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村里总有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为什么现在基本没有了?

农夫也疯狂


先说说以前吧,农村村里都有几个有威望,说话有分量的人,那是因为他们为人处事,有让别人信服的地方,是一种敬畏。我外公就是这样一个人,以前参加过抗战,为人没什么架子,后来当过村里的队长,大队书记,别人有什么矛盾别人都会请他去解决,说的话别人也都听,可能同样的话他说出来别人就能接受,这也是对他的一种尊敬。家里乡镇上发的锦旗,奖状,茶缸脸盆一大堆。就是为人正直,帮理不帮亲。

再看看现在,村里哪还有这样的人?个个都是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拿我们村来说,之前村长和村会计都是属于这样的人来担当,后来年纪大退下来了,选举都是走过场,人都是村上长辈内定好的,几年下来,村里的账都对不上,以前大家都一样,家里条件都苦,一家人就守着几亩地,没有额外收入,日子过的都差不多,他们两家几年时间翻新房,给家里添置大件,后来乡上下来查账,死活不让查,撒泼耍赖,最后还是大队上来人处理的,也没把人家怎么样,照样好好的,都知道把国家政策拨下来的贪污了,那时候人也都老实,也不了了之。现在村里的账都是新做的,以前的烂账没人敢接。

还有一种就是辈分大,本来应该是他们这些人来做和事佬,老早几年的时候仗着辈分欺负别人,多数人敢怒不敢言,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谁也不是傻子,虽然不说翻旧账,谁能服气你呢?总之就是时代变了,人们的想法没有以前那么陈旧,各过各的,谁也不靠谁,少了以前的长者为尊的传统,也是可惜了。


未来有多远LL


三十多前,一个和我父亲同曾祖父的人,村里面的人都称呼他为大佬,我叫他某(他的名字)伯。这是我老家的叫法,一般隔了三代后都是这样称呼。我和他的孙子差不多一样大,都是在一起玩,总觉得他很威严,在他面前不敢放肆。他带着一个狮帮,就是年节舞狮参拜的,平时农闲时练练一些套路武术,有时候他也教教我们几个小孩。那时候也不觉得他有什么特别,有一次选村长,投票结果又是上一任的村长,他就发话不同意了,要求重选,结果出来上一任就落选。那时我虽然是小孩,但是喜欢热闹,整个过程都会观看。

初中毕业后到邻近的镇上打工,工厂附近有一帮烂仔常来厂里讨厂里女工的口头便宜,这帮人中年纪比较大的有一次问我是那个村的,我说是某某村,他说认识我村里的某某人,我说是我伯,他马上对我的态度就变了,掏出烟给我抽,说了和某伯多熟多熟的事。

后来去到方圆十多里的任何一个村,一有人问到我是某某村的,都说认识我村里的某某,似乎以此为荣。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觉得某伯就是一个类似族长的人,小到邻里纠纷、家庭纠纷,大到和邻村发生纠纷等等总是能看到他出面处理调节。到了九十年代,随着社会的变化,村里面有钱人越来越多,有钱的人变成村里面追捧的对象,加上他也老了,就再也不是那个说话好使的族长了。


开过


世道变了,人心浮躁。以前(约1990年~2005年之间)村里确实都会有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可以在村里主持公道,说的话村里人都认可。因为以前大家都穷,没有分别,出去打工的也少,思想还是比较传统,尊老、尊贤、孝道代代相传。

现在世道变了,村里人去南方或者北方发达城市去打工了,赚钱也比以前多了,见识也广了。每年回家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今年挣多少钱,谁挣得钱多,谁混的好。农村人变得现实、势力、浮躁了,已经没有以前的淳朴、忠厚、实在了。在外混的好的,回家之后,大家都趋之若鹜,混的一般的,会被人疏远,比如聚餐、喝酒、打牌、进城购物等,也不会喊你一起了。以前一起过穷日子的,现在也不常来往了。时间久了,有钱的就会有势,说话也算数,大家也愿意去听。老人们的意见呢,也基本没人听了。

作为一个农村走出来的人,我深刻感受到这种变化。我小时候,爷爷在村里开造纸厂,家里有些积蓄,人缘很好,我从小还能穿的起皮夹克,这让很多小朋友都羡慕,家庭条件还比较好。后来造纸厂关闭了,95年以后,大家都出去打工了,我们家逐渐没落了。以前天天找我爸打牌的,来我家串门的,也少来了,都去所谓的混的好的家里打牌喝酒了。父母辛苦供我读大学,一度还被人耻笑,说读书无用,不如学武,这样出去打工没人敢欺负。后来我来广州读研,很多同龄人已经盖了房子、结婚生子,而我依旧靠父母供着读书,在别人看来,很不划算。毕业后至今,我工作五年,现已在广东佛山买了两套房,在那些人眼里我也成了有钱人。很怀念以前大家无猜忌的生活。

