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大名府為什麼那麼出名?為何如今卻淪為一個縣城?

MoMaek32004723


大名府,又稱北京大名府,治所舊址在今河北省大名縣的東南部。注意題主所說的今天大名縣,雖然也是歷史上的一座有名府城,但已經不是北京大名府了,只是明朝大名府。

所謂北京大名府,是宋仁宗慶曆二年所建陪都,史稱“北京”,《水滸傳》中所提到的北京大名府就是指這所陪都,當時人口達百餘萬,可謂國際大都市。可惜這座府城最終因為黃河改道,被淹沒在4米之下的黃河河沙之中。

大名府廣義上就不僅僅指北京大名府了,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一座座城池被湮沒在黃沙之中,又一座座城池在原地拔地而起。


那麼,讓我們共同來探探大名府的前世今生吧,為何最終成為一座名不經傳的縣城呢。

春秋時期,此地屬於衛國,是歷史上著名的“五鹿城”,此外,南方廣州被稱“五羊城”,都是“祿壽吉祥”之意;戰國時期屬魏國;秦朝為東郡;漢朝為冀州魏郡;三國魏陽平郡;北周魏州;唐為天雄軍治,唐德宗時改稱大名府,此為大名府的由來。


五代時期,後唐時稱興唐府,後晉時稱廣晉府或天雄軍,後漢、後周時稱大名府。北宋代替後周,繼續稱大名府,直到宋仁宗時期建為陪都,被史稱為北京大名府。之後,黃河改道被淹沒。

金朝時期此地被稱為大名府路,元朝時期稱為大名路,明清時期任稱為大名府,但此已不是北宋時期的大名府了。

清朝時期大名府屬直隸省,曾一度為直隸省第一省會。民國時期,將直隸省改名為河北省,大名府被降為縣。

解放後,魏縣曾一度被納入大名縣,大名縣一直隸屬邯鄲專區,或者邯鄲市管轄。並且於2019年5月5日大名縣正式退出國家貧困縣序列,實現全面脫貧。


安定郡小書生


在水滸傳中,有一位響噹噹的人物,論武藝他在梁山中要第一號,這個人就是玉麒麟盧俊義。

為了打敗史文恭,宋江派吳用來到北京大名府,假裝算命先生將盧俊義騙上山。在當時,北京大名府的名氣,也僅次於開封府,說到這,大夥肯定想知道,這個北京大名府,到底是現在的什麼地方呢?

答案就是——河北省邯鄲市的大名縣。

邯鄲我們都知道,邯鄲學步嘛,春秋戰國時趙國的首都,幾千年來,一直沒有更換過城市的名稱。可這個“大名”縣的大名,還真是不夠響亮。

我們去搜索一下一下大名縣,顯示的內容是,位於冀魯豫三省交界處,全縣有七十多萬人,土地面積一千多平方公里,六百多個行政村,大名縣經濟發展較慢,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低,是國家扶貧開發的重點縣城。

有沒有搞錯,當年那個大名鼎鼎的繁榮昌盛的大名府,竟然淪落成為了一個貧困縣,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來具體來看一下大名縣的發展史。


大名府,在歷史上,兩次被定為首都(北宋陪都、衛國五鹿城),曾經繁華一時,街上車水馬龍,小商小販遍佈,人們生活富足,和清明上河圖中描繪的場景相差無幾,在當年,絕對稱得上是“一線大都市”。

大名府名揚天下,是在北宋時期,當時遼國兵力強盛,北宋和大遼常年交鋒,而攘外必先安內,趙匡胤處處防著手下的將領,搞得兵不識將、將不識兵,讓軍隊的戰鬥力極度削弱,因此和大遼的交戰中,始終處於下風。自從燕雲十六州被石敬瑭拱手相讓,中原地區就象失去了一道屏障,北方的遊牧民族,想侵入中原就變得十分輕鬆。

宋太宗有心伐遼,但實力卻不允許,兩次伐遼失敗後,眼看燕雲十六州再難有回收之日,為了防禦大遼的入侵,他只好在燕雲十六州的邊境布兵駐防,具體位置就在太行山脈上,當時的大名府,與滄州、河間、邢州皆被視為國土重鎮,守護著北宋的心臟。


因為大名府更靠近北宋的首都開封,所以就被北宋當做防禦的最後一道牆,如果大遼攻破了大名府,那就意味著北宋即將滅亡,因此大名府位置,在當時極其重要,所以北宋就在大名修建陪都,大名府就這樣名聲鵲起。

