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辣椒是我國常見並頗受人們喜愛的一種農作物,並且具有一定的醫藥功能。但是,辣椒種植過程中經常遭受各種病蟲害危害,目前是困擾人們已久的問題。辣椒病蟲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辣椒產業的收益和發展。為了提高辣椒產業收益,要對辣椒常見的病蟲害種類及其發生特點進行研究,提出一些防治技術,為促進辣椒增產提供一些參考。

具體如下: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1、辣椒產業發展現狀

辣椒食用價值和醫用價值較高,是目前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經濟文化型農產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辣椒被發現的有益於或有作用於人類發展的價值不斷上升。辣椒產品現在已變成世界市場上良好的食品調味劑、自然色素和藥品原料等。據統計,目前我國辣椒種植量和出售量是佔世界比重較大的一方,辣椒種植業對於我國農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巨大,而且進一步推動了世界農業的發展。

新鮮辣椒和幹辣椒是我國出口辣椒中比重較大的辣椒製品。近年來,農業種植結構不斷得到優化,促進了辣椒種植業的發展。我國選種的辣椒種類很豐富,辣椒的耕種地比例也不斷增加,區域分佈很廣,不同地區的種植環境也不相同,我國氣候的多變性和區域性使辣椒種植呈現多樣特色。與此同時,產品的多樣性帶來了危害的多種可能性,辣椒病蟲害在不同地區表現出不同種類和不同程度的危害性,降低了辣椒的產量,阻礙了辣椒種植業的發展。針對辣椒病蟲害的不同類型,分析其發生特點及相應的防治技術在目前來說具有一定的意義。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辣椒病蟲害的發生特點

辣椒在生長期間常常會遭受病蟲害危害,其結出的辣椒質量十分不盡如人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辣椒的結收率。因此,從種子種植到土壤裡到採收辣椒期間,一定要關注辣椒的生長情況,最關鍵的是準備好辣椒病蟲害的應對措施,不斷研究最有效的防治技術,而這就需要了解辣椒病蟲害的種類和發生特點。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1 辣椒疫病的發生特點

疫病在辣椒生長期間和成熟之後均存在一定患病率,該疾病會導致植株莖、葉、果不同部位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傷。辣椒莖是最易受影響的部分,染病後莖基部長出水浸形呈腐狀的斑點,色澤變成深綠色;隨後繞莖一圈,擴散為無規則形褐色斑點,染病部位以上逐漸腐爛、縮莖,導致病變處植株倒折,植物逐漸枯萎,辣椒脫落腐爛。將辣椒植株從育苗的盆中移到今後生長的大盆後,當辣椒葉受到疾病感染時,葉片上會呈現出深綠斑點,且慢慢凋零;當辣椒莖受到疾病感染時,在發生上述病變後出現倒伏現象,當環境中含水量較大時,疾病發作部位可以看到一片白色黴菌物,疾病感染到花朵上後,花朵會出現褐變並凋零落下;當辣椒果實趨於成熟或成熟之後受到疾病感染時,初步出現病變現象的位置是果縫處,且病變呈無序性,為深綠色斑點,然後疾病慢慢延伸至辣椒果實整體,色澤呈灰綠,果實變軟腐爛,最後水分流失,變成了掛在植株上的乾果。疫病是一種真菌性疾病,其病原體主要在辣椒殘體上或帶有腐爛果實的土地中過冬,由於農業灌溉人工活動或風和雨等自然作用而進行擴散。

發展病原體的最合適的溫度為20~30℃,當空氣溼度超過90%時,病菌可以迅速傳播並作用於辣椒使其產生病變。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2 辣椒灰黴病的發生特點

辣椒灰黴病在辣椒幼苗階段和成株後均存在一定的病變概率。辣椒植株還未成熟時受到感染,首先會在子葉處發生變化,呈黃化,然後病症程度漸漸增大,病變部位可延展至辣椒莖,莖處逐漸收縮並腐爛破壞,呈倒伏狀態,辣椒最終衰敗;辣椒葉發生灰黴病病變時,葉片呈似發灰髮黴狀態,最終出現腐爛現象。辣椒植株成熟後受灰黴病感染,首先會在莖處發生病變,出現無序性病斑,似水漬狀。病斑隨病情的不斷髮展漸漸擴散環莖一週,最後造成受感染的部分所有的葉子都凋落;發生灰黴病病變的枝幹出現灰白色、棕色和其他病變,逐漸蔓延到疾病枝幹的分支。

辣椒花受病菌侵染後,花上會出現似水漬般的棕色斑點,表層會形成灰色的黴菌狀物質。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3 辣椒青枯病的發生特點

辣椒青枯病是一種細菌疾病,通過土壤傳播,主要感染於受傷處。最先發生青枯病病變的是辣椒的根,細細的根剛開始會呈褐色,伴隨少量葉片出現枯萎跡象。隨著疾病的加劇,整個辣椒植物出現病變的跡象。首先是植物在地面以上的葉色變淺,然後葉片呈現褐化,好似枯萎脫水焦狀。當辣椒莖處感染青枯病時,其病變特徵並不易觀察查出來,因為其病變常發生在莖管內部,若把其從內部打開後顯示維管束病變為棕褐色。辣椒青枯病容易產生在高溼度土壤和連續種植辣椒的農地中。土壤溫度升至20℃後,辣椒上就會成為青枯病的發展營地,

