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子夫和钩弋夫人,哪个比较惨?

厝边人


卫子夫比勾弋夫人惨。卫子夫万念俱灰,知道自己的儿孙都死无葬身之地,她带着绝望自缢身亡。勾弋夫人虽然自己死了,但是她知道自己的儿子将成为一国之君,主宰历史。勾弋夫人是带着希望死的 ,她会含笑九泉。

一,卫子夫出身平民,勾弋夫人出生就有贵相。

卫子夫出身贫寒,小时候过着清苦的日子。后来被卖到平阳公主府,当歌姬。可以想象初为歌姬时卫子夫吃过不少苦。

勾弋夫人出生时,双手握拳,都认为她来历不凡,她是燕赵一带的奇女子。从小生活在父母的宠溺之中,被视为掌上明珠。勾弋夫人没吃过苦。

二,刚进宫的待遇不同。

汉武帝在平阳公主府相中了卫子夫,并将她带回了宫。 皇帝转头就忘了卫子夫这个小歌姬,卫子夫入宫后,久久得不到临幸。 一年后,汉武帝将一些宫人遣散出宫。受了一年冷落的卫子夫向汉武帝哭求出宫。

汉武帝一见卫子夫,心生怜惜于是宠幸了她。 卫子夫的肚子争气,竟有了身孕。 这令已经29岁的汉武帝龙颜大悦,更加宠爱卫子夫。

汉武帝的皇后是“金屋藏娇”的陈阿娇。她的母亲为汉武帝登基出过力,因此阿娇在汉武帝面前骄横跋扈。 对卫子夫极尽折磨之能事。这段时间,卫子夫过得胆战心惊。

阿娇后来利用巫蛊害卫子夫,事情败露后被汉武帝废为庶人。

卫子夫经过千辛万苦终于生下太子刘据。此后卫子夫才得到汉武帝专宠。卫子夫终于苦尽甘来,随后又连生三女。不久,母凭子贵的卫子夫被封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后来卫子夫年老色衰,汉武帝开始宠幸勾弋夫人。

勾弋夫人姓赵,一出生就双手握拳,不能张开。汉武帝听说了赵氏的传奇,于是诏见了她,并神奇地掰开了她多年不能张开的拳头,展开后掌中握有一玉钩,赵氏进宫后被封为婕妤。居住在甘泉宫中,她的宫殿被命名为钩弋宫,所以也称钩弋夫人。公元前94年,赵氏为汉武帝生下一子,取名为刘弗陵,号称钩弋子。据说刘弗陵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汉武帝对刘弗陵宠爱之极。

进宫后,卫子夫坎坷,勾弋夫人顺利。

三,儿子的结局不同。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在巫蛊之祸中被江充、韩说等人诬陷,因不能自正清白而起兵诛杀江充等人,汉武帝误信谎言,以为太子刘据谋反,遂发兵镇压,刘据兵败逃亡,最终因拒绝被捕受辱而自杀。

跟随刘据出逃的两个皇孙也一同遇害。刘据的妻子史良娣、长子刘进、子妇王翁须、女儿(皇女孙)皆在长安遇害。

卫子夫悲愤交加,自杀身亡。

刘据死后,汉武帝便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是他怕子幼母壮,勾弋夫人干政,寻个理由赐死了她。

钩弋夫人极聪明,她虽然没有亲眼看到儿子登基,但是她陷害了刘据,扫清了儿子登基的障碍,儿子登基是迟早的事。勾弋夫人死后刘弗陵被立为太子。后来刘弗陵登基为帝。

卫子夫和勾弋夫人相比,这一生大起大落,结局更悲惨。


润杨阆苑


卫子夫是汉武帝刘彻所宠幸的第一个女人。他第一次见卫子夫的时候,是在自己的姐姐平阳公主的家里。那时候的卫子夫,仅仅是平阳公主家里的一个家奴。

平阳公主为了巴结这个做皇帝的弟弟,特意在家中训练了一批多才多艺的女人,为的就是有一天汉武帝来她这里的时候,好供汉武帝玩乐。但是,很可惜的是卫子夫并不在这些美女当中。

