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檄文名作汉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讨曹操檄)》鉴赏


古代檄文名作汉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讨曹操檄)》鉴赏


为袁绍檄豫州文


《为袁绍檄豫州文》 汉魏时期陈琳作。陈琳(?~217) 汉魏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宝应射阳湖镇)人。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为袁绍檄豫州文》是中国古代檄文名作之一,为历来文人胜赞。

古代檄文名作汉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讨曹操檄)》鉴赏


出自三国陈琳之手的《为袁绍檄豫州文》 又名《讨曹操檄》。这篇文章精彩到什么程度呢?据说原本偏头痛正在发作痛不欲生的曹操在看到这篇文章后,顿时觉得后脑勺发麻,浑身发烫,连偏头痛都不发作了。

陈琳是三国时期鼎鼎大名的才子,在讨贼檄文一开始时就旁征博引。当时他作为袁绍的手下,本来应该直接为袁绍的正统性摇旗呐喊,可是他却反而另辟蹊径。陈琳举了很多例子,秦国强大而国君无能,所以赵高专权霍乱朝纲;吕后专权牝鸡司晨,所以刘氏忠诚的臣子们都群起反抗。这段话中完全没提到袁绍,却暗暗把曹操骂成了乱臣贼子,把袁绍说成了匡扶社稷的忠臣。

接下来就更厉害了,陈琳把曹操从胚胎程度上就给否定了。曹操爷爷是宦官曹腾,以前就跟其他太监搞在一起兴风作浪。曹操爸爸是曹腾的养子曹嵩,他也不要脸,仗着太监爸爸的威势结党营私,坐皇帝才配坐的车辇,还想着谋夺皇位。大家不要看曹操现在挺威风的,但他是阉人之后,毫无品德还喜欢惹是生非。

我主子袁绍就不一样了!四世三公,大大的名门望族出生。我主子袁绍早在董卓为祸的时候就站出来号召诸侯一起反抗董卓,而且我主子善良,先后把军队交给曹操,让他这么一个垃圾做了一方诸侯。可是谁也没想到啊!曹操这个混蛋有了权力就越来越飞扬跋扈起来,九江太守边让是多么好的一个人,被曹操斩首后还将头颅悬挂示众。不仅如此,曹操连边让的妻女也给杀了。

如今皇帝被曹操攥在手上,曹操已经是谁也不放在眼里了,杀人全凭喜好,就是躲在家里说他坏话也会被发现处死。现在汉室衰微,我主子袁绍统帅百万大军挥师讨曹贼是为了匡扶汉室,曹操手下有人要投降的既往不咎。割了曹操头的,赏五千万钱,封五千户侯。天下的有识之士一起来啊!一起上杀曹贼。

这篇讨贼檄文掀起了当时社会的私通热潮,等曹操打败袁绍后发现自己手下私通袁绍的书信装了满满一箩筐,当时他的心理阴影面积应该不小。不过曹操看也没看就把书信给烧了,这也是他为什么能成为一代雄主的原因,度量胆气根本不是袁绍这种干大事怕死,干小事贪婪的人可以比的。(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这骂我的文章写得太好了,作者居然不在我的麾下!

古代檄文名作汉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讨曹操檄)》鉴赏


《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

原文

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6盖闻明主图危以制变,忠臣虑难以立权。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夫非常者,固非常人所拟也。

曩者,强秦弱主,赵高执柄,专制朝权,威福由己;时人迫胁,莫敢正言;终有望夷之败,祖宗焚灭,污辱至今,永为世鉴。及臻吕后季年,产禄专政,内兼二军,外统赵梁;擅断万机,决事省禁;下陵上替,海内寒心。于是绛侯朱虚兴兵奋怒,诛夷逆暴,尊立太宗,故能王道兴隆,光明显融:此则大臣立权之明表也。

司空曹操:祖父中常侍腾,与左棺、徐璜并作妖孽,饕餮放横,伤化虐民;父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辇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操赘阉遗丑,本无懿德,犭票狡锋协,好乱乐祸。

幕府董统鹰扬,扫除凶逆;续遇董卓,侵官暴国。于是提剑挥鼓,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故遂与操同谘合谋,授以裨师,谓其鹰犬之才,爪牙可任。至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幕府辄复分兵命锐,修完补辑,表行东郡,领兖州刺史,被以虎文,奖戚威柄,冀获秦师一克之报。而操遂承资跋扈,恣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

