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放羊的老人为什么舍不得吃羊肉?

农村里的逍遥


我是乡村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是有一些散养户的,有的老人没事了养几头羊,闲下来赶着它们放一下,既锻炼了身体,又可以养大卖掉挣点零花钱。

题主问为什么他们舍不得吃羊肉,这里面其实原因很多,黑嫂就说两个供题主参考。

一、养什么不吃什么

我们常常看到有一些人,他们养什么就不吃什么。比如村里养猪厂,过年过节时,他们就从来不买猪肉,养羊的他们却又很少吃羊肉。

很多人奇怪这是为什么,有些人就猜,他们一定知道猪吃什么不好的东西了,羊吃什么不好的东西了,所以他们才不吃这些肉。

其实这样猜是不对的,真实的原因是他们怕带上病。什么叫怕带上病呢?有些家畜的传染病是不传染人的,只传染这些家畜。假如买回来带病的肉,这些病就有可能传染整个养殖场,这是养殖户都非常注意的一件事。同时也是他们不吃的理由之一。

二、一些老人是养出感情舍不得吃

有一些老人,卖自己羊时还眼泪汪汪的,他们亲手喂大了,老人心软,看羊离开自己,也知道它们离开自己就会被杀,所以就会哭。

他们卖只羊还会哭,更不要说让他们亲手杀了去吃肉了,他们更加不忍心。

再就是舍不得吃,他们喂大的羊是想卖点零花钱,自己吃了还怎么卖?卖了买肉的话,他们觉得自己这是在白费劲,想吃还不如杀自己的呢。

一来二去,他们也舍不得杀自己的羊,也舍不得买别人的羊肉,索性就不吃了。

总结:其实,这些原因是并列重要的。而穷得舍不得吃是排在最后的,怕给自己家的羊染上病,养出感情这些是主要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不吃的也不是全部,很多人还是吃的,我自己家一个哥哥,他就是养羊的,他天天吃羊肉。所以,万事无绝对。

乡村黑嫂为您说些农村事儿。喜欢我,请点击关注。

乡村黑嫂


农村放羊的老人为什么舍不得吃羊肉?

题主说的这种现象我是深有体会。我的二叔自从过去到现在已经有很多年的放羊史,以前是给集体放,后来则是自己养羊自己放。按理说养羊人应该经常有羊肉吃才对,可他老人家从来也舍不得吃自家养的羊,不是不喜欢吃,而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不舍得吃。


二叔单身了一辈子,他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我和我妹身上,因此而耽搁了成家,在我心中他也是我最亲的人。

早些年家庭生活条件艰苦,我和我妹都去了外地求学,为了能攒够学费,二叔除了在我们这边附近的工厂打工之外,还在闲暇之余养了一群羊。因为既要打工,还要养羊,所以羊的数量并不多,只有十几只。

还记得每年放寒假回家,二叔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给我们杀羊,用他的话说我们上学用脑子多,需要好好补补。一只一百多斤的活羊,杀了之后二叔硬是舍不得吃一口,全都留给了我和我妹,我们问他为什么不吃,他只是推脱说自己不喜欢吃,其实我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二叔是舍不得吃 ,他要把最好的留给我和我妹。


后来我和我妹相继毕业,生活条件也大有改观,可二叔却一天天苍老。所幸老人身体硬朗,可就是改不掉以前勤俭节约的习惯,打工早已力不从心(我们也不可能让他老人家出去打工了),反正闲不住,就接着养羊。

我们这边村庄的后山允许放牧,每天天刚亮,二叔就赶着羊群出发了。我经常对二叔说让他平日里宰几只羊多补补身子,可他还是舍不得吃,除非我要吃,他才会宰。没办法,老人过惯了以前艰苦朴素的日子,你让他们偶尔奢侈一次,他们也不愿意。羊肉虽好吃,但他们养羊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吃肉,而是为了维持生计。


最后总结:农村放羊的老人之所以舍不得吃羊肉,那是因为养羊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希望,能帮助他们维持日常生计。在他们的理念中,吃一顿羊肉那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养羊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卖钱,哪里能舍的自己吃呢?


