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临死前为何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

冠霄之冲


简单来说,秦武王并未指定继承人,秦昭襄王的上位是一场王位争夺战的结果。

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307年,年轻的秦武王因比赛举鼎,失手被鼎砸伤,重伤而亡。王没了,又没有儿子(就算有也是幼子,很难上位),而且还没有指定继承人,王位空悬。

鉴于武王诸弟的年龄,拿一个侄子过继给武王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那么新的秦王就只能从武王的弟弟当中产生。

怎么产生呢?总不能是你一票我一票选出来吧,那就只能斗了,斗个你死我活,踏着失败者尸体登顶的那个,就是胜利者。

武王的弟弟不少,究竟谁能成为胜利者?这取决于秦国内外势力的站队。

秦武王去世后,秦国朝堂上有三股势力,一是以惠文后和武王后为首的魏系集团(两后均为魏人),他们推出的继承人是庶长公子壮;二是以芈八子和魏冉为首的楚系集团(芈八子姐弟为楚人),他们推出的继承人是公子稷;三是以秦惠文王弟弟樗里疾为首的宗室。

魏系集团和楚系集团的势力对比非常明显,同时拥有王太后(其实这时候没有王太后的说法,姑且称之)跟王后的魏系集团占据绝对优势,作为后宫位分最高者,惠文后是最有权利选择继承人的。

芈八子的八子只是秦宫妃嫔第四等,高不成低不就,在惠文后和武王后面前根本不够看,尽管其弟魏冉能力很强,在日后的秦国朝堂上大放异彩,但此时并未处于朝堂核心,势力有限,很难说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大人物。

此外公子壮身为庶长,肯定已经成年,阅历方面远比公子稷要强,在朝堂上也拥有一定势力。更关键的是,公子稷身为质子还待在燕国,离秦国万里之遥,如果能够回国继位?

在绝对劣势下成功翻盘,楚系集团的秘诀有且只有一个——有外援,这个外援,可能是宗室,也可能是外部势力,更可能是二者兼而有之。

对于宗室,最重要的就是“智囊”樗里疾,他是秦国王叔兼右丞相,对王位继承人肯定是能够发表意见的。史书没有记载他的意见,但在公子稷上位后,他“升官”了,地位更高的左丞相甘茂在秦昭襄王元年就出逃至魏国,这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是楚系集团对樗里疾的投桃报李。

宗室支持有了,外部势力呢?关于外部势力,《史记》有两种记载。

武王死时昭襄王为质于燕,燕人送归,得立。——《史记·秦本纪》
十八年,秦武王与孟说举龙文赤鼎,绝膑而死。赵王使代相赵固迎公子稷於燕,送归,立为秦王,是为昭王。——《史记·赵本家》

经过秦惠文王的努力,秦国国力早已更上层楼,跻身天下最强一列,考虑到燕国的国力以及它与秦国的距离,燕国送立的可能性很低,更可能的是与秦国接壤且在赵武灵王改革下愈发强大的赵国。秦昭襄王时期还有赵人楼烦入秦为相,由此可见秦昭襄王跟赵国的关系是不一般的。

赵武灵王身为一代有为之君,清楚地看到了送立秦王背后的利益链条,无论成功与否,赵国都有好处。

如果秦国拒绝公子稷入秦,赵国就可以拿这位公子做文章,将之作为攻秦的充分理由,成为秦国长久之患。如果秦国接受公子稷入秦,魏系集团就坐在那,为了君位很可能掀起内乱,这是赵国最想看到的结果。最后就是公子稷稳坐王位,这对赵国来说有好有不好,虽未能搅乱秦国,但也让新的秦王欠了赵国一份恩情,短期内对赵国是大有裨益的。

