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大家知道,大唐诗坛有“三大天王”: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您也许不知道,大唐诗坛还有“三大天后”:李冶、薛涛、鱼玄机。她们容貌出众、风情万种,学识渊博,才艺俱佳,是诗坛精灵,旷世尤物,各领风骚数十年之久。从表面上看,她们是骄傲的,潇洒的。但追寻她们的人生历程,无一例外的是“命若浮萍无定根,哪堪雨打风吹去”?其内里充满挣扎与悲哀。李冶位居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公认诗文最为了得。但是,她的命运却最为坎坷,死得最为凄惨。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唐 张萱 《掏练图》局部

李冶(公元730-784年)字季兰,乌程(今浙江吴兴)人,女道士、女诗人。《唐才子传》说其“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闻名遐迩的《全唐诗》存有其诗16首,其诗赋功力可见一斑。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大明寺

一、弱龄早慧

据《唐诗纪事》记载,李冶小时候就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符的诗才。五六岁时,她父亲携其到庭院,手指蔷薇让她咏诗一首。她张嘴就来《咏蔷薇》: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已看云鬓散,更念木枯荣。她的弱龄早慧,令人心惊,是一个十足的小天才。但父亲听后,心情无比郁闷。古人相信,诗是预言,而且往往是不祥的预言,称为“诗谶”。 “经时未架却,心绪乱纵横”,因“架”与“嫁”谐音,因而这两句诗的意思就变成:尚未出嫁的女子,心绪就乱纵横,想入非非。其父认为:她小小年纪就已春心缭乱,长大了铁定要学坏的。他无不担心地对其母说:“此女将来富有文章,然必为失行妇人矣”。后来,不幸而言中,果然是“知女莫若父”是也。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平山堂

为防女儿长大后不守妇道,李冶11岁时被父亲送到玉真观修道,成为女冠即道姑。道教在唐代是“国教”,各地道观林立,发展极盛,还出现了许多女道观。公主、贵妇入道观修行成为风气。可以确定的是,许多女性入道,并非出于信仰,而是在陷于某种困境时寻求人生的出路。当然,也有经济上的考虑。唐朝国策规定,“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尼亦如之”。虽然受田之数不多,但因为免除了赋税徭役,栖身道观之中能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这应该也是出身低微、有才而命运不济的李冶们入道观的原因之一。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李冶父亲本想让她修心养性,成为大家闺秀,将来好钓到“金龟婿”。不想艳遇和幸福指数很高的唐朝道观却不那么清纯,除了能给富家女镀金,还是脂粉气颇重的情爱场所。很多女道士名为清修,实为寻找清静隐秘之地,行男欢女爱之事。很多风流才子都专程前来惠顾猎艳,年轻美貌的女冠往往成为抢手的交际花。道观的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官二代、富二代女子趋之若鹜,甚至于皇家公主、贵妇如杨贵妃、玉真公主等都曾在道观里风流一番。道观可以说是唐代另类青楼,以至于当时的道姑和娼妓几成同义词。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个园

二、浪荡情场

在唐朝开放的风气催生下,小小年纪就知道嫁妇烦乱心绪的风流女诗人李冶,在道观里并没有学会什么三从四德、恪守妇道,而成为生性风流的女道姑中的佼佼者。这个秀色可餐、神情脱俗、书法精湛又文思敏捷的女情种,高张艳帜,浪荡情场,成为与很多文人名士有染的著名道姑,枉费了她父亲的一番苦心。与她交往的著名男人就有“茶圣”陆羽、诗僧释皎然以及写了著名诗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唐朝著名诗人刘长卿等人。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那时,正值妙龄的李冶先是钟情于剡中隐士朱放。朱放字长通,襄州南阳人。唐代宗大历中(约公元七七三年)前后在世。初居汉水滨,后以避岁馑迁隐剡溪、镜湖间。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冶结识了在剡中隐居的名士朱放。他们时常品茗清谈、游山玩水,度过了一段悠闲甜蜜的岁月。大历中,朱放奉召辟为江西节度参谋,两人不得不挥泪告别。临别时,朱放写下一首《别李季兰》诗赠李冶:古岸新花开一枝,岸傍花下有分离;莫将罗袖拂花落,便是行人肠断时。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瘦西湖 圆拱桥