當時,北宋總共就建了四大京城,東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北京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大名府佔其一,宋真宗還曾親臨大名府,征戰大遼,當然也是無果,不過作為四京之一的北京,可以想象的到當時的繁榮景象。

但好景不長,北宋沒有被大遼吞下,卻被大金滅亡。 北宋滅亡以後,大名府自然就落入金國的手裡,鼎鼎大名的大名府,就更名為金國的大名府路。這時的大名府,因不再是軍事重地,便漸漸失去了失去昔日的輝煌。


公元1644年,清軍入關以後,滿人治理天下,設立大名府為直隸省會,為大名府又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但好景不長,直隸省很快又被清政府遷到了保定,大名府就又這樣逐漸走向了衰落。

建國以後,因為治理黃河,以及剿匪的需要,政府設立了平原縣,平原縣分割了河北、河南、山東三省的交界之地,大名府的南部地區就劃歸平原縣。

平原縣撤銷以後,大名府被划走的地區,變成河南地區的涉縣、武安、臨漳縣,這次的劃分調整,把大名府直接從一個地區級的市,降為一個小縣城,一直延續至今。

大名府的興衰,歷程幾轉幾回,從春秋時期到現在,依然屹立在那裡,大名縣雖然經濟發展的緩慢,但作為一個歷史名城,仍保留著非常多的歷史古蹟。如今的大名縣,已成為一個旅遊勝地,其長久的歷史文化,值得大家前去觀看。


歷來現實


關於大名的遭遇,靜夜史只想說淪為縣城已經相當不錯,至少還是座城。而距離大名不遠的“鄴城”,南北朝時期名副其實的“東都”,自隋文帝的一把大火後,就一擼到底,永世不得翻身,至今沉寂在田間地頭,連村子都算不上。

而包括大名府在內的諸多名城之所以淪落至此,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河北省作為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名城名地簡直不要太多,尤其是冀中南地區,區縣分佈極其密集,而這些區縣隨隨便便一座縣城,就是千年古縣起步。大名作為河北省歷史上的州府,有名是理所當然的,而淪落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名城薈萃絕不是大名淪落的根本原因,古往今來任何一座城市的興衰都和所在地區甚至全國的戰略密不可分。

大名府的有名,是因為北宋。

自936年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後世的中原政權就失去了應對北方遊牧民族的最基本屏障,包括後來的北宋。

宋太宗在兩次伐遼失敗後,徹底斷絕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想法,轉而在燕雲十六州以南的河北平原上構築防線。具體表現為在太行山前大植柳林,遲滯遼國騎兵鋒芒,東部則大量開鑿運河,甚至人為改道黃河。

而除此之外,北宋在河北平原上還營建了河間、滄州、真定、邢州、大名等州府,作為軍事重鎮。而大名相比於其他州府,地理位置更靠近開封,是北宋在北部的最後一道防線。鑑於此,1042年,在遼朝意圖南侵的危急時刻,北宋宰相呂夷簡提議在大名修建陪都,作為開封北部的屏障,大名由此成為北宋第五個都城,號北京大名府,後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顯赫一時。

但這一榮耀在1127年北宋滅亡後戛然而止了。由於南宋退居秦嶺淮河以南,大名府成為金國國土,設大名府路。由於此時的大名地處金朝腹地,失去了軍事防禦功能,因此地位逐漸下降。

遠超建立後,推行行省制度,凸顯“犬牙交錯”,大名軍事價值更加不值一提。不過大名作為中書省的一部分,開始了隸屬河北省的歷史。

但由於大名府靠近黃河,這使得大名不可避免要受到黃河的威脅,大名府城也在1401年被黃河淹沒,大名府整體被徹底掩埋,今天的大名府是明朝在洪水後重新修建的。

大名府的迴光返照,是1644年清朝入關後。1658年,清朝將大名設為直隸省會,但很快就在1660年遷到真定,再後來遷到保定,至此大名府的輝煌再降一級。

大名的沉寂,除了因軍事戰略價值的失去,更重要的是因為黃河的存在,使大名在被黃河沖刷了一次後,連基本的身家也失去了,這些身家就是大名府下轄的州縣。

明朝建立,尤其是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河北省作為直隸省成為著名的京畿之地,而大名府作為直隸最南端的府,經過明清兩朝的演變,逐漸形成東西距120裡,南北距360裡的局面。下轄一州十縣,包括開州、大名縣、元城縣、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長垣縣、內黃縣、滑縣、魏縣、浚縣。大名府向南延伸越過黃河,使河北成為黃河沿岸省。

