


平沙趣說歷史


秦武王當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時間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時年齡23歲。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為繼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沒有兒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們只有嬴稷是文武雙全,其他的跟他一樣是好戰份子;其三、嬴稷的母親羋王妃是一位政治強人,政治權謀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詔書指定嬴稷為秦王,這是他為秦國做的最後一件事情。

秦武王從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隨司馬錯平定巴蜀二國,在軍中秦武王嬴蕩是一位難得的勇士。當了國君後,嬴蕩認為秦軍兵鋒無敵,對於連橫斗六國之事不感興趣,認為秦軍可以一鼓而下攻滅周王室,進而完成秦國成為天下共主的偉業。於是嬴蕩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萬攻打韓國鐵山宜陽,不久又增兵五萬伐韓,佔領韓國宜陽後,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陽。到了王城後,秦武王才發現滅周無實利,徒惹天下非議,他才明白為何父親不滅周,三晉也不滅周。

來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歸,秦武王安排勇士舉雍州鼎,以示秦軍威猛。大力士任鄙、烏獲、孟說三人都沒有舉起雍州鼎,大傷秦國顏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親自舉鼎,他到是舉起來了,不過皮帶崩斷了,鼎掉下來砸斷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壯跟他一樣好戰,必會舉兵滅周,引天下列國攻秦;弟弟嬴稷有爺爺秦孝公的沉穩,他又文武雙全,父親秦惠文王常誇獎這個弟弟睿智深沉。最終秦武王留下遺命,傳位弟弟嬴稷。

秦國國內分為兩派,一派是魏國後宮勢力,以秦惠文後、秦武王后為首,兩人都是魏國宗女,她們想擁立公子壯為國君。另一派是楚國後宮勢力,以羋八子、魏冉為首,他們擁立公子芾為國君。此時趙武靈王趙雍將在燕國為人質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國當國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羋八子的兒子。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最終嬴稷當了國君, 羋八子實際主政。

公子壯自稱季君,在惠文後的支持下發動叛亂,羋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亂,誅殺惠文後一黨,譴武王后歸魏。為了防止趙武靈王脅迫秦國,秦國大小政務都是羋八子宣太后在處理,四十年後嬴稷才得以親政。


大秦鐵鷹劍士


秦武王死於意外,根本就沒有來得及指定繼承人,就去世了。

秦武王叫嬴蕩,是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惠文王就車裂商鞅的那一位國君,秦武王20歲繼位為秦王,在位僅三年,秦武王在位期間,攻佔了韓國重鎮宜陽,打通了秦國直接通往東周都城洛陽的通道,可正是這一行為,導致了秦武王意外身死。



秦武王好武,尤其喜歡大力士,秦國打通了洛陽的通道後,秦武王便率領大力士到洛陽舉鼎比武,結果由於舉鼎發生意外,秦武王被千斤巨鼎砸斷右腳,還沒有來得及回家,當天晚上就在洛陽因為失血過多而死亡。

秦武王之所以不可能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的原因是:



1、秦武王死的時候年僅23歲(虛歲),還沒有兒子,哪有這麼年輕就指定繼承人的?

2、秦武王死的太突然了,來不及指定,從他被鼎砸斷右腳到去世不過短短几個小時而已;

3、秦武王死在國都之外,無法指定。

4、秦武王被鼎砸中後,很可能失血過多,沒有清醒的頭腦,甚至可能都沒有醒過來,處於昏迷狀態,無法指定。



5、秦武王隨身跟隨人員都是大力士和武力,沒有朝中的政治人員,他們可沒有這個覺悟讓秦武王在去世之前指定一個繼承人。

秦昭襄王嬴稷被立為秦王,並不是秦武王的指定,而是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

嬴稷也是秦惠文王的兒子,是秦武王嬴蕩同父異母的弟弟,嬴稷的親生母親是宣太后,也就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羋八子。



嬴稷之所以能夠繼位為秦王,來自當時秦國國內和國際雙方面的支持。

秦武王贏蕩在洛陽去世後,沒有兒子,

於是嬴蕩的弟弟們開始爭奪王位,秦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惠王后聯合武王后擁立公子壯欲稱秦王,而秦惠文王的小妾羋八子與弟弟魏冉原本是擁立公子芾的。



