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磺岛战役为什么不选择围困?

醒来一场梦2018


麦克阿瑟在南太平洋把十万日军围在了拉包尔,然后这群鬼子就在当地搞起了农业生产,还一直坚持到了天皇投降。要是硫磺岛也按这个模式搞,日军能依靠种地捕鱼坚持活下去,恐怕得把美军耗死。当然,开玩笑而已,硫磺岛上并不适合大规模的农业生产,也没那么多地方搞,但你要想依靠围困饿死岛上日军,也不现实。毕竟,鬼子在硫磺岛那么能拼,是因为人家从马里亚纳海战就开始在筹划岛屿防御了。相应的物资也运得差不多了,虽然时间一长,还是会食物短缺,但拖一段时间还是足够的。最重要的,硫磺岛之战,45年2月开始,谁都没想到鬼子那么顽强,原计划也就一个星期的事。总不能打了几天就退出来吧?那不就等于宣布失败?其次,记住时间,硫磺岛之战,45年2月开始,真要等到岛上日军饿死完了,估计天皇都已经投降了。最后,美军不是国军,靠拖时间来等待胜利,人家是正儿八经打出来的~


尋夢Dream


因为美军也没想到硫磺岛上的日军这么难打,在美军的海陆陆战队上岛之前,美军的太平洋联合舰队对硫磺岛进行了接近一个星期的各种轰炸。基本就是

好了,我们来看一下双方的局势,这次美军太平洋联合舰队20万人口带406㎜舰炮支援,带绝对空中优势打过来了,对方的日军只有陆军这把怎么打啊?这种局势我还看不懂吗?a地板都赢了啊!怎么可能打不过呢?优势这么大,联合舰队骑脸怎么输?

当时美军全军上下都没有把硫磺岛放在眼里,认为硫磺岛上的日军不可能坚守。自然也就没想过围困战。

再加上当时硫磺岛的守军指挥官粟林道忠一(貌似是叫这个名字)直接放弃海滩,把美军诱进硫磺岛内打坑道战,美军就处在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地步,只能硬着头皮接着打。最终付出了伤亡接近三万人的代价才勉强硬拿下硫磺岛。

期间美军还发生了一件事,就是一个海军少将撤职了一个陆军中将,硫磺岛战役虽然是海军开的头,但是实际上大部分工作都是陆军收的尾。期间一个海军少将以玩忽职守作战不利的理由撤职了一个陆军中将。这也产生了一个后果就是虽然海军陆战队在美军中被称为四等多用途两脚牲口,但是美国陆军的作战风格却一直在向美国海军陆战队靠拢。同时也导致了战后美军海陆矛盾的进一步加大?不过好在美国有钱,海陆矛盾虽然大一点,但是也在可调节范围之内。


世界上只有三个国家没有海陆矛盾,分别是没有任何存在感的英国陆军,上了岸比陆军还能打的毛子海军和本来没杀基础但是下海摇身一变就能当海军的中国陆军。


写游戏同人的小阿


1945年2月16日~1945年3月26日,美国从马莉雅纳的塞班岛发动了强攻硫磺岛的战争。这个小笠原火山群岛之一的硫磺岛满山都是富含硫磺的火山灰,长约8000米,宽约4000米,充其量不足21平方公里。


美军自珍珠港事件后即向日本进行了宣战,为了有效地制衡日本的军事力量,美军先行抢占了马莉亚纳的塞班岛。可这里美空军的B29轰炸机飞去东京则须2300公里。而塞班岛至硫磺岛是1000公里,再从硫磺岛飞去东京是1300公里。因此,美军抢夺硫磺岛势在必得,这是美军反击日本的战略重地。有了硫磺岛的中心周转站也便可以更有利的打击日本侵略者。B29如果在硫磺岛输液,大大的提高了轰炸机的有效攻击能力。

不过,硫磺岛由日本的粟林中道中将指挥。也许是这个指挥官的柔弱一面,他反对冲锋战、反对抢滩战,则是构筑了许多地下工事,即无数个暗堡。这里的火山灰结合水泥便是良好的工事材料,粟林中道将地下工事构筑得四通八达,这就造成了美军抢夺硫磺岛的巨大困难。也因粟林中将吸取了强攻塞班岛损兵3万的教训!他是一个以保存实力而著名的日本将军。