西北郭郭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就喂了6只羊,每天只要下午放学就会挎着书包跑回家,然后拿一个馒头掰开往里面放点辣椒面,就牵着羊和小伙伴一起放羊,当时我们家的羊特别听话,我记得有一只小羊羔就是特别听我的话,因为这只小羊羔从出生就看到了我,它已经把我当做它最好的朋友了。


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那个时候家庭条件不太好只能把它卖掉,当时卖掉的时候我还在学校,那个收羊的商贩怎么也捉不到它,还是最后我放学回到家,它一下子就跑到我的后面,我妈妈就用绳子拴着它了,现在想想如果要是今天我怎么也不会让我妈妈卖掉它,我一定要好好养着它。

但是要说到现在农村的老人喂养,其实每家每户的农村老人家里都会喂有3到5只羊,那么今天我就用自己身边的例子来告诉你为什么农村老人不吃它。



农村老人喂养的羊

刚才我们说到农村老人几乎都喂养的有几只羊,喂养的这些羊也许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那么重要,但是对于老人来说就是第二块土地。


羊在农村的市场价非常高,要知道一直羊的价格可以卖到1000多元,这些钱就是除了种地以外农村老人的又一份收入来源,因此很多农村老人把自家喂的羊看的非常重要。

很多农村老人都是把羊喂到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也正是需要钱的时候,这个时候老人把羊卖掉的话就可以换钱过年,因此老人都不舍得自己吃。


农村老人喂羊的“感情”

大家都知道如果一个动物,我们喂养了它很长时间,那么多多少少都会有一定的感情在里面,因此农村老人喂养的时候每天都会放羊,每天都会给羊割草,时间长了自然而然也就有的“感情”。

因此时间一长老人就不舍得自己吃它,就像我刚才说到的我家那只小羊一样都喂养出了“感情”。

综上所述:

人与动物之间时间长了也是都“感情”的,再一个农村老人都是非常的勤劳节约,因此无论是自己喂养的羊,还是自己喂养的鸡鸭鹅,他们都不会轻易的吃,这就是一种纯朴。


纪录乡土


在许多年前认识过一位卖水果的老板,每天采用的是出摊摆街的方式营生,这段时间我经常会到那边买水果。

喜欢到他这儿买水果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他家的水果漂亮新鲜。

但是我却不曾见过他吃自己的水果,即使是某个季节性水果刚上市的时候。

我也我也经常调侃他,“你或许是吃水果吃腻了。”

直到某一天发现他正在切一些烂果子,把好的果肉留了下来,这一幕刚好被我看见了,或许是怕误会,老板急忙解释到,这些都是给自己吃的。

对于他而言,好的果子代表了生活,只有坏的果子才是水果。



骆驼杂聊


农村放羊的老人为什么舍不得吃羊肉?这个问题虽然不具备普遍性,但的确有很多人养羊后反而不吃羊肉了。我,也是其中之一。记得多年前之所以决定养羊,也是因为我平时喜食羊肉,但是养羊后,我几乎不吃羊肉了。你想知道原因吗?往下看吧。

不忍吃

不忍吃,是养羊后不再吃羊肉的人最真实的心态。

看着小羊羔降生,看着小羊羔跪着吃奶,看着小羊羔活蹦乱跳,看着小羊羔慢慢长大……小羊羔和主人很亲近,也不会怕,也不会躲。虽然羊不会笑,但养羊人依然能感受到羊对于主人赐予它们食物的感激。

养羊的时间长了,尤其是近距离的感受着羊的生命变化。人,尤其是感性的人,真的是做不到用锋利的刀去杀死不拒绝、不反抗、不求饶的羊,心安理得的接受坦然受死的羊以满足你的大快朵颐!

羊,感动人类的,在我养羊之前只知道“跪乳之恩”,养羊后才知道羊有“慷慨”接受命运的气度和胸怀。

您说,一些养羊人,养羊后不再吃羊肉,或许内心还没有历练得足够残忍吧。当然,养羊人杀羊、吃羊也无可厚非,本文并无贬损之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才是养羊业中最优秀的从业者。

不敢吃

不敢吃,是我养羊后才慢慢明确的。

最直接的原因是某一年“羊布鲁氏杆菌病”疫情传播的消息,我熟悉的羊友也有感染布病的。羊布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病,是乙类传染病,与乙肝和某些XB的危害等级一致。当时,也把我吓得不轻,也到医院检查,很幸运!

