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朱元璋創立大明王朝之後,在宋朝國子監製度基礎上做了很大創新和改革,下屬設立太學。太學是明朝的最高學府,地位和現在的清華北大是一個級別的。為了培養更多的治國人才,朱元璋在教育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時之間,在太學上學人數高峰時期有幾千人之多。那麼問題來了,太學裡的生源是從哪裡來的?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據相關史料記載,太學生源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京城四品以上官員的子弟;二是去世功臣及烈士子弟;三是全國學政推薦上來的優秀學子。在眾多學子中,有一個是湖南學政推薦的一個叫做夏原吉的學子在洪武二十三年進入太學。有一次朱元璋巡視太學,只見其他學生玩的玩、鬧的鬧,亂作一團,只有夏元吉穩穩端坐在那裡認真學習,慧眼獨具的朱元璋認定此人必是治國能人,當即提拔他為戶部主事。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夏元吉入職後,非常勤勉,做出了很多成績,深得上司賞識,這也招致了很多同事的妒忌,在一次洪武皇帝要大力整頓慵懶官員時,戶部一個姓劉的郎中趁機上奏摺舉報了夏元吉,看到奏摺後,朱元璋大怒,對劉郎中說:“你要舉報朕挑選的人,是不是腦子進水了,朕對夏元吉非常瞭解,你竟敢誣陷他,看你才是那種慵懶之人!”於是朱元璋下令將其處死。不久後,朱元璋駕崩,皇孫朱允炆繼位。建文帝登基後,非常賞識夏元吉,任命其為戶部侍郎,還經常向夏元吉請教關於底層百姓的生活情況,夏元吉的表現也是深受建文帝的重視。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夏元吉與朱元璋的另一位皇孫朱高熾(朱棣長子,也就是後來的明仁宗)私交很好,在洪武年間,朱元璋的一眾孫子在南京讀書,朱高熾就經常拜訪夏元吉,仰慕之情溢於言表。靖難之役後,建文帝不見蹤影,朱棣繼位,朱高熾向朱棣進言道:“夏元吉雖為建文舊臣,但他心中裝著百姓,有治世之才,一定要重用他。”朱棣信了朱高熾的話,提拔夏元吉為戶部尚書,掌管全國錢糧。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朱棣是一個有野心的君王,早年就跟隨朱元璋南征北戰,戰鬥經驗豐富,在位期間,為了擴大版圖,多次征討蒙古和越南,還派鄭和下西洋,提升國際影響力。這些行為都是需要極大的財力做支撐的,夏元吉作為戶部尚書,面對如此大的開支,壓力之大自不必提,他想盡一切辦法為朱棣籌措輜重,夏元吉也是深得朱棣信任,每次出征時都安排夏元吉輔佐太子處理國家大事。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永樂十九年,湖廣等地出現嚴重水災,災民遍地,朱棣不顧大臣反對,堅持征討蒙古。由於戶部財政困難,夏元吉便極力建議要賑濟災民,暫緩北伐之事。這一行為惹怒了永樂大帝,一氣之下,朱棣抄了夏元吉的家,將他關進大獄。一意孤行的朱棣堅持北伐的行為最終因糧草缺少無法開展持久戰被迫返程。雖然被夏元吉言中,但是朱棣卻對夏元吉表示嫉恨,之後,不甘心的朱棣再次發兵北伐,這次卻在半路病逝。臨死前,朱棣高聲呼喊夏元吉的名字,還發出:“夏元吉愛我!”的感嘆!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朱棣臨終前才明白夏元吉的苦心,但此時的夏元吉還在大獄之中,太子朱高熾聞聽朱棣駕崩消息後來到獄中看望夏元吉,將朱棣去世的消息哭著告訴了他。後來朱高熾繼位後,也就是明仁宗,他釋放了夏元吉,恢復了官職還給了很多賞賜,除此外還加封太子少傅。朱高熾登基後,夏元吉就進言了三個建議:

1.賑災,停止戰爭,優先救濟災民;2.停止遠洋活動,就是終止一切造船和下西洋的活動;3.翻案,為建文帝舊臣翻案。這三條建議全部被採納,特別是第二第三條,如果沒有一定的膽識和謀略是不敢輕易說出來的。夏元吉這三條建議也為大明王朝日後的發展起了很大影響。

被朱元璋破格提拔,輔佐四代皇帝,明朝的“仁宣之治”的功臣


朱高熾採納了夏元吉的建議,一段時間後讓明朝的財政日趨穩定,老百姓也有了休養生息的機會。為建文帝舊臣翻案,認可建文帝的身份,這些措施都為大明王朝的發展提供了支撐。而明仁宗朱高熾敢於推翻先帝鐵案的做法也贏得了天下人的稱讚,也因此改變了明朝的歷史,夏元吉輔佐朱高熾實施的這些政策是明朝“仁宣之治”出現的主要原因。

作為一個輔佐四代皇帝的大臣,夏元吉時刻將老百姓放在心上,他這種格局和不怕死敢於進諫的精神值得每一個大臣學習,明朝的發展和夏元吉有很大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