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時刻別被謠言擊中!分類闢謠指南來了

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正處於關鍵時期,大家在做好防護的同時,還應該防範虛假信息和不實謠言的傳播,小編為大家梳理一些大家比較

關注的疫情防控類謠言和一些其他傳播較廣的謠言。

小編提醒,當前正值抗擊疫情關鍵時期,請大家不要擅自發布未經證實的信息,不信謠、不傳謠,網絡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人違法了都將受到法律的懲處。

疫情防控類謠言

謠言:雙黃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據報道,記者從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所獲悉,該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初步發現,中成藥雙黃連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隨後,雙黃連被一夜搶光。微博話題#雙黃連可抑制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迅速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突破16億。

真相:消息一出,丁香醫生第一時間發文表示,什麼叫“抑制”?“抑制”是:通過藥物來控制病毒複製的各個環節,來達到控制病情的效果。你要是身體裡沒有病毒,就沒有東西可以被“抑制”;如果身體裡有病毒可以被“抑制”,那就證明:你已經被感染了。都感染了,你還“預防”什麼?

2013~2014 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顯示,雙黃連合劑(口服液、顆粒、膠囊、片)在中成藥口服制劑中不良反應中名列前茅,發揮穩定!雙黃連口服液的藥品說明書記載:“不良反應”主要是皮膚瘙癢、皮疹等過敏反應,或者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輕微胃腸道反應。

謠言:喝酒能抵抗新型冠狀病毒

1月22日,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我國著名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75%的酒精是能夠殺滅這個病毒的。不久,微博話題#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登上熱搜,與之相關的“飲高度酒對抗冠狀病毒”的消息也迅速蔓延。

真相:李蘭娟院士表示,醫用酒精擦拭能夠用於消毒,但不代表多喝酒能消毒。

河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救治專家組組長閻錫新也指出,新型冠狀病毒確實對酒精是不耐受的,酒精具有不錯的消毒作用。但是人喝酒以後,酒精經過胃腸進入到血流當中,經過肝臟代謝排除掉。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是病毒進入呼吸道,引起氣道和肺的病變。

“人喝酒以後,酒精在氣道里面的含量,遠遠不足以殺死病毒,所以不存在喝酒來預防或者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可能性。相反,過量飲酒降低機體抵抗力,容易招致更嚴重的感染。”閻錫新說。

謠言:吸菸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網傳帖子稱:“煙是納米級的,煙油子覆蓋了肺細胞表面,相當給每個細胞帶了一個人納米級的口罩,比微米級K90口罩還細微和緻密。病毒是非生物,它需要宿主到細胞裡藉助細胞酶才能代謝,才能發力。……煙油子可以阻擋了病毒的附著和進入,斷了根本。”

真相: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胸外科首席專家支修益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從科學的角度看,吸菸能夠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有的老菸民抽菸時間長,患有慢性氣管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本身就抵抗力較差,得任何疾病的幾率都要明顯高於非菸民。

謠言:吃抗生素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真相:此次肺炎的病原體是病毒,而抗生素針對的是細菌。以“預防”為目的,錯誤使用抗生素會使耐藥性更嚴重。如果出現相關症狀,務必儘快就醫。

謠言:嚼大蒜瓣可以消滅新型冠狀病毒

網上流傳一種說法,把大蒜瓣子放嘴咬,咬碎後含一會兒,吐掉,勝過目前所有消滅新型冠狀病毒的口腔藥物。

真相:“這種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主任、教授李太生對此表示。目前沒有任何證據顯示吃大蒜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如果吃大蒜就能輕鬆預防,病毒也不會這麼猖獗了。

謠言:香油滴在鼻孔可防止病毒傳播

網傳每天出門前用棉籤蘸點小磨香油,滴進兩個鼻孔內,輕捏幾下即可,這樣就可以阻斷一切流感和瘟疫傳染。

真相:實際上,將香油塗抹在鼻腔中,既阻隔不了病毒進入,也影響不了病毒繁衍。除了隨身攜帶香油味,啥效果也不會有。再強調一下,能有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的物質是乙醚、75% 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但它們也只能用於體表和物體表面的清潔,不能滴鼻孔。