前面已说过,美军势在必得,而粟林中道中将釆用的是以守为攻的战术,美军则相反,釆用的是强攻和重力冲锋。这就符合提问为什么不釆用围困战术的理由;围困么?粟林中道已作好坚守的准备,坚守亦必准备了充裕的物资,拖住美军对东京的有效袭击也便可以让日本军方有效的调整战略方针...这一点,美军完全清楚日本的策略思想。于是,美军不会给日本喘息的机会,只有一鼓作气的攻击才可战胜这埸战争。战争讲究的是速击速战,也没有时间等待发生”转机”的机会。



于是,战争就十分残酷,往往美军士兵在冲锋途中还不知道怎么一会事?突然一下子就倒毙在了暗堡的机枪之下。这次战争也是二战史上最残酷的一场战争,也载入了二战经典的史册。


这场战争的残酷和美军士兵的牺牲,每每揪动着每一个美国人民的心,也缘于日本偷袭珍珠港极大地激怒了美国人的反战决心!因此,当美军在冲锋掠地时占领了硫磺岛的折钵山高地时,唤发了美国人民的热烈欢呼!

最后,以美军牺牲6821名,受伤12300多名。获得了胜利。

日军牺牲就更为壮烈,阵亡23786名,受伤220703人。被俘1083人。

抢占折钵山是这埸战争的最大转折点。

整埸战争的策略不可能釆用围困战术,上述已有分解。


星空89831416


一个硫磺岛,虽然面积上不算大,但实际上硫磺岛战役却是在二战中美军的痛,因为这场战役让美军损失了大量人力与物力。而回头看看这场战争有人会说,为何美军当时不对硫磺岛围而不打,直接困死这个小岛最终不战而胜呢?其实理由很简单,这并不符合美军当时的作战要求,对于硫磺岛战役要求就是速战速决。

1944年2月在美军收付马绍尔群岛之后日本开始着手打造一个环形防卫圈,在这个防御圈中硫磺岛就是最前沿,而由于马绍尔群岛的沦陷让日本在硫磺岛的重视程度直线上升,与此同时美军也将硫磺岛视为攻击冲绳以及日本本土的跳板,在这种情况下硫磺岛自然成为了必争之地。

战役从1994年8月10日正式打响,美国空军驻塞班岛的航空兵对硫磺岛开始了狂轰乱炸,按照当时的设想美军计划之用5天时间就能拿下这座小岛。然而这种错误的估计也让美军在之后吃了个大亏,在前期美军就足足投下了4000吨炸弹,但结果却丝毫没有用,此后美军海陆空三军开始轮番轰炸硫磺岛。

美军迫切的想要拿下这个小岛,但实际上美军严重的低估了这场战争的复杂性与持久性,因此即便是最终陷入僵局之后。然而即便如此美军依然想要做的还是尽可能的快速拿下这场战争,因此通过围困的方式拿下这场战争这根本不符合美军这场战争的原则,同时据美军当时统计在硫磺上日本已经储存了至少2个月以上的物资,在这种情况下美军想要实现围而不打也并不现实,因此也并没有实施。

同时不要忘了,真要想实现围而不打消耗的时间远远要比美军预计的要长,本来硫磺岛战役就已经到二战末期,如果美军再对硫磺岛长期围困恐怕到最后二战都结束了,这场战役还没结束呢,在这种情况下想用硫磺岛做跳板最终日本本土不就没有意义了吗?围而不打在这场战争中并不适用。