公子壯是惠王后的兒子,秦武王的親兄弟,按理說他的繼承權最高,而當時的羋八子有三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公子稷(嬴稷),次子公子芾,三子公子悝,羋八子聯合弟弟魏冉與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爭權。

當時的公子稷在燕國當人質,而趙國國君趙武靈王聽說了秦武王去世後,起了干涉秦國內政的想法,想起了秦國還有一個公子在燕國當人質,於是就向燕國說起這事,燕國為了不得罪趙武靈王,也支持了將公子稷送到秦國當秦王的想法。



趙武靈王之所以干涉,是因為希望借且自已的擁立之功,為趙國帶來實實在在的利益,因為秦國國君如果趙武靈王協助登基的,那麼趙武靈王在秦國就會很有話語權,也能獲得政治利益,

為此趙武靈王還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脅秦國,必須讓嬴稷當秦王,否則會發動戰爭。

這樣的話,趙國、燕國都支持公子稷當秦王,再加上公子稷的母親羋八子與弟弟魏冉是楚國人,公子稷也有楚國血統,因此也獲得了楚國的支持,這樣,戰國七雄有趙、燕、楚三個國家支持嬴稷當秦王



秦國國內的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壯迫於國際壓力,只得做出讓步,暫時同意讓嬴稷即位當上秦王,而羋八子與魏冉也同意嬴稷即位,這就是後來的秦昭襄王,但是公子壯等人並不甘心,在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的第三年發動叛亂,結果不敵,參與叛亂之人都被誅殺,秦昭襄王也就坐穩了王位。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秦武王原名嬴蕩,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繼承人,地位高貴其母是楚國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為世子,秦惠文王死後他繼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討厭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親妹妹的兒子,很可能奪得自己的王位,小時候便經常欺負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蕩沒有子嗣還有很多與自己交好的兄弟,怎麼都輪不到嬴稷。

那為什麼嬴稷最終成為了繼承人呢?

首先從嬴蕩沒有機會選定繼承人說起

嬴蕩在繼位三年後,打通了秦國首都直通洛陽的通道,洛陽是周天子的地盤,當時的周天子早已沒有了一點實權,大國紛紛自立,只有名義上是周國的附屬國,從嬴蕩進洛陽就能看出,周國沒有了一點大國的威嚴。


大禹曾築九鼎,來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時期大家都認為誰手裡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蕩看到了九鼎便問周天子這是什麼東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識字的秦武王知道這是寶貝,國力強大的秦國,讓秦武王膨脹,認為什麼樣的好東西必須都在秦國。


嬴蕩立馬找人來想要將九鼎搬回秦國,可週天子告知他這是天下之主的象徵,他理應留在洛陽,嬴蕩的無知暴露無遺,因此非常生氣,不過自己還是不敢殺了周天子的,雖然他有這個實力,可由於自己過激的舉動,讓秦國受到六國的圍攻是得不償失的。


“機智”的嬴蕩說:如果我能舉起這些鼎來,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國呢?周天子認為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舉不起來,便回答說:只要您能舉起來,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鄉。


不料眼看就要舉起來,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時的秦武王不過23歲,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沒有機會立嬴稷為王的,當時的嬴稷還在燕國為質,秦武王是沒有時間做指定誰是之後的王位繼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沒有指定繼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後,秦國上下大亂,此時急需一位王子來繼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沒有孩子的,畢竟舉鼎死時才23歲,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與武王無子有莫大的關係,秦惠文王的兒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遠在燕國的嬴稷能夠登上皇位絕對是徹徹底底的運氣,趙武靈王看中了嬴稷比較好控制,因此將其扶上王位,此時是有人歡喜有人憂,秦武王的母親發了瘋一樣的質問嬴稷的母親羋八子是如何讓趙國支持嬴稷的。


