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农村有些桃子烂在地里,而超市有卖到近20元/斤的高价桃子呢?

农野山货


是因为桃子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

其实像这种农产品卖不掉,而超市里面农产品的价格却是天价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前两年的大蒜。再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前段时间桃子很贵,于是我就到某电商平台看了下。想不到的是,某电商平台的价格比我们这边超市的价格便宜不说,关键还包邮由此可以想象一下农业品到超市,再到消费手中被加了多少价吧。

现象原因

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更是果农的无奈。因为国内现阶段的种植模式的原因,其实很多水果,比如桃子都是分散种植,其产品几乎都是掌握在独立的果农手中。而这些果农他们可能在种植方面有优势、有技术,但是果农在桃子的销售方面他们几乎没有太大的话语权,他们大都被中间商以及收购商们所左右价格。而这些桃子到了销售商手中就会被层层加价,人工、超市等各种销售渠道都要被加一次价格。这就是为啥为啥农村有些桃子烂在地里,而超市有卖到近20元/斤的原因最重要原因之一。

如何解决

而农产品通过电商销售最大的成本就是物流费用,虽然说近些年物流行业的发展已经很快,其运费也远远低于前些年,但是它的成本依然是比较大的。以去年我们这边大蒜电商为例,运费成本要点到售价成本的30%左右。所以,现阶段想解决掉这种卖果难、卖菜的现象还是任重道远。


农村王小霞


今天说到桃子烂在地里,而超市价格高达20元一斤,从我了解的行情也没有那么高。

从桃子的本身特点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耐运输和储藏,货架期很短,成熟后也就是那几天。当然水果都是成熟以后口感是最佳,但桃子一般都是7成熟就开始采摘,迟了没办法运输,就是可以运输到了市场还没有发完就会变软,紧接着就是赔钱了。

举个例子,前年我拉了一点油桃到重庆去卖,顺便买了一箱毛蟠桃,当时已经熟透,吃的时候剥了皮直接吃,那个味道真是美到爆,当我拿出来让冷库门口的邻居来尝一个的时候,他表示没有见到和吃过,这就说明好吃的东西太不耐运输了。

桃子管理虽然麻烦但还没有苹果那么费时间费功夫,相对来说生产的成本还不是太高,但是因为品种的原因,始终摆脱不了不耐运输的原因。
这是前段时间发6元的桃子,能卖到20吗?


感觉这个也不会卖到20元的。


这个大棚的油桃当时产地是7元左右,感觉也卖不到20元,网上口感再好的优质水蜜桃也没有到20元一斤的价格。

我认为烂在地里的原因是桃子品质不好,管理不当,就是再便宜,只要达到商品果的标准,还是有人来采购。淘汰的老品种价格肯定低的很,有人感觉卸桃子卖的钱都不够工钱,只有让它烂在树上和地里,但我了解的和看到的,在我们老家种桃子的时候还没有这种情况。

桃子栽后要结果时间短,感觉品种不好赶快换头或者是选择新的品种栽植,肯定会避免没人要烂在地里的这种情况的。


黄晓红果果


农村里的桃烂在地里,超市却卖20块钱一斤的高价钱,这个不奇怪呢,这段时间正是桃子上市的高峰期,我们这里的人快谈桃色变了。


那天赶集,碰到了我村里一堂嫂在集市上卖桃,从早晨八点一直到中午十二点,你猜猜卖了多少钱?十块钱!还是一个开车经过的人买的。我就问她卖多少钱一斤,她说不知道,反正十块钱给他倒了半框,懒得秤。

一直到了到了下午两点,集市快散了,再也没有卖出去一个桃子,堂嫂在集市上逢人就问要不要吃桃,不要钱,到最后堂嫂说了一句话,快把我笑死,她说;“还好还好,送完了,要不然我还得挑回去倒掉”。这不是故事,确确实实的真实事情,就发生在前天。


桃这玩意,除了极少数的品种稍微耐熟,绝大多数的桃,从成熟到烂掉就是短短几天时间。尤其这段时间成熟的品种,我们这里都是水蜜桃,摘下来没两天就会全部烂了。

一个桃子从果农的手上,到了超市的水果台,绝对不是短短两三天时间可以完成的。商贩只能在桃子将近熟的时候收购,然后抓紧往超市送,超市卖出一个,这个过程中已经不知道坏了多少个了,所以能不贵么?