浴火


硫磺岛位于东京以南1080千米(24°47'2"N, 141°18'46"E)全岛南北长约8千米,东西最宽4千米,最窄的地方只有800米,大约不到21㎞2,因为岛上覆盖着一层由于火山喷发造成的硫磺而得名。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之前,对硫磺岛的关注度不高,而在开战后,硫磺岛的地位逐渐提高,受到交战双方的重视,首先,对于日本来说,在1944年前,日军仅仅把硫磺岛作为太平洋中部与南部的航空中继基地,只部署了海军守备部队1500余人和飞机20架。1944年马里亚纳群岛失守后,日军大本营开始重新评估情势。为抵御美军的进一步行动,日军建立了一个环形防卫圈“绝对国防圈”,即南北向的加罗林群岛至马里亚纳群岛即为其中一道岛屿防线,两群岛更北部即是硫磺岛,其次便是日本本土了,这使得硫磺岛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为保护日本东京,日军开始大力加强其防御力量。

而对于美军来说,之前美军占领塞班岛以后,一直以塞班岛为基地空袭东京。但因硫磺岛地处塞班岛与日本本土之间,并且塞班岛距离日本本土较远,美军的护航战机不足以全程护航B29轰炸机,再加上硫磺岛上的报警作用以及驻硫磺岛的日军战斗机还不时升空拦截,导致美军对东京的空袭一直效果不佳,使美军无法对日本本土造成有效威胁,这使得美军下定决心攻占硫磺岛。此外,虽然之前美军对装载武器的日本运输船进行拦截,但到了1944年末,日军仍然成功运送了许多武器到硫磺岛上,包括361门75毫米(或更大)口径的火炮,12门320毫米口径的迫击炮,65门150毫米中型迫击炮和81毫米口径的轻型迫击炮,33门80毫米口径的海军炮(naval guns),94门75毫米(或更大)口径的高射炮,69门37毫米和47毫米口径的反坦克炮,200挺20到25毫米口径的高射机枪,70门火箭炮,带着从90公斤射程为2-3公里到250公斤射程为7公里以上的火箭弹。等等这些,使得驻岛日军的防卫实力大大增强,同时也刺激了美军拿下硫磺岛的决心。





Futute


硫磺岛的作站意图本就是要对美军实施的最大的消耗,最大限度的拖延美军对日本本土的进功时间,当时日军大本营也认识到这场战争必输无疑,但却可以通过最大程度的消耗美军,达到停战谈判时取得更多利己的目的。而且当时派栗林忠道去,他自己也意识到这一点,无论从兵力对比、航空兵、舰炮、补给也必输,也不可能再有突围的机会,能做到的就是死磕,给美军造成最大限度的伤亡。等待他们的只能是日本军国主义殉葬的炮灰。


花生果子溜


美军需要硫磺岛作为中转站,除了它周围的岛屿要么太小,要么太远,正是双方看中它的位置,所以日军屯了重兵,而美军志在必得,所以就是绞肉机,双方总共伤亡十万左右吧!如果围困,日本在此屯了大量粮草,没一年半载制不了,而美国希望以此为中转站,尽快打击日本本土,只好用人堆!


ouyang


一,基本丧失制海制空权,联合舰队主力在马里亚纳海战损失殆尽。日军不仅没有了海空的火力配合,而且被切断了补给,从弹药到食品到淡水都极度缺乏。

二,陆战装备不敌美军。

三,军人素质低,日军有经验的老兵在太平洋上损失很大,大量新兵补充进部队,而美军则是越战越勇,部队战斗经验丰富。

这一仗一开始就注定是日本输掉,美国人即便不派部队登陆,围困日军也足以消灭日军,区别就在于打多久了,日军在硫磺岛的作战已经算是太平洋战场上非常不错的一战了。


歷历时空


日本的防御工事和栗林的对抗方式。在美军进攻硫磺岛前,日军就在整个岛上挖掘了坑道密布的地下防御工事,并且还对重炮要塞使用水泥和钢筋混凝土进行了特别加固,硫磺岛上的折钵山甚至已经被日军挖空,假如美军在进攻的晚一些,折钵山和元山之间坑道接通,日本在应对美军的进攻时就可以更加灵活的调遣部队在夜间对美军进行反攻,从而使美军付出更大的伤亡。


穆纪超


围困没有意义,不拿下硫磺岛,从塞班起飞的B29在日本上空时,没有P51战斗机可以伴随护航,被神风撞落的不少。另外,不拿下这个据点,轰炸机群经过此地,栗林会给东京发预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