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你学习书法的“初心”是什么?

手机用户草书


书法不仅仅是学习、练习写字这么简单的事情。中国书法艺术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仁人志士,还是寻常百姓,都有许许多多的书法爱好者,更有闻名中外的一代又一代的书法大师及其他们的闻名遐迩的传世之作!汉字字体和人的修为的独特魅力与表现,早已超越了“真、行、草、隶、篆、金文、石鼓文、甲骨文”等字体及其技法的执笔、用笔、用墨和笔法、笔势、笔意等等,导引出了“文如其人,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高洁的文人情怀,令人肃然起敬!


五千多年的


我在小时候,我们一家在边疆,距离老家很远,经常看到父亲要写信给老家亲人,字迹工整,字义明了,我就开始模仿练习,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就在废报纸上用掺水的墨水练习,毛笔也是重复用的毛掉完,上中学后在学校可以帮助出板报,过年帮邻居写春联,参加地区中学生书法比赛获得了奖励,我的书法初心就是自己喜欢,可以帮助别人,可以帮助社会。


西部观石


我小学三年级被母亲送去学书法,“初心"很平凡,就是因为字写得丑……



母亲是60后,工人,没上过大学,对我的教育基本属于放养型&宠爱型,没知识分子那样的系统;但她心中有对传统文化的热爱,非常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所以唯一的兴趣班,是让我学习书法这门课。


母亲只是让我学,练不练好字随意;我便兴高采烈地答应,每天放学去学书法。


现在只依稀记得法老师的姓杨,让母亲买柳公权的楷书字帖;然后,教我从横开始写起,“逆风起笔,转锋顿笔,提笔右行,回锋收笔”,一写就是课后的一下午。


我小学、初中在班级学习成绩是前两名,却没有坐下练字的细心。老师教,我也在学,但总没别的孩子练得好;另外回家还带来了副作用,将墨汁抹在衣服上,床单上。


母亲却毫不生气,只笑着夸我练得“到家”,都练到了床上。然后认真地将我的衣服、床单洗净,甚至还洗掉我自己抹在脸上的墨汁。


然后继续送我练书法,也不要求我练出成绩。


在母亲心中,不仅不能强求孩子,还尊重他的天性。


再后来,杨老师带着一个班的孩子去参加比赛,就几个人没获奖,其中包含我。


母亲很坦然地接受结果。


2002年,我上了高中,才开始好好练字,但这是高考的要求。我已经不练书法好多年了。


2013年11月,我母亲因肺腺癌晚期去世。像今年被“新型冠状病毒”夺去性命的亲人一样,我痛恨自己无能,没法从病魔手中抢救回自己的至亲,却只能接受现实,苟且地活下去。


这七年每每难过时,我就会回忆起和母亲的点点滴滴。脑海中会浮现出那一一个练完书法的下午,母亲接我回家,看着满身沾满墨汁的小男孩,笑着夸我的把书法练到了床上……


【我的亲身经历,您喜欢要点赞关注哦】


涛说乱世史


记得在上小学的时候,一周有一节课时教授写大字的课程,老师都是先点评后教授再在课堂上完成写大字作业,老师批改作业是非常认真的,写的好的字都画上一个圈,而且都有批语。每学期都会举办一次大字比赛。所以那时候,每个学生的大字都写得还不错。

因为当时年龄尚小,不懂得写大字就是书法,只是不甘落后。

到了成年以后,才懂得字写得好的用处。如果你写字写得好,那怕是签个名,人家都会赞叹一声″你写的字真好",也会给人一个好的印象。

至于学习书法的″初心",到是没有想这么多,在学校上大字课时只是用心学,写好每一个字,不甘心落后的想法。

到了工作岗位上,有一手好字,用处真是不少,比如出板报,写标语,刻腊板,连写恋爱信都有同事請求帮忙等等。

有一种说法″字如其人"也不知有沒有道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会给人愉悅,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悦来茶馆老板