那一天汉武帝来到自己的姐姐家,平阳公主就把训练了几年的美女给叫了出来,让他们给汉武帝表演才艺。

这些人争光斗艳,又是唱歌,又是跳舞。

可是,汉武帝一个都没看上。这时候他把目光盯向了一个在旁边伺候人的下人。这个人就是卫子夫,汉武帝问她会不会跳舞,卫子夫当然会跳舞了。

那些美女跳舞的时候她没少见,所以,就给汉武帝临时表演了一段。

汉武帝很高兴,因为这样的卫子夫,让他很满意。

平阳公主看出了汉武帝的意思,她就把其它人都给打发走了,只留了卫子夫和汉武帝在一起说说笑笑,一会汉武帝想要换衣服。

这时候卫子夫也跟了去,汉武帝就把卫子夫给临幸了。

到了汉武帝临走的时候,平阳公主又把卫子夫送给了汉武帝,汉武帝赏赐了一大批财宝给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叮嘱要走的卫子夫,告诉她苟富贵,勿相忘。你富贵了,以后千万不要忘记我呀。

卫子夫跟着汉武帝来到了宫里,可是,有一年多的光景,卫子夫竟然没有见到汉武帝,到了汉武帝清理多余的宫女的时候,他才再次见到了卫子夫。

直到此刻,汉武帝才想起来,自己宫里还有这样一个美人。

卫子夫初见汉武帝,流着眼泪,楚楚可怜的样子,再次让汉武帝着迷。

这次汉武帝就把她给留到了身边,一直宠幸她。

她一连给汉武帝生了三个女儿,一个儿子。

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太子刘据。

卫子夫的弟弟就是卫青,因为卫子夫发达了,汉武帝也把卫青给提拔了,让他当将军去杀匈奴。

结果卫青一战成名,成了汉朝最有名的天才军事家。

不过随着时日的推进,卫子夫渐渐的变老了。

汉武帝就移情别恋了,他又爱上了李夫人。

卫子夫真正的不幸,是来自于汉武帝晚年的一场巫蛊之祸。

因为这件事牵连到了她和儿子刘据,导致刘据和小人江充发生了冲突。

江充执行的是汉武帝的命令,因为在汉武帝朝,只要涉及到巫蛊之难的人,不管是谁都要处死。

太子刘据一看江充要陷害自己,就带着自己的卫队和江充打了起来,最后太子刘据兵败,带了自己的儿子逃亡了。

在逃亡的路上,他们还是被汉武帝派去的人给包围了,太子在生还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同时随他死去的还有跟着他的两个儿子。

卫子夫在知道儿子冤死之后,因为有冤无处诉,这时候她根本见不到汉武帝,所以,也就选择了自杀。

后来这件事,被汉武帝查明,太子确实是被冤枉的,汉武帝又把江充给灭了族。他还特意检讨了自己一下,见了思子台。所以说卫子夫的下场还是挺惨的。

钩弋夫人,她是汉武帝一生之中宠爱的最后一个女人。她也是出现在汉武帝的晚年,因为汉武帝出去微服私访,见到了她。就把她给带到了宫里来。

她为汉武的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刘弗陵,刘弗陵也是汉武帝最小的一个儿子。

因为太子刘据的惨死,到了汉武帝晚年。他竟然找不出一个合适的人选,虽说他有六个儿子。老大太子刘据冤死,老二早夭,老三、老四、老五、他一个都看不上,所以,最终他把老六刘弗陵选为皇位的接班人。

这件事对于钩弋夫人来说是好事一件,毕竟自己的儿子就要当皇帝了,成了天下最富贵的人。

但是,同时对于钩弋夫人来说,这也是一件坏事。

因为她儿子当皇帝了,所以她必须要死,汉武帝死前一定要杀死她。

汉武帝为什么要杀死钩弋夫人?