朱放离去后不久,李冶写了《寄朱放》诗给他:望水试登山,山高湖又阔。想思无晓夕,想望经年月。郁郁山木荣,绵绵野花发。别后无限情,相逢一时说。后人在评李冶与朱放时,一般都认为二人是恋人关系。这主要是从李冶的这首诗中得出的结论。朱放易地做官后,异地恋的相思之苦也让李冶文思如涌,写下了著名的《相思怨》: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无畔。可谓是“弹着相思曲,弦肠一时断”是也。可惜,男人对风尘女子往往是逢场作戏,薄情的朱放一去不回头了。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在李冶春情泛滥的感情空窗期,风流倜傥的“茶圣”陆羽出现了。陆羽一生嗜茶,精于茶道,以撰写世界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他也善于写诗,但其诗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不多。一段“茶乃养生之精华”的宏论之后,陆羽便俘获了美人芳心。李冶以为自己找到了归宿,就主动与陆羽双宿双栖。不料,英俊潇洒的陆羽最爱的是深山的茶树,而不是道观的女人。半个多月后,陆羽便溜之大吉,徒留下茶饭不思、魂不守舍的茶妹妹在那伤心流泪。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瘦西湖 五亭桥

正如她在《寻陆羽不遇》诗中所言:叩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好在茶圣多少也顾念几许旧情,当听到李冶因爱生病时,便立马回来殷勤地递茶送饭,精心护理,嘘寒问暖。感动得女诗人诗兴大发,写了《湖上卧病喜陆羽至》诗:昔去繁霜月,今来苦雾时。相逢仍卧病,欲语泪先垂。强劝陶家酒,还吟谢客诗。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诗中流露出李冶对茶圣的一片痴情。只是美女和帅哥命运注定擦肩而过的。在引荐他的好友诗僧释皎然与李冶相识后,陆羽还是走了。他只想与李冶成为“露水夫妻”。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经历了几次失恋,体验了太多情感挫折的李冶,写了一首感触颇深的《八至》诗: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对于夫妻的感悟颇有哲理,正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亲时可灵肉与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甚至于为对方献出生命;疏时形同陌路、不瞅不睬,甚至于反目成仇、互相伤害。经历了多次感情聚散的李冶,自然知道男女情爱的个中真味了。对于一个感情丰富的女诗人,经历了朱放、陆羽的感情背叛后,她再也不奢望将终生寄托在单一男人身上了。移情别恋,游戏人生成为她此后的生活常态。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瘦西湖 玉带桥

不久,李冶又恋上了诗僧释皎然。释皎然是陆羽情谊最深的朋友,他对陆羽茶事活动帮助最大。陆羽在释皎然主持的妙喜寺内居住多年,收集整理茶事资料,后又是在释皎然的帮助下,"结庐苕溪之滨,闭门对书",开始了《茶经》的写作。两人结谊近四十余年,直至相继去世,其情谊经《唐才子传》的铺陈渲染,为后人所深深钦佩。释皎然俗姓谢,据说有个显赫的身世,是南朝山水诗鼻祖谢灵运的十世孙。他长年隐居湖州杼山妙喜寺,但"隐心不隐迹",与当时的名僧高士、权贵显要有着广泛的联系,这自然也拓展了陆羽的交友范围和处世视野。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释皎然是一个不错的诗评家,《唐才子传》盛赞其诗评“皆议论精当,取舍从公,整顿狂澜,出色骚雅”。可惜作为僧人的皎然早已看破红尘、心如止水,任李冶频抛媚眼,也不春心萌发,照样坐怀不乱,与柳下惠无异。李冶无奈,也只能做不成情人做朋友,还赠了充满调侃的诗给他:禅心已如沾呢絮。不随东风任意飞。释皎然居然大模大样地回诗《答李季兰》:天女来相试,将花欲染衣。禅心竟不起,还捧旧花归。所谓的心底无私、义正词严,应该就是这样吧!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瘦西湖 徐园

当然,作为大美女、大才女的李冶,生活中也不会缺男人的。她身边还围着一批有相当名声和地位的男人。与李冶有密切交往的名人有韩揆、刘长卿、阎伯钧、萧叔子等人。这些人在她的著名社交诗都有所体现。她还大胆到公然以“黄段子”消遣刘长卿,打情骂俏的段位达到九段级别了。刘长卿 (公元726—786),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刘长卿工于诗,长于五言,自称"五言长城"。刘长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至今仍是全日制学校教材 。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扬州 个园 院中亭