羋八子笑而不語,因為在此時與一個發瘋的潑婦解釋是沒有用的,誰坐擁了秦國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權一直牢牢把握在羋太后的手裡,羋八子也成為了中國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會說嬴稷能夠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運氣,根本沒有一點自己的實力成分,嬴蕩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許這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代表吧!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歷史紅塵


秦武王,嬴蕩。秦惠文王的嫡長子,其母為魏國宗室女子,秦魏聯姻而嫁到秦國。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在政治上,設置丞相,驅逐張儀,結盟魏國,聯越制楚。軍事上,攻拔宜陽,設置三川,平定蜀亂。經濟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築堤修橋。

秦武王是中國歷史上極為鋒銳的君主,重武好戰,有問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韓國。




可能天意,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與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氣絕而亡,時年23歲。秦武王死時並沒有子嗣,死的也比較急,並沒有指定繼承人(不是電視劇裡指定嬴稷為繼承人),此時的秦國,陷入了暫時的混亂局面。以秦惠後為首的政治勢利支持公子嬴壯繼承秦國國君;以後來的宣太后為首的政治勢利支持以公子嬴稷為秦國國君。在後來的紛爭中,宣太后得到了自已同母異父的弟弟,在秦國掌握軍權的弟弟魏冉的支持。嬴稷的繼位跟得到了當時的霸州趙國國君趙武靈王支持,趙武靈王把在燕國做人質的秦公子嬴稷互送回秦國繼任國君,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繼位後,母親宣太后執政,迅速剪除了秦惠後為代表的政治集團,開創了秦國的新時代。


在秦昭襄王繼位的過程中,趙武靈王的干預是不能忽視的。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經歷秦孝公、秦惠文王已經由一個弱小的秦國變的逐漸強大起來。秦武王的突然死亡又讓秦國的政治變的不穩定起來。趙國經過胡服騎射後,軍事實力迅速強大起來。此時的趙武靈王正在與中山國作戰,得到秦國內亂的消息後決定停止對中山國的戰爭,護送在燕國為人質的秦國質子嬴稷為秦國,並得到了燕國和秦國嚴君樗裡子的支持,嬴稷繼位秦國結束了秦國3年的內亂,趙國也成有秦國最有力的同盟。

更多見解敬請留言,期待您的關注和轉發。


葉子寫實


秦武王臨終前並沒有指定過嬴稷作為自己的繼承人,嬴稷最終成為繼承人實際上是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秦武王嬴蕩是一個被電視劇誤讀的人。嬴蕩不但名字比較彪悍,而且為人喜歡崇尚強權武力,性格好強張揚,卻稍微缺乏了些政治家的沉穩和內斂。嬴蕩雖然死的時候才23歲,只在位3年多,但是他卻是秦國當之無愧的帝業奠定者之一。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的確開始逐步變得強大。作為惠文王嬴駟的嫡子嬴蕩秉承了秦國積極迸發的國運。嬴蕩在位期間集中精力平定了蜀亂,穩定了後方糧倉。“拔宜陽,置三川”一直被認為是打開秦國東進屏障,挺進中原、成就帝業的關鍵所在。


嬴蕩之所以要和孟說比賽舉“龍文赤鼎”,除了他那爭強好勝的性格之外,實際上就是向天下諸侯“秀肌肉”,告訴大家他的野心,也就是秦國要定鼎中原的野心。

嬴蕩任用之人,幾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比如任鄙、烏獲、孟說這些人。他看不慣張儀那種“不講信用,反覆無定,出賣國家,以謀圖國君的恩寵,所以驅逐了張儀。他更願意用拳頭去打下一寸寸的土地,去贏得和實力匹配的威望。

但是其實此刻的秦國國力還沒有能夠達到“定鼎中原”的實力。仍然需要繼續堅持商鞅的改革,需要繼續沉澱發酵,而且後方的問題實際上也沒有徹底解決,比如義渠就是秦國的一個國中國,時刻對準備出遠門的秦國產生著掣肘。而且由於張儀被驅逐,都紛紛背叛了連橫政策,恢復合縱,這對於秦國來說,外部環境其實也開始變得逐步惡劣起來。


