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缠论中枢的概念理解,级别的区分,你们是怎么看的?

手机用户59976534260


刚好今天又这了一篇关于级别和中枢的文章,正好贴上来。

《关于缠论级别瞎胡扯话题二》

总有人说我级别很大,动不动就是日线了,才走了几天就日线了。别人顶多30分,你就日线,甚至还有人是5F,你又日线了。今天中午抽空,就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1、首先,缠论里的“级别”,并不是用时间来定义的,只是用时间来表述而已,比如说,5分钟级别走势类型,那你真打开一张5分钟k线图来看,那就是着相了。那么缠论里的级别到底是怎么来的?这个缠师在63课里,说的非常清楚,这里有个很重要的概念,递归。我们再看看原文:如果我们首先确立了显微镜的倍数,也就是说,例如我们把 1 分钟图作为最基本的图,那么就可以开

始定义上一课程说的分型、笔、线段等等。有了线段,就可以定义 1 分钟的中枢,然后就是 1 分钟的走势类型,然后按照递归的方法,可以逐步定义 5 分钟、30 分钟、日、周、月、季度、年的中枢和走势类型。这段话真得好好揣度。说白了,顶底分型确定笔,笔确定了线段,线段确定了1分钟的中枢,有了1分钟的走势类型,就可以确定5分钟的中枢,从而确定5F的走势类型,逐步确定到更大级别的走势类型中。所以,这里并非是让你5分钟级别就去看5分钟的图。30分钟级别就看30分钟图。

2、下来我们在仔细说一下,递归的概念。还是刚才那段原文,我们仔细揣度一句话“有了线段,就可以定义 1 分钟的中枢,然后就是 1 分钟的走势类型

”。说的很清楚,首先确定1分钟的中枢,有了一分钟的中枢,就可以确定1分钟的走势类型。也就是说,中枢的其中一个作用是用来确定走势级别的。那么中枢的定义又是什么呢?(这都是老声常谈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翻我以前的文章,不过这里我大概还是提一嘴),看看缠师原文:入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的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缠中说禅走势中枢。缠中说禅盘整: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只包含一个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盘整。缠中说禅趋势:在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中,某完成的走势类型至少包含两个以上依次同向的缠中说禅走势中枢,就称为该级别的缠中说禅趋势。该方向向上就称为上涨,向下就称为下跌。(看图一),站在黑色是5分钟级别的角度,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重叠部分,就是图中(左边)1分钟级别的2这个上的走势类型,就是中枢。右边,有两个中枢就是趋势,右图则是一个上涨趋势(也是缠师经常说的a+A+b+B+c,只是我用1-2-3-4-5代替了)。

3、中枢确定了走势类型的级别,但其实很多人在这个地方把中枢的定义搞混了。不妨我们再费事一点,我们把缠师说的上涨+盘整+上涨用图形来代替。看图二。红色1F级别,黑框三个走势类型都分开清楚。那么我们现在把这张图递归到5分钟级别,看图三。就变成了一个由3个5分钟(图中黑色箭头)级别组成的更大级别盘整走势。在递归到一个更大级别。看图四。蓝色箭头就变成了一个30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了。所谓的递归,也就是这么个意思。所以你搞清楚了这个级别,你就可以搞清楚第一二三类买卖点。操作才有基础可言。

4、图五,我给整理出了一个各个级别的递归图,大家可以看看。

5、所以当你看到一个由3个1分钟级别构成的中枢,那么加上进入中枢的段,和离开中枢段,就构成了一个30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

6、那为什么你会觉得我的级别大呢?比较多的一种原因是因为你可能把中枢的概念理解错了。看图六。

7、图7,我截取了缠师57课的插图。12-23-34这三段是一分钟中枢,缠师说的很清楚,那么12就是线段,23/34也是线段。你仔细看,线段内部有超过5根K的顶底分型,构成的笔。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应该是按照缠师说的级别来的,并不大。