唐高仲武《中兴间气集》记载:“(季兰)尝与诸贤集乌程开元寺,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乃消之曰:山气日夕佳。长卿对曰:众鸟欣有托。举座大笑,论者两美之”。这段看似高雅的斗诗,却蕴含着一个不雅的黄段子。原来刘长卿诗风健朗,身体却不大健朗,患有“疝气”,病象是肠子下垂,使阴囊胀大。于是刘长卿为了减少痛苦,便经常用布兜托起阴囊。谁知风流大胆的李冶,立马套用了田园诗鼻祖晋代陶渊明的诗句嘲笑刘长卿,诗界“辣妹子”的个人形象跃然纸上。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李冶口中的“山气”是疝气的谐音,是说刘长卿有疝气;而刘长卿反击说的“众鸟”谐音“重鸟”,“鸟”指的是男根,表面上是自嘲自己“鸟重用布兜托起”,其实是暗讽李冶与众多男人有染。两人都举出人们熟悉的陶渊明诗句,却变其意而用之。在寺庙里当众开黄腔,可见李冶也是个老司机了。正如某些诗评家所言:“拿男人的阴囊开涮,就是今日之女性也没有几个敢作为,可见李冶的性格有多么的豪放,难怪刘长卿后来称她为‘女中诗豪’!”果然是名不虚传。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三、红颜薄命

唐贞元年间,唐代宗李豫久闻李冶的美貌与才华,特下旨宣召她赴京入宫。那时,她已进入不惑之年,正栖身著名的花都广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李冶接旨后,只得应命北上。她作一首七律《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诗中不只是抒写了老年迟暮之感,也表明她不向往华丽富贵却又森严禁锢的宫廷生活的无奈之情。说起来,也是李冶命该绝。此一去她再也无回了。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唐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李冶一到长安,唐代宗就迫不及待的召见了她。李冶风韵犹存的容貌,高雅脱俗的谈吐,招得唐皇春心荡漾,垂涎欲滴。当晚唐皇就留其侍寝,行云布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冶久经沙场,与后宫青涩的嫔妃相比,别有一番绝佳味道。其娴熟的床上功夫,惹得老皇帝性趣大增,欲罢不能。承欢侍宴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但是,再美的佳肴也有吃腻的时候。毕竟,李冶徐娘半老了。经过密集宠幸一个月后,唐代宗允其出宫,条件是李冶只能在长安居住,老皇帝想换口味时,随时等待再次宣召。唐大历十四年五月,唐代宗崩,享年五十三岁。太子适即位,是为德宗。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唐朝这样,国都动不动就沦陷。唐朝长安至少先后被攻陷了五六次。神奇的是,基本上每一次都能转危为安,收复国都,继续李家的统治。代价则是,皇帝还都后,无一例外要收拾人心,还要收拾人。建中四年(783),泾原镇士兵哗变,攻陷长安,拥立朱泚为帝。泾原兵变时,李冶身陷长安,没能随从唐德宗逃离。朱泚称帝期间,看中李冶的诗才,让她写诗歌颂新朝。作为唐皇逃难时被遗落在都城年过半百的女诗人,李冶何来抗拒的力量?于是只能写了。按照惯常的套路,说了天下归心,祥瑞频现等等。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次年七月平定叛乱,历经磨难回到长安的唐德宗,发现李冶与乱臣贼子朱泚有诗文往来,等于是变节投敌,邀宠献媚。唐德宗愤怒至极,召唤李冶进行追究。听了李冶的自辩,唐德宗仍然觉得不可原谅,遂训斥她说:你看人家严巨川,跟你一样身处陷城,身不由己,但他怎么写的?“手持礼器空垂泪,心忆明君不敢言”。看看,人家陷身伪朝,但心存我这个故君呐!而你呢?训斥完,不再给李冶辩解的机会,直接下令将她处死,立马叫人“扑杀之”。乱棒之下,可怜一代红颜,血肉纷飞,香消玉殒,死于非命。政治巨变,柔弱的女诗人,最终成了帝王无能的牺牲品。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西安 大雁塔

当然,无论哪个年代,一名修道的女子热衷于杯光交筹的场合,都会被贴上不贞的标签。所以,时人评价李冶,说她“形气既雄,诗意亦荡”。一个“荡”字,把她的豪放不羁的一生都烘托出来了。李冶一扫女性作家的羞涩之态,颇有男人英气,她在五言诗方面的成就,得到历代名家的好评。唐《中兴间气集》中谓其诗曰“自鲍照以下,罕有其伦”。《唐诗别裁》大赞其道:“不求深远,自足雅音”。清代诗评家对她的评价也相当高,说她“笔力矫亢,词气清洒,落落名士之风,不似出女人手”。就是这位诗坛天后,她因诗而声名鹊起,也因诗而丢卿卿性命。有人假设,如果当初她能和陆羽结成夫妻,或许会是不同的景象。只是历史没有假设啊!

大唐诗坛“三大天后”之首——李冶外传

西安 华清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