之后,我就收集资料和关于羊布鲁氏杆菌病的相关报道。真是越了解越害怕……带菌羊的皮、毛、肉、内脏都会通过接触感染人,该菌生存能力特别强,在自然界中存活1~2年都很正常。据记载,美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细菌性武器所用的细菌就是布鲁氏杆菌。可见,羊布鲁氏杆菌病一旦传播给人,是有多大的危害。

由于布病羊并没有典型的外观症状,一些从事羊屠宰工作、羊肉加工、羊肉餐饮的从业者因为接触了带布鲁氏杆菌的羊肉感染了人布病,也有从事学术研究的大学生因为实验解剖时感染人布病。这样的事例,进一步证明了接触带菌生羊肉会感染布病的事实。

我们吃某种食物,如果不知道其中的风险,肯定是以喜好和口味来决定。但是,当你明知道有可能因为吃某种食物会感染某种严重疾病的时候,就会在“吃或不吃”上考量。毕竟,人都是趋利避害的。

其实,煮熟的羊肉即使有布病也不会感染人,因为布鲁氏杆菌在高温过程中被杀死了。

我连熟羊肉也不敢吃,或许有些过了,有点草木皆兵了。只是不知为什么,总是担心那些餐具是否粘附过生羊肉,是否还残存着布鲁氏杆菌。就连走在大街上看到有往餐馆里送的还滴着血水的羊肉也会绕着走,生怕这只羊有布病,生怕不小心踩在那些可能含有布鲁氏杆菌的血水上。

说明

我回答这个问题,完全是分享个人经验和心理感受,请喜食羊肉的朋友们不必介意,熟羊肉是一定不会有布鲁氏杆菌的,在餐具严格消毒的情况下可以放心享用哈。

同时,建议接触生羊肉的朋友们在工作时务必穿戴一次性手套,保护自己总是没错的。即使是健康羊。

我是艾鸿海,农民劳模,农业经济师,资深养殖业主。如果喜欢我的分享,请点击【关注】!您将持续收到我的养殖技术分享。


艾鸿海


自家养殖的羊,老人长久和羊一起相伴,时间久了,会建立起来“人畜”感情。老人更了解自己养殖的羊,便于及时发现羊群里的各种异常情况,可以把疾病控制得很好;同样,羊也比较“了解”老人的性情,习惯了,也较顺从老人的管理饲养方式。想象吧!一旦建立起这样的“人畜”感情,如同人们养的看家狗,能舍得吃吗?


记得以前,村里人杀年猪或者杀羊,大家忙的热火朝天,但是,有些女主人会躲在一边去偷偷抹泪。这就是养殖的时间久了,心里舍不得最明显的一种表现。因此,在以前,很多人对屠户印象不好,以为感屠户杀了他们的“感情”。其实,屠户和屠宰的家畜没有人畜感情,那只是一份工作罢了,再说,谴责屠户的人们,也不见得都是吃素吧?

至于说老人不舍得吃羊肉,分两种情况:一种放羊的老人只是不吃自己养殖的羊,照样吃买来的羊肉,这种情况很好理解;另一种情况是放羊的老人从不吃羊肉,这情况属于个人“爱好”,每个放羊的老人不吃羊肉,会有有不同的的原因:比如就喜欢羊,不吃羊肉,或者吃素吃不惯羊肉的味道,也有可能是勤俭节约,舍不得吃羊肉想多卖些钱……!


无论那种缘由,我们都有尊重各自的想法和生活方式。从这里年我看到了一个养殖业种的问题――“人畜感情”。

在养殖业种,比如,驴马牛羊这类动物,在养殖过程中,饲养管理人员一定要和养殖的动物剪辑“人畜”感情,方便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养殖动物的异样,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无形中降低了养殖动物的患病几率,提高了养殖效率,增加了附加值。

老话说过:牛羊一块肉。目前来说,养殖牛羊,很大程度上就是提供为人们提供高蛋白食物,老人不吃羊肉有老人的想法和生活态度,我们尊重就好。


冀豫耕耘


看到这问题真让人有点怀疑出题人的智商,知道羊肉多少钱一斤吗?别说放羊的老大爷吃不起,就是我这每个月拿几千大毛的人平时也吃不起啊!

