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蒡子的功效是什么?

孙玉斐


牛蒡,还有几个不为人知的名称,比如鼠粘、恶实、蝙蝠刺。从这几个别称来看,牛蒡起初在人们心目中并不美好,只因牛蒡子外壳长满钩刺,如同鬼针草一样被乡人嫌弃。

后来人们发现牛蒡不仅叶子,根,茎都可以食用,逐渐改变对它的看法,开始称它为“牛菜”。要想采摘牛蒡子,得等到盛夏七月,牛蒡子躲在如同枫树球般大小的壳里头,一般一球有十颗左右。

到中医店买牛蒡,一喊“牛蒡”,药剂师送上来的只有牛蒡子,因为牛蒡有药效的只是子,根和叶子能充饥做菜,但不能当药。

若你在方子里头,见到有牛蒡子这味药,这方子主治什么,大概就能猜到一二,牛蒡子总跟皮肤病联系在一块。它主要具有散诸结节筋骨,出痈疽头,去皮肤风等功效。

另外它还有众多以籽做药的共性,那便是“以子名目”,也就说具有名目的功效,作为治疗皮肤病的好搭档,荆芥就是牛蒡子的好基友。


本草百晓生


一,牛蒡的名称、分布

牛蒡是正式中文名,为菊科牛蒡属植物。别名有大力子、恶实等。学名为Arctium lappa Linn.,是瑞典植物学家林奈在1753年命名发表的。

牛蒡在我国南北各地都有分布,常生长在山坡、沟谷、林边、灌丛中、村庄周围、荒地。在一些地方有栽培。

二,牛蒡的外形特点

它是二年生草本,茎干直立,高一公尺左右,粗壮,常带紫红色,上部分叉多。有粗大的直根,长十公分左右。叶宽卵形,长三十公分左右,表面绿色,背面灰白色或浅绿色,叶边有稀疏的波状齿。头状花序顶生排列成伞状,花朵紫红色。果序圆球形,表面有密集的细刺状物。六到九月开花结果。


三,牛蒡的功效

第一,牛蒡的果实和根药用,果实有疏散风热、宜肺透疹、解毒散结的作用;根有清热解毒、疏风利咽作用。

第二,根据有关研究测定,牛蒡根中含有水分、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灰分、氨基酸、矿质原素、维生素B、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是一种比较好天然食品资源。


老姚谈植物


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辛,平,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无毒,入十二经。主风湿瘾疹盈肌,咽喉风热不利,诸肿疮疡之毒,腰膝凝滞之气,润肺止嗽,散气消痰。酒拌蒸,待有白霜出,拭去,干焙捣用。

《主治秘诀》及东垣皆云牛蒡子辛温,故能入十二经而通散也。洁古云“吞一枚,可出痈疽头”,亦表其辛散之功耳。《本草》言其性平,误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辛,无毒。主明目补中,除风伤。(一名恶实。酒蒸拭净焙)

牛蒡子气平,禀天秋平之金气,味甘无毒,得地西方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

牛蒡气平清热,味辛散郁,郁热清,则目得血而能视矣,所以明目。中者阴之守也,人身阴阳,求之升降,牛蒡辛平清肺,肺气下降则阴生,所以补中也。

风伤于卫,卫附皮毛,皮毛者肺之合也,辛平疏肺,则皮毛解散,所以除风伤也。

《玉楸药解》黄元御

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经。清风泻湿,消肿败毒。

牛蒡子发散风湿,清利咽喉,表隐瘾疹郁蒸,泻气臌水胀,历节肿痛之症。庸工习用小儿疹病。





绿蚁新醅饮一杯


你吃过这种植物吗?它叫牛蒡子,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认识是宝 2018-01-22 08:17:40

我的一位朋友突然送来了一大块捆牛蒡子的根,他说是从山上挖来的。可以做牛蒡鸡翅汤吃的,我听说过这种植物叫牛蒡子,是一种中药。

牛蒡又叫大力子、黑萝卜、万把钩、东洋人参,牛菜,是菊科二年生草本植物牛蒡的干燥成熟果实。呈长倒卵形,略扁,微弯曲,长5~7mm,宽2~3mm。表面灰褐色,带紫黑色斑点,有数条纵棱,通常中间1~2条较明显。顶端钝圆,稍宽,顶面有圆环,中间具点状花柱残迹;基部略窄,着生面色较淡。果皮较硬,子叶2,淡黄白色,富油性。无臭,味苦后微辛而稍麻舌。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果序,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再晒干。生用或炒用,用时捣碎。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之功效。属于解表药中发散风热药。

但是从来没有听说牛蒡子的根还可以当菜吃。他看见我对他的好意竟然还不是很明白,就很耐心地告诉我说;你可以先将4个鸡翅放入砂锅中,加入足量的水,放入姜片和葱段,烧开后杳去浮沫。 再将200克左右的牛蒡去皮切块,放入煮开的鸡翅中,用文火煲一小时。  一小时后放入竹荪和枸杞煲半小时,加入盐、味精即可食用。

我老土了,我居然没有吃过牛蒡子的根,这位朋友告诉我说;鲜牛蒡的根呈纺锤状,肉质而直,皮部黑褐色,有皱纹,内呈黄白色;味微苦而性粘。他说牛蒡富含菊糖和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其胡萝卜素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二位。比胡萝卜高280倍,蛋白质和钙含量为根茎类蔬菜之首。粗纤维含量高于各种蔬菜,其综合营养价值远远超出各种蔬菜,因此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