因为汉武帝死的时候,刘弗陵才八岁,钩弋夫人也就是三十岁上下。

这是典型的子少母壮。若是刘弗陵当了皇帝,钩弋夫人不免会干政。就像当年的嬴政和他的母亲赵姬一般。

大家都知道,赵姬是个很淫乱的人,还给别人生了两个孩子,差点把秦国给弄黄。

汉武帝不希望这件事,发生在自己家族里,让祖宗蒙羞。所以,在他死前,他必须要把钩弋夫人给杀掉。

这么年轻的钩弋夫人,就这样被牺牲了。儿子成了天下最富贵的人,而自己却是因为儿子的富贵而葬命的,这让人读来不免唏嘘不已。

不过历史就是这么无情,她确实就是这样死去的。

我觉得相对于卫子夫来,钩弋夫人应该更惨,毕竟她还年轻,还有很多美好的生活没有来得及享受。她不像卫子夫已经儿孙满堂了,虽然大部分都被杀了,但是,卫子夫至少享受过天伦之乐。


汉史趣闻


要比较卫子夫和钩弋夫人,谁比较惨,那我们得从多个角度来看。

第一,从年纪的角度。卫子夫的生年不知道,但是卒年知道,是在公元前91年,而卫子夫遇到汉武帝刘彻的时候,是在公元前139年,这个时候汉武帝是十八岁,卫子夫的年纪应该与汉武帝相仿,那么卫子夫就活了六十六岁。

钩弋夫人的儿子汉昭帝刘弗陵继位的时候才八岁,而钩弋夫人是在刘弗陵继位前当年,或者前一年就被汉武帝处死的,钩弋夫人很受汉武帝的宠幸,那么钩弋夫人生下刘弗陵的时间应该是二十岁之前。

这个就意味着,钩弋夫人死的时候差不多是二十八岁,卫子夫的寿命差不多是钩弋夫人的二点四倍,就从寿命来看,钩弋夫人是比较惨的。

第二,从儿子的角度。这一点,自然是卫子夫比较惨,因为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被杀,而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成为皇帝。

但是如果再往后看的话,卫子夫的曾孙,刘病已成为汉宣帝,而刘弗陵无子,汉朝后面的皇帝是卫子夫的后代,而不是钩弋夫人的后代,就这一点,卫子夫会比较好一点。

第三,从自身的角度来看。钩弋夫人其实没犯什么错,就因为汉武帝担心再出现吕后,在立刘弗陵之前的时候,就将钩弋夫人杀死,就这一点来,钩弋夫人就比较无辜了,本来自已的儿子当皇帝,自己应该当太后的,没想到碰到的是汉武帝。

而对卫子夫来说,刘据确实是举兵造反了,而卫子夫也帮助了刘据,所以卫子夫被夺皇后位,这个就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了。

第四,从家族的角度来说。在巫蛊之祸,卫子夫的好多亲戚被杀,包括卫子夫的女儿和外甥(卫青之子),这个时候,卫子夫自然是比较痛苦的。

所以,总体来说,还是钩弋夫人会比较惨一些。


历史简单说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是汉武帝曾宠爱的女人,最终一个自杀,一个被赐死。相比之下,卫子夫会更惨一点,尽管她是自杀,但心理上饱受折腾;而钩弋夫人死得比较突然,她是在最后一刻,才知道自己大难临头。

第一,汉武帝为什么要杀心爱的钩弋夫人

汉武帝晚年,非常宠爱钩弋夫人。据说钩弋夫人怀胞十四个月,才生下皇子刘弗陵。

晚年得子的汉武帝对自己的小儿子非常喜欢。到了刘弗陵五六岁时,他的个头已经比一般小孩子要大了,而且人很聪明,汉武帝想将他立为太子。可是这时刘弗陵还年幼,而母亲钩弋夫人也还年轻。

汉武帝有一种担忧。如果刘弗陵继位,年龄这么小,大权肯定会落入母亲之手,到时是不是还会重演吕后擅权的悲剧呢?一旦钩弋夫人大权独揽,就没有制约她的力量了,到时就形同女皇,必定会骄奢淫乱,那么刘氏的江山,不就毁于一旦了么?他越想越害怕,最后他一咬牙,一狠心,决定除掉钩弋夫人,为帝国除去后患。