謠言:用淡鹽水漱口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真相:網傳“鍾南山院士建議鹽水漱口防病毒”。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鍾南山院士團隊闢謠:鹽水漱口有利於清潔口腔和咽喉,對於咽喉炎有幫助。但是新型冠狀病毒侵犯的部位在呼吸道,漱口沒有辦法清潔呼吸道。其次,目前尚無任何研究結果提示鹽水對新型冠狀病毒有殺滅作用。

謠言:服用抗流感藥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真相:

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吳安華教授認為,目前沒有循證醫學證據表明抗流感藥物如阿比多爾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有預防作用,大劑量服用阿比多爾是有副作用的,其不良事件發生率約為6.2%,主要表現為噁心、腹瀉、頭暈和血清轉氨酶增高。特別要注意的是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嚴重腎功能不全者,一定要慎用此類藥物。

謠言:板藍根+燻醋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疫情發生以來,囤板藍根、燻醋的聲音越來越多,甚至一度渲染成為預防的“黃金組合”。

真相:國家衛健委官方微博@健康中國 對於喝板藍根、燻醋可以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說法闢謠。在這篇闢謠裡,北京市和平里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張驊表示:“板藍根適用於治療風熱感冒、病毒性感冒等熱性疾病的治療,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但是對新型冠狀病毒是不可能有效的。燻醋,所含醋酸本身濃度就很低,根本達不到消毒的效果。”

謠言:吃維C能預防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據媒體報道,許多人認為維生素C具有增強免疫的作用可以預防病毒感染,於是維生素C的口服制劑又成了第二個“板藍根”被眾人哄搶。

真相:“大量的科學研究證實,維生素C並不能降低感冒的發病率。”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中國互聯網聯合闢謠平臺專家委員會委員阮光峰說,在預防病毒性流感方面,目前還沒有高質量的臨床研究證明常規補充維C能起到預防作用。“此次武漢新型肺炎,是一種新型的冠狀病毒,目前我們對它還充滿了未知。如果吃維生素C就可以防止感染新型冠狀病毒,那麼疫情就早會被控制住了。”阮光峰說。

謠言:寵物會傳播新型冠狀病毒

1月2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接受央視《新聞1+1》採訪時表示,“主人要對寵物加強管理,如果寵物自外面接觸到疫情,接觸到病人,那寵物也需要監控起來。這個病毒是在哺乳動物之間傳播,所以我們對哺乳動物也需要加以防備。”此言一出,立即引爆社交媒體上關於“貓狗等寵物是否會感染或傳播新型冠狀病毒”的激烈爭論。一個“疫情期間如何遛狗”的投票榜登上

微博熱搜。

真相:目前,沒有證據顯示狗貓等寵物會感染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然而,與寵物接觸後,用肥皂和水洗手可以顯著減少其他常見細菌在寵物和人類之間的傳播,例如大腸桿菌和沙門氏菌。

謠言:用了7天的N95口罩用吹風機吹或酒精消毒可繼續用

近日網上流傳一個說法,N95口罩只要不是變形嚴重,遇到別人對你打噴嚏,是可以佩戴3天的,第三天還有94%的防禦效力,用了7天的N95口罩用吹風機吹或酒精消毒可繼續用。

真相:美國疾控中心發佈了一個文件,指出在特殊情況下(比如口罩供應不足等),N95口罩可以在嚴格規範下“延長使用期限”以及“有限重複使用”。“延長使用期限”是指一次佩戴不取下來,去接觸不同的病人,而“有限重複使用”是指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可以重複使用一定次數。“重複使用一定次數”,是指如果廠家說明了可以重複使用的次數,那麼以廠家說的為準;如果廠家沒有說明,那麼就“不超過5次”。7天

大大超過了這個次數。其次,用吹風機吹或者噴灑酒精,都可能造成口罩的變形和過濾纖維的損壞,也就會破壞它的保護作用。

謠言:戴多層口罩才能防住病毒?感冒戴口罩顏色朝外,沒感冒反過來?