秦国最终走向了后两种的结合体,即经过内乱后公子稷坐稳了王位,这场内乱就是季君之乱。

季君之乱爆发于前305年,这一年是秦昭襄王二年,公子稷上位都已经一年多了才爆发内乱,那就只能说明魏系集团是是先同意了公子稷继位,之后又觉得不满发动叛乱,期间跨度为一年多。

这也反衬出,在外部势力的支持下,楚系集团逆转为优势,同时又争取到了宗室的支持为了安抚魏系集团,他们向魏系集团做出了一些让步和承诺,成功扶公子稷继位。

至于之后是楚系集团承诺没兑现还是魏系集团得寸进尺,就不需要深究了,反正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楚系集团剿灭了魏系集团,掌握了秦国朝政,宗室也在平定叛乱中获得了利益,可谓各方欢喜。

(昭襄王)二年,彗星见。庶长壮与大臣、诸侯、公子为逆,皆诛,及惠文后皆不得良死。悼武王后出归魏。——《史记·秦本纪》

楚系集团崛起后,芈八子成了宣太后,魏冉等也成为了秦国封君进侯的人物。秦昭襄王效仿当年献公报魏的做法,在赵武灵王在位期间与赵国和睦相处,至于之后秦赵相争以及长平之战等等,那就是霸业之君的追求了,何况此时连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都已经去世了。


平沙趣说历史


秦武王当了三年的秦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10年-公元前307年,死时年龄23岁。秦武王之所以指定嬴稷为继承人,原因有三:其一、秦武王没有儿子;其二、秦武王的弟弟们只有嬴稷是文武双全,其他的跟他一样是好战份子;其三、嬴稷的母亲芈王妃是一位政治强人,政治权谋能力不在秦惠文王之下。秦武王自知命不久矣,故特下诏书指定嬴稷为秦王,这是他为秦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秦武王从小好兵,曾跟白起一起追随司马错平定巴蜀二国,在军中秦武王嬴荡是一位难得的勇士。当了国君后,嬴荡认为秦军兵锋无敌,对于连横斗六国之事不感兴趣,认为秦军可以一鼓而下攻灭周王室,进而完成秦国成为天下共主的伟业。于是嬴荡安排左丞相甘茂率兵五万攻打韩国铁山宜阳,不久又增兵五万伐韩,占领韩国宜阳后,秦武王就率文武百官直入周王城洛阳。到了王城后,秦武王才发现灭周无实利,徒惹天下非议,他才明白为何父亲不灭周,三晋也不灭周。

来了王城,也不能空手而归,秦武王安排勇士举雍州鼎,以示秦军威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三人都没有举起雍州鼎,大伤秦国颜面!秦武王本人也是大力士中的大力士,他亲自举鼎,他到是举起来了,不过皮带崩断了,鼎掉下来砸断了他的小腿。秦武王深知命不久矣,弟弟嬴壮跟他一样好战,必会举兵灭周,引天下列国攻秦;弟弟嬴稷有爷爷秦孝公的沉稳,他又文武双全,父亲秦惠文王常夸奖这个弟弟睿智深沉。最终秦武王留下遗命,传位弟弟嬴稷。

秦国国内分为两派,一派是魏国后宫势力,以秦惠文后、秦武王后为首,两人都是魏国宗女,她们想拥立公子壮为国君。另一派是楚国后宫势力,以芈八子、魏冉为首,他们拥立公子芾为国君。此时赵武灵王赵雍将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嬴稷送回秦国当国君,公子嬴稷、公子芾都是芈八子的儿子。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最终嬴稷当了国君, 芈八子实际主政。

公子壮自称季君,在惠文后的支持下发动叛乱,芈八子在弟弟魏冉的支持下平定了季君之乱,诛杀惠文后一党,谴武王后归魏。为了防止赵武灵王胁迫秦国,秦国大小政务都是芈八子宣太后在处理,四十年后嬴稷才得以亲政。