现在的农村,只看钱,结婚彩礼要到天文数字,相互攀比成风,孝道丧失,道德沉沦。说媒时,女方只看钱,嫁过来之后,像公主一样被供着,公公婆婆百般供着,而这些女孩子也认为,应该被养着,相互攀比,不出去工作,觉得自己赚钱很丢脸,好似乎这样会让人以为老公养不起自己。这种情况在我老家很普遍,本人也非常看不惯。

再说一下孝道。尊老爱幼本是人伦之理,但现在都农村里,确有很多儿子媳妇,不尽孝道,把风烛残年的父母赶往破旧小屋居住,自己住着两层小楼,过着富足的生活。他们也不缺这点钱,为什么不让父母过的好一点呢,难道曾经的养育之情都不记得,说什么老大(二、三)不管我也不管,难道父母辛苦一辈子,就换来这个结局,实在让人愤愤不平。这种不尽孝道之人,绝对不在少数,而且大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全无羞耻之心。没想到这里,本人甚至都不愿回老家,身边这种案例太多。

近20年来,村里人走出去,赚到了钱,见了世面,人也精明了。但传统的尊老、尊贤、孝道,却流失了。村里的老人说的话,大家也都不愿意听了,威望渐渐也没了。如此种种,令人心痛。在这里,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挽救当前农村的种种乱象,用新时代的新方式诠释农村人的新面貌,摒弃恶习,重拾美德。

(个人所见所闻,想到哪写到哪,如有不妥,请多多包涵。大家可以多多关注我哦,一起交流)


小马识途君


我来讲下,我的看法:

以前农村里总有几个有威望的老人,为什么现在基本没有了

虽然在我们那,还有威望很高的老人,但基本上也没以前那么好使了。我们家族有个威望高的老人,平常其他人之间,要是有点小纠纷。大家都会找他出面,解决矛盾,他也愿意出面进行调解。但这老人家里遇上困难了,有能力能帮他的找借口推托,没能力想帮他的有心无力。

像是前几年,他儿子在外经商亏本了,家里经济有些困难,而我们族中有个身家过亿的。老人就拉下脸向他借钱,也不多才10万。但人家说自己没有现金,说了不少借口就是不借。老人就有点不高兴,就在我们面前诉苦,说那个有钱人各种不是:他家中有事,有人结婚,都要请老人去指挥,坐镇。因都是同宗的,也不会有什么好处得,最多给两条烟。自己家遇上困难的,想借点钱,上门去借钱,人家就不愿意了。以后他也懒得再管事了。

那有钱人平常没事的时候,也喜欢当“领导”,指挥别人,总说家族人要团结起来,但一有事他就“消失”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现在不像以前,以前大家经济都差不多。不会有很多的金钱往来,而现在富的富,穷的穷。家庭之间有纠纷的时候,有红白事,都想到了老人。但在平常没事的时候,还是谁有钱,谁说的话就大声,他的话就好使。别人就是不服,也不好当面说出来。这就造成了没大事的时候,有钱人有威望,有事发生的时候还得去找老人。

综上所述,时代不同,现在老人就是有威望,也只能在大事上靠他,像是红白喜事。但在平常生活中,还是谁有钱,谁就有威望。喜欢巴结有钱人的,比围在有威望老人身边的多。


俺是梁山人


唉!以前老一辈,一村没几个有文化的,大集体或守一亩三分地,没出过远门,村中靠一两个退伍复员或退休干部老师作带头人,在村中有一定威望,有理无理,大家信服,现改革开放,百花争艳,人才辈出,新一代与老一辈向往追求不同,各有各的看法,你上广东,我上上海,各有成就,你买摩托,我买汽车,你建二层,我建三层,看法不一样,相聚一起也少了,人情味比以前也淡薄了,人中龙,虎中王,各思其事,老辈不懂新辈的想法,做法,新辈不服老一辈的方式,所现村中威望服众的能人也少了,时代在改变,各显神通吧,,,!