但這一局面在1949年建國後發生了改變,為了治理黃河及剿匪,在河北、河南和山東省之間設置了平原省,平原省由河北省南部,主要是大名道南部地區、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省的西北部組成,下轄了6區56個縣,管轄面積5萬多平方公里,歷史上的大名府被徹底拆分。

而在1952年平原省撤銷時,原來被划走的大名府地區卻並未“迴歸”,作為和河南省的土地“置換”,河北省獲得了原屬河南省彰德府的涉縣、武安市及臨漳縣,而原屬大名府的南樂縣、清豐縣、東明縣等地被劃入河南省濮陽地區。

這次行政區劃調整,徹底奪走了大名府作為地區市的所有條件,剩餘的大名縣最終成為邯鄲地區的一個縣直到今天。

所以,大名府的沒落,是歷史和現實的必然選擇。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1993年7月,北京大名府遺址成為了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這一處文化遺址,坐落於邯鄲市東南方80公里的大名縣,整個遺址佔地面積約有36平方公里。

現如今,歷史上曾經赫赫有名的大名府已經淪為了一座縣城,這裡曾經是“和朔四鎮”之一,從春秋時期至唐宋年間,大名府曾經七為陪都,更是黃河以北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繁榮昌盛達千百年之久。

到底是何原因,讓這座曾經的北方重鎮,古城陪都淪落為了一個縣城呢?

大名府

北宋年間的大名府,作為汴梁的陪都,走過了它最輝煌的70年歲月。大明府之所以能夠成為陪都,有其重要的歷史原因。

首先就是大名府優越的地理位置,大名府坐落在黃河北岸,這就讓統治者可以南控中原,北望幽燕,東掌齊魯。再加上都城內又有河水穿流而過,這就為古城提供了便利的水利通道;

河水灌溉土壤,推動了這裡的農業發展。整個大名府周圍全是地市險要的沙丘、古道,成為了天然的兵家必爭之地。以上這些因素,也是歷代統治者要在這裡修建陪都的重要原因。

大名府連環畫

其次,政權的建立,文化的融合,經濟的發展,讓大明府逐步走向繁榮。早在十六國時期,隨著陪都位置的確立,這裡已經發展成為了一個政治文化中心。到了隋朝,由於大運河的開通,直接讓大名府成為了南北交通中最重要的一個樞紐,因為它就坐落在大運河永濟渠的樞紐中心上。這種得天獨厚的歷史優勢,讓它一躍成為了北方重鎮之一。

唐朝時期,隨著藩鎮割據的形成,大名府更是成為了藩鎮割據的分支中心所在,此後100多年的時間裡,這裡成為了一個單獨的、不依附於朝廷的都城。優越的交通位置,分裂割據時代所形成的軍事、經濟優勢,再加上數百年的陪都文化,都讓大名府曾經繁榮不已。

大名府

可是這些都只是過往,大明府作為中原地區曾經的軍事重鎮一度繁榮興起,然而到了元明清之際,當它的這些優勢不在,就註定了大名府的衰落。它由盛轉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造成。

第一點:自打元朝時期起,整個中國的經濟中心已經逐漸南移。翻閱歷史文獻可知,自從元朝開始,大名府的經濟已經日趨衰弱,甚至開始退出了全國發達城市的行列。之所以會這樣,是由於當地的農業經濟飽受多年戰爭的摧殘,導致整座城市的經濟元氣大傷,恢復起來更加困難。

大名府

第二點:宋朝以後,大名府交通樞紐的位置不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與永濟渠自宋以後常年淤積不通有關,這就導致南方貨物必須換一條通道到達北方,這樣一來,大名府失去了它原有的交通優勢,北方重鎮的地位一退再退。

第三點:隨著水災氾濫,又有新的城市取代大名府的原有地位。宋代以後,大名府連綿不斷的水災導致人們莊稼盡失、被迫遷徙,同時東部又有新的都市逐漸興起,取代了大名府的碼頭和工商業,長此以往,大名府的衰敗則成了必然。一座逐漸被歷史所拋棄的城市,淪落為縣城也就不足為怪了。


鳶飛九天2018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北宋的北京,不過當時的北京是河北的大名府。梁山好漢為了營救盧俊義,還曾經圍攻北京大名府,但現在沒什麼人會知道這個地方,因為北宋的大名府已經在明朝初年時被洪水給淹沒了。

