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海鱼能够降低胆固醇吗?

从那一束光开始


关于深海鱼类对血脂及心血管健康的研究越来多,

公认的健康饮食结构—DAHS中就强调过,用海产品来替代红肉,这样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地中海饮食中这一说法也被认可,以地中海饮食结构为主的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

欧美流行病学研究也曾发现,经常吃海产品特别是海鱼类,有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海鱼对心血管疾病有促进意义的成分,海鱼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为主,其中欧米伽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居多,也就是市面上常见的保健产品鱼油的主要成分。



欧米伽3在体内会分解为EPA和DHA,DHA对大脑健康有促进意义,而EPA的作用也提现在对血脂方面的好处,它可以帮助抑制“坏胆固醇”,减少其在血管内壁上的沉积,同时帮助“好胆固醇”去运输清除血管壁上的多于脂肪。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多吃海鱼可以降低胆固醇?

从客观角度来说,吃海鱼摄取足量的欧米伽3的确对胆固醇有一定好处,但是具体起到多大作用,并没有绝对的研究结论,同时我们需要考虑,胆固醇升高,与饮食有关,也与其他很多因素有关,单纯的靠吃海鱼来达到降低胆固醇的目的并不明智,整体的饮食结构影响更重要,平时高油脂、高糖的食物吃的过多,那么吃多少海鱼也无法控制血脂的飙升不是吗?


此外,海鱼并不是吃的越多越好,一般建议鱼类每周3次左右,每次1~2两为宜,过多也会出现脂肪、热量超标的情况,同样不利于血脂胆固醇的控制,同时深海鱼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情况,这也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之一。

总之,常吃海鱼对血脂及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利,但是并不能代替药物达到控制和降低血脂中胆固醇的作用,在必要时还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同时海鱼的摄入并非越多越好,需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同时注意烹调方式,像煎、炸、烤等很容易使有益成分变性,而且这些方法摄入的烹饪油也会增加,以清蒸、炖等低脂的烹调方式为宜。


谢谢阅读、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被写作耽误的营养师


多吃海鱼只能说有助帮助调理胆固醇,并不会直接降低胆固醇,多吃海鱼是不错的选择,不过胆固醇高想要调理的话还要从多个方面共同来抓。很多朋友都听过深海鱼对调理血脂有帮助,也有很多资料推荐大家最好一周就摄入1~2次深海鱼,比如带鱼、白带鱼、金枪鱼等,深海鱼是鱼类中脂肪较肥厚的鱼类,不过这些油脂多为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对人体十分有利的ω3,有助改善心脑血管疾病,几十年的研究都观察到,鱼类饮食地区的人们心脏病和中风的发生几率较低,ω3脂肪酸能调节甘油三酯浓度,能保持15~30%的含量范围,还有助降低高血压患者血压,并提高血液中“高密度脂蛋”浓度,高密度脂蛋白又叫“好胆固醇”,有助提高胆固醇代谢,调节血清胆固醇,固对调节血脂有不错的帮助。


ω3还有不少有点,比如有助预防血小板凝集,能避免血块形成而导致血栓,ω3还有潜在预防血管斑块的形成,能保持血管平滑,另还有抗炎效果。此外,ω3还是大脑生长发育的重要成分,如其中的DHA占脑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40%左右,所以很多婴幼儿奶粉中都强调添加DHA、EPA等成分,就是为了给孩子大脑快速成长,避免发育迟缓;ω3脂肪酸也是眼睛视网膜的组成部分,它对降低黄斑变性风险有帮助,所以有助改善眼部健康。定期摄入丰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人群还有助预防抑郁症、焦虑的发生风险。所以日常注重深海鱼类,或其他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如大豆类、坚果类,对我们来说是很有好处的。

不过虽说多吃深海鱼有助调节胆固醇,不过我们日常的饮食方式还需要多改善,例如爱暴饮暴食,饮食多油多脂,经常在外就餐,爱点外卖等。日常饮食中还应当注意多避免动物油脂的过量摄入,比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很多朋友都爱吃火锅、麻辣烫、串串香、但往往这些饮食中添加的动物油脂较高,频繁吃的话必然会导致热量、胆固醇摄入超标,很容易影响血脂。日常多以清淡饮食为主,主要是“清淡”在烹饪方式上,比如多用蒸、煮、炖、焖、清炒、凉拌等方式,避免过多油炸、红烧、烧烤等方式的料理;除了深海鱼类的摄入,还可以增加蔬菜、全谷物类食物的摄入比例,它们富含膳食纤维,也有助控糖控脂。日常还应该加强锻炼,推荐一周选择3~5天锻炼,每次至少1小时左右,避免久坐久躺。


只有营养师知道


海鱼不能降低胆固醇,胆固醇增高的人群总的来说是要限制饮食,尤其是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饮食。鱼虾你可以吃,但是注意量不要吃的太多,比如一次做多不能超过2两,而且你适合吃海鱼为好。注意鱼虾的虾籽和鱼籽不能吃,因为这属于高胆固醇食品。建议吃鱼虾的时候不要去烹炸和烧烤,适合清蒸和清炖为好,这样才会使鱼虾的蛋白质不变性,很好的保留鱼虾身上的营养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