一旦溫度升至25℃,是青枯病的最佳蔓延時機,尤其在溫度一直上升或穩定高溫時,該種病情十分嚴重。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2.4 辣椒潛葉蠅的發生特點

成熟的和幼體的潛葉蠅都會傷害辣椒。成熟的雌性潛葉蠅會破壞辣椒葉片,以葉汁為食物,然後把卵留在葉片表層破壞處。

最多5 d內,卵會成長變成幼體潛葉蠅,損害辣椒葉,留下傷口,使葉片的葉綠素遭到損壞,阻礙其光合作用的進行,影響辣椒的供能體系。另外,由於潛葉蠅在辣椒葉上的活動,導致葉片凋落,進而造成辣椒株凋亡。

2.5 辣椒蚜蟲的發生特點

辣椒蚜蟲在辣椒植株上十分常見,嚴重影響辣椒的正常生長。蚜蟲對辣椒產生危害的原因是蚜蟲群常聚集在辣椒的葉片、花果上,以其汁液作為食物,造成辣椒植株營養流失,阻礙辣椒的正常生長,甚至受到損害最終凋零死亡。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3、辣椒病蟲害防治技術

3.1 辣椒疫病防治技術

對辣椒疫病的防治重在防患於未然,在某些階段可以採用聯合防治技術。第一,科學處理辣椒種植地。不要進行連續種植操作,長期連種會降低土壤的營養含量和防禦能力。因此,應採取輪作方式,並定期對種植土地進行翻耕,運用種植差異互補來補充土地營養。在此基礎上對土地進行施肥,合理控制氮肥使用量。第二,合理選擇辣椒種類。根據種植區域各地氣候、土壤、空氣和水源質量等環境因素的不同,選取適合本地種植的辣椒種類。另外,可以選種本身對病蟲害防禦能力較好的辣椒種類,還要進行嚴謹的消毒操作,從而培養出生長狀況良好的無菌幼苗,要在從育苗的盆中移到今後生長的大盆前7 d和定植當天噴灑保護辣椒幼苗生長的藥劑,減低病蟲害發生率;移植之前,要利用高溫來滅除土壤中的病菌。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3.2 辣椒灰黴病防治技術

辣椒灰黴病的防治,要在病變發展後及時操控,儘量減少損失。在病變剛出現時,儘量調控種植地的灌水量,來減低病情加重的風險;要注意觀察植株的生長情況,儘快摘除已經發生了病變的葉片、枝幹和果實等,並進行銷燬處理。在種植辣椒的時候控制好種植密度,不可過於密集或稀疏,降低灰黴病繼續延伸的風險。還可以採用藥劑治理病害,採用市場評價較高的幾種藥劑,結合辣椒灰黴病的病發情況制定科學的噴灑週期。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3.3 辣椒青枯病防治技術

如果辣椒感染了青枯病,那麼要想從根本上除去疾病是十分困難的。因此,在該疾病的防治上,把重點放在預防上。要採取輪作方式,並定期對種植土地進行翻耕,輪作週期最少要超過2年,尤其是水旱輪作的預防作用最明顯。改善土壤的同時,也要利用一些效果比較突出的肥料來改良土地條件,化酸為鹼,從而達到降低青枯病發生率的目的。另外,對栽種技術進行科學的調整和革新,提升幼苗對青枯病的抵抗力,並可採用藥劑進行治理。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3.4 辣椒潛葉蠅防治技術

對辣椒潛葉蠅的防治,關鍵之處是對植株的檢查。要嚴格禁止攜帶存在疫情的地區的植物幼苗。潛葉蠅常常發生的種植區域,最好使用一些對辣椒沒有影響的作物與辣椒進行輪作;減低單位面積內辣椒的種植數量,確保氣體流通順暢;使用殺蟲藥物、蠅紙誘殺、引來天敵等方式滅殺潛葉蠅。同時,可採用藥劑防治技術來進行辣椒潛葉蠅的防治。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3.5 辣椒蚜蟲防治技術

對辣椒蚜蟲的防治,主要減少其生存場地和利用蚜蟲趨利避害反應等方式。例如,將辣椒種植區域及其周圍的無用植物清除乾淨;利用蚜蟲對銀灰色彩的敏感度,利用銀灰色來包裝辣椒種植區域,如採用銀灰色棚子、鋪設銀灰色地布等,引發蚜蟲避害反應,減少蚜蟲生長量;可通過誘發蚜蟲趨利反應,如在辣椒種植區域設置黃色誘捕燈,對蚜蟲進行誘捕殺除,從而減少蚜蟲的數量。當蚜蟲蟲害發展起來時,可以採用藥劑進行治理。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4、小結

要想實現辣椒種植業可持續發展,就需要針對辣椒病蟲害的發生特點,探究科學有效的防治技術,採取高效的防治措施,以期改善辣椒的質量和提高辣椒的產量。在辣椒種植過程中,要時刻觀察植株的病蟲害侵害情況,根據各地氣候、土壤、空氣和水源質量等環境因素,制定嚴謹的病蟲害防治計劃,提前做好防治準備,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蟲害對辣椒產量和品質帶來的影響。

辣椒種植技術深度分析,掌握病蟲害防治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希望大家都能夠從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種植方式,如果對你有用的話,記得給筆者點贊轉發評論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