大家好,我是星河。

我曾经学习一段时间的书法,那时候我觉得字写得好看,特别帅气,起码能时不时的表现一下。

读书时,我写的字太丑了,看到班上那几个字写的好的,都有女生讨论。长得帅的,有女生喜欢。学习好的,更是一群女生喜欢。照了照镜子,我觉得我要好好钻研书法。

其实书法是门艺术,好的书法能有跃然纸上之感,会包含有书写者的人生感悟。说起来比较玄,实际也真是如此。古语有云嘛,见字如见人,从他的字里,就能大致知道这个人是什么性格,经历,性别等。

书法好的人,观者会觉得如画一样,能体会其中的内涵,也能培养人的审美能力。

练习书法更会提升个人的耐性,磨练意志。

所以啊,有时间的人最好去练习书法,好处多多。如果能从小时候开始练习书法,对他的人格塑造也是大有益处。包括现在短视频平台,都有人能用写字、书法等赚到钱了。

所以,我后悔当初我没坚持下去,只因为有人说我帅……


冰阔落好喝


我对书法的“初心”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小的时候,家是农村的,那时候家里没有人让你去练书法,但是每当春节村里老人写春联的时候,心里总是默默的模仿,初中后,我历史老师写了一手好字更是羡慕的不得了,现在虽然工作很忙,但在没事的时候总想拿起笔写上几笔,虽然我写的不好但就是爱好!


幸福QCY


说到初心,其实真的没想那么多。

开始练习只是因为喜欢,没别的。从来没想过要练到什么程度或者什么境界,单单就是喜欢,把写字当成一种爱好而已。

从小就喜欢写字,启蒙者是爷爷,那时候还跟着爷爷练习一段毛笔字。后来爷爷身体不好,我也跟着父亲搬家去了外地。毛笔练习就此搁置,可是我却喜欢上写字。没有条件练习毛笔字,那就写硬笔。直到现在我依然每天坚持练习,没有老师的专业指导,进步很慢。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每天都在写,只要持续的输出,就一定会有效果。

现在想来,其实做什么事都会有一个初心的。或者当初自己根本就没在乎,也就忘记了初心。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发现当初的一个决定,竟然能影响到自己的一生。就写字而言我写的还很不成熟,可我在坚持,从没放弃,以后也不会放弃。

爷爷当初教我写字,他的愿望就是单纯的让我写好字。可是无形之中他却培养了我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知难而进的勇气。我的字虽然写的还很差,可我感谢爷爷,感谢他在我年幼之时就就教会我不忘始终的初心。

这就是我写字的初心,不忘始终。


雨夜构想


我没有系统的学习过书法,书法水平也不高,虽然我很喜欢书法。我只是在小学时,上过当时称为毛笔课,也叫大字课。学习毛笔的初心,就是不留级。后来,到了大学,及工作后,逐渐喜欢书法了。但更多的是练习硬笔书法,自成风格,闲来常常研习硬笔书法消磨时光。