据某些权威著作中介绍:经常食用牛蒡根有促进血液循环、清除肠胃垃圾、防止人体过早衰老、润泽肌肤、防止中风和高血压、清肠排毒、降低胆固醇和血糖,因为牛蒡根中含有菊糖,所以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食用。类风湿,抗真菌有一定疗效,对癌症和尿毒症也有很好的预防和抑制作用,因此被誉为大自然的最佳清血剂,台湾民间把牛蒡作为补肾、壮阳、滋补之圣品。

牛蒡在日本、台湾、韩国作为高档食品十分盛行,作为强身健体的保健蔬菜(茶),牛蒡根同人参一起被卫生部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原料的名单。我没有想到这位驴友的知识面竟然是这么的丰富,正想夸他几句的时候,他又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牛蒡子。他眉飞色舞地对着我说;牛蒡属菊科植物,始见于南北朝时期的医学家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因其根叶可作牛的饲料, 习称之为“牛菜”。由于牛吃了以后会使牛的力气大增,对其果实人们就含蓄地称为“大力子”。

因其果实难看,且多刺钩 ,易附在人的衣服上,令人生厌,故又称“恶实”。又由于果实多刺钩, 老鼠碰了它常钩粘在身上难以摆脱,所以又名“鼠粘子”和“鼠见愁”。

牛蒡根叶有去风热、消肿毒之功, 外用捣敷或熬膏涂贴, 治疗痈疽疮疥,颇有效验。他说曾经看见过一个人的手指肿,因为没有及时地采取措施,慢慢地肿到了腕部,且痛甚。后来到了医院,医生说这是脱疽,治疗了一段时间却无寸效。

这时候幸亏他们家的隔壁有一老妪,看见那个人的手指肿痛,很是同情,就告诉他说,你可以用生牛蒡子的叶捣烂 ,再加一点点食盐和米糊,贴在患处, 数日即愈也。那个人就老老实实地按照那位老太婆的办法试了之后,果然 痛渐减,肿亦消,三日而痊愈。

牛蒡原产亚洲,中国从东北到西南均有野生牛蒡分布。公元940年前后,由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多年选育,出现很多品种。栽培和食用牛蒡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是日本和山东、徐州等地。中国过去基本不作蔬菜用栽培,少量栽培用于中药。随着出口栽培面积扩大,国人也开始食用起来。牛蒡子的性味:苦,寒、无毒。归肺经,心经。有祛风热,消肿毒的作用。可以治疗风毒面肿,头晕,咽喉热肿,齿痛,咳嗽,消渴,痈疽,疮疥。

民间便方;

治疗感冒、咽喉肿痛。可以用牛蒡子6克,荆芥6克,薄荷3克,防风6克,大黄3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

治疗咽膈不利:可以用牛蒡子(微炒)、荆芥穗各30克,甘草(炙)15克。并为末,食后夜卧,汤点二钱服,当缓取效。

治疗风热闭塞咽喉,遍身浮肿:可以用牛蒡子20毫升,半生半熟,杵为末,热酒调下3克。

治疗瘄疹不起透:用牛蒡子(研细)15克,柽柳适量煎汤,调下立透。

如果治疗痰厥头痛;可以用旋覆花30克,牛蒡子30克(微炒)。上药捣细罗为散,不计时侯,以腊面茶清调下3克。

如果遇到了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甚则攻肩背两膝,遇暑热或大便秘即作:可以用牛蒡子90克(隔纸炒),新豆豉(炒),羌活(去芦)各30克,干生地黄75克,黄耆45克(蜜炙)。上为细末,汤调6克服,空心食前,日三服。

牙痛不是病,痛起要你命,遇到了风龋牙痛:可以用牛蒡子炒,煎水含漱吐之。

注意事项;

脾胃虚弱者不宜。若作食用,须先经蒸或煮过,以减弱其寒凉降泄之性。

谢谢关注《认识是宝>>每天来这里共同进步,共同成长!欢迎关注,收藏,转发,评论!


认识是宝


另外,牛蒡还具有美容的功效。牛蒡具有较强的抗菌成分,对痤疮杆菌引起的痘痘有很好疗效。其还能清理血液垃圾,促使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防止老化,使肌肤美丽细致,能消除色斑,黑褐斑。

顺便说下禁忌:

1、初饮者部分会出现排便功能增强的现象。

2、因为牛蒡有辅助降三高作用,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请间歇饮用。

3、孕妇和婴儿为特殊人群,建议不饮用。女性月经期间不要饮用。


如果回答对你有所帮助,就赞一个呗~

------------------------------------欢迎关注-------------------------------------------

本答案来自素颐堂养身知识,微信公众号:syt277 每天一点健康养身小知识,养成健康生活好习惯。


素颐堂养身知识VI


牛蒡子具有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通便的功效,主要用于风热感冒、麻疹不透、乳房疾病、便秘、痈肿疮毒等。


神农日记


疏风、透疹、利咽、消肿。治风热感冒,咳嗽等。


中医养生罗良成


我问诊问过一名中医,比如“通便,降血压,护肤,还以减肥”


雨田卜申


抗癌防三高减肥


村民小亮


降三高,改善便秘,长期喝有有益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