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盛"

說起我國上下幾千年的歷史時,總會對強漢盛唐的風采,產生一種油然而生的自豪感,尤其是漢時,蕩平西域,為絲綢之路打下基礎,而唐時更是做到"四海臣服"之天可汗之尊。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但是談起宋朝時,卻會由衷地產生一種屈辱感和惆悵心,大多數史書對宋朝的概括多數也是"積貧積弱"四字,究其原因,不外乎兩種"聲音":

1. "積貧積弱"之"本"因:

靖康之恥,南宋滅亡,外族入侵至"亡國";

2. 權威錢先生的"主流見解":

這一點其實屬於"習慣",歷來國人研究歷史都信服權威,於是以錢先生之歷史研究界的泰山北斗的地位,當然說出來的"結論",就是極有分量的,也是"正確"的。


但是作為國學大師的陳寅格卻有"相對"的看法,其言:

"華夏民族之文化,歷數千載之演進,造極於趙宋之世。"

本文,就像試著以小見大,換個角度,以宋朝時的經濟和工業、科技水平所展現出來的,城市的繁華和百姓生活的富足,來論一論古代"幸福"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盛"。



農業社會"幸福"的標誌——有"安全感"的城市

約數千年前,人類馴服了植物,圈養了家畜,正式從原始採集社會,進入到"先進"的農業社會,開始了"定居"生活。

既為"定居",則居有定所,可以說如國人至今都"緊守不忘"的"家"國天下,正是由定居而"成家",眾家而成城,數城則為國,為"天下"。

作為華夏民族的我們,從古至今都十分注重一個"家"字,其背後潛在的需求就是追求一種"安全感",而城市可以說在古代的農業社會中,就是一種"安全感"巔峰的象徵,無他,只有強大的國家才有繁盛的城市,才能保護"家",保護百姓們。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阿房宮想象圖

古時,大概自周朝開始就有了"城"的較完整的概念,後秦大一統,那篇流傳至今的《阿房宮賦》更是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震撼: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

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雖有誇張之嫌,但可以想象,當時的阿房宮想必也是極"大"的所在,皇宮都如此大了,那當時的首都咸陽城又是如何景象?


隋朝時,首都長安更是東方世界的中心,也是當時全世界最為繁華的城市。

"天可汗"的唐朝更是對長安進行了極有規劃的擴建,如之前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一般,盛唐長安城之繁華,那是絲毫不遜色今日的大城市。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繁華的長安城

據史料記載,長安城"最"盛時的面積以現在的計量單位來說,約為長9721米,寬8652米,面積為83萬平方公里。(可對比今日的重慶市為82.3萬平方公里。)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橫平豎直地劃分有110個坊,朱雀大街更是寬達150米左右,人口過百萬,所謂"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可見盛況。


而到了宋代,雖然"迫於無奈"國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開始東移,但是城市的繁盛卻絲毫不減,如當時的首都汴梁城(開封),臨安城(杭州),泉州城以及廣州城等等,皆是人口過百萬的大城所在。

據史料記載,最盛時的臨安城的人口更是高達250萬人口之巨,可以想象承載如此多人口的臨安城是多麼"巨大"。

現存的《清明上河圖》或許就可"直接"窺得當時城市的繁盛之貌。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清明上河圖》

宋朝時,城市之所以如此巨大,最大的原因還是出於百姓的"需求"與嚮往,城市不僅僅是一種潛在安全感的象徵,更是百姓對"幸福"生活的一大追求。



農業社會"巔峰"的象徵——經濟實力

如果說繁盛的城市是農業社會"幸福"的標誌,那麼想要達到"幸福"的前提就是其經濟實力了,畢竟所謂:"經濟實力決定上層建築",沒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為基礎,何來繁盛的城市。

就現在"總結"的宋朝"積貧"的說法,大多數還是站在"戰爭"和"勝負"的角度去看,但就史料記載的宋朝時的如稅賦也好,畝均產也好,以及側面"證據"的工業產出和科技水平,貿易等等,其實單從記載的"數字"與前後歷朝歷代的"經濟"對比一道,就可以很明顯地"得出"宋朝之"最富"的結果。


先說農業社會的基礎項稅賦好了:

1. 耕地面積與畝均產對比:

首先,雖然宋朝時的疆域比較小,大致為今天我國的三分之一左右,但是它佔據的是耕地資源極為豐富的南方,更別提當時的農業技術的提高帶來的畝均產的提升,這裡就直觀對比盛唐好了。

《通典》有載,唐朝時"最盛"的天寶年間,耕地約為610萬唐頃。(約合今日的485萬頃。)而北宋最盛時的耕地約為524萬宋頃。(宋傾比唐頃大,約合今日的511萬頃,但史料出入極大,這裡暫列。)

但是畝均產的對比,如唐朝最"富"的關中地區,畝均產約為稻二石,而宋朝則見於"證據"之一的范仲淹《答手詔條陳十事》中,言及的蘇州一地的情況:"中稔之利,每畝得米二石至三石。"

看似唐、宋差不多,但這裡要說明一點,宋朝時很多地方的耕地都是一年兩熟,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如此對比其實是糧食的畝均產翻了至少兩倍之多。


2. 稅賦對比:

以絹帛論,唐朝時,絹帛收入最高為740萬匹,而宋朝時光細絹的收入,就高達2445萬匹。

銅錢、白銀的稅收更是差距甚大,如農業社會最基本的農業稅,唐朝最鼎盛的時期財政收入不過3500萬兩,而北宋時期,農業稅收就達7000-8000萬貫,(一貫約合0.7兩白銀,也就是4900-5600萬兩。)還沒算佔據宋朝稅收約一半的商稅,可見一斑。

最重要的一個小細節的對比,那就是歷數數千年的歷朝歷代,宋朝作為唯一一個朝代沒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這一項,就可以看出當時的宋人是如何"滿足現狀"。


還有如《水滸傳》一般的演義中,那些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梁山好漢們,被逼上梁山的根本原因,都把"窮困"二字排除在外,那個"大名鼎鼎"靠賣燒餅生活的武大郎,不僅養得起家,還有二層"別墅"可住,可見宋朝百姓普遍的經濟實力多"強大"。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武大郎、潘金蓮居住的“二層別墅”


經濟實力所間接"創造"的工業水平也可看出一二:

如神宗元豐年間,派遣使臣前往高麗,為此在明州(寧波)專門建造了兩艘"神舟"出使,在《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中有載:"魏如山嶽,浮動波上...所以暈赫皇華,震懾夷狄,超冠今古。"據今時研究推算,當時的"神舟",最大的長達30多丈,寬6、7丈,深9丈左右。(一宋丈約為今日3.14米。)

而史載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朝廷規定溫州、明州等地每年"指定"造船600艘以上。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神舟”想象圖

而由此帶來的海上貿易也是極為發達,尤其是對西方的遠洋貿易這一塊,當時對外貿易港口近20餘個,萬里海岸線全面開放,與宋朝通商的國家更是多達60個以上。當時的泉州更是以瓷器為"底氣",一躍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港口。

此盛況,歷朝歷代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時至今日,才能超過一二。


"先進"的科技水平可見沈恬的《夢溪筆談》一書。


以上這些,都是宋朝為農業社會"巔峰"的象徵,詬病宋朝"積貧"者,往往只看到了宋朝的"三冗"所費之巨的現象,也往往只"算"了其表面上的全國農、商賦稅,而容易忽略"看不見"的海上貿易的"暴利",單算幾項出入、商品抽成的"海稅",已然不可估量,何況還有諸多"隱形"的"規矩"費用。


農業社會"繁盛"的代表——百姓的"普通"生活

其實要論一個朝代繁盛與否:

一看其城市的大小、人口的多寡;

二看其疆域大小、軍事實力的強大與否;

三看"本質",當時普通百姓平常生活的"幸福、安定"才是真正衡量"繁盛"的基礎標準,或者說代表現象。

之所以說宋朝時是整個農業社會的古代歷朝歷代,最"盛"的"幸福"時期,還要從如孟元老所作的《東京夢華錄》,周密寫的《武林舊事》,以及"外國人"馬可·波羅所記錄的《馬可·波羅遊記》中見得一二。


由小見大|從城市和百姓的生活,看古代農業社會的巔峰宋朝之

宋朝的“城市”圖


如《東京夢華錄》中北宋盛世城市縮影之酒樓的描寫有載:

"更修三層相高。五樓相向,各有飛橋欄檻,明暗相通,珠簾繡額,燈燭晃耀。

不以風雨寒暑,白晝通夜,駢闐如此。"

由此可見當時"普通"酒樓的氣派,不論風雨寒暑,白晝、深夜皆有營業,對比90年代末的北京城,當時的飯館的營業時間,才堪堪與之齊平。


《武林舊事》中,對西湖的場景描寫:

"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總宜...貴璫要地,大賈豪民,買笑千金,呼盧百萬,以至痴兒呆子,密約幽期,無不在焉。日糜金錢,靡有紀極。故杭諺有'銷金鍋兒'之號。"

可見,或許如今對奢靡的"娛樂"描述的"銷金窩",就是由此由來,也側面說明了百姓的生活如何富足,只有家中有"餘糧",吃穿不愁,或許才能"銷銷金"吧。


馬克·波羅的所見,還只是經歷了50餘年宋元戰爭"破壞"後的南宋"浮華"之景,就大嘆此地為"天堂",在他筆下的杭州,更是平民皆住雕樑畫棟,皆穿絲吃肉,女人們皆穿金戴銀,打扮得花枝招展,在《馬克·波羅遊記》中使用最多的形容詞是"百萬",於是回到歐洲的馬可·波羅在為家鄉人民介紹時,因為其形容的"誇張",又被稱為"百萬先生"。


當然,體現"幸福"農業社會的更多代表還屬,大概只有宋朝才有的全國福利和保障政策了。

許是連年戰爭所害,更多的還是宋朝廷的極度"富餘",才有餘力興辦此針對普通百姓的"全民福利保障"政策。

如安濟坊,就是朝廷"免費"救濟得病而沒錢醫治的百姓,史料有載單就汴梁城的安濟坊三年內就治癒了數千人之多。

還有專門收養鰥寡孤獨的居養院,不僅"不計錢財"地收養,針對幼小的嬰兒和"弱質"的婦女,還僱用乳母和使女前去服侍,甚至達到所謂"貧者樂而富者憂

"的地步。

漏澤園則是因國人"入土為安"之傳統,專門由朝廷出資安葬無主屍骨的福利機構。


除此極為"完善"的福利機構之外,宋朝還花費大量錢財興建一些公共基礎服務所,如"消防局":

"每坊巷三百步許,有軍巡鋪屋一所,鋪兵五人,夜間巡警收領公事。又於高處砌磚望火樓...每遇有遺火去處,則有馬軍奔報...開封府各領軍級撲滅,不勞百姓。"

由此記錄,可見早在宋朝時我國就有了現代版的消防局,不僅夜晚有巡夜望火的,甚至專業的"消防員"也配備有,每遇起火,會有專人滅火,不用勞動百姓自己滅火。


筆者當初讀到這《東京夢華錄》和《武林舊事》兩書之時,不由得心生感慨,想必生活在宋朝的百姓,比之今天國人的生活也不差多少,除去科技帶來的"進步"之外,那些繁華的市坊、燈火通明的夜市、"富足"的日常,還有至今或許只有北歐少部分地區才有的"全覆蓋"福利保障體系,以及近代我們才享受到的健全的公共服務體系等等。

宋朝不但為宋百姓創造了最"幸福"的生活,更是為世界樹立了文明的典範。


結束語:

歷史的進程從來都是不斷向"前"且永無止境的,今天我們站在現代的角度去看古代的歷史,大多都是"上帝"視角,看似全面,實則極為片面。

論古代史,需要把同樣社會結構的時代放在一起比較,不能用今天的所謂"勝、負","進步、後退"的標準去單一衡量一個朝代的"好與壞",難道被野蠻戰勝的宋朝就該是"屈辱"的?不,其實應該是歷史進程的"必然",是"可惜"。

所以,換個角度去看,或許看到的"風景"就會不一樣,宋朝時的經濟和工業、科技水平都極為發達,可以說是數千年農業社會的歷朝歷代都難以企及的所在,宋時城市的繁華和百姓生活的富足,或許今時今日的很多地區都堪堪"持平",由此,可以說古代"幸福"農業社會的巔峰就是極盛的宋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