宫廷内向来母以子贵,但情形总有例外。为皇帝生下皇子,是后宫女人们的心愿,这也是保持地位与富贵的手段。对于钩弋夫人来说,产下皇子,竟然惹来了杀身之祸。汉武帝下定决心后,他找了件小事,责备钩弋夫人,夫人脱去玉簪耳饰,叩头谢罪,皇帝突然对左右喝道:“带她去掖庭监狱。”钩弋夫人大吃一惊,她根本没料到事情怎么会这样严重,她频频回头看着皇帝,汉武帝的心情非常复杂,以惆怅的语气说:“你快去吧,你不能活了。”

钩弋夫人最终被赐死了。伴君如伴虎,钩弋夫人在生命的最终一刻,大概对这句话终于有了深刻的理解。

第二,与钩弋夫人相比,卫子夫受的苦难更多

卫子夫本是平阳侯府的歌伎,后被汉武帝看中,地位扶摇直上,当上皇后。后来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外甥霍去病权倾一时,卫氏家族之声势无人可及。

然而,皇帝的爱,是最靠不住的,原因很简单,一个女人再美,总有人老珠黄的时候。后宫的年轻美女太多了,皇帝的移情别恋,只是个时间问题。在卫子夫之后,汉武帝先后宠幸王夫人、李夫人、钩弋夫人等,皇后卫子夫已经完全失宠了。卫子夫的失宠,标志着卫氏由盛而衰。

卫子夫所生的太子刘据,性情比较温和,因为反对酷吏政治而得罪了酷吏集团。酷吏集团开始想方设法,整倒皇后卫子夫与太子刘据。由于汉武帝晚年十分忌讳巫蛊,酷吏集团利用皇帝心理,大兴冤狱,矛头直接对准卫子夫与刘据。

在巫蛊之祸中,与卫氏家族关系密切的公孙敖、公孙贺等先后被灭族。卫子夫的两个女儿,阳石公主与诸邑公主都被卷入公孙贺案中,均被处死。同时被杀的,还是卫子夫的侄子、卫青之子卫伉。汉武帝对自己的女儿都痛下杀手,可见此时的卫子夫,已经形同风中的一片叶子,随时可能被卷得无影无踪。

在清洗完皇后与太子的羽翼后,酷吏集团开始集中火力,猛轰向太子刘据。酷吏江充以栽赃之手段,举报太子刘据试图以巫蛊之手段谋反。在酷吏集团的步步紧逼之下,太子刘据有口难辩,遂铤而走险,处死江充,聚众自保。一向冷酷无情的汉武帝认定刘据谋反,大兵弹压。

战败的太子刘据无奈之下,逃出长安城。汉武帝控制了都城,立即下诏,收回皇后卫子夫的玺绶。卫子夫绝望了,在两个女儿被处死后,她就已经伤心欲绝,没想到现在又轮到自己的儿子遭殃了,她不忍直视儿子之死,遂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卫子夫与钩弋夫人都是权力下的牺牲品,结局令人唏嘘而叹。相比之下,卫子夫更惨一些,因为她遭受内心痛苦更深。姐夫公孙贺一家被屠,两个女儿被亲生父亲所杀,最后儿子以谋反罪被追杀,她空有皇后之名,却救不了任何一人。哀莫大于心死,人世之痛楚莫过于此。


君山话史


卫子夫和钩弋夫人,一个是汉武帝的初恋,一个是汉武帝的黄昏恋。

她们的儿子都被立为太子,但她们也因此而死。为什么这两个人的命运如此相同,她们谁死得更惨呢?

(卫子夫剧照)