梵晓865


缠论和波浪理论一样,发展到现在,也有了千人千缠一说,其实不用在意自己的理解与别人不同,划分的级别不同,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理解,你的划分级别,是不是为你的投资带来了盈利,能为你带来持续盈利的理论,就是好理论。笔者是个实用派,何必去管级别划分对错,实用就行。市场中总是存在这大V,那股评,分析股票头头是道,我就想说一句,这么厉害,为什么不自己做股票去,比做股评盈利的多的多。

缠论中枢

缠论中枢就是一个平台整理的过程,或者说是多空双方势均力敌的过程,连续三笔共同的部分叫做中枢,我们可以理解为拉锯战开始的区域,以后战场的扩大,多空双方投入兵力的增多都是围绕最开始的这个中枢构筑出来的。所以,构筑中枢的前三笔非常的关键,界定了中枢的上下沿的边界。这就延伸出了中枢的定理:

  • 1.中枢只有上下边界,没有左右边界

  • 2.中枢是不断涨大的

  • 3.上涨中枢的起笔是回调笔,下降中枢的起笔是反弹笔

以指数60分钟走势为例,这个中枢形成是14-15、15-16、16-17三笔的共同部分,也就是16-17的区域,上边界是17号点,下边界是16号点,16-17构筑出了中枢的平衡位。在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之前,这个中枢就不会被破坏,这种平衡就不会被打破。

比如,18-19一笔出来时,19号点打破了17号点的上规,这说明多方占优势,但是,接着又被拉回了中枢内部,说明空方没有被彻底打败,只是暂时被压制。同样,21-22出来之后,也只是空方占据一时的优势而已,因为后面22-23又被拉回了中枢。因此,中枢形态下的操作规则是向下出中枢买,向上出中枢卖,反人性的操作,这种操作叫做吸血模式,能有效降低持仓成本,在出现第三类买卖点之前,就始终认为这个中枢不会被破坏,这就是中枢操作的规则。

但是,一量出现第三类买卖点,表示多空双方的平衡被打破,这时的操作就要从震荡模式的低吸高抛转变为单边模式了。要么单边持有,要么空仓休息。

以上是笔者对中枢的理解和应用,比如当下,如果23之后再次向下出中枢,就是好的买点,如果能不破22号点就是加分项,这说明空方力量在减弱,多方力量在增强,多空逆转的形势一旦形成就会向多方发展。

中枢的级别

关于中枢的级别存在很大的分歧,其实到现在笔者也有不少迷茫的地方,但是这不妨碍分析。

比如上面这张图是60分钟当前指数图,从11号点的3288点开始到现在,笔者的划分就是日线的一笔回调,虽然14-17之间的中枢已经到了第9笔,中枢的级别涨大了,按递归来说,这个中枢现在已经相当于日线级别,但这不妨碍我把11-22画成日线一笔,这不矛盾,因为结构如此,所以,我还是把这个中枢看成60分钟级别。

中枢扩张形成的中枢级别可以这样划分,但中枢扩展就不可以,如果18-19一笔内部形成了60分钟的线段,换言之,这里形成了三买,但之后又被拉回了中枢,形成了中枢的扩展,那中枢的级别在60分钟上表示就不合适了,要到更大级别上才合理,而11-18为日线的第一笔,18-19为日线的第二笔,之后为第三笔。言尽于此吧,能明白的就明白了,不能明白的我也不知道怎么解释了。

总结:对于缠论的理解不需要要求所有人一致,股市在进步,技术分析也在进步,我们学习技术分析的目的是在于分析股票,目标是为了盈利,检验理论最终的方式是盈利,既然能为你带来盈利,何必去渴求别人的认同。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淡淡禅风


缠论不是新型的理论,缠轮的本质和传统的图形技术分析是一样的。缠论的买卖点其实是对主力行为的跟踪,而不是超前于主力行为。当主力收集够筹码的时候,准备拉升之前,那么我们用技术分析看到的,就是k线在筑底。用缠论看,就是在做地位中枢或者出现二买。

下面我们来理解一下缠轮中枢的概念。某级别走势类型中,被至少三个连续次级别走势类型所重叠的部分称为中枢走势。


小肥悟道


看来,没几个看到中枢的本质性和她的原理所在

因此,千人千变、千缠。。。。

不通过“相”看到其所以然,即使天天说,最后终是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