近日,網上流傳多種關於口罩戴法的傳言,其中包括“戴多層口罩才能防住病毒”“感冒時應將有顏色的一面朝外,沒感冒則反過來”的傳言。而實際上口罩只有一種正確戴法,即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淺色的那一面朝內。

真相:戴一個口罩已經有點悶,戴上三四個那更是喘不過氣來。而且口罩只有一種正確戴法,即有顏色的一面朝外,白色或淺色的那一面朝內。鍾南山院士表示,不一定非要戴N95口罩,普通(外科)口罩也可以阻擋飛沫傳播。

謠言:某某城市飛機噴灑消毒藥水?

近期,不少地區流傳一則“中部戰區空軍會在明日早上開始播撒消毒粉液,請大家不要出門,也不要買外面放的東西,如果買了拿回家,多洗多泡!”的消息。

真相:各城市版本的“飛機噴灑消毒藥水”的消息都是謠言,請大家相互轉告,不信謠,不傳謠!

謠言:鍾南山院士建議“全中國人民在家隔離兩週”

真相: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相關負責人表示,鍾南山院士從未提出“全中國人民在家隔離兩週”的建議。但鍾南山院士強調注意防護,早發現、早隔離,儘可能減少傳播,減少出現“超級傳播者”的概率。重視防護,但也不必恐慌。儘量減少走親訪友,少去人員密集的場所,出門戴口罩,在室內注意通風,勤洗手,多運動,少熬夜。

謠言:全國感染人數有10萬

真相: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與研究中心首席專家李興旺闢謠稱,沒聽說過10萬個病人的數據,目前看到的數據每天都在實時更新,如實向全國、全球

公告

地方謠言

謠言:武漢協和醫院醫護人員自制防護服

近期,網絡瘋傳一組照片,武漢協和醫院西院醫護人員,在抗擊疫情醫療物質告急的情況下,自制口罩、並用黃色塑料袋當作防護服臨時替代,引起了極大關注

真相:武漢協和醫院官方平臺上聲明,關於網傳“協和醫院西院自制口罩和塑料袋充作防護服”的圖文均不屬實,純屬謠言,並已報警。”

謠言: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

2月1日晚間,一張《人民日報》數字報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其內容為一篇“暫免武漢紅十字會救災物資管理”的新聞稿。稿件中稱,中央決定暫時停止武漢紅十字會接收,存放和派發獲贈物資工作,對近日出現的物資分配不均等引發社會普遍

關注的重要問題予以深入調查。

真相:實際上《人民日報》2020年02月01日03版,發現並無該條新聞。

非常时刻别被谣言击中!分类辟谣指南来了

謠言:武漢市紅十字會收取捐贈服務費

近日,有網絡傳言“武漢市紅十字會向上海醫療隊收取6%—8%捐贈服務費”。

真相:記者從中國紅十字會了解到,武漢市紅十字會只負責接收捐贈物資,具體發放分配,由武漢市衛健委統一根據各醫院實際需求調撥安排,運送車輛由各醫院自行安排,武漢市紅十字會的轉運車輛也是通過與武漢市交通委員會協調後,免費運送。武漢市紅十字會至今為止的所有工作流程中,均不存在任何收費現象。

謠言:北京天通苑禁止外地來京人員進入

近期,聚集了較多外來人員的天通苑社區,也傳出對外地來京人員採取禁止進入社區的措施。

真相:天通苑北和天通苑南街道辦事處均闢謠稱,街道辦事處沒有下發該通知。天通苑北二區居委會,其工作人員表示,為進一步保障物業住宅區業主的健康和安全,小區決定近期採取臨時“封閉式”管理措施,其中,外圍小門、回籠門、消防入口處小門直接封閉,小區保安卡口部分封閉。該工作人員稱,此舉並“不是因為發生了確診或者疑似病例,請大家不要恐慌。”

謠言:北京公交營運線路因疫情進行調整

近日,有網友反映收到一份“關於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感染期間公交線路營運安排調整的通告”,不過該消息中提及的線路並非北京市公交線路。

