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哪道菜能让你连吃三碗饭?

龙腾闲人


说起来,我从小就是个吃货。

我那同样爱吃美食的老妈从小就给我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最让我下饭的一道美食应该是铁锅炖鸡🐔。

我们家是胶东农村的,村里都是睡火炕的,厨房有很大的烧柴火的铁锅,而主原料的公鸡就是我老妈用玉米面野菜喂起来的柴鸡。再配上自己菜园里种的红辣椒,土豆还有各种配料,在柴火的炙烤下,铁锅里不断漂出浓郁的柴鸡香味,馋的我直流口水!


待这铁锅炖鸡一出锅,老妈就把鸡爪子给了我,说是很香,嗯,也确实很香,很有嚼头的筋。吃完鸡爪子,就是真正的正餐开始了,香辣的鸡块配上米饭,我瞬间满足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直到最后三碗饭下肚,看着一桌子的鸡骨头,直打饱嗝,老妈就说我没出息!



大了,离开家,就很少吃到这么美味的铁锅炖鸡了,真是怀念!


扬嘉美味


大家好,我是汪小雨。小时候的哪道菜能让我连吃三碗饭呢?想了想,挺多的。今天和大家唠一唠。

1、西红柿炒鸡蛋

小时候伙食差一些,最喜欢配米饭的就是西红柿炒鸡蛋了。我小姨家是种西红柿的,吃不完的西红柿,个个带沙,和鸡蛋炒在一起特别好吃。焖上一锅米饭,直接把菜浇到米饭上,边吃边拌,真的是可以连吃三碗米饭了。

2、红烧排骨

硬菜里边做的频率最高的就属红烧排骨了。我们家对牛羊肉不是很感冒,我奶奶又不吃鸡肉,所以我妈就只能经常做排骨了,大家都喜欢吃。红烧排骨的做法也简单,肉类的菜配米饭再合适不过了,那叫一个香。周末放假的时候,就盼着这顿肉了,每次一买就是一整扇,满满的一锅排骨,放学的时候一走到家门口就闻见了,蹦着跳着就进门找吃的了。

来说说我家红烧排骨的做法:

【材料】排骨 料酒 生抽 老抽 八角 香叶 桂皮 盐 冰糖 葱姜

【制作方法】

1、排骨凉水下锅,加入料酒、姜片烧开,撇去浮沫,捞出排骨控干水分;

2、起锅烧油,加入冰糖炒糖色,锅内起泡变色时下入排骨翻炒,加入八角、香叶、桂皮、生抽、老抽,水

3、加入葱姜,煮开后转小火煮40分钟后加入盐,大火收汁即可。

现在也经常做这些菜,还是当年的味道,却是再也吃不上三碗饭了,也挺怀念能吃的日子。


汪小雨的家


小时候吃妈妈做的菜,长大了都不在身边,生活所迫背井离乡,但在外面时常还是会想吃妈妈做的饭菜。

在外面不管是快餐还是饭店或者是自己烧总感觉没有在家味道,时常想吃家里妈妈做的各种家常菜,即使简单没有太多配料食材,依然是最美味可口美食。每次回家妈妈都会做我最喜欢吃的红烧猪蹄、一个西红柿炒鸡蛋、一碗咸菜炒肉末、红烧排骨,这几样感觉少不了的,咸菜农村吗小时候最佳下饭菜,家里自己腌制,可能有些朋友小时候有吃过。