明朝初年,漳河、衛河發大水,水位高過城牆,整個城池在這場洪水中被淹沒,而潮水退後淤泥高達一丈之深,沒人可以對這個淤泥進行清理,因此這場洪水後的大名府裡面的房屋建設、宮殿佈局都保持原來的樣貌。

後來的朝代有人在這上面重新生活,但已經不再是原來大名府的模樣。從政治意義上將,大名府在元朝之時就已經失去了政治地位,明朝之後的地位更是一路走下坡,導致成了一個縣城的存在。

元朝之前的大名府是作為長安的陪都存在,可以用來管轄其他的城鎮,所以當時的大名府還是很有政治地位的。在北宋時期,為了阻止契丹人入侵,宋仁宗將大名府改成了都城,那時候稱之為“北京大名府”。

因為變成了都城,所以也就成了政治中心,再加上宋朝時期商業極度發達,國家有錢。所以當時的大名府被建造的華麗異常,光是宮牆就達到3裡。而城中的經濟、商業、人口等一度處於頂峰的狀態。

但到了北宋滅亡,大名府被金國佔領後,它就完全失去了政治地位,並且金國人不善於運營,漸漸地經濟不斷衰落,人口也不斷流失,大名府幾乎成了一座空城。

明朝的大洪水更是直接將其淹沒,大名府也就徹底的消失在歷史中。雖然城鎮不在,但行政區域還是存在,所以明朝時又在原來的地址上重建了大名府,但這時候被稱為“明朝大名府”,跟原來的宋朝大名府已經不是一個味道了。

近代時期,行政區域又一次被重新劃分,大名府直接改成了大名縣,而後宋明兩朝的大名府徹底消失,只剩下一座印證歷史的古城牆。

歷史上大名府的消亡主要還是因為北宋滅亡後,它不再是政治經濟的中心,一旦一個地區失去了價值,無法帶動經濟後,人口就會大量流失。沒有政治意義、沒有經濟價值,那麼等待它的只能是被遺棄,成為一個故事。


大國布衣


大名府的興起與衰落均與北宋息息相關,因契丹的崛起和燕雲十六州的丟失,大名府的戰略地位得以全面提升,然而隨著北宋的滅亡,大名府的戰略地位便開始迅速下降,自然也就不再被重視。此外,如今的大名縣只是明朝大名府舊址,而並非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城舊址,北宋的大名府城在明朝建文年間的一場大洪水中已經被沖毀了。

北宋為抵禦契丹,大名府的戰略地位極為重要

契丹不同於之前的那些部落聯盟式的遊牧政權,除了生活生產方式的不同,契丹與中原王朝一樣,同樣是個高度集權的國家。再加上燕雲十六州被契丹佔據,北宋東北方向幾乎無險可守,如此一來,地處黃河和太行山之間的大名府便顯得極為重要(如下圖)。

△地處黃河與太行山之間的大名府

北宋初期,宋朝還曾意圖收回燕雲十六州,然而隨著雍熙北伐的失敗,北宋最終失去了奪回幽雲十六州的機會。此後,宋太宗和群臣開始從戰爭的現實中逐步改變對遼策略,終於使得北宋對遼國開始從戰略進攻轉入了戰略防禦。

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契丹在薊縣、通縣和唐山一帶集結重兵,意圖南侵。消息傳到京師之後,對於該如何應對,文武官員卻出現了爭議,很多人主張將京師遷至洛陽,另有部分人主張積極與遼國講和,主戰派反而只有少數。

丞相呂夷簡因為曾有在大名府為官的經歷,對於黃河以北的情況極為熟悉,於是他說道,“使契丹得渡過河,雖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聞契丹畏強侮怯,遽城洛陽,亡以示威”、“宜建都大名,示將親征,以伐其謀。”也就是說,如果遷都洛陽,契丹將毫無顧忌的渡過黃河,那時即使有再高的城牆,也難以抵禦敵人的進攻。契丹人是典型的欺軟怕硬,匆忙遷都洛陽便是示敵以弱,乃是自取滅亡。應該在大名建立陪都,做出御駕親征的決心,這樣才能粉碎契丹南侵的圖謀。

△宋仁宗趙禎

於是,大名府便成為了北宋繼西京河南府、東京開封府、南京應天府之後的第四個京城,史稱北京大名府。作為京師的北大門,只要守住大名府,就等於堵塞了敵人難度黃河的通道。故而北宋在大名府的建設上可謂傾盡全力,外城周長達48裡,宮城周長也有三里,可謂相當雄偉壯麗。