真相:目前,北京公交集團市域內線路總體運營正常。如有相關調整,我們將第一時間通過正規渠道向社會公佈!請廣大市民不信謠、不傳謠!您可通過北京公交集團官方微博微信、網站,或撥打北京公交集團24小時客服電話010-96166,瞭解具體線路運營信息。

謠言:北京公交司機不允許佩戴口罩

據北京公交集團官方微博1月23日消息,針對網傳“公交司機不允許佩戴口罩”事件,此報道不屬實,純屬謠言。

真相:根據北京市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北京公交集團高度重視,積極應對,制定了相應的防控措施。目前,在重點防控期間,對在崗職工要求均需佩戴口罩,並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個人衛生,同時,做好每日車輛消毒、通風工作,為乘客和職工營造安全的乘車環境。

網傳一名從湖北武漢回北京的發熱患者到協和醫院就診,被診斷為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從醫院逃跑並失聯。

真相:北京協和醫院官方微博通報稱,經過多方調查核實,該患者並未失聯。因病例確診或疑似病例的排除,需要經過多次複核複驗。該病例後經北京市CDC複核檢驗為陰性。

謠言:武漢將“斷網”,以禁止醫務人員分享相關信息

1月24日,網傳“武漢將斷網,以禁止醫務人員分享相關信息”。

真相:

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北省通信管理局和三大運營商,相關權威人士均明確回覆,此傳言純屬子虛烏有,完全是謠言。相反,目前湖北省通管局和運營商正在進一步強化措施保障通信暢通。

謠言: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老闆是餘甜,她的公公是湖北省政協主席鄭心穗

新浪微博網傳“武漢華南海鮮市場老闆是餘甜,她的公公是湖北省政協主席鄭心穗”的消息。

真相:經核實,湖北省政協原副主席鄭心穗沒有兒子,此消息不屬實。

謠言:武漢市衛健委某領導感染後逃往上海

網傳“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劉慶香擅離職守到上海和女兒過年,被發現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輾轉躲避,後被找到並強制隔離”。

真相:@健康武漢官微 發佈官方闢謠,消息稱,網傳關於武漢市衛健委副主任劉慶香同志相關信息嚴重不實。劉慶香副主任今年55歲,自去年12月底以來,一直堅守在武漢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一線;她沒有女兒,只有一子在漢工作;她和愛人都不是醫生,愛人因患癌症醫治無效已於去年在漢去世。網上消息為不實謠言,請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

謠言:廣州公交線路因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停運

近日,網傳一份關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感染期間公交線路營運安排調整的通告。其中提到:“我市已啟動一級響應預案,公園、部分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區已暫停營業,為響應

政府號召控制疫情保障市民生命健康安全,我公司從即日起將對公交線路營運安排作出調整”。並且,通告註明33路、34路、35路、36路等公交線路停運,1路、2路等公交線路發車間隔半小時一班,12路、14路等公交線路發車間隔為1小時一班。

真相:記者向有關部門求證得知,這一通告非對廣州市公交線路進行調整。相關人士呼籲,市民不信謠,不傳謠。

謠言:上海醫療隊在武漢只能吃方便麵

1月26日下午,上海醫療隊正式從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同行手裡接管了住有57名病人的兩個病區。就在人命關天的火線上,有人卻造謠生事,還指名道姓地拉扯上了上海醫療隊醫師組組長周新教授。

真相:準備進病房瞭解病人情況的周新教授立即做出回應:這是謠傳!周新表示,政府安排得很好,上海醫療隊到武漢這兩天,他沒有吃過一盒方便麵。

謠言:成都一男子經武漢停留10分鐘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1月20日晚間,一張就診病例流傳,病例顯示一名20歲的男子,坐火車途徑武漢時下車停留10分鐘,到成都出現咳嗽發熱症狀。網友將其聯想至在武漢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真相:有媒體聯繫該男子家屬,家屬表示就是普通的發燒,和武漢肺炎沒有關係。

其他謠言

謠言:支付寶提供了在武漢海鮮市場的支付數據

網上流傳一張圖片,傳言稱這是:“大數據找出的、11月份至今在武漢海鮮市場使用過支付寶、微信支付後的人員的去向。”