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自是士林愤痛,民怨弥重;一夫奋臂,举州同声。故躬破于徐方,地夺于吕布;彷徨东裔,蹈据无所。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金鼓响振,布众奔沮;拯其死亡之患,复其方伯之位:则幕府无德于兖土之民,而有大造于操也。

后会銮驾返旆,群虏寇攻。时冀州方有北鄙之警,匪遑离局;故使从事中郎徐勋,就发遣操,使缮修郊庙,翊卫幼主。操便放志:专行胁迁,当御省禁;卑侮王室,败法乱纪;坐领三台,专制朝政;爵赏由心,弄戮在口;所爱光五宗,所恶灭三族;群谈者受显诛,腹议者蒙隐戮;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书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故太尉杨彪,典历二司,享国极位。操因缘眦睚,被以非罪;榜楚参并,五毒备至;触情任忒,不顾宪纲。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义有可纳,是以圣朝含听,改容加饰。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擅收立杀,不俟报国。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坟陵尊显;桑梓松柏,犹宜肃恭。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裸尸,掠取金宝。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

操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加其细致惨苛,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举手挂网罗,动足触机陷:是以兖、豫有无聊之民,帝都有吁嗟之怨。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幕府方诘外奸,未及整训;加绪含容,冀可弥缝。而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摧挠栋梁,孤弱汉室,除灭忠正,专为袅雄。往者伐鼓北征公孙瓚,强寇桀逆,拒围一年。操因其未破,阴交书命,外助王师,内相掩袭。会其行人发露,瓚亦枭夷,故使锋芒挫缩,厥图不果。

今乃屯据敷仓,阻河为固,欲以螳螂之斧,御隆车之隧。幕府奉汉威灵,折冲宇宙;长戟百万,胡骑千群;奋中黄育获之士,骋良弓劲弩之势;并州越太行,青州涉济漯;大军泛黄河而角其前,荆州下宛叶而掎其后:雷震虎步,若举炎火以焫飞蓬,覆沧海以沃票炭,有何不灭者哉?

又操军吏士,其可战者,皆出自幽冀,或故营部曲,咸怨旷思归,流涕北顾。其余兖豫之民,及吕布张杨之余众,覆亡迫胁,权时苟从;各被创夷,人为仇敌。若回旆方徂,登高冈而击鼓吹,扬素挥以启降路,必土崩瓦解,不俟血刃。

方今汉室陵迟,纲维弛绝;圣朝无一介之辅,股肱无折冲之势。方畿之内,简练之臣,皆垂头搨翼,莫所凭恃;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又操持部曲精兵七百,围守宫阙,外托宿卫,内实拘执。惧其篡逆之萌,因斯而作。此乃忠臣肝脑涂地之秋,烈士立功之会,可不勖哉!

操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边远州郡,过听给与,违众旅叛,举以丧名,为天下笑,则明哲不取也。

即日幽并青冀四州并进。书到荆州,便勒现兵,与建忠将军协同声势。州郡各整义兵,罗落境界,举武扬威,并匡社稷:则非常之功于是乎著。

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迫之难。如律令!

古代檄文名作汉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文(讨曹操檄)》鉴赏


【翻译】:

我听说圣明的君主面临危局制定策略来平定变乱,忠心的臣子面临灾难寻求对策来确立自己的地位,所以先有了不凡的人,然后有不凡的事;有不凡的事,然后能立不凡的功勋。这个不凡,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从前强大的秦国的国君却很软弱,赵高执政,专权控制政局,自己作威作福,最终导致灭族之祸,至今背负骂名,到了吕后时期,吕禄、吕产专政,擅自处理政事,以及宫内事务,下级欺凌上级,全国的人都感到寒心,于是绛侯周勃、朱虚侯刘章,愤怒起兵,诛讨叛乱,尊立刘氏皇帝,所以能国家兴隆,他们也光照史册,这就是大臣立功的典范。