哎呀我要飞跃


(一)中国画盛用线条,西洋画线条都不显著。线条大都不是物象所原有的,是画家用以代表两物象的境界的。例如中国画中,描一条蛋形线表示人的脸孔,其实人脸孔的周围并无此线,此线是脸与背景的界线。又如画一曲尺形线表示人的鼻头,其实鼻头上也并无此线,此线是鼻与脸的界线。又如山水、花卉等,实物上都没有线,而画家盛用线条。山水中的线条特名为“皴法”。人物中的线条特名为“衣褶”。都是艰深的研究工夫。西洋画就不然,只有各物的界,界上并不描线。所以西洋画很像实物,而中国画不像实物,一望而知其为画。盖中国书画同源,作画同写字一样,随意挥洒,披露胸怀。19世纪末,西洋人看见中国画中线条的飞舞,非常赞慕,便模仿起来,即成为“后期印象派”。但后期印象派以前的西洋画,都是线条不显著的。\r(二)中国画不注重透视法,西洋画极注重透视法。透视法,就是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物。西洋画力求肖似真物,故非常讲究透视法。试看西洋画中的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形体都很正确,竞同真物一样。若是描走廊的光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丈的距离来。若是描正面的(站在铁路中央眺望的) 铁路,竞可在数寸的地方表出数里的距离来。中 国画就不然,不欢喜画市街、房屋、家具、器物等立体相很显著的东西,而欢喜写云、山、树、瀑布等远望如天然平面物的东西。偶然描房屋器物,亦不讲究透视法,而任意表现。例如画庭院深深的光景,则曲廊洞房,尽行表示,好似飞到半空中时所望见的;且又不是一时间所见,却是飞来飞去,飞上飞下,几次所看见的。故中国画的手卷,山水连绵数丈,好像是火车中所见的。中国画的立幅,山水重重叠叠,好像是飞机中所看见的。因为中国人作画同作诗一样,想到那里,画到那里,不能受透视法的拘束。所以中国画中有时透视法会弄错。但这弄错并无大碍。我们不可用西洋画的法则来批评中国画。\r(三)东洋人物画不讲解剖学,西洋人物画很重解剖学。解剖学,就是人体骨骼筋肉的表现形状的研究。西洋人作人物画,必先研究解剖学。这解剖学英名曰anatomy for art students,即艺术解剖学。其所以异于生理解剖学者,生理解剖学讲人体各部的构造与作用,艺术解剖学则专讲表现形状。但也须记诵骨骼筋肉的名称,及其形状的种种变态,是一种艰苦的学问。但西洋画家必须学习。因为西洋画注重写实,必须描得同真的人体一样。但中国人物画家从来不需要这种学问。中国人画人物,目的只在表出人物的姿态的特点,却不讲人物各部的尺寸与比例。故中国画中的男子,相貌奇古,身首不称。女子则蛾眉樱唇,削肩细腰。倘把这些人物的衣服脱掉,其形可怕。但这非但无妨,却是中国画的好处。中国画欲求印象的强烈,故扩张人物的特点,使男子增雄伟,女子增纤丽,而充分表现其性格。故不用写实法而用象征法。不求形似,而求神似。\r(四)中国画不重背景,西洋画很重背景。中国画不重背 景,例如写梅花,一支悬挂空中,四周都是白纸。写人物,一个人悬挂空中,好像驾云一般。故中国画的画纸,留出空白余地甚多。很长的一条纸,下方描一株菜或一块石头,就成为一张立幅。西洋画就不然,凡物必有背景,例如果物,其背景为桌子。人物,其背景为室内或野外。故画面全部填涂,不留空白。中国画与西洋画这点差别,也是由于写实与传神的不同而生。西洋画重写实,故必描背景。中国画重传神,故必删除琐碎而特写其主题,以求印象的强明。\r(五)东洋画题材以自然为主,西洋画题材以人物为主。中国画在汉代以前,也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但到了唐代,山水画即独立。一直到今日,山水常为中国画的正格。西洋自希腊时代起,一直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中世纪的宗教画,大都以群众为题材。例如《最后的审判》、《死之胜利》等,一幅画中人物不计其数。直到19世纪,方始有独立的风景画。风景画独立之后,人物画也并不让位,裸体画在今日仍为西洋画的主要题材。


天道酬臻


我学习书法的初心是相对简单和纯粹的:为自己培养一个能够持续的兴趣爱好,不带任何功利。

(硬笔习作)

我从小就喜欢书写,而且周围的人常常夸我几句,久而久之对书写便有了更浓厚的兴趣。说实话,在当时是不知道什么是书法的,以至于到现在都依然还是一知半解。

(硬笔习作)

稍大一些之后,便买了字帖,闲暇之余也偶尔临习一下,多是"一日曝十日寒"而已,毛笔和硬笔都练习。终未能系统地学习,只是随心随性的瞎胡闹罢了。

(毛笔习作:格物致知)

待走向社会时,在各种诱惑之下,就将书写的事情抛到了九霄云外,一晃便去了数年。

去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去看一个书画展,结识了一批书画家。交流之中,他们都劝我一定要抽时间练习,培养一种修身养性的兴趣爱好。

(毛笔习作:沦丧)

之后我便买了书法所需之器物,开始练习起书法来。练了一段时间后,感觉到自己越来越喜欢它了,每天都会花两到三个小时,到今日止,已经坚持一年时间了。

一旦选择,就不轻易放弃。这是我对书法的态度。我不会给自己设定任何的目标,练习书法纯粹是因为兴趣和爱好。

(毛笔习作:形神兼备)

我主张一个人活得越简单越纯粹最好。仅此,我觉得挺好!

书友们有何高见,不妨多多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