大秦铁鹰剑士


秦武王死于意外,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就去世了。

秦武王叫嬴荡,是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惠文王就车裂商鞅的那一位国君,秦武王20岁继位为秦王,在位仅三年,秦武王在位期间,攻占了韩国重镇宜阳,打通了秦国直接通往东周都城洛阳的通道,可正是这一行为,导致了秦武王意外身死。



秦武王好武,尤其喜欢大力士,秦国打通了洛阳的通道后,秦武王便率领大力士到洛阳举鼎比武,结果由于举鼎发生意外,秦武王被千斤巨鼎砸断右脚,还没有来得及回家,当天晚上就在洛阳因为失血过多而死亡。

秦武王之所以不可能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的原因是:



1、秦武王死的时候年仅23岁(虚岁),还没有儿子,哪有这么年轻就指定继承人的?

2、秦武王死的太突然了,来不及指定,从他被鼎砸断右脚到去世不过短短几个小时而已;

3、秦武王死在国都之外,无法指定。

4、秦武王被鼎砸中后,很可能失血过多,没有清醒的头脑,甚至可能都没有醒过来,处于昏迷状态,无法指定。



5、秦武王随身跟随人员都是大力士和武力,没有朝中的政治人员,他们可没有这个觉悟让秦武王在去世之前指定一个继承人。

秦昭襄王嬴稷被立为秦王,并不是秦武王的指定,而是一系列的原因造成的。

嬴稷也是秦惠文王的儿子,是秦武王嬴荡同父异母的弟弟,嬴稷的亲生母亲是宣太后,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芈八子。



嬴稷之所以能够继位为秦王,来自当时秦国国内和国际双方面的支持。

秦武王赢荡在洛阳去世后,没有儿子,

于是嬴荡的弟弟们开始争夺王位,秦惠文王的王后,也就是惠王后联合武王后拥立公子壮欲称秦王,而秦惠文王的小妾芈八子与弟弟魏冉原本是拥立公子芾的。



公子壮是惠王后的儿子,秦武王的亲兄弟,按理说他的继承权最高,而当时的芈八子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公子稷(嬴稷),次子公子芾,三子公子悝,芈八子联合弟弟魏冉与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壮争权。

当时的公子稷在燕国当人质,而赵国国君赵武灵王听说了秦武王去世后,起了干涉秦国内政的想法,想起了秦国还有一个公子在燕国当人质,于是就向燕国说起这事,燕国为了不得罪赵武灵王,也支持了将公子稷送到秦国当秦王的想法。



赵武灵王之所以干涉,是因为希望借且自已的拥立之功,为赵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因为秦国国君如果赵武灵王协助登基的,那么赵武灵王在秦国就会很有话语权,也能获得政治利益,

为此赵武灵王还赤裸裸的以武力威胁秦国,必须让嬴稷当秦王,否则会发动战争。

这样的话,赵国、燕国都支持公子稷当秦王,再加上公子稷的母亲芈八子与弟弟魏冉是楚国人,公子稷也有楚国血统,因此也获得了楚国的支持,这样,战国七雄有赵、燕、楚三个国家支持嬴稷当秦王



秦国国内的惠王后、武王后及公子壮迫于国际压力,只得做出让步,暂时同意让嬴稷即位当上秦王,而芈八子与魏冉也同意嬴稷即位,这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但是公子壮等人并不甘心,在秦昭襄王嬴稷即位的第三年发动叛乱,结果不敌,参与叛乱之人都被诛杀,秦昭襄王也就坐稳了王位。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秦武王原名嬴荡,秦惠文王之子,他一出生便是继承人,地位高贵其母是楚国的公主,因此早早就被立为世子,秦惠文王死后他继承了王位即秦武王,他最讨厌的人便是嬴稷,原因是:嬴稷是母亲妹妹的儿子,很可能夺得自己的王位,小时候便经常欺负嬴稷。因此秦武王是不可能指定嬴稷成为新一代王的,就算嬴荡没有子嗣还有很多与自己交好的兄弟,怎么都轮不到嬴稷。

那为什么嬴稷最终成为了继承人呢?