泪滴珍贵5971008


现在,农村里,谁家孩子有出息赚钱多,或者在娶了媳妇,城里买房子,又买车子了,家里大人说话就份量重,这就是事实。所谓的份量重的老人,都是以前的生产大队的大队长,或者以前书记类的,在现在这个年代,他们已经落伍了,确切地说,他们家落魄了,他们现在掌握不了各家分粮食。过年见到,递根烟,说句话,简单的问候,算是年轻人的尊老了。


有文化的二流胚子


有,现在还有,但再过几十年就基本没有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的宗族发展旺盛,一个村子就几个大家族,每个大家族都有几十甚至上百口子,每个家族里面总有那么几个“老人“,他们德高望重,事必亲躬,家族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他们拿定主意。他们岁数大,经历的多,对村里的大大小小的习俗了如指掌,红丧嫁娶全要他们坐镇,才能顺利进行。

我们家族很大,叔叔伯伯十几个,我大伯年纪最大,七十多的高寿,是我们这个家族里的“老大”,德高望重,家里出了什么大事,都要请他老人家出山,他懂得多,想的周到,很多事没有他很难办成。而且,他在整个村子甚至是附近几个村子都受人尊重,很多人都来求他办事,比如这个村的张三和那个存的李四打架了,矛盾实在解决不了,就会请我大爷出面解决,无论再难再棘手的事,没我大伯解决不了的。

如果谁要是不给我大伯面子,他绝对在村里混不下去,他家有什么事绝对没人敢出面帮忙,真惹急了我大伯,村里路都不让他走。记得我们村里出了一个大老板,为人蛮横,瞧不起乡里乡亲的,别人给他打招呼,他也不理人家,别人家有啥事他也不出钱不出力,没事就爱臭显摆。后来,他家里老人去世,要请村里的长辈商量事情,可没人理会他,万般无奈下,拿着好酒好烟去求大伯帮帮忙,大伯出于情分,这才答应帮忙,村里其他老人也纷纷过去帮忙,这才让他家老人一路好走。

现在,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了,很多也都定居城里,留在农村的少之又少,老一辈的经验也没有传承者了,许多习俗的细节也慢慢被遗忘了,以后,有威望的老人会越来越少,真是挺遗憾的!

留个关注再走吧,谢谢!


长空无名


不是沒有,而是少了!以前小地方百姓一年到头礼节多,做客时间也多。家中办事必须请知书迖理,人缘好的人来帮忙当(提调,总管)一职。久而久之,这几人一般不会有太大变化。所以就有几位随时帮助乡邻的老人可称(德高望重)。因为帮忙都是义务的哟。像我二十多岁就有人来请帮红白喜事(总管)。时间过去四十年,经我亲手帮忙入殓的逝者超四百人!红事只消帮两三天,而白事短则一两天(年轻),长则七八天(老人)。弹指算来,四十余年红白事帮过上千回!红事同龄人结婚就当总管,至孙子女三代都帮。白事连帮三代人的都有好几家。在我们县城早就(德高望重)了。这些年办事简单,很多小点的事百姓也就不请客了,所以题主所问之原因也就是这样吧!像我这几年红事甚本不帮忙了,去随礼喝酒就行。但丧事却不能推婑!今年帮忙入殓的老人也有八九个了。做人也就这样吧。多做点好事会有好报应的。这也是祖传家训之一。

六六老翁。


老七35341


过去人尊老爱幼,是做在行动上,现在的社会美德是喊在口头上!我很小的时候,我们家大院里住着三户人家,有两位老人,一个是我的爷爷,一位是另一家的爷爷,我们都喊爷爷。院里哪家作好吃的,肯定要先给两位爷爷端去!冬天的时候,人们到街上嗮太阳!我们也要把爷爷掺出去,有人搬椅子,有人拿烟袋!到了街上,村民们也会把最好的位置让出来,大家帮忙让爷爷坐下。年纪大的还会过来问寒问暖!和爷爷聊天!现在不同了,前段时间回家,看到街上的老人不要说街坊邻居不答理,就连他们的孩子,孙子都不愿多说话,他们要么几个老人坐在一堆,要么一个人坐那里,像傻子一样!看了都心凉!人都有老的时候,不知道将来我们会是什么样!


刘龙照


这个问题很普通,现在的农村真的没有几个威望高的老人了!


我父亲就是村里很有威望的人,而且在80年代,我父亲也就40多岁,还不算老人。由于我父亲忠厚老实,做人处事公平公正,所以在我们村里大到邻里纠纷,小到兄弟分家,当时的村民几乎毫无例外,都是请我父亲去调解或作为公证人。遗憾的是,父亲因病已经离开了我们。


可如今,村里有点什么事情,想请个人来牵头根本都找不出来,就不要说有威望的人了。我认为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基层组织(村委会)管理越来越完善,职能也越来越完善,现在农村的大小事情,基本上都有村干部在处理。比如邻里一旦有了纠纷,村干部就会出面处理,而不需要村民自己找人来处理了。慢慢地,所谓威望高的人的作用就不明显了,说白了就是以前哪种威望高的人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时间长了,自然就不会再出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