一、初恋情人卫子夫。

卫子夫出身卑微,年幼时便被送到平阳公主府中学习歌舞,长大后成了家养的歌女。

公元前139年,18岁的少年天子汉武帝在祭祀祖先后,顺路到平阳侯府探望已出嫁的姐姐平阳公主。

平阳公主为了能永享富贵,早就仿效姑姑馆陶公主,在民间挑了好几个绝色女子养在宫中,并教授她们宫廷礼仪和歌舞等。

汉武帝来后,平阳公主就让这些美若天仙的姑娘们拜见他。但汉武帝没能看上她们,反而对唱歌助兴的卫子夫一见钟情,并将她带回了宫。

起初,由于后宫佳丽甚多,卫子夫入宫后,久久得不到临幸。

一年后,汉武帝将一些年老多病的宫人遣散出宫。受了一年冷遇的卫子夫早已心灰意冷,于是向汉武帝哭求出宫。卫子夫哭得梨花带雨,汉武帝我见犹怜,于是宠幸了她。

没想到一夜欢情后,卫子夫竟有了身孕。

十余年无子的汉武帝不禁大喜过望,更加尊宠卫子夫。

然而一直无子的陈皇后却好生妒忌。

陈皇后是馆陶公主之女,早年馆陶公主在汉武帝被立太子之事上有过大功,所以陈皇后一直以恩人自居,在汉武帝面前骄模横跋扈。

现在卫子夫有了身孕,她自然不肯善罢甘休,于是使出种种手段,结果适得其反,不仅没撼动卫子夫的地位,反而还因巫蛊事败被汉武帝废为庶人。

卫子夫生下太子刘据后,得到汉武帝专宠,随后又连生三女。不久,母凭子贵的卫子夫被封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荣宠无比。

另外,卫子夫的弟弟卫青还有外甥霍去病等人更是战功显赫,为西汉边境和平立下了不朽功绩。

(钩弋夫人剧照)

二、黄昏恋钩弋夫人。

钩弋夫人姓赵,据说她生来手握拳不能张,在燕赵一带成为口口相传的奇女子。

汉武帝老年时有次在燕赵一带狩猎,猎物没打到一只,猎艳倒是很有收获。他听说了赵氏的奇妙,于是诏见了她,并神奇地掰开了她多年不能张开的拳头。由于赵氏花容月貌,汉武帝便将她带回宫中并封为婕妤,从此老夫少妻,好不恩爱。

赵氏一直像个神奇的所在,她在入宫次年生下儿子刘弗陵,这让62岁的汉武帝龙颜大悦。之所以高兴,一方面事实证明他还精力过人,能力强大;另一方面,刘弗陵的出生也非常神奇,居然在娘肚子里呆了整整14个月。先帝尧帝就是14月而生,这意味着刘弗陵绝对是与众不同的小皇子,所以刘武帝对刘弗陵宠爱之极。赵婕妤亦母凭子贵,被封为钩弋夫人,荣宠无比。

(汉武帝剧照)

三、太子之争。

巫蛊之祸的发生是有前奏的。

由于汉武帝年老多病,钩弋夫人一直对他细心照料。当时江充由于是汉武帝的心腹,也一直在汉武帝身边听差。

钩弋夫人唯恐汉武帝去世后,自己地位不保。

江充则因为以前与刘据有隙,担心刘据一旦继承帝位后,会将他处死。

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只要能想办法让刘弗陵成为太子,他二人便可永保荣华富贵了。

随后,在江充的诬告下,刘据成为“巫蛊之祸”的牺牲品,卫子夫亦因协助刘据发生兵变,在刘据死后自缢而死。

刘据死后,年幼的刘弗陵,成了剩下几个儿子中最得汉武帝宠爱的一个。

一方面刘弗陵有着神奇的出生经历;另一方面刘弗陵身体素质好,人又特别聪明,让汉武帝常感慨他和自己年少时一样。所以汉武帝便想立他为太子。

不过,西汉建立初,就遭受了吕后干政的祸患,所以汉武帝担心刘弗陵继位后发生“主少母壮”,太后干政的事情。

经过深思熟虑,汉武帝找了个莫须有的罪名,诛杀了钩弋夫人。

随后刘弗陵被立为太子,霍光则被封为大司马,辅佐刘弗陵。

如此,卫子夫和钩弋夫人最终死于太子之争。

要说她俩谁比谁惨,我认为还是卫子夫,她不光没能等到刘据成为太子的那天,几个子女也都死于巫蛊之祸。至于钩弋夫人,如果不是为了给儿子争太子之位,她又怎么可能引祸上身呢!所以,这个钩弋夫人算是咎由自取。

话说回来,在男权社会中,女人的命本来如草芥,死或不死,都由男人说了算,这难道不是时代的悲剧吗?