首先从嬴荡没有机会选定继承人说起

嬴荡在继位三年后,打通了秦国首都直通洛阳的通道,洛阳是周天子的地盘,当时的周天子早已没有了一点实权,大国纷纷自立,只有名义上是周国的附属国,从嬴荡进洛阳就能看出,周国没有了一点大国的威严。


大禹曾筑九鼎,来定天下的九州,商周时期大家都认为谁手里掌握九鼎便是天下之主,嬴荡看到了九鼎便问周天子这是什么东西,周天子回答是九鼎,不识字的秦武王知道这是宝贝,国力强大的秦国,让秦武王膨胀,认为什么样的好东西必须都在秦国。


嬴荡立马找人来想要将九鼎搬回秦国,可周天子告知他这是天下之主的象征,他理应留在洛阳,嬴荡的无知暴露无遗,因此非常生气,不过自己还是不敢杀了周天子的,虽然他有这个实力,可由于自己过激的举动,让秦国受到六国的围攻是得不偿失的。


“机智”的嬴荡说:如果我能举起这些鼎来,我是不是可以搬回秦国呢?周天子认为这鼎有千斤重,以一人之力根本举不起来,便回答说:只要您能举起来,这些鼎你都可以搬回你的家乡。


不料眼看就要举起来,秦武王受不了鼎的重力一下子把自己憋死,此时的秦武王不过23岁,因此可以看出他是根本没有机会立嬴稷为王的,当时的嬴稷还在燕国为质,秦武王是没有时间做指定谁是之后的王位继承人的。

既然秦武王没有指定继承人,嬴稷是如何登上皇位的呢?

秦武王死后,秦国上下大乱,此时急需一位王子来继承王位,秦武王本人是没有孩子的,毕竟举鼎死时才23岁,嬴稷登上皇位的原因与武王无子有莫大的关系,秦惠文王的儿子有很多,堪大用的也有不少。


远在燕国的嬴稷能够登上皇位绝对是彻彻底底的运气,赵武灵王看中了嬴稷比较好控制,因此将其扶上王位,此时是有人欢喜有人忧,秦武王的母亲发了疯一样的质问嬴稷的母亲芈八子是如何让赵国支持嬴稷的。


芈八子笑而不语,因为在此时与一个发疯的泼妇解释是没有用的,谁坐拥了秦国天下,只有自己心中清楚,嬴稷做了四十多年皇帝,大权一直牢牢把握在芈太后的手里,芈八子也成为了中国古代第一位太后。

因此才会说嬴稷能够成功登上皇位,完全是靠运气,根本没有一点自己的实力成分,嬴荡死的也是非常的不值,或许这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代表吧!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历史红尘


秦武王,嬴荡。秦惠文王的嫡长子,其母为魏国宗室女子,秦魏联姻而嫁到秦国。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在政治上,设置丞相,驱逐张仪,结盟魏国,联越制楚。军事上,攻拔宜阳,设置三川,平定蜀乱。经济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筑堤修桥。

秦武王是中国历史上极为锋锐的君主,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即位不久,就意欲攻打韩国。




可能天意,秦武王四年(前307年),武王与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气绝而亡,时年23岁。秦武王死时并没有子嗣,死的也比较急,并没有指定继承人(不是电视剧里指定嬴稷为继承人),此时的秦国,陷入了暂时的混乱局面。以秦惠后为首的政治势利支持公子嬴壮继承秦国国君;以后来的宣太后为首的政治势利支持以公子嬴稷为秦国国君。在后来的纷争中,宣太后得到了自已同母异父的弟弟,在秦国掌握军权的弟弟魏冉的支持。嬴稷的继位跟得到了当时的霸州赵国国君赵武灵王支持,赵武灵王把在燕国做人质的秦公子嬴稷互送回秦国继任国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继位后,母亲宣太后执政,迅速剪除了秦惠后为代表的政治集团,开创了秦国的新时代。