而恰巧在這個時候,嬴蕩舉鼎把自己砸死了。嬴蕩實際上死得比較突然,而且沒有兒子,所以直接就引發了繼任者危機。
實際上嬴稷最終能夠繼任為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支持羋八子。


原本武王死後,秦國國內的態勢是,嬴蕩雖然沒有兒子,但是兄弟很多,實力最強的是兩派。一派是惠文後支持嬴壯,但相對而言惠文後不是一個政治女強人,她只是嬴蕩的嫡母而已;另一派是羋八子,她有3個兒子,大兒子嬴稷在燕國當人質,那個時候當人質雖然很兇險,但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資本;羋八子最疼愛的是二兒子嬴芾(華陽君),羋八子原本是想讓嬴芾來跟嬴壯爭奪王位的;還有個小兒子嬴悝(涇陽君)。母以子貴,所以羋八子雖然只是一個八子,但她兒子多,的確有資格站出來爭一爭。更關鍵的是她還得到了魏冉、羋戎等秦國國內的楚國勢力的支持,所以羋八子的兒子勝出的幾率更大。

其次,樗裡疾(嬴駟的兄弟)等秦國庶支宗室勢力支持羋八子。


這裡的原因主要在於宗室和王室妻族的天然矛盾。而且更關鍵的是,樗裡疾本身也是庶出,樗裡疾想要獲得實權,就不能讓嫡後坐大。所以他所以樗裡疾就一反甘茂支持嬴壯的做法,轉頭來支持羋八子。後來甘茂在嬴稷繼位之初就嚇得逃到了齊國,而樗裡疾最終成了嬴稷的智囊,成為了秦國的丞相。


再次,嬴稷繼位更是趙國的一次政治投機導致各方勢力妥協的結果。

因為嬴稷從小就在燕國當人質,從小在燕國長大,母族又是楚國的庶系背景。所以嬴稷實際上在秦國的王室裡沒有什麼根基。而趙國的國君是大名鼎鼎的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趁著這個機會,讓趙固由代郡把嬴稷從燕國接到趙國,再送到秦國去爭奪王位。這樣一來,嬴稷若勝出,必然感激趙國,而且由於嬴稷在燕國長大,所以政策必然有利於山東(崤山)諸國。但是趙武靈王不會知道,幾十年後,正是這個嬴稷發動了秦趙“長平之戰”。

秦國國內原本即便是支持羋八子的,原本也是打算立嬴芾的,現在嬴稷突然被送回了秦國,而嬴稷回國,其實也是非常明確地告訴眾人,他的背後站著趙國和燕國。但是所幸的是嬴稷是羋八子的兒子,羋八子若立嬴稷,則勝算更大。所以在諸方勢力的妥協之下,嬴稷繼位為秦國的國君,是為秦昭襄王。

但實際上最終掌權勝出的恰恰並非嬴稷,他實際上在長達幾十年的時間裡,只是一個傀儡。

真正勝出的是羋八子和魏冉,嬴稷繼位之後,魏冉就就任大將軍,並接手了咸陽的防務,控制了整個咸陽,在昭襄王三年,利用平息“季君之亂”的機會,也就是平息嬴壯發動的叛亂,清洗了所有反對羋八子和自己的大臣、諸侯和諸公子(嬴駟的其他兒子),羋八子因此徹底掌握了秦國的實權。

羋八子以宣太后的名義主政長達幾十年。在她主政期間,秦國可謂“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不但不斷鯨吞蠶食周邊,而且還誘殺了義渠王,掃清了秦國的肘腋之患義渠。


直到嬴稷後來在范雎的幫助下,驅逐了“宣太后、穰候魏冉、華陽君、涇陽君”這四貴之後,才自己掌握了實權,成為了實權之君。後來嬴稷的做法和嬴蕩其實基本相似,就是一心不顧國力,發動大規模戰爭,實現了"秦對六國的鬥爭決定性勝利"。找到與實力匹配的威望,滅掉了東周,和當時的另一個大國齊國,合稱“西帝、東帝”。但他晚年的事情就不談也罷了。