司空曹操,他的祖父曹腾,是从前的中常侍,与左悺、徐璜,同时兴风作浪,骄横放纵,损害风化,虐待百姓,他的父亲曹嵩,是曹腾收养的义子,借助曹腾的地位,乘坐金车玉辇,勾结权势,篡夺皇位,颠覆皇权。曹操是宦官阉人的后代,本来就没什么品德,狡猾任侠,喜欢制造动乱和灾祸,袁绍统领豪杰,铲除奸佞,又遇到了董卓的专权,欺凌百官,虐待百姓,于是袁绍拔剑击鼓,发动诸侯,召集英雄,不追究他们从前的过错,都予以任用,于是和曹操共同商讨讨伐董卓,本来以为曹操是英雄之才,可以任用,谁知他愚昧短见,轻易发动进攻,打了大败仗,丧失了许多兵力,袁绍于是又分给他兵力,休整队伍,上表让他担任东郡太守;又让他担任兖州刺史,让他披着虎文将袍,交给他军队,给他奖罚的权利,希望他能够像秦国将军(孟明视)一样将功赎罪。但是曹操趁机飞扬跋扈,更加变本加厉,剥削人民,残害贤能良善的人,前任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逸,天下出名,直言正色,从不阿谄奉承,却被曹操杀死把头颅悬挂起来示众,妻子二女都被杀害。从此官员怨愤痛恨,民怨更加厉害,一个人振臂一呼,整个州都群起响应,所以被徐方打败,土地被吕布夺取,逃到东部故乡,没有立足之地。袁绍本着扶弱惩强的意愿,而且不和善于叛变的吕布同党,于是又发动兵马,征讨吕布,金鼓震天,吕布被打败,拯救了曹操面临死亡的威胁,恢复他的官职,就算袁绍对兖州的百姓没有恩惠,也对曹操有大恩。

后来皇帝把京都从长安迁到洛阳,群贼乱政,当时冀州正有北边少数民族的侵犯,分裂土地,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为使者,下令给曹操,让他缮修洛阳宗庙,保护年幼的皇上。他却趁机放纵专行,住在宫内,玷污王宫,败乱法纪,一个人担任三个重任,专制朝政,封爵、赏赐都出自自己的想法,判罪、杀都出自他一人之口,他喜欢的人就让他五族都受到恩惠,他讨厌的人就夷灭人家的三族,在公众场合议论的都被公开杀害,私下发牢骚的就秘密杀害,人们在路上只敢用眼色打招呼,百官都不敢说话,尚书只是名义上主持朝会,公卿们只是名义上充当官职而已!

前任太尉杨彪,历任司马、司徒、司空,位置极高,曹操因为小的怨恨,诬告他的罪名,棒打鞭抽,什么刑罚都用上,恣意虐待,不顾法律的约束。又议郎赵彦,忠谏直言,他的建议都值得采纳,所以朝廷奖励他,给他加官晋爵,曹操打算篡权,杜绝言路,擅自逮捕并杀害了他,事先都不让皇帝知道。又梁孝王是先帝的亲弟弟,他的陵墓很是尊贵,松柏桑梓,尤其庄严肃穆,而曹操率领将领士兵,亲子发掘他的陵墓,打破棺椁,露出尸体,盗取金宝,至令朝廷流泪,百姓感伤!曹操攻打徐州,焚烧房屋,发掘坟墓,牵连了梁孝王的陵墓,曹操知道后也不过问。还成立所谓的发邱中郎将,摸金校尉,也是极力掩饰自己的所作所为。他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到处抢夺,没有坟墓不被挖掘的,他身处高官,却做桀纣那样的事,祸国殃民,毒害人鬼,再加上苛捐杂税,地方别人加害自己,罗网布满田野,陷阱充塞道路,人们稍微一动手就能碰上他的罗网,一动脚就能踩到他的陷阱;所以兖州、豫州都是无法生活的百姓,京都民怨沸腾,历观古今书籍,所记载的贪残虐烈无道的大臣,曹操是最厉害的!

袁绍正在外征讨叛乱,没来的及教诲曹操,以为对他宽容,或许他自己有所收敛,但是曹操豺狼野心,包藏祸心,竟然想谋害国家栋梁,孤立大汉皇帝,杀害忠正之人,自己成为枭雄,去年袁绍北征,讨伐公孙瓒,公孙瓒也是个大贼寇,抵抗了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打败公孙瓒,暗地发布命令,打算借皇上的名义,偷袭袁绍,所以领兵到了黄河边,正要过河,正好行藏败露,公孙瓒也被袁绍平定,所以使得曹操锋芒被挫,企图没有实现。现在他又屯兵在敖仓,以黄河为屏障,打算以螳螂一样的力量,挡住大车!袁绍身负汉帝的委托,威震宇宙,雄兵百万,骁勇的骑兵众多,拥有像中、黄、育、获一样的勇士,和良弓、劲弩的强势,并州横跨太行山,青州横跨济漯河,大军度过黄河作为先锋;荆州出兵宛叶作为后援。聚集猛士,兵临敌军,就像举起烈火来烧蓬草,倾覆沧海冲刷一切,有什么消灭不了?如今汉室衰弱,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贤人辅佐,担任辅臣的没有一个有气魄的,朝廷之内,精明能干的大臣,都垂头丧气,无所依赖,就算有忠义之人,被暴虐的曹操所胁迫,如何能施展能力,曹操又派七百精兵,围守皇宫,对外说保卫皇上,其实是拘禁皇上,担心他篡位的打算,趁机发作,这是忠臣肝脑涂地的时候,烈士立功的机会,怎能不把握住!