真相:1月22日中午,支付寶官方微博公開闢謠:“這是網傳‘維智科技’的製圖,支付寶沒有提供過類似信息。涉疫情信息請大家以衛生防疫部門公佈為準。”

謠言:順豐快遞員“偷”包裹賣口罩

1月29日,有網友在社交媒體通過視頻爆料順豐快遞員通過“攔截”貨品的方式,私自將用戶的包裹拆開,並在視頻中公開叫賣。

真相:順豐科技回應稱,視頻系寄件人微商自行拍攝,目前警方已介入調查。

謠言:不分國籍均可在日本免費就醫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1月27日的眾院預算委員會議上表示,將根據《傳染病法》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為“指定傳染病”,該提案於28日的內閣會議上獲得通過。根據日本的《傳染病法》,當一種疾病被列為“指定傳染病”後,其醫療費用將在患者負擔有限費用後,絕大部分治療費用則由國家負擔。此項政策不分國籍以及簽證種類,日本境內的外國人,只要不是故意行為者,均可適用。

真相:根據日本的《傳染病法》,非治療目的來日的日本境內確診者,基本可獲得免費治療,但境外的外國人患者則不會讓其入境,也談不上為其治療了。從事中日醫療交流的大可國際醫療集團代表邵旭宇告訴記者,目前持旅遊簽證來日本的遊客很難在日本住院,過程極為繁瑣且需要相關機構擔保。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被定為“指定傳染病”後,患者首先是無法進入日本的,且以住院治療為目的來日本的患者也不可能享受公費醫療。當然,如果在旅遊過程中發現自己患病,則可以依據《傳染病法》在花費一定治療費用後享受公費醫療。目前國內網上誤導大家不分國籍、簽證種類均可在日本免費就醫是不可能的,日本醫院本身也沒有能力接收大量海外患者。

謠言:日本派遣1000人醫療隊前往武漢

近日,一張日本的電視臺報道中國疫情狀況的電視截圖在微信朋友圈和網上被瘋轉,並被加了註解稱“日本派遣1000人醫療隊前往武漢”。

真相:

網傳截圖畫面來自日本讀賣電視臺1月27日13點55分播出的新聞節目“宮根屋速報”。當時正在播的是27日11時許,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在北京舉行的記者發佈會現場。這場發佈會上通報了已組建7個省市醫療隊共959人赴武漢支持醫療救治等信息。當時節目上的字幕分兩行。第一行為:“‘新型肺炎’中國政府舉行記者發佈會”,第二行是“將派遣醫療人員約1000人前往武漢”。由於日語表達習慣性省略主語,“將派遣醫療隊”的主語其實是第一行的“中國政府”。有網友則以圖上漢字誤推測為“日本派遣1000人醫療隊前往武漢”。

怎樣識別有關疫情的網絡謠言

1、要核實信息來源

在看到某篇特別聳人聽聞的信息時,不要著急相信,先注意一下消息來源是否權威可靠,發消息人能否為所發的消息負責,如果來源僅僅是來自個人的博文或QQ群裡的傳播,而非主流媒體,其作為謠言的可能性就大大

增加。

2、要多做冷靜分析

針對某個事件仔細推敲其的可行性和可信度,用理智去看待問題。

3、三是要增強責任感

網絡謠言固然可怕,但每一名網民都是網絡構成的主體,都應該有責任意識。為自己在網上所說的每一句話,傳播的每一條消息負責,認識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關係到整個互聯網大環境的純淨,網絡謠言也會隨之減少。

4、要有一定的科學、法律、社會常識,提高“免疫力”

比如,傳言說吃“轉基因”食物會被“轉基因”。運用高中生物學知識可知,我們食入的食物,最終被消化為氨基酸等小分子才能被吸收,之後在體內重組成構成人體的肌肉等物質,所以不能吸收“轉基因”。

5、提供警惕性

對網上瘋狂煽情、口水四濺,感嘆號密集的,有“是某某人就頂”之類話的,要十分警惕其真實性,因為真相的力量足夠強大,不需要煽情。

來源:人民網、新華網、千龍網、界面新聞、丁香園(ID:dingxiangwang)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