(参考史料:《史列正义》《汉书》)


张生全精彩历史


我觉得卫子夫和钩弋夫人都很惨,各有各的惨,而且汉武帝在这两个女子死后,没有流露出哀伤和后悔之情,所以汉武帝从来就没有真正爱过她们,包括之前的阿娇。



01、卫子夫因“巫蛊之祸”而自杀

卫子夫出生于汉景帝年间,身世寒微,其家号卫氏,河东平阳人。父不详,母亲卫媪曾为平阳侯妾。卫子夫年少时或被送往平阳侯家教习歌舞,遂为平阳侯府歌女。

汉武帝刘彻十八岁时去探望平阳公主时,一下看上了卫子夫,卫子夫因此得以入宫,并深得宠爱。建元三年(前138年)封为夫人,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年),因陈皇后巨资求子而不得,于是使用媚道害人邀宠,后东窗事发,武帝怒,废陈皇后。

有人说汉武帝为了立卫子夫而废陈皇后,可是难道不是汉武帝为了打击外戚势力所为呢?

元朔元年(前128年)立为皇后。皇子刘据在7岁时被立为皇太子。身驻汉宫凡49年,卫子夫将在皇后位38年,将汉庭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史书记载中的汉宫不复有妒妇娇女,更无因妃嫔相嫉引发的恶劣事件。

她为汉武帝育有一男三女,天人都说:“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征和二年(前91年)卫子夫和太子被卷入巫蛊之祸中,自杀身亡,她另外两个女儿也牵连在内被一并处死。

后来汉武帝醒悟过来,夷江充三族,烧死苏文。修建了“思子宫”,在太子被害处作“归来望思之台”,以志哀思。但是对于卫子夫却未从未提及。


02、汉武帝恐日后“母壮子弱”,赐死钩弋夫人

传说赵氏不仅姿容不凡,而且天生握拳不能伸展,虽年已十多岁,但依然不能伸开。武帝过河间,亲自找见了她,见其双手果真是紧握拳状,汉武帝伸出双手将这女子手轻轻一掰,少女的手便被分开,在手掌心里还紧紧地握着一只小玉钩。

随后,汉武帝命人将此女扶入随行的轺车,将其带回皇宫,由此而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因此被称为拳夫人,又称钩弋夫人,后被封为婕妤。

公元前94年,赵氏为汉武帝生下儿子刘弗陵,号称钩弋子。据说刘弗陵和上古的尧帝一样都是怀胎十四月而生,于是称其所生之门为尧母门。

后来太子刘据自杀,汉武帝认为年仅五六岁的刘弗陵无论是身材还是性格脾性,都很像他少年之时,便有心立他为太子,但害怕母壮子弱,恐日后外戚干政。 汉武帝先将钩弋夫人赐死,然后才立刘弗陵为太子。 钩弋夫人死于云阳宫,那天暴风刮起满天灰尘,老百姓都感叹哀伤。


03、作为帝王的后宫女子,爱情对于她们来说只是一场海市蜃楼

卫夫子为汉武帝矜矜业业管理后宫,自己的兄弟卫青为汉朝的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可是最后,却因为一场荒诞无稽的“巫蛊案”,她和三个子女命丧黄泉,曾经的繁华富贵皆烟消云散,醒来只是梦一场。

钩弋夫人原以为可以“母凭子贵”,却不料“立子杀母”,曾经的恩爱也只是笑话一个。

所以说,后宫的女子从来只是皇帝的点缀,为了朕的江山,谁都可以牺牲,也许前朝和后宫之人都只是大好江山上的一粒棋子而已。

最后,皇帝也就活成了孤家寡人


少禾君


卫子夫是属于含冤而自杀之死。而钩弋夫人是属于被君赐死。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别,都是因为自己儿子死的。


首先卫子夫,他的儿子刘据为太子。并且卫家也是一门五候,当时所有荣耀都在卫家。当然卫青虽然有裙带关系,却也是有些自己的真才实学和功劳的。还有一个霍去病,也是军事天才。

卫子夫和卫青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反而更加的谦虚。一直后来。卫子夫虽然色衰失宠,却不失势,势利依旧在。太子地位还是很牢固的。