简单说下妈妈做的菜简单做法,虽说自己看着会做,但意义不同妈妈做出来总感觉味道不一样。



红烧猪蹄食材有:猪蹄、盐、姜、葱、料酒、白糖、生抽、辣椒一个、食用油、香叶、陈皮。

1、首先将我们要准备制作红烧猪蹄的配料,猪蹄一个,半根葱,一块姜,还要准备食盐,料酒,生抽等调料。

2、将葱姜切好备用,然后将猪蹄切好放入锅中焯水,在接着开火锅加入油烧热,把备好葱姜放入,在把辣椒陈皮香叶放入炒出香味,倒入猪蹄,加生抽,翻炒。

3、然后接着加入料酒,加白糖,加盐翻炒,加入适量水翻炒均匀,让猪蹄充分收汁。

4、等待猪蹄收汁完成后,关火闷一两分钟,将猪蹄装盘,美味家常红烧猪蹄就可食用了。

咸菜炒肉末食材有:咸菜、瘦肉末、食用油、米酒、姜。

1、把咸菜捞出清水泡20分钟左右,(因为腌制咸菜都是放入食盐很多,不泡下会很咸)然后把瘦肉切碎剁成末,姜切片备用。

2、咸菜泡好把水挤干,在切成粒就好,备用。

3、将食用油倒入锅里烧热,放入姜片,倒入瘦肉末翻炒,肉末变白然后倒入备好咸菜,翻炒均匀。

4、另外加入适量米酒继续翻炒,咸菜肉末炒四五分钟差不多就可以了,装盘食用。

这个咸菜炒肉末不管是下饭好还有就是夏天喝粥必有配菜。

红烧排骨食材有:排骨两根、姜、葱、香叶、桂皮、盐、食用油、米酒、白糖、酱油。

1、将排骨切段,生姜切片,葱洗净,然后锅里烧好沸水将切好排骨倒入焯水一下,打捞起,主要出去淤血水。备用。

2、锅里倒入食用油烧热,在放入白糖,小小火慢慢把白糖熬化,融化成变色慢慢起泡时,倒入备好排骨,翻炒均匀。

3、放入姜片,和刚才配好材料各种调味料,翻炒出香味时,加入料酒跟酱油,在翻炒一下。

4、然后加入适量热水,放入盐和葱,用大火烧开,上面一层泡沫捞出,然后慢慢转小火炖40分钟左右,喜欢吃软点的烧制排骨软烂就可以了。

5、最后用大火收汁。等汤汁浓稠时就可关火,装盘食用。

简单几道家常菜,特别有家里妈妈烧至味道,突然想家了,在外朋友们常回家看看父母吧,多陪伴。朋友们有更多家常菜都可以下饭留言交流,谢谢观看评论转发。


汤圆小厨馆


我们八十年代早期生人或者更早年代的人谈到小时候吃饭,除了辛酸还是辛酸。当然少部分家里有背景的人除外,大部分人对于小时候的回忆都是穷加寒酸。

一年下来吃肉的次数是屈指可数,每个月能开一次荤,家境发展已算不怎么差了。印象最深的小时候美食就是肉汤泡饭,就是红烧肉的汤汁泡饭,肉是解馋的,肉汤泡饭却是此时最美味的享受。这种感觉持续了整个童年时光,甚至少年时光。

时至今日,有时也用红烧肉汤汁泡饭,虽然美味,但却不是记忆中的那种味道了,更多的是油腻的感觉。





九点畔


小时候能让我连吃三碗饭的菜非爆炒小尖椒莫属。

小尖椒是野生的,生长在房前屋后、地头田角。在我们那是辣椒中最小的品种,你可别看它个小,它可是辣椒中最辣的。

我小时候可不象现在物质丰富,想吃什么就吃什么。那个年代的食物匮乏程度,不是现在的小朋友可以想象得到的。象我们这种普通的农民家庭,能吃上饱饭就不错了,自然也就很难吃到令人开胃的小吃品、美味菜肴了。爆炒小尖椒送稀饭也就成为唯一令我垂涎欲滴的小美食了。

记得有一周末,我有幸在村前菜园子外的荒地上找到一株小辣椒,辣椒树上结满了令人可爱的小辣椒。

我迫不及待地采满了两小裤袋的小辣椒,兴高采烈地带回家。二弟三弟见我采得这么多小辣椒也很高兴,我在他们耳边耳语几句,他们就屁颠屁颠地跑了出去,不久一人捧着刺芜荽,一人拿着鲜姜跑了回来。不用猜,准是偷偷溜进五叔的菜园子里偷的。

马上弄,我把芜荽切碎,把鲜姜、 蒜头也拍烂切碎放进油锅里跟小辣椒一起热炒,用锅铲把小辣椒压扁、压烂,然后洒上食盐、味精,出锅。一道香喷喷的开胃美妙小菜大功告成。

三兄弟迫不及待地揣来饭碗大快朵颐,哈着辣口吃得酣畅淋漓,满头大汗。我不知吃了多少碗稀饭,感觉还不尽兴,还待去装,可是饭锅已经见底了。再看看两个弟弟也不知吃了多少碗,连连打着饱嗝,二弟不知松了多少次裤带,三弟的裤带都挣断了。

中午收工回来准备吃午饭的父母,装饭的时候才发觉奶奶给准备的午饭都被我们吃完了。

父母亲问清缘由后气得把剩下的辣椒倒进猪菜锅里,生气地说:“以后不准再煮小辣椒了。浪费粮食,天天这样,到青黄不接的时候吃什么?拿什么来填肚子?"

啊,怀念儿时令我连吃三大碗稀饭的小辣椒。

你呢,小时候能让你连吃三大碗饭的菜是什么?欢迎大家到评论区留言。

本文为西门迎风原创,欢迎大家头条里转发,头条外转载请标明出处,违者必究。


西门迎风


二十年前农村普遍都比较穷,一年之中也就过年那段时间能够让一家人的生活得到一定改善,在我的记忆中临近年关的农村每家每户都有杀年猪的风俗,而我最喜欢的就是我们信阳当地经常做的一道菜——猪头肉、猪血炖粉条。

大概是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家里盖房子欠的外债还完了经济压力稍微缓解,然后我爸找来邻村的屠夫把家里养了一年多的黑猪杀了,一部分肉留着改善家里的伙食一部分留着过年待客,还有一部分腌制成腊肉留着来年插秧的时候食用。