炒米視角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蕩,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兒子。秦武王身高體壯,孔武好戰,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說在周王畿比賽舉“龍文赤鼎”,結果兩眼出血,脛骨折斷,到了晚上便氣絕身亡了,年僅23歲。


秦武王



意外繼位

秦武王死後,因為太年輕了,還沒有兒子。所以按照當時的制度規定,國君沒有兒子,那麼君位將由他的弟弟繼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後宮中有兒子的嬪妃都想盡辦法希望自己的兒子可以繼位。



此時對繼位有決定權的有三個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後;

惠文後支持公子壯;

惠文後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時候只有23歲,他的王后估計也不會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沒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沒有什麼事蹟流傳,甚至連生卒姓名都不詳,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計。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武王的王后的記載是:“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有的地方說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國公主魏頤。但是魏頤是在電視劇與小說《羋月傳》中登場的人物,歷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暫時沒有找到關於她的詳細記載。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雖然惠文後支持公子壯,可惜的是惠文後從來沒有干預過朝政,對朝政不熟悉,也沒有什麼影響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從秦惠文王起,就開始任職用事,對國政有很大的影響力,再加上有秦國重臣樗裡疾的支持。最終,魏冉強行立了嬴稷為國君。此時的嬴稷正在燕國做人質,魏冉決定立嬴稷之後,就派人到燕國去接嬴稷,燕王也願意送這個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來。就這樣,嬴稷就繼承了王位,這個人就是秦昭襄王。


繼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麼多的兒子,為什麼魏冉就立了嬴稷為國君呢?這裡面就牽扯到一個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個嬪妃羋八子,羋八子就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異父的哥哥。因為有這一層關係,所以魏冉決定支持嬴稷繼位。

魏冉



備註:《史記·秦本紀》關於秦昭襄王的繼位是這樣記載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從這裡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時候,並沒有指定說立嬴稷為繼承人。電視劇《大秦帝國之縱橫》中倒是有秦武王臨死前,曾託付左丞相甘茂說:“去接稷公子回來,立為王”。不過這是電視劇中的情節,在史書上並沒有這樣的記載。

電視劇情節



綜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夠繼位,並不是因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為繼承人,而是因為有魏冉、樗裡疾等一批秦國實權派的支持。


微觀歷史


秦王蕩並沒有指定繼承人,那是電視劇的說法。

秦王蕩是惠文王駟的嫡長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舉鼎被壓死後,諸多秦王駟的庶子開始了王位爭奪戰,公子稷上位是鬥爭勝利的結果,並不是正常繼位。

秦駟的王后只有武王蕩一個兒子,秦蕩是死後就沒有兒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權旁落,惠文後推出了公子壯,跟羋八子的兒子公子芾較量上了,總體上將王位之爭就是惠文後和羋八子的戰爭。

羋八子是秦駟的妾,是楚王室成員,應該是比較邊緣的支系不清楚其父親是誰,羋八子當時有三個兒子,長子稷還在燕國當人質,所以羋八子推出次子芾作為候選人,可以說沒秦稷什麼事。

惠文後的優勢是她是王后,但秦壯不是她的兒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說沒有優勢,奈何羋八子的同母異父的弟弟魏冉在軍中很有勢力。

雙方各有優勢,誰也沒有絕對把握的時候,一個外人站出來了,他就是趙武靈王雍,他說我支持羋八子的長子,其他一概不認,羋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兒子也沒差,於是轉而支持長子稷。

本來妻妾相爭不相上下,但一股強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傾斜了,最後公子稷勝出,是為秦昭襄王。

不甘失敗的公子壯後來發動了叛亂,但被鎮壓了,史稱「季君之亂」。



長島男爵


秦武王嬴蕩這個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為一國之君,居然舉鼎被砸死了。可以說在歷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國君了。秦武王為什麼把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在位56年,死的時候75歲,可以說這個年紀在當時絕對是高壽中的高壽了。

那麼為什麼秦武王嬴蕩會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說當時在秦國國內是非常混亂的,當時可以繼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親就是秦惠王,兒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說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還有涇陽君嬴芾,還有公子壯等等。