霍去病早死,而卫青由于他功高和为人谦虚,所以外卫青生前朝中根本没有人攻击太子,爷没有人敢攻击太子。



知道卫青死去十年左右的时间之久,他的余威随着时间推广而慢慢的消失。这时才开始有人攻击太子。

出现了著名的巫蛊事件。使太子被冤,而太子又无法便白,被逼之下反抗被杀。皇后卫子夫知道无法给儿子洗清冤屈,同时又不能为自己辨白,于是自杀而死。

而钩弋夫人,是刘彻晚年的宠妃,在将死之时,立其子刘弗陵为太子。


但刘彻深为皇帝知道子幼母壮的危害,就是儿子小,母亲年轻,这样国家大权就会到其母和其母一族手中。

以前的吕后,后来的窦太后。王太后,这些教训太深刻了。

最后为了给他儿子扫清道路,于是赐钩弋夫人死。虽然死的有点屈,却换来了他儿子的光明。


中孚鉴


汉武帝刘彻之姊平阳公主经常引美女于汉武帝刘彻。一次在平阳公主家的歌舞宴会上。汉武帝刘彻“独悦卫子夫”,引入宫中。刚入宫之时曾受过陈皇后的嫉妒,也曾经被汉武帝刘彻冷落,但后又复被宠幸。但汉武帝刘彻废了陈皇后之后也没有马上立其为后,而是在汉武帝刘彻二十九岁之时,卫氏生了一个男孩,也就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个儿子,后来的庆太子刘据之后,卫子夫才在同年被立为皇后。卫子夫出身卑贱,其母是平阳侯家的奴蟀,自己也只是一个歌女,但其家族却是一个对汉朝作出重大贡献的一个家族。卫子夫的弟弟卫青以军功封大司马、大将军、长平侯,为关照皇后家,汉武帝刘彻把卫青的三个孩子也封了侯,其中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卫皇后的二姐卫少儿的儿子霍去病以军功封大司马、骤骑将军、冠军侯,地位与卫青等。而且卫青后来还与汉武帝刘彻的姐姐平阳公主婚配,卫皇后的大姐卫君孺的丈夫公孙贺在生前也作过十一年的垂相。一时间“天下歌之日`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后来卫子夫年老色衰,被冷落。但一方面由于卫家在朝中的势力,另一方面,由于卫子夫本身也谨守本分,所以“虽久无宠,尚被礼遇”。但正也是这位踩着陈皇后的巫蛊事件,登上皇后之位的卫皇后,后也“遭巫蛊事起”蒙怨而自杀,戾太子刘据也因此事而死。汉武帝刘彻后来后悔,建造了一座“归来望思之台”,却终未对这个可怜的女人有过一丝的哀思。直到宣帝时,才对这位出身卑贱,蒙受冤屈的皇后进行了追溢,曰思后。

不过要是比悲惨的话,还是要属昭帝的生母赵婕妤,也即钩弋夫人。钩弋夫人是汉武帝刘彻晚年最宠爱的一位夫人。钩弋夫人为汉武帝刘彻生子刘弗陵,汉武帝刘彻非常喜欢这个儿子,认为刘弗陵“壮大多智”类似自己。汉武帝刘彻晚年身体越来越差,为将来打算,他决定立刘弗陵为太子。他在甘泉宫时,召见画工画周公负成王。大臣看到周公负成王的画都明白武帝的意思时要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汉武帝刘彻却找理由来谴责钩弋夫人。一日大责钩弋夫人,“夫人脱簪珥 叩头”。汉武帝刘彻让侍臣押到掖庭监狱去,夫人含泪回头。汉武帝刘彻居然大声的说“趣行,女不得活。”最后“夫人死于云阳宫”中。其原因是“往古国家所以乱也,由主少母壮也。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态,莫能紧也。”可怜的钩弋夫人,无辜死去。


国家人文历史


最是无情帝王家。在我看来,汉武帝身边的女人就没有不惨的,汉武帝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权力,无论是谁,只要触碰了这个禁忌就不得好死,卫子夫和钩戈夫人的死都和权力有关。


卫子夫和钩戈夫人如果非要比较谁更惨一点的话,我认为是卫子夫。这位大汉贤后为了自己的儿子刘据,低调不争克己自律,就是为了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大统,但是在她到达终点线之前,一切的努力,都随着刘据的自杀而付之东流。

