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惠仁:嘉禾——為《小說月報》《散文》四十歲而寫

我時常到南京路與赤峰道交口一帶轉悠,那是百花社的舊址所在,我想找到一些四十年前的氣息。其實,對每個中國人而言,四十年前的一些瞬間,是關鍵瞬間啊。之前是一種生活,之後是另一種生活。在百花社舊址的對面,當年屬於新蕾出版社的一幢小樓還在,而百花社的舊址上,早已矗立著摩天大樓。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百花文藝出版社擁有六本文學期刊,其中創刊最早的兩本是《小說月報》與《散文》,它們都創刊於1980年1月,至今行銷四十年。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在中國,完全不知道這兩本刊物的寫作者不多。一個是中國第一本文選式文學期刊,另一個則是中國第一本專業散文期刊。一個隔代沿用了文學研究會會刊的名字,另一個則直接以一種文學體裁來為自己命名。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當初討論兩本刊物的用名,是頗有故事的。爭論是自然而必然的:以地方文化的根性為著眼點,總是想把天津文化與地理元素注入進來;以寫作及出版優先的原則來考量,美學價值及市場意識又總是想擺脫地域文化的苑囿。後者佔了上風。於是取名的思路便在天津概念之外展開。我想告訴大家的是,刊齡小於四十年的文學雜誌,你們現在安享的名字,好些是我們考慮過的。特別驚險的情形發生在1979年的隆冬時節,需要下一個決心了,兩個刊物的名字不能久拖不決——五十年代就已經是天津出版領路人的林吶先生再次被起用,他需要做出抉擇了:在“小說月刊”與“小說月報”當中他得選一個,在“美文”與“散文”當中他也得選一個。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後來的故事,便是大家都知道的,1980年的1月,《小說月報》《散文》走進了中國人的文學生活。當時的我十歲,隨父母住在安徽潛山的野寨中學。野寨中學的閱覽室是了不起的,幾乎訂閱了所有當時中國最新的文學藝術雜誌——我從十歲開始接觸中國當代文學藝術,其中就有《小說月報》和《散文》。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我很幸運,與《小說月報》《散文》有這麼深的緣分。五年前,我們為這兩本刊物的創刊號做了復刻本。發黃的老刊翻著翻著,眼裡就湧出淚來。基因如此強大啊,相貌、骨骼、氣息以及基於市場收益而萌動的那一點點小心思,當初的它們已經長在了我們身上。

我入職百花後,就在《散文》,跟隨賈寶泉先生學做期刊編輯。在張自忠路189號,九樓930房間,下班後,關於文學,我與賈先生有過無數次長談。辦公室巨大的窗戶外,和平區閃爍著萬家燈火的時候,我們還在交談。劉鐵柯先生是《散文》的資深編輯,是他在一個內部刊物上首先發現並極力推薦《許茂和他的女兒們》出版的。到《散文》的第一天,鐵柯先生就對我說,我馬上退休,我把桌子收拾出來你就坐過來,還有一輛自行車我也留給你。同一時期,主持月報的是馬津海先生,雖然與我隔著編輯內部細分的行當,但一樣是可以交心的師友。津海先生的編輯思想是明快明朗明確的,也許你要在黑暗中摸索很多年才知道他的口頭禪的分量:為讀者辦刊。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好作家把心交給讀者,好編輯也是這樣。

那天,有朋友問,是四十年嗎?怎麼可能才創刊四十年啊。

1980到今天,是四十年。但時間不僅僅是一個矢量刻度,在人的情理儲存上,某些四十年,是有超額的體積、面積與重量的,以至於連此刻的我也懷疑,《小說月報》《散文》是不是誕生在更早的年代?或者因為它們的出現,回應了中國人一個深遠而長久的期盼——在這層意義上,它們從來就有,並不必刻意強調它們誕生在某個具體時刻。

1980年,我十歲。那年春節,我在外公家度過。外公家的大門上貼著我寫的春聯,是那一年全中國流行的春聯:凱歌聲中辭舊歲,長征路上迎新春。

四十年後,又一個新的春天。中國是農業大國,茁壯的禾苗隱喻著多少美好的期盼。多少徽章上纏繞著它——嘉禾。

《小說月報》《散文》,是百花的嘉禾,也是中國的嘉禾。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汪惠仁:嘉禾——为《小说月报》《散文》四十岁而写

更多好書

百花文藝

輕鬆訂購百花期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