在秦昭襄王继位的过程中,赵武灵王的干预是不能忽视的。秦国自商鞅变法后,经历秦孝公、秦惠文王已经由一个弱小的秦国变的逐渐强大起来。秦武王的突然死亡又让秦国的政治变的不稳定起来。赵国经过胡服骑射后,军事实力迅速强大起来。此时的赵武灵王正在与中山国作战,得到秦国内乱的消息后决定停止对中山国的战争,护送在燕国为人质的秦国质子嬴稷为秦国,并得到了燕国和秦国严君樗里子的支持,嬴稷继位秦国结束了秦国3年的内乱,赵国也成有秦国最有力的同盟。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叶子写实


秦武王临终前并没有指定过嬴稷作为自己的继承人,嬴稷最终成为继承人实际上是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秦武王嬴荡是一个被电视剧误读的人。嬴荡不但名字比较彪悍,而且为人喜欢崇尚强权武力,性格好强张扬,却稍微缺乏了些政治家的沉稳和内敛。嬴荡虽然死的时候才23岁,只在位3年多,但是他却是秦国当之无愧的帝业奠定者之一。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的确开始逐步变得强大。作为惠文王嬴驷的嫡子嬴荡秉承了秦国积极迸发的国运。嬴荡在位期间集中精力平定了蜀乱,稳定了后方粮仓。“拔宜阳,置三川”一直被认为是打开秦国东进屏障,挺进中原、成就帝业的关键所在。


嬴荡之所以要和孟说比赛举“龙文赤鼎”,除了他那争强好胜的性格之外,实际上就是向天下诸侯“秀肌肉”,告诉大家他的野心,也就是秦国要定鼎中原的野心。

嬴荡任用之人,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大力士”,比如任鄙、乌获、孟说这些人。他看不惯张仪那种“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所以驱逐了张仪。他更愿意用拳头去打下一寸寸的土地,去赢得和实力匹配的威望。

但是其实此刻的秦国国力还没有能够达到“定鼎中原”的实力。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商鞅的改革,需要继续沉淀发酵,而且后方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彻底解决,比如义渠就是秦国的一个国中国,时刻对准备出远门的秦国产生着掣肘。而且由于张仪被驱逐,都纷纷背叛了连横政策,恢复合纵,这对于秦国来说,外部环境其实也开始变得逐步恶劣起来。


而恰巧在这个时候,嬴荡举鼎把自己砸死了。嬴荡实际上死得比较突然,而且没有儿子,所以直接就引发了继任者危机。
实际上嬴稷最终能够继任为君,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魏冉、芈戎等秦国国内的楚国势力支持芈八子。


原本武王死后,秦国国内的态势是,嬴荡虽然没有儿子,但是兄弟很多,实力最强的是两派。一派是惠文后支持嬴壮,但相对而言惠文后不是一个政治女强人,她只是嬴荡的嫡母而已;另一派是芈八子,她有3个儿子,大儿子嬴稷在燕国当人质,那个时候当人质虽然很凶险,但也是很重要的政治资本;芈八子最疼爱的是二儿子嬴芾(华阳君),芈八子原本是想让嬴芾来跟嬴壮争夺王位的;还有个小儿子嬴悝(泾阳君)。母以子贵,所以芈八子虽然只是一个八子,但她儿子多,的确有资格站出来争一争。更关键的是她还得到了魏冉、芈戎等秦国国内的楚国势力的支持,所以芈八子的儿子胜出的几率更大。

其次,樗里疾(嬴驷的兄弟)等秦国庶支宗室势力支持芈八子。


这里的原因主要在于宗室和王室妻族的天然矛盾。而且更关键的是,樗里疾本身也是庶出,樗里疾想要获得实权,就不能让嫡后坐大。所以他所以樗里疾就一反甘茂支持嬴壮的做法,转头来支持芈八子。后来甘茂在嬴稷继位之初就吓得逃到了齐国,而樗里疾最终成了嬴稷的智囊,成为了秦国的丞相。