慶曆八年(1048年),北宋又於大名府置大名府路,領北京、澶、懷、衛、德、濱、隸等州軍。此時的大名府,可以說是達到了歷史的巔峰。

北宋滅亡之後,大名府戰略地位下降

隨著北宋的滅亡,在金國統治時期,大名府的戰略地位便已然開始下降,不過隨著完顏亮遷都燕京(今北京),並有意南遷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原因,大名府的戰略地位還不至於降低到冰點,因而依然存在單獨的大名路大名府。

△元朝的大名府處在絕對腹地

不過,隨著元朝的興起,在先後滅掉金國和南宋之後,大名府的戰略地位開始迅速下降。按照元朝的行政區劃,大名府隸屬於中書省,乃是元朝的絕對腹地。作為軍事戰略要地出現的大名府,隨著戰略地位的下降,自然也就不再被重視。

明朝建立之後,北元殘餘勢力北返,隨著燕雲十六州重新回到中原王朝手中,明朝的戰略防線重新北移至了太行山以北的陰山和大興安嶺一線,因東北部有燕山作為阻攔,大名府同樣不再具有之前的重要戰略地位(如下圖)。建文三年(1401年),隨著一場大洪水淹沒大名府城,曾經雄偉壯觀的大名府城就此成為了歷史。

△防線北移,大名府戰略地位下降

至於如今的大名縣城,其在歷史上其實也曾是一座府城,不過卻不是宋朝的北京大名府城,而是明朝的大名府,北宋的大名府城遺址其實在今天的大名縣大街鄉。而大街鄉的大明街,歷史上曾經叫舊城大街,乃是北京大名府城的中心,而東門口、鐵窗口、南門口、北門口四村,則是這座古城的四道城門。


香茗史館


題目中這個問法就不對,大名府跟大名縣兩回事。

先有大名府,唐朝晚期,藩鎮割據嚴重,至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魏博節度使田悅不遵唐命,自稱魏王,改魏州為大名府,這是第一次提出大名府。

而大名縣則是五代後漢時期。

雖然田悅改名,但唐王朝不承認,故仍然稱魏州,公元923年,李存勖稱帝於魏州,後改魏州為興唐府,五代輪番交替,後晉時又改興唐為廣晉府,至後漢乾祐元年,劉知遠自覺再叫廣晉府實在毫無意義,畢竟漢早已代晉,故追唐時魏博節度使田悅改名一事,正式將廣晉府改為大名府。

這是大名府被歷史認證的名字,也就是在這時候,原廣晉府治下廣晉縣被改名為大名縣。

後漢,宋,金,元明清等皆未改名,但歷史名城大名府卻於明朝時被洪水淹沒,後明朝重建,但原來經常出現在《水滸》中的北京大名府就此消失。

其實大名府跟大名縣,就跟西安與長安的關係一樣,老有人說長安改名西安十分失敗,這不搞笑麼,西安那邊一直有長安啊。

所以不是千年古城大名府淪為大名縣,而是原大名府被淹沒,同時隨著明清兩朝統一南北,大名府的軍事地位下降,荒廢也是正常。

周華健有一首歌叫《我上大名府》,可以聽聽


方山中人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因為元朝之後就選擇定都了北京,大名府在政治意義上就失去了地位。隨後它的地位一路降低,就變成縣。


在元朝之前,中國古代的都城選擇的一般都是長安,也就是我們現在的西安而當時的大名府可以作為陪都用來管轄其他的區域。所以在當時還是很有政治地位的。

大名府最繁華的時期,實際上是在北宋時期。當時為了阻擋契丹南侵。宋仁宗接受了大臣的建議,將大名府建為都城。這時候的大名府,別名“北京大名府”。

因為是都城,所以建立的非常華麗,宮牆就有3裡多。而且因為是首都政治經濟的中心,所以經濟也非常繁榮,居住人口越多。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城市。

但是到了後期,北宋滅亡大明府被金國佔領,所以也就失去了它原來陪都的意義。所以在後來經濟不斷衰落,人也都走了大半。


到了明朝的時候又發生了一起天災,一場大洪水將大名府淹沒。所以這個大名府是徹底的消失了。雖然這個大名府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個行政區域還是存在的。後來又重新建了一個大明府,稱為明代大名府。