信阳是河南唯一一个种植水稻的地级市,水稻对水的需求量比较大,每年农闲时乡里、村里都会不定时的组织村民修缮水库堤坝、水闸、渠道河沟,保证来年干旱时有水可用,渠道畅通。那一年大概12月初我妈就和村里其他的妇女去修缮乡里的水库主干渠了(杀年猪的时候还没有回家),临近年关我爸手里的泥瓦活也停工了,年猪杀了家里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肉,每天中午我爸都会变着花样的做饭给我和妹妹吃,到现在我都记得特别清楚。

有一次中午放学还没进家门就老远闻见非常浓郁的肉香味,当我飞快的跑进家突然发现院子里支着一口大铁锅,锅里的猪头肉、猪血就着粉条、大白菜冒着雾腾腾的水汽整个院子里都弥漫着土猪的肉香味,而我爸正坐在那里晒着太阳、吃着猪头肉、抿着小酒,生活好不惬意。我拿起旁边的碗筷狼吐虎咽的开吃起来直到撑得吃不下为止,现在回想那个味道还是禁不住咽了咽口水😁😁😁,可惜现在市面上的猪肉生长时间太短怎么也吃不出当年的那种香味。


月下千殇


其实小时候的家是很贫穷的,夜不闭户指的就是我们那吧,晚上睡觉家家基本上不用锁门的,因为没什么可丢了,家家都一样,都很穷,有句话叫穷得叮当响,一点不过分。记得有一年家里领到二斤白面,五斤黑面,白面不舍得吃,留着过年包饺子。黑面拿来蒸窝头,蒸熟后一口下去粘牙,黏糊糊的,一点不好吃。那时候吃肉是很奢侈的事情,多半不敢想,因为吃不到。妈妈在世时做的最多的是土豆炖茄子,茄子是自产的那种长茄子。土豆是老家的高产作物吧,一年四季吃的最多就是土豆了,换着花样吃土豆。土豆炖茄子是特别下饭的一道菜,土豆锛块,茄子手撕成粗条,锅里放一点大油,葱花炝锅,花椒面和农家大酱下锅的一瞬间,香味扑鼻,翻炒均匀后加入米汤,再放入大粒盐(那会精盐贵),不放味精因为买不起。炖熟后用勺子碾压一下成泥,成土豆茄子酱撒点尖椒末,来碗东北特有的蒸熟的二米捞饭,就着土豆茄子酱,真的可以吃三碗饭,那会的饱腹感和满足感比现在吃海鲜大餐更好吃,儿时的味道的的确确现在难以忘怀,除了味道带给我们一生的提醒,还有故土亲人留下的难忘回忆,更是骨子里无法改变的乡音乡情,故乡的留恋!


今天菜不咸


盐菜炒肉,不知道有没有人了解这个菜,盐菜类似于梅干菜,是小时候的农家菜。那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很少能吃到肉。猪油和猪下水是最便宜的东西,所以隔段时间妈妈就会上街买点回来,晚上吃完饭开始熬制猪油,等到全部锅底留一点油和油渣,其余的熬好装坛,开始大火爆炒,放盐菜,加水,放辣椒,盖上锅盖焖5分钟,菜香混着油香味充斥整个厨房,出锅后拌饭,特别香,可以比平时多吃一大碗饭。剩下的菜装起来,用那个年代的瓷碗,下面是专门留下的米饭,上面加厚厚一层盐菜炒肉,第二天上学带着,中午放在学校的食堂蒸笼里蒸,汤汁全部融入到饭里,特别美味。可惜现在很少能吃到了。


爱美食的大喵


这个问题问的好,不由得勾起了对儿时生活满满的回忆!

小时候,我们乡下是不种西红柿🍅的。大概是在七、八岁光景的时候吧,城里的食品公司拉着一车西红柿开进了我们村,红红的,圆圆的,大大的,每斤卖四分钱。父亲是民师,刚领了工资,就花两毛钱买了5斤西红柿。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也是第一次吃到西红杮,也是从那时候起知道西红柿还有一个名字叫番茄🍅!

母亲打开井水把西红柿洗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又用刀把它切成片条状,盛在一个大盘子里,嘱我到村代销点花八毛钱买回一斤白砂糖把白砂糖均匀地撒在切成片条状的西红柿上。那天,母亲做的晚饭是面水煮红薯。我喝一口饭,就吃一口拌了白砂糖的西红柿,酸酸甜甜的,感觉像是有生一来第一次吃到如此新鲜的美食似的。不怕大家笑话,那天晚饭,我真的是一口气吃了三大碗红薯稀饭,太解馋了!现在想起来,自个儿也感到挺可笑的。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无论怎样也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味道、那种感觉了!


老徐聊生活


我是78年出生在赣南农村,记忆中的小时候是家里经常没什么菜吃,饭勉强可以吃饱,但菜就真的不敢奢求有多好,青菜家里种,肉菜大慨每星期能吃上一次吧,然而记得到了初中时期长身体时饭量大增,家里经常煮了算好够吃的饭菜却因为我一天要吃四餐而变得不够家人吃了,到了晚上妈妈又要重煮饭炒菜,,,而那时觉得最好下放的菜就是青菜敲芋子了,只能有这道菜最少可以吃3大碗,就算了到了现在这道菜在赣南地区也是各饭店必备之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