再次,嬴稷继位更是赵国的一次政治投机导致各方势力妥协的结果。

因为嬴稷从小就在燕国当人质,从小在燕国长大,母族又是楚国的庶系背景。所以嬴稷实际上在秦国的王室里没有什么根基。而赵国的国君是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赵武灵王趁着这个机会,让赵固由代郡把嬴稷从燕国接到赵国,再送到秦国去争夺王位。这样一来,嬴稷若胜出,必然感激赵国,而且由于嬴稷在燕国长大,所以政策必然有利于山东(崤山)诸国。但是赵武灵王不会知道,几十年后,正是这个嬴稷发动了秦赵“长平之战”。

秦国国内原本即便是支持芈八子的,原本也是打算立嬴芾的,现在嬴稷突然被送回了秦国,而嬴稷回国,其实也是非常明确地告诉众人,他的背后站着赵国和燕国。但是所幸的是嬴稷是芈八子的儿子,芈八子若立嬴稷,则胜算更大。所以在诸方势力的妥协之下,嬴稷继位为秦国的国君,是为秦昭襄王。

但实际上最终掌权胜出的恰恰并非嬴稷,他实际上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只是一个傀儡。

真正胜出的是芈八子和魏冉,嬴稷继位之后,魏冉就就任大将军,并接手了咸阳的防务,控制了整个咸阳,在昭襄王三年,利用平息“季君之乱”的机会,也就是平息嬴壮发动的叛乱,清洗了所有反对芈八子和自己的大臣、诸侯和诸公子(嬴驷的其他儿子),芈八子因此彻底掌握了秦国的实权。

芈八子以宣太后的名义主政长达几十年。在她主政期间,秦国可谓“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不但不断鲸吞蚕食周边,而且还诱杀了义渠王,扫清了秦国的肘腋之患义渠。


直到嬴稷后来在范雎的帮助下,驱逐了“宣太后、穰候魏冉、华阳君、泾阳君”这四贵之后,才自己掌握了实权,成为了实权之君。后来嬴稷的做法和嬴荡其实基本相似,就是一心不顾国力,发动大规模战争,实现了"秦对六国的斗争决定性胜利"。找到与实力匹配的威望,灭掉了东周,和当时的另一个大国齐国,合称“西帝、东帝”。但他晚年的事情就不谈也罢了。


炒米视角


最根本的原因是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武王意外身亡

秦武王嬴荡,公元前329-公元前307年,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身高体壮,孔武好战,尤其喜好比武角力。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和大力士孟说在周王畿比赛举“龙文赤鼎”,结果两眼出血,胫骨折断,到了晚上便气绝身亡了,年仅23岁。


秦武王



意外继位

秦武王死后,因为太年轻了,还没有儿子。所以按照当时的制度规定,国君没有儿子,那么君位将由他的弟弟继位。而秦武王的弟弟有很多,所以,后宫中有儿子的嫔妃都想尽办法希望自己的儿子可以继位。



此时对继位有决定权的有三个人:

一:秦惠文王的王后惠文后;

惠文后支持公子壮;

惠文后



二:秦武王的王后

秦武王死的时候只有23岁,他的王后估计也不会太大,而且秦武王的王后没有太大的存在感,也没有什么事迹流传,甚至连生卒姓名都不详,只知道是魏女,可以直接忽略不计。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武王的王后的记载是:“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有的地方说秦武王的王后是魏国公主魏颐。但是魏颐是在电视剧与小说《芈月传》中登场的人物,历史原型是秦武王的王后,但是在正史中,暂时没有找到关于她的详细记载。


三:魏冉;

