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由于临近过年好些琐事没能处理清楚,所以近段时间文章更新的有点慢。今天抽出点时间给大家介绍邢台东部大县威县的一些情况,威县是河北省邢台市辖县,位于邢台市东南部,东与清河县接壤,西与广宗县交界,南与临西县、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市相连。威县总面积1012平方公里,总人口60万,为邢台市人口第二、面积第三大县。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威县历史悠久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唐朝前属贝州广平国属地,后经历史沿袭发展与唐初期属宗州、金代改称洺州、元代起改称威州、自明代起降州为县自此威县的名称沿用至今。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为什么说未来几年最有望成为邢台东部的中心城市呢,威县地处黄金十字路口的位置承东启西连接南北,106国道穿境而过、境内还有青银高速、东吕高速、邯黄铁路、京九铁路、大广高速等等这些便捷的路网紧紧的包围着这个县城,使得以威县为中心向东南西北3小小时交通圈均可到达多个省会及中心城市,邢台市往东直到清河山东边境近100多公里没有一个中心城市,威县所处的位置作为中心城市发展是最合理的,近几年撤县设市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未来几年威县的可能最大。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书归正传老李是个历史爱好者介绍威县少不了这里的历史古迹,威县虽然经历的几千年的历史但是留给我们能够看到的古迹确实不多了,著名的威州古城经历战火的历史沧桑现在已经荡然无存了,我们能看到的只有历史资料上的那些介绍。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然而这里却有一处非常值得参考的文物古迹那就是鲧堤遗址,鲧(gun)大禹之父、夏启之祖、鲧治水多年后因治水失误被尧帝惩罚,这是上古时期的传说,由于没有文字的记载所以不被证实,但是(山海经)确实有鲧堤的记载,鲧堤威县最著名的历史古迹之一在威县境内,鲧堤遗址长约20公里,自邵固村南经全礼村西过孙庄至南仓庄,再向北折至团堤村,而后入南宫境内,现在邵固至孙庄一带,鲧堤遗址保存较为完好,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犹能显示出堤陡水湍的痕迹。虽然这段长达百里的防洪大堤不能被证实上古时期所修,但是近代史料都有记载,历经多次修缮直到清后期此堤才被废弃。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看完著名的鲧堤来到威县不得不说的就是这里的义和团纪念馆了,清末著名的义和团运动起源地就是在威县得到快速发展,当年扶清灭洋的旗帜竖起时刻,也是中国人民觉醒的时刻,著名的义和团运动成为抗击外国侵略势力的急先锋,虽然后期被昏庸的清政府镇压,但是义和团运动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成为邢台人的骄傲和自豪。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义和团运动纪念馆位于威县城关。规划面积150亩,距邢台77公里,现有义和广场、纪念馆、赵三多故居、纪念碑、墓地、“义和团议事厅”和部分文物。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革命之一,孙中山给予高度评价,义和团运动纪念馆景区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虽然威州古城遗迹很少但是这里还留有一处非常值得大家去参观始建于元代的清真寺,这个寺院位于威县县城内黄街中段西侧,由时任威州知州王伯大携黄阿訇所建,是邢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威县是邢台地区回民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有回民数量超过五千人之多,清真寺就成为了他们聚集地之一了,正因为这里回民多所以来这里旅游你肯定会吃到最正宗的羊肉了。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虽然县城古迹不多但是在县城西侧有一处也是值得大家留意的,那就是位于威县大高庙村的定陵了,但是此定陵非明定陵,这所陵墓是西汉时期广宗王刘如意之墓,历经2000年的沧桑陵墓遗址尚存,但是陵墓所属文物都已被盗, 虽然现存遗址被破坏但是这所陵墓对于研究西汉时期的文化还有当地的历史经济状况有非常高的价值。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经历的几千年的风雨历史留下来的古迹不多,但是这里确实著名的红色根据地之一,像抗日战争时期著名的领袖邓小平、徐向前、元帅刘伯承、等等多位领导都在此工作并指挥抗战,威县人民为抗战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和贡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县城在日新月异的发生着变化,一个个工业园区、高科技示范园如雨后春笋一般拔地而起。来到威县别忘了一件重要的时期就是品尝这里的著名小吃饼卷经济实惠10块钱就可吃饱。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邢台东部千年古县威县、义和团起义发源地、最有希望撤县设市县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