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商品饵的味型、适口性是评价饵料好坏的重要标准,其中雾化效果也是一项关键参数。资深钓鱼人把饵料的

雾化与蚯蚓的蠕动等极具动态效果的这项诱鱼能力,延伸出“逗钓”这种垂钓方法,本文探讨的重点,便是不同饵料、钓法的动态效果是如何诱鱼的,钓鱼人又能得到何种启发。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鱼的视觉是饵料动态诱鱼的基础与前提

与鱼的嗅觉、听觉相比,鱼的视角能力微弱。鱼眼的结构与人眼有相似之处,眼睛的晶状体都是球形结构;不同之处是人眼的晶状体是扁圆形的,可视距离远,鱼眼睛的晶状体是圆形的,可视距离近,大多集中在10-20米范围内。也正是鱼眼结构的原因,鱼对静止不同的物体视觉敏锐度低,对游动、摇摆的物体视觉敏锐度高。

鱼的觅食主要依靠嗅觉,其次是听觉,而多数鱼的视角在长期的演化中,不断退化。比如鲫鱼、鲤鱼,主要是通过嗅觉感知食物的气味,在通过气味判断食物的位置,而视觉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鲶鱼属于底层鱼,长时间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视觉退化严重,全凭借灵敏的嗅觉觅食。而黑鱼听觉发达,当雷蛙等入水后,与水面的碰撞声,黑鱼便能判断出其位置,再配合视觉捕食。所以利用视觉觅食,并非是所有鱼种具有的能力,在有的鱼身上,扮演的角色重一些,有的则只是一个小配角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动态”钓饵是如何吸引鱼的注意的

正如前文所讲,鱼长期的进化及野外觅食过程中,对活动的轻小食物的敏锐度远大于静止不动的饵料,当然两者在味型、气味相差无几,而钓鱼人了充分利用了这点。

1、荤饵的蠕动

蚯蚓是一款经典的荤饵,有经验的钓鱼人钩挂蚯蚓时,与钓鱼新手不同。有些初学钓鱼人,常把蚯蚓拍打死,流淌出汁液,利用汁液的腥味吸引鱼的注意。而实际这种操作,弊端很多。首先蚯蚓表皮破损,汁液流淌,在流水的浸泡、冲击下,汁液很快消失,此时的蚯蚓并非钓不到鱼,诱鱼效果、上鱼频率大减。鱼的嗅觉敏锐,通过蚯蚓的表皮就能感知腥味的存在。所以将鲜活的蚯蚓,钩挂鱼钩后,身体不停蠕动、腰肢不断摇摆,更易激发鱼的捕食欲望,而蚯蚓气味诱鱼也不减少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2、商品饵料的雾化

商品饵料讲究味型、适口性,而雾化能力也是其中重要一项参数。钩饵入水,水分浸入饵料内部前,不断脱落,形成雾化带。粉末状的雾化带有两个作用:一是加速气味分子的传播、扩散,将四周的鱼诱集到窝点;二是饵料脱落的过程中不断减小,上下浮动的雾化粉末极具动感,刺激鱼的视觉神经,吸引鱼的注意。

3、活体小鱼的挣扎

像黑鱼等肉食鱼,摄食水中的麦穗鱼、小白条及趴地虎等鱼,长期的觅食习惯,形成了它们对活跃的小鱼应激反应,而对静止不动的小鱼兴趣有限。用手竿钓黑鱼时,通常用鱼钩钩刺小麦穗的脊背,保证它的活性入水后,小麦穗鱼不停地挣扎,有时轻微带动浮漂移动,有时则微弱水线转动,而四处游动觅食的黑鱼,很容易发现这种拼力挣扎的小鱼,顺势将其他吞食,水面浮现一片密集、细碎的气泡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动态”钓法激发鱼的摄食积极性

上文是利用饵料的动态效果,挑逗鱼,吸引鱼的捕食。钓鱼为更好发挥动态饵料的诱鱼能力,不断摸索出了各种钓法,具体如下。

逗钓:

长竿短线配合朝天钩的传统钓法,常采用逗钓的方法,细分还有跳逗、移逗、悬逗、拖逗的区别,但基本原理一致。

钩饵入水后,并非让钩饵静止不动,而是不断的上下提动钩饵,也可左右、前后移动。钩饵上下浮动距离,依据水层、鱼情而定,通常在5-30公分。移动速度不宜过快,以轻缓为主,否则下落过快,击碰到鱼身上,容易惊扰鱼群。饵料缓慢入水,给鱼的感觉类似新的食物,引起周围鱼群的注意,激发鱼的争抢觅食的欲望,让鱼吞饵上钩。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飞铅钓法:

黑坑中的鱼,多次钩挂,变得吃饵谨慎,动作轻缓,浮漂起伏轻微,即钓鱼人眼中的滑口鱼、回锅鱼。飞铅钓法专门针对的这种滑口鱼,首先线组的铅坠并不靠近8字环,而是距离8字环10-15公分的距离,其中距离10公分时称为小飞铅,距离15公分时成为大飞铅,当铅坠紧靠浮漂的漂脚时为全飞铅。

当钩饵入水后,铅坠质量大,带动钩饵下沉,以浮漂为中心摆钟运动铅坠到位后,钩饵再以铅坠为中心做二次摆钟运动而整个过程中,钓饵质量小,缓慢下落,贯穿不同的水层,给活跃在各个水层的鱼充足截口、捕食的时间。而动感十足的饵料又刺激滑口鱼的摄食欲望,从而实现对黑坑滑口鱼的斩获。

“动态诱鱼”有讲究,饵料与钓法相辅相成,鱼的视觉是基础条件

写在后面

不管是饵料自身的雾化,乃至蠕动;还是通过钓法实习饵料的动态效果,都是为刺激鱼的视角,激活鱼的摄食欲望。在实际应用中,同样有其最适水域、场合,比如逗钓、飞铅钓法,动作缓慢、操作繁琐,适合鱼活性低、鱼口轻的情况,钓慢鱼;而遇到鱼情密度大、鱼口频繁的情况,钓快鱼并不适用。所以钓鱼人在实践中,针对不同的水情、鱼情,恰到好处的发挥不同钓法的优势,而饵料、钓法的“动态诱鱼”针对冬季的轻口鱼、黑坑中的滑口鱼的效果不可小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