其實一開始嬴稷並不在繼承王位的人選之中,秦武王死的時候也並沒有指定嬴稷就是繼承人,當時嬴稷還在趙國當人質呢。而他的母親就是羋八子宣太后,一開始也沒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羋八子的長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國內,所以宣太后一開始是支持嬴芾繼承王位的,當時還有惠文後是支持公子壯,而且還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裡疾的支持。可以說這個時候嬴稷完全沒有得到王位的實力。

但是奈何這個時候趙國出手了,當時嬴稷在趙國做人質,我們都知道在春秋戰國時期,別國他質子送回國內當國君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這些質子從小生活在他國肯定也是受了這些國家的影響的,所以這些國家也是想這些質子回到國內當上王之後能夠為自己的國家帶來好處,當時就是在趙國曆史上最偉大的君主趙武靈王的護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國。可以說沒有趙國的話,秦昭襄王根本是沒有機會當上秦國國君的,當時趙武靈王是指定要嬴稷來繼承王位的。當時秦國國內比較亂,而且這個時候秦國也並不想和趙國為敵,所以迫於趙武靈王的壓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長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這樣嬴稷繼位了。

可以說大秦最後能夠一統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時代奠定了基礎。秦昭襄王時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趙,為秦國奪取了大量的土地,長平一戰更是直接掃平了秦國東出的道路。如果邯鄲之戰能夠取得勝利的話,那麼可能在秦昭襄王時代秦國就能一統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鄲之戰失敗,秦國元氣大傷。秦昭襄王也是最終沒有實現一統天下的願望。只能交給嬴政來完成了。


中國歷史研究所


我是史海講經人,我愛回答。看到這個問題我去翻了一下《史記》,司馬遷是這樣寫的

王與孟說舉鼎,絕臏。八月,武王死。族孟說。武王取魏女為後,無子。立異母弟,是為昭襄王。

所以從中可以看出並沒有說是秦武王臨死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接班


但我們可以討論下,就是為什麼會是嬴稷繼位呢,要知道當時嬴稷還在外為質呢,我們大家都知道一般送去當質子的都是一些爸媽不疼,舅舅不愛的傢伙。我們大家看看秦始皇的老爸異人就知道了,當時為質時連基本開支都應付不了,如果不是呂不韋覺得“奇貨可居”,那異人這輩子估計就是混吃等死了。

說回嬴稷,為什麼嬴蕩死了,天上這個大餅怎麼就掉到了他頭上呢?這就要看嬴稷後面站的是誰了。本來嬴稷的老媽,也就是後來的宣太后羋八子想立贏芾,而惠文王后想立贏壯,但是這時半路殺出來一個程咬金,就是趙武靈王,當時嬴稷還在燕做人質呢,趙武靈王把他接過來,然後送回秦國。而且趙武靈王非常之強勢,趙國在趙武靈王“胡服奇射”改革後,國力軍力已經非常強盛了。趙武靈王想要秦出現一個親趙的政權,所以

他不但把嬴稷從燕國接回然後送到秦國,而在陳兵邊際,說如果不立嬴稷為秦王,那麼就要和秦國開戰。


在秦國國內羋八子與弟弟魏冉聯手,再加上得到了樗裡疾的支持,惠文王后哪裡是羋八子的對手,所以贏壯肯定是沒戲了,現在羋八子一看趙武靈王這麼強勢,再看嬴稷反正也是自己的親兒子,反正肉是爛在自家鍋裡,於是也就同意了,所以嬴稷成功上位了。

然而,嬴稷雖然上位了,但是掌權的卻是老媽宣太后,宣太后是一位政治強人,她與魏冉長期把持朝政,嬴稷只有看的份。但好在嬴稷等得起,一直到了他上位四十一才在范雎的建議和幫助下把權力收回來。


然後文在范雎,武有白起,採用“遠交近攻”,一舉奠定了秦今後統一六國的基礎,其在位五十六年,終年75歲,是歷史一位難得的君王,特別是與趙國的長平一戰,更是為人所稱道,在其任內更是攻破東周洛邑,遷九鼎於洛陽,結束了周朝800多年的統治。


關注我,史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