魏冉支持嬴稷。


虽然惠文后支持公子壮,可惜的是惠文后从来没有干预过朝政,对朝政不熟悉,也没有什么影响力。但是魏冉就不同了,魏冉从秦惠文王起,就开始任职用事,对国政有很大的影响力,再加上有秦国重臣樗里疾的支持。最终,魏冉强行立了嬴稷为国君。此时的嬴稷正在燕国做人质,魏冉决定立嬴稷之后,就派人到燕国去接嬴稷,燕王也愿意送这个人情,就把嬴稷送了回来。就这样,嬴稷就继承了王位,这个人就是秦昭襄王。


继位原因

秦惠文王有那么多的儿子,为什么魏冉就立了嬴稷为国君呢?这里面就牵扯到一个人了,那就是秦惠文王的一个嫔妃芈八子,芈八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宣太后。而宣太后就是魏冉的妹妹,魏冉是宣太后同母异父的哥哥。因为有这一层关系,所以魏冉决定支持嬴稷继位。

魏冉



备注:《史记·秦本纪》关于秦昭襄王的继位是这样记载的:“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武王死的时候,并没有指定说立嬴稷为继承人。电视剧《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倒是有秦武王临死前,曾托付左丞相甘茂说:“去接稷公子回来,立为王”。不过这是电视剧中的情节,在史书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

电视剧情节



综上所述:秦昭襄王之所以能够继位,并不是因为秦武王生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为继承人,而是因为有魏冉、樗里疾等一批秦国实权派的支持。


微观历史


秦王荡并没有指定继承人,那是电视剧的说法。

秦王荡是惠文王驷的嫡长子,也是唯一的嫡子,在去周都作大死举鼎被压死后,诸多秦王驷的庶子开始了王位争夺战,公子稷上位是斗争胜利的结果,并不是正常继位。

秦驷的王后只有武王荡一个儿子,秦荡是死后就没有儿子了,可能是不甘心大权旁落,惠文后推出了公子壮,跟芈八子的儿子公子芾较量上了,总体上将王位之争就是惠文后和芈八子的战争。

芈八子是秦驷的妾,是楚王室成员,应该是比较边缘的支系不清楚其父亲是谁,芈八子当时有三个儿子,长子稷还在燕国当人质,所以芈八子推出次子芾作为候选人,可以说没秦稷什么事。

惠文后的优势是她是王后,但秦壮不是她的儿子即不是嫡子。

公子芾也不是嫡子,按说没有优势,奈何芈八子的同母异父的弟弟魏冉在军中很有势力。

双方各有优势,谁也没有绝对把握的时候,一个外人站出来了,他就是赵武灵王雍,他说我支持芈八子的长子,其他一概不认,芈八子一看都是自己儿子也没差,于是转而支持长子稷。

本来妻妾相争不相上下,但一股强大的外援加入,天平就倾斜了,最后公子稷胜出,是为秦昭襄王。

不甘失败的公子壮后来发动了叛乱,但被镇压了,史称「季君之乱」。



长岛男爵


秦武王嬴荡这个人真的是很搞笑的,身为一国之君,居然举鼎被砸死了。可以说在历史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国君了。秦武王为什么把王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呢?,秦昭襄王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了,也是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在位56年,死的时候75岁,可以说这个年纪在当时绝对是高寿中的高寿了。

那么为什么秦武王嬴荡会把王位传给自己的弟弟呢?秦武王一死,可以说当时在秦国国内是非常混乱的,当时可以继承王位的人是在是太多了,秦武王的父亲就是秦惠王,儿子实在是太多了,比如说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稷,还有泾阳君嬴芾,还有公子壮等等。

其实一开始嬴稷并不在继承王位的人选之中,秦武王死的时候也并没有指定嬴稷就是继承人,当时嬴稷还在赵国当人质呢。而他的母亲就是芈八子宣太后,一开始也没有支持他,而是支持他的弟弟嬴芾,嬴稷是芈八子的长子,嬴芾是次子。但是嬴稷不在国内,所以宣太后一开始是支持嬴芾继承王位的,当时还有惠文后是支持公子壮,而且还得到了秦惠王的兄弟樗里疾的支持。可以说这个时候嬴稷完全没有得到王位的实力。

