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出院了!”前方連線奉賢援鄂醫療隊真實“戰況”

人民網上海2月2日電 距離上海市支援湖北防控疫情醫療隊抵達武漢已有一週。在武漢金銀潭醫院最危重的病區抗擊疫情,奉賢醫療隊的18名醫護人員時刻牽動著人們的心。

近日,記者電話連線到了奉賢援鄂醫療隊的隊員,聽他們詳細講述在武漢的真實“戰況”。

“病人出院了!”前方連線奉賢援鄂醫療隊真實“戰況”

一則喜訊

“病人出院了!”前方連線奉賢援鄂醫療隊真實“戰況”

“我們今天有兩位病人出院了!”電話一撥通,古華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醫師張正華便迫不及待地告訴了記者一則喜訊。這是他來武漢以來,最高興的一件事了。自上海醫療隊來到金銀潭醫院接手兩個病區的後,第一批治癒病人成功出院。出院的是張正華小組的2位病人,剛進病區的時候,一位是確診病毒性肺炎,一位則是重症病例。誰也沒想到,這樣的好消息來的這麼快。

張正華所處的北二病區,是隔離病區,住著全院相對危重的病毒性肺炎患者,每位患者都需要氧療設備。來到武漢的一週時間,見多了從北二病區轉至樓上的北三病區的病例,這次兩例出院病例,讓一整個病區的醫護人員都有點鬆開了緊皺的眉頭。

不僅僅如此,張正華在電話裡有些激動,今天他們把整個病區30個病人全部檢測了一遍。沒想到,結果全部呈陰性。這也就意味著,大部分病人的情況已經好轉了,甚至可能沒有病毒傳染的危害性了。“這兩位病人出院後,接下來,一定會有許多病人接二連三的出院的。”這無疑對病人,對醫生都是個好消息。當然還會有新的病人進來,他們又會開始投入新的戰鬥中。

憑藉著30餘年傳染病醫院工作的經驗,張正華也深知自己有時候還得充當心理醫生的角色。時間一長,如果病症沒有好轉,病房裡的病人難免會精神壓力變大,出現情緒不穩定等,每每遇到這樣的病人,身為黨員的張正華就主動“請纓”,與他們交流、解釋,安撫他們的情緒。“換位思考,我很理解病人的不安,所以我來和他們溝通。”

堅持就是勝利

“病人出院了!”前方連線奉賢援鄂醫療隊真實“戰況”

金銀潭醫院的北三樓重症病區有8個病房,26個病人。每天都有一組護士進去輪班。這裡,住著整個醫院最危重的感染病人。由於人手不夠,來到武漢的第二天,區中心醫院急診科副護士長王海紅被調配到ICU,負責一個病房的病人,病人的吃喝拉撒都由護士負責。“在這裡即是護士又是護工。”但這難不倒在急診搶救室有著10年護理經驗的王海紅,更別說是要吃苦耐勞了。

第一天來ICU時,考慮到資源緊張,不想浪費資源,王海紅一批的護士們咬咬牙硬是一口氣工作了8個小時,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堅持到最後,等接了班之後再說。厚重的防護服,差點讓她缺氧。“就好像在高原工作一樣。”一邊這麼說著,王海紅又說,“吃不消也要堅持下來,我們都很自覺,一起互相鼓勵。”

早上8點進去,下午4出來。晚班是早上0點,早上8點出來。對於王海紅來說,為了保證工作時間全心全意,後面幾天她都提前做好準備,6-8個小時就沒那麼難熬了。“最苦的可能就是夜班吧。”王海紅是個怕冷的人,由於病房內不能開空調,還需要開窗通風,一到夜班,時間就會變得比往常更難熬,但她卻告訴記者,“我們也會多穿點…熬一熬,就好了。”

一封信

和王海紅一樣,同寢室的來自區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周東花,也負責北三重症病區。因為北三負責收治全院最危重的病人,每來一位病人,周東花都要和組裡的6位醫生一同探討制定治療方案,“絕不能掉以輕心,還得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昨天,是周東花輪到的第一次夜班。因為擔心半夜會有突發事件,她根本不敢休息,搬出兩個椅子,稍作小歇。出來一個禮拜,周東花才開始剛剛適應起這裡。新環境、新設備,甚至有許多藥物等等都是新的。如果說有什麼讓她印象深刻,那真的是有好多好多…一落地就開始工作,醫療組直接建立了各類大小微信工作群…最感動的是臨走女兒給她包裡塞的一封信…

大年三十抵達武漢,打開女兒送的禮物卻是在大年初二的晚上。因為時間緊急,在出徵前,周東花沒來得及與女兒好好告別。母女二人平時關係勝似“閨蜜”,離開即將要高考的女兒,周東花也是滿心不捨。但是看到女兒給自己的信裡,寫滿了對自己此去一線抗擊疫情的深深祝願。她眼角有淚,但是心卻比任何時候要堅定。

“保護傘”

晚上9點半,區中醫醫院的徐永興開完會,匆匆回到寢室。奉賢的18個醫護人員中,他是唯一一位院感科的醫生。“抱歉讓你久等了。”接到記者的電話,他表示每天他們感控小組都要開會。4位負責感染病預防與控制的專家坐在一起,把一天在醫院看到的情況,需要糾正和改進的點,都互相彙報,並商討下一步落實工作。

這次上海市的醫療團隊,負責的是金銀潭醫院的北二樓和北三樓兩層。由於這兩層都是危重病人,讓感控小組4位專家的肩頭壓力也大了不少。每天早上7點半,感控小組的專家們都會趕在醫護人員上班前,到達醫院進行消毒隔離工作。辦公室、地面、桌面、鍵盤、走廊、各類物體表面等等全部都要消毒。消毒完了需要開窗通風,開紫外線燈消毒…等醫生們上班了,進入病房前,徐永興要指導他們怎麼穿戴防護服,等查房完畢,他一邊指導如何脫卸防護服,一邊幫助醫生脫卸。等醫生下班後,他們感控小組又再一次擼起袖子開始消毒。由於人手較少,徐永興每天都要忙到1-2點才能吃上中飯,晚上則是7點以後才能吃上晚飯。

“病人出院了!”前方連線奉賢援鄂醫療隊真實“戰況”

“累是正常的,但我們絕不能鬆懈,因為我們是這裡所以醫護人員的‘保護傘’啊!”電話裡,徐永興的聲音顯得異常堅定。在這個醫院,有許多武漢的醫生護士因為感控不到位,感染上了病毒,而上海的醫療隊所處的是“重災區”,稍不留神就更容易感染上病毒。他們在一線“打仗”,我們就在他們的身後保護他們,“為了保護好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我們必須做好防控工作,一個消毒細節也不能錯過。”( 韓慶 吳口天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