再说农村只要不是种桃专业户,一般就是种个几棵树自己吃,吃不完的时候就送,送不完就只好看着烂。也没几个人会想着拿去卖,因为几户家家户户都会有,想卖也没那么容易,搞不好就是白费力气。

说句老实话,我比较懒,家里就只种了一颗毛桃,但是这几天人家给我的桃,还是吃不完烂掉了。这个问题好像暂时无解啊,唯一的办法就是选择比较耐储藏的品种了,目前来说还是有些品种比较好的,比如黄桃。

所以说,农村里的桃烂在地里,城里超市卖几十块一斤的高价,很正常。抛开中间的人工成本,单单是损耗就已经有点吓人了,这样下来价钱能不高么?要想商业种桃,还是改良产品为好。(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可删)


农民也优雅


答:一:桃孑烂在地里是因为农民种植什东西不经过市场调查,看到别人种什么赚了钱,不顾一切跟风种植导至种植面积过多产量过大,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特别多,常说物以稀为贵,如果品种不好品质差再加上产量过剩不但卖不上好价钱,还有可能烂在地果没人要的事情发生,所以说农民种什么都要了解调查市场行情再做决定,不能跟风,如果看别人赚了钱你再跟风种植,水果要三年见效,三年里全国各地种植面积成几何倍增的形势递增,三年以后就会出现以上情况。

二:为啥桃子烂地里,面超市卖20元一斤呢?.因为中间商层层加价,中间商有哪些呢,1级批发商→2级批发商→零售商→顾客,假如1级批发商在果农地头收购价是2元1斤,他拉回城里批发市场可能得卖4元1斤,二级批发商4元多1斤从一级批发商那里批发过转手5元|斤批发出去赚些差价,然后零售商从二级商贩那里以5元一斤拿回去可能以8一9元一斤卖给顾客,总之做水果生意的利一般在100%之50左右,当然也除去运费,碰损,但赚的钱远比一线的果农赚的多的多。


乡野有人家


个人认为有以下4个原因。

是供应和需求两方之间的信息不畅通。桃子这种水果基本都是在南方种植,在原产地那肯定卖不到高价,买的人也不会很多。但如果要把桃子卖到北方,就需要农民掌握北方市场的信息,或者有一定的销售渠道,而这恰恰是农民所欠缺的。基本上农民都比较擅长种植,却没有相应的营销知识,不知道把自己种出来的桃子卖到哪里去,怎么卖?而北方市场也不知道哪里有好的桃子,市场上没多少桃子可买。所以容易造成农村有些桃子烂在地里,而超市上出现高价桃子。

二是中间商和批发商故意“饥饿营销”。中间商和批发商为了擢取利润,故意只收少量农民种的桃子,造成供应不足的假象,以此抬高价格卖给超市。超市为了保证自己的利润,也只好卖高价,最后市场上的价格就比农民卖的价格高了十几倍。

三是农民种的桃子良莠不齐。同样是桃子,有的又甜又脆,而且“颜值”还高,或者采用有机种植,这样的桃子确实卖的上高价。但有的桃子不仅难吃,而且个头小还长虫,这样的即使烂到地里都没人要。所以想要卖到高价,需要农民加强管理,种出高品质的桃子。

四是桃子本身成熟期短,容易腐烂。我们都知道,桃子成熟后通常比较绵软,容易碰伤,这个特点无疑会提高运输和包装成本,加大损耗率,使得售价变高。另外,桃子成熟期短,成熟后会很快掉落。遇上大雨或者大风天气,桃子也容易从树上掉落,在地上腐烂。所以桃子烂在地里,超市卖高价桃也就不奇怪了。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相互交流哈!


小秋的乡村日记


大家好我是放飞青鸟,每天和大家分享有趣的农业知识,欢迎各位朋友关注。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桃子已经开始结果了,并且长势喜人。从上个月,第一批成熟的毛桃就已经开始上市销售了。

但是城里的超市,毛桃价格卖的很高。达到20块钱一斤的天价。就连普通市场上面价格也达到七八块钱一斤的地步。虽然和进口水果相比差距不小,但是这个价格也是比较贵了。所以人们都认为这桃子刚下来,太贵了,不愿意购买。



其实桃子价格如此高,按理说农民应该高兴的很才对。可是事实不这样,农民反而很发愁。为啥呢?因为这些高价的钱没有到农民手里。而是都让销售商和中间商挣了。桃子丰收,销售商就能买到更多的桃子,选择的余地也就更大,农民为了让自己的桃子不至于烂在果园里,只能降低自己的收购价格。这么说吧,别人的桃子可能是两块一斤,自家的桃子个头小点,就只能一块五了。


所以别看桃子卖价高,但是赚钱的大部分还是被销售商拿走了,真正到农民手里的没多少。据调查数据来看,很多地区的收购价格也就一块钱上下,最高一块五,最低也有几毛钱的。

你肯定这样想,既然收购价格这么低,市场价格这么高,为啥农民不自己拉桃子出去卖?这样大额的差价不就归农民自己了吗?其实这也就是说说罢了,且不说如何把自己几亩地的桃子拉到哪里去卖,只想想销售市场在哪就头大,最终很多桃只能滞销烂在手里,并且桃子运出去的运输成本和包装成本也是需要计算在成本里的。算下来也比收购多赚不了多少。