到了近代,行政區域開始被重新規劃。大名府被改為了大名縣從此之後大名府不再存在,只剩下一座古老的城牆。

其實大名府消亡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政治地位沒有以前強,從而帶不起經濟,也沒有人居住。所以就沒有之前大名府那麼繁榮的樣子了。


江水趣談


大家看過水滸傳,就大約知道水滸裡面有一個著名的地方叫做大名府,當時蔡京蔡太師的女婿梁中書就是在大名府任府尹。事實上在北宋的時候,可謂是大名府最輝煌的時候了。

在中國的古代,除了一個最大的首都之外,往往還會建一些其他的附屬的都城。例如我們常常所聽到的很多朝代都是以長安作為都城,但是洛陽是作為第二首都的,在北宋則有四個都城,東京汴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北京大名。也就是說當時的大名府,事實上就是北宋的四大都城之一,放到現在就相當於直轄市之一了。

所以水滸裡面梁中書這個大名府尹地位相當的高,不是一般的知府可以相比的。在北宋的時候,大名府的地位之所以如此之高,和當時的國防形勢有很大的關係。因為在北宋初年,趙光義兩次北伐都未能夠奪回幽雲十六州,以至於北宋北方的國防形勢相當的嚴峻,遼國的騎兵幾乎可以一馬平川殺到黃河邊上。而當時的汴梁就在黃河的南邊,所以有必要在黃河的北邊設定一個重鎮。

大名府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最終就脫穎而出,成為了當時僅次於首都汴梁的重要地方之一。不過大名府的輝煌,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隨著北宋的滅亡,大名府的輝煌也就不在了。因為後來的金國還有蒙古人都佔領了幽州燕京,並且他們都以當時的燕京也就是現在的北京作為首都或者第二都城,在這種情況下,大名府自然就衰落下去了。後來到了近代進行行政區劃的改變,大名府就成為了一個縣城,也就沒有往日的輝煌,只剩下一段古老的城牆。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大名府

大名府在唐朝時,是在魏州的轄區內。當時的魏州除了大名府,還包括河北的魏縣,河南省的南樂、清豐、範縣、臺前,山東省的冠縣、莘縣、陽穀等。

唐武德四年,稱為魏州。幾十年後,到了龍朔二年,將魏州改為冀州。又過十年,到咸亨三年,又複稱魏州。

唐朝在短時間內,將同一地方的名稱來回轉換。最難受的,恐怕是當地的百姓,十年前是翼州人氏,十年後又變回了魏州人氏。

唐建中三年(782年),終改魏州為大名府。

公元923年,晉王李存勖統一河北,國號唐,史稱後唐。將魏州升格為興唐府,都名東京。兩年後,遷都洛陽,這時的大名成了陪都。

大名府經歷九個朝代,歷時1042年。曾兩次作為國都,七次成為陪都。特別是到了北宋時期,大名府經濟繁榮,城市發展達到頂峰,併成為北宋第四個陪都,此明大名府被欽定為“北京大名府”。

雖沒有唐朝時的魏州城大,卻因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成了扼河朔、中原的咽喉地帶。 

到了元朝,大名城沒有多大的改變。

明朝惠宗建文二年(1401年),由於漳、衛兩河同時氾濫,大名府城徹底被洪水淹沒。同年九月,都指揮使吳成在御河北岸重新築大名府城(即現在的大名城)。

明永樂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平,大名府為京師大名府。因直屬於北京的轄區為北直隸,又稱直隸大名府。

清朝則屬直隸省,曾一度成為直隸省的第一省會。

中華民國二年(1913年)二月,裁府並縣,廢大名府入大名縣。

大名縣隸屬於邯鄲市

1949年,國家成立平原省。其範圍包括,河北省南部、河南省北部和山東的西北部。下轄濮陽、安陽、新鄉、聊城、湖西和菏澤6個專區。省會設在新鄉,與河南省會開封隔黃河相望。

1952年,平原省撤銷,下轄的6個專區被拆分,濮陽、安陽和新鄉被劃入了河南省。菏澤、聊城、湖西則被劃歸山東省。 河北省南部的清豐縣、南樂縣、東明縣和長垣縣,跟隨濮陽專區,被劃入河南省。

而河南省北部的臨漳縣、涉縣和武安縣則劃分給了河北省。 此時的大名,在自己的4個縣被劃入河南省之後,大名城區變成了河北省最邊緣的地區,已經不再適合作為地級市。

此外,河北省在得到了河南省的3個縣之後,成立了新的邯鄲地區。從那時起,大名縣隸屬於邯鄲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