现在曹操矫诏称制,派遣军队,担心边远的州郡,不听指挥,违抗命令叛变于自己,就接着发丧的名义,被天下人耻笑,这是聪明的人不做的事。从现在起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各县各郡也整顿义兵,包围了曹操的边界;显示威武,共同匡扶社稷,不凡的功劳,就要获得了。能获得曹操人头的,封为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官吏有投降的,都不予追究。广宣恩信,大加厚赏,布告天下,让大家都知道皇上又难了。大家要遵守此檄文就像遵守律令一样!

【解析】:

陈琳的《讨贼檄文》被称为千古奇闻,陈琳也荣膺喷子鼻祖。因此文篇幅较长,没几个人耐心看下去,这篇檄文的全称乃是《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前有议论,后也有议论,掐头去尾,就是陈琳骂曹操的主要内容。

陈琳写这篇檄文的背景,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里说的非常明白,看过《三国演义》的绝对不陌生。

当时河北的袁绍和手下的谋士商议伐曹之计,商议好之后,谋士郭图就说了,我们要攻打曹操,得先搞一个全国动员大会,把曹操的恶行给列出来,然后传达给各个部州,这样的话,攻打曹操就名正言顺了,不然,别人会我们说欺负曹操。袁绍觉得,这馊主意着实不错,馊到发臭,也好,就这么定了,于是把账下陈琳叫来,写一篇檄文。陈琳才华横溢,接到命令,不一会儿,就写好了一篇《为袁绍檄豫州文》。

陈琳的檄文写好之后,即可星夜传到许昌。当时曹操正被头痛病折磨,曹丕曹植都急的不可开交,恰好此时有人呈上来陈琳的这篇讨贼檄文,周围的人都不敢念。不过曹操听说是陈琳写的文章,就命令曹丕念给他听。陈琳在文中大骂曹操祖上,如狗血淋头,不料曹操听后非常激动,竟然头痛消失了,从此以后陈琳文章能治好曹操头痛的名声就传开了。

后来,官渡之战就爆发了,虽然陈琳竭尽全力为袁绍出谋划策,但是袁绍最终还是失败了,从此一蹶不振,袁氏家族也因此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陈琳是建安七子之一,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以一篇檄文,名垂千古。陈琳一生经历坎坷,他是东汉末年的大才子,年少成名,一心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一生三易其主,始终不改其志。

陈琳起初在汉灵帝手下的大将军何进手下担任主簿,是一个起草文书的小官,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秘书。

凭陈琳这样的才子,写写公文、起草文书游刃有余,当时宦官专权,何进想利用手中的军权召集地方豪强董卓等人进京消灭宦官,却遭到朝野上下一直反对,陈琳当时也认为何进这是在引狼入室,但何进仗着手中的权力,不听劝谏,引入董卓,最后诸侯纷争,朝廷混乱,何进也死于乱军之中。

陈琳无奈,为了吃饭,转而投到袁绍麾下。他为袁绍写了很多讨伐曹操的文章,可是袁绍最后还是在官渡之战中败给了曹操,陈琳又一次失去靠山,好在陈琳写的一篇大骂曹操的文章引起了曹操的注意。

曹操是个爱才之人,他不计前嫌把陈琳召到自己麾下做谋士,还委以重任。当时陈琳投曹操门下的时候,曹操还拉着陈琳的手说,陈琳,你小子怎么这么嚣张,你骂我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祖上。后来陈琳谢罪,他说,丞相勿怪,我端袁总的碗,我就得服他袁绍管,他给我饭吃,我当然给他做事。曹操一听,着实不错,也原谅了他。换句话说就是,你曹操给我饭吃,叫我去骂刘备骂孙权,我一定义不容辞。

陈琳后来一直在曹操手下尽心尽力,也非常感激曹操的宽宏大度和知遇之恩,他写的文章经常不用增减一字,其实也是为了报答曹操的知遇之恩,直到不幸染病去世。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这是历来的古训,不论跟哪个老板做事,都要履职尽责,有担当,有责任,讲规矩,顾大局,这是每一个人都应当遵守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爱岗敬业,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

我觉得,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