人生最悲哀之事,就是被所爱之人背叛。卫子夫没有背叛刘彻,但刘彻却辜负了卫子夫,就像他曾经辜负陈阿娇一样,汉武帝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女人,李夫人、钩戈夫人的出现,让卫子夫在汉武帝心中的记忆变得模糊,曾经的那个大汉贤后,被刘彻丢在了记忆深处。


相比卫子夫,钩戈夫人是幸运的,至少在她死的那一刻,汉武帝还是爱她的。而卫子夫却是在失去了亲人、儿子、丈夫之后,一个人选择了孤零零的离开这个世界。她的死对于穷兵黩武、利欲熏心的汉武帝来讲是巨大的嘲讽。

钩戈夫人用她的死,换来了儿子刘弗陵的帝王之路。卫子夫用自己的死,向汉武帝进行了无言的抗争,她相信迟早有一天,汉武帝刘彻会低下他那颗倔强的头颅,尽管这一天自己永远不会看到了。

爱到深处总是无言,恨到深处总是无奈。卫子夫默默的守候着自己的丈夫,养育着自己的儿子,但是她想不到的是丈夫和儿子,这两个自己最爱的人竟然反目成仇,成为了敌人。她亲眼目睹了丈夫逼死儿子的人间惨剧,也对于相识、相知的丈夫彻底失去了期待。


卫子夫选择了自杀明志,她不在乎皇后之位,不在乎个人得失,她在乎的是一个完整的家,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愿望,在帝王之家也是求之不得。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一个人的历史


雄才伟略的汉武帝,实际上也是个大渣男,他身边的女人,就没几个有好下场的。而其中,最悲剧的,莫过于卫子夫和钩弋夫人。

卫子夫最后是亲眼目睹自己的儿孙在巫盅之祸中相继殉难后,万念俱灰之下自尽的。而钩弋夫人却在盛年之时,就被汉武帝无情的处死了。两个女人结局都很悲催,但两者相比,还是钩弋夫人更惨!



首先,卫子夫见证的是汉武帝的辉煌时代,而钩弋夫人却只能经历汉武帝末年的昏暗。

年轻时的卫子夫,原本只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个歌女,却幸运的获得年少时期的汉武帝宠爱,最终挤掉陈阿娇多得后位,并且得以母仪天下长达38年之久。卫子夫获得的是意气风发的少年英主汉武帝的宠爱,她不仅陪伴了汉武帝走过了大半生,并且还见证了汉武时代最辉煌的岁月。



但钩弋夫人就悲剧了,她从来就没有这般风光过。她不过是汉武帝的黄昏恋人,获得的不过是昏庸自私的老年汉武帝的宠爱。当时的汉武帝早已不复早年之英武,而那时的大汉也早已因为汉武帝不断的穷兵黩武而变得疲惫不堪。

其次,卫子夫至少能看到自己的儿孙长大成人,但钩弋夫人却无法陪伴自己的儿子成长。

卫子夫虽然晚年惨遭巫蛊之祸的逼迫,亲眼目睹儿子刘据兵败而死,最后自己也含恨自杀。但她毕竟活得更长,并且能陪伴自己的子孙成长。



而钩弋夫人就悲剧了,年纪轻轻就被汉武帝处死,并且是在毫无罪过的情况下被冤杀,实在是西汉最大的悲剧。

没错,钩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汉昭帝)最终顺利的成为汉武帝的接班人,当上大汉天子,君临天下。但这却是钩弋夫人用自己的生命换来的。



巫盅之祸后,汉武帝想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储君,但又怕那时正直盛年的钩弋夫人会在自己死后专权,重蹈汉初吕氏专权的覆辙。于是,汉武帝便想出“立子杀母”的方式,来避免他所顾虑的外戚专权问题。而钩弋夫人就这样成为了西汉皇权过度的牺牲品……

作为一位母亲,无法陪伴自己的儿子长大成人,也无法见证自己儿子君临天下,走向辉煌。所以,比起卫子夫,钩弋夫人更可怜、更悲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