我是回族人,吃肉以牛、羊、鸡肉为主,身边有好多亲戚朋友在做这方面的生意(牛羊肉),所以对羊肉的行情还是比较了解一些。羊由于繁殖率低,生长周期慢,多年以来价钱一直在缓慢增长居高不下,现在带骨的筒子羊最起码三十块钱一斤,剔骨净肉的就更贵了。买一只羊吃一般得千把块钱,大点的就更贵,这对一般家庭来说不是一个小的支出,所以平时是不多吃的,只有逢年过节和冬天时才舍得吃几顿羊肉,平时吃的最多的就是鸡肉和牛肉,因为毕竟鸡肉最便宜,就是牛肉也比羊肉便宜一点啊!


停停走走的风


农村放羊的老人为什么舍不得吃羊肉?

这个问题很好理解,我是农村人,深知农村人的体会。农村的有些老人已不再去农田劳动了,多数是孩子们不让再劳动了,自己觉得也不很老呢,也能走能动的,光歇着也没啥意思,买几只羊养,一是能增加点家庭收入,又打发了无聊的时间,同时到处放放羊也是活动锻炼身体,一举多得。有的青壮年也有养羊的,有数百只,那就是当个家庭养殖业当事养的。



俗话说“编席的睡凉炕,织布的光脊梁”,阐明了一个道理,就是为了经营的本行业多收入个钱,而舍不得吃了。再一点自己养的羊,经常在一起,就有了感情,不忍心杀它吃它的肉。也不见得就不爱吃肉。主要是为了使之多成个钱。这种规律性体现在多种行业。


我爷爷当年曾做过蒸馒头的买卖,每天起五更蒸熟,推车串村叫卖,车上是白光光的馒头,而我爷爷则带着干粮和水,干粮是窝窝头或偶尔带黑面馒头(磨面的剩余下脚料,往往含有麸皮多)。买馍馍的人就问,你这老头子,这么多白馍馍,咋还带窝头吃啊?爷爷笑着说,经常吃了,吃俗了,换换口味。老年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那个年代,人们都穷啊,换口味很想换成鸡鸭鱼肉大米白面,可是难啊!

放羊的老人舍不得吃羊肉,也正是养羊为了多成个钱。俗话说“小买卖怕吃,大买卖怕陪”,小本经营,大吃二喝不省俭,还赚个毛线啊,有房子许赔不了地。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农村放羊的老人为啥舍不得吃羊肉?我想来说说,好多农村的放羊老人所放的羊不是自己的羊,是给别人放的羊,这样的老人啥不得吃羊大多是经济条件,给人家放羊挣不了几个钱吃羊对于他们来说太奢侈了,所以舍不得吃。

农村老人自己给自己放羊的大概有两种原因吧一是和羊有感情啥不得吃,自己常年放羊有了感情,一共有多少羊,那只是头羊那只羊爱跑偏,那只羊爱偷懒,那只羊要生小羊 ,那只羊总爱往家跑……这些羊的情况 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和这些羊有了感情,你现在让他杀只羊来吃比喝他血,吃他肉还疼,他根本舍不得。二是农村老人虽然是自己的羊但是本身条件也不好,一只羊少说七八百多则一两千,你让他那只羊来吃,你说他啥的不舍的,不用说当然啥不得!😄




黄色的雪下在山峰上


承你所说,都这个年龄段了,步入老年生活了,本应该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悠然自得的生活了,可现实是还在劳作,凭己之力,换取生活的保障,可想而知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不易。

就现在这个现实的情况,我想他养羊放牧的基本原因还是要解决生存之道,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解决衣食住行,可怜身上衣裳口中食,样样都要钱,一个农村的老人没有别的经济进项,这是最主要的收获渠道,他把小羊羔喂肥养大,是根本不会自己吃的,一是经济条件不允许,二是自己手里长大的牲口是有感情,有不舍的。有能力有条件谁不想吃好穿好呀,这是现在很多底层农村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