也有人讲,可以等到桃子稀缺时候再出手啊。但是农民能等,树上的桃子可等不了,因为再等就烂了。所以农民只能无奈的赶紧出手。

农产品市场的现状其实就是如此,产业链头部挣不到钱,产业链尾部也挣不到钱,最多的钱让中间商拿走了。农民也知道这些道理,但是无奈,没有渠道也没有办法增加产品附加值,只能年年盼丰收,丰收盼高价,今年寄希望于明年,明年寄希望于后年……


放飞青鸟


农村有些家庭种植的桃子烂在地里,而超市里的却卖到了20块钱一斤的高价,这并不奇怪了啊?其主要原因是桃子的品种不同,成熟时间有迟早,品质优良成熟早的桃子,上市售卖价格肯定高,而中迟熟品种种植的人多,产量高,采摘时间又雷同,价格又便宜,所以现在的人看到没有效益的事情,宁愿去外打几个工赚钱,也不会去采摘桃子,耽搁时间去卖的了,不烂在地里才怪呢?

七星老农有两位邻居种植桃子,一位种植的蟠桃树,在四月中旬的时候,就可以采摘上市了,那时候他采摘下来的蟠桃,也是我帮他拉到城里农产品自产自销区去批发卖掉的,4月份的时候,他那蟠桃的批发价格卖了15块钱一斤,一个桃树可以采摘80一100斤蟠桃,收入上千元一个的树,而且他的桃子象蟠茄,非常的漂亮了,又甜又脆口感好,桃面又干净卫生,非常深得客户的喜欢,很畅销的,他家五树桃子我用了五天时间给他卖完了。


而我另一个邻居家种植的桃子是传统的白桃树,平时一没整枝,二没施肥,三不打药,结出来的桃子又小又黑,脏兮兮的,可以说只有树顶上有几个象样子的白桃子了。

这位邻居家知道我卖农产品厉害了,就找到我去销售她了就的桃子,条件是卖完桃子的钱一人分一半,我看了她3个桃树上的桃子一眼,虽然说树上桃子结的多,但是真正符合我销售质量的桃子并不多,给她当时摘了120斤象样子的桃子下来,第二天开着车拿到市场上去卖,顾客们只出得1.5一2块钱一斤的价格,一共卖了230块钱,我拿了50块钱油钱与伙伴们,其余180块钱给了她,她非常感谢我,后来树上其余的挑子由于天天下雨,虫咬鸟啄的,全部都掉地上烂掉了。



大家都从上面我两位邻居家种植的桃子中可以看出,价格高的桃子品质好,成熟早,种植户防虫治病,施肥管理工作也做得好,所以收益自然就好了,而传统种植的白桃树品质差,成熟又迟,种植的人多,市场非常的饱和,再加上农村种植1一2棵树,都是用来自己吃,又不施肥打药防治病虫害,树上小桃虫咬桃多,顾客们出不起价格,采摘回来拿到市场上去卖,才卖1一2块钱一斤的价格,耽搁几天时间,连工价都赚不到,还宁愿去附近打几天工比较划算了是吧。

所以七星老个人认为,农村人种植的桃子,个别人的烂在地里,主要是成熟迟,品质差,虫咬烂桃子多,市场又饱和,卖不起价格,超市老板们无利可图,肯定不会进这样的便宜货上架售卖的了;而品质好,成熟早的桃子价格高,超市老板们有利可图,利润空间大,顾客们也非常的喜欢了,卖20块钱一斤的价格物有所值。大家认为呢?欢迎大家都发表评论!

[热爱生活,喜欢交流,请大家多多关注七星老农回答,不胜感激!]


七星老农


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的不对等!

果农们无法获取最新的渠道信息,而超市面对的渠道都是大渠道,两者信息渠道的差异造成了两者需求和供应的差异!

当然还有其他问题,例如交通的问题!交通不便也会导致水果的滞销!

第三就是果农们不会进行营销!



地肥小哥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很久之前看到的故事。在美国有一个农场主,每天为附近居民供应鲜奶。一美元一袋,他一天能送1000袋。他学经济学的儿子回来了。告诉他,让他把价格提升到3美元一袋。但是这样的话,一些穷人喝不起,每天只能送掉500袋,不过他一天的收入提高到了1500美元。可是奶牛还是要产1000袋的奶,所以他们宁愿把多出来的奶倒掉。也不愿意降低价格。

跟这个类似的还有房价,开发商宁愿不卖,也要保持高房价,很多产品价格涨上来容易,再将下去就难了。这也属于饥饿营销吧。


大冒vlog


县级水果市场是直接去水果种植区大户区片那拉货,一车就要拉好几吨,不收散户的,收散户成本太高。镇级从县级拿货,村级从镇拿货。现在一般都是县级水果供应商直接送货上门,没办法是商家供货渠道决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