但是奈何这个时候赵国出手了,当时嬴稷在赵国做人质,我们都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别国他质子送回国内当国君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这些质子从小生活在他国肯定也是受了这些国家的影响的,所以这些国家也是想这些质子回到国内当上王之后能够为自己的国家带来好处,当时就是在赵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赵武灵王的护送下,把嬴稷送到了秦国。可以说没有赵国的话,秦昭襄王根本是没有机会当上秦国国君的,当时赵武灵王是指定要嬴稷来继承王位的。当时秦国国内比较乱,而且这个时候秦国也并不想和赵国为敌,所以迫于赵武灵王的压力,而且嬴稷也是宣太后的长子,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所以就这样嬴稷继位了。

可以说大秦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就是在秦昭襄王时代奠定了基础。秦昭襄王时代有白起,伐楚,弱魏,赵,为秦国夺取了大量的土地,长平一战更是直接扫平了秦国东出的道路。如果邯郸之战能够取得胜利的话,那么可能在秦昭襄王时代秦国就能一统天下了。但是奈何邯郸之战失败,秦国元气大伤。秦昭襄王也是最终没有实现一统天下的愿望。只能交给嬴政来完成了。


中国历史研究所


我是史海讲经人,我爱回答。看到这个问题我去翻了一下《史记》,司马迁是这样写的

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族孟说。武王取魏女为后,无子。立异母弟,是为昭襄王。

所以从中可以看出并没有说是秦武王临死前指定秦昭襄王嬴稷接班


但我们可以讨论下,就是为什么会是嬴稷继位呢,要知道当时嬴稷还在外为质呢,我们大家都知道一般送去当质子的都是一些爸妈不疼,舅舅不爱的家伙。我们大家看看秦始皇的老爸异人就知道了,当时为质时连基本开支都应付不了,如果不是吕不韦觉得“奇货可居”,那异人这辈子估计就是混吃等死了。

说回嬴稷,为什么嬴荡死了,天上这个大饼怎么就掉到了他头上呢?这就要看嬴稷后面站的是谁了。本来嬴稷的老妈,也就是后来的宣太后芈八子想立赢芾,而惠文王后想立赢壮,但是这时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就是赵武灵王,当时嬴稷还在燕做人质呢,赵武灵王把他接过来,然后送回秦国。而且赵武灵王非常之强势,赵国在赵武灵王“胡服奇射”改革后,国力军力已经非常强盛了。赵武灵王想要秦出现一个亲赵的政权,所以

他不但把嬴稷从燕国接回然后送到秦国,而在陈兵边际,说如果不立嬴稷为秦王,那么就要和秦国开战。


在秦国国内芈八子与弟弟魏冉联手,再加上得到了樗里疾的支持,惠文王后哪里是芈八子的对手,所以赢壮肯定是没戏了,现在芈八子一看赵武灵王这么强势,再看嬴稷反正也是自己的亲儿子,反正肉是烂在自家锅里,于是也就同意了,所以嬴稷成功上位了。

然而,嬴稷虽然上位了,但是掌权的却是老妈宣太后,宣太后是一位政治强人,她与魏冉长期把持朝政,嬴稷只有看的份。但好在嬴稷等得起,一直到了他上位四十一才在范雎的建议和帮助下把权力收回来。


然后文在范雎,武有白起,采用“远交近攻”,一举奠定了秦今后统一六国的基础,其在位五十六年,终年75岁,是历史一位难得的君王,特别是与赵国的长平一战,更是为人所称道,在其任内更是攻破东周洛邑,迁九鼎于洛阳,结束了周朝800多年的统治。


关注我,史你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