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死于落凤坡,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是因为宿命吗?

kikilala75


首先如果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宿命论这种东西是不成立的。但是呢,他们的死也是不无道理的。

首先,关于庞统殒命落凤坡这件事,主要还是庞统自己一厢情愿的事情。他为了帮刘备夺取西川,同时又想让刘备记住,西川是用他庞士元的命换来的。他想要的已经在是眼前的功名利禄了,他看中的身后的那些名节。所以他的死并非宿命,而是出于对被世人认可的渴望。

再说说,诸葛亮吧。诸葛亮是死在自己组织的北伐路上的。他六出祁山,可每次都是败兴而归。一次次的失败,让蜀国的国力日渐式微,也让诸葛亮的逐渐心力交瘁。连年征战,早就让他身体抱恙,而北伐的失利更是加重了他的病情。最后,终于在五丈原这个地方,彻底的爆发了,他累倒了,也解脱了。





三国电玩咖


凤雏折翅落凤坡,卧龙病逝五丈原,生死皆由天命决,富贵岂在一念间

庞统,字士元,号“凤雏”。诸葛亮,字孔明 ,号“卧龙”。三国时期的人,原来是没有所谓的“号”,而庞统与诸葛亮的“号”均来自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庞德公。



庞德公称呼庞统为“凤雏”,称呼诸葛亮为“卧龙”,还称呼司马徽为“水境”,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都不是一般的人才,而是有着非一般特殊才能的人物,凤雏是指初生的凤凰,卧龙是指隐藏的真龙,并且庞德公还有一句话,流传甚广: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但是刘备得到卧龙和凤雏两个人,却仍然没有得到天下,为什么呢?并不是卧龙和凤雏不行,而是刘备得到两人的时机太晚了,而且刘备在决策方面存在一些欠缺。



卧龙和凤雏的去世,并不是什么宿命,而是事在人为,有着各种现实原因,而且二人的死,多少与刘备的决策有一些关系。

庞统其实并不是死于落凤坡,而是安葬在落凤坡,庞统是在围攻雒城时战死的,雒城就是今天四川广汉市附近,而落凤坡则位于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

庞统当时率军攻城,中了飞箭而身亡。庞统死了之后 ,刘备非常伤心,亲自为庞统选了一块风水宝地做为墓地,将庞统安葬在这里,并将安葬庞统的地方命名为落凤坡,也就是今天四川省德阳市罗江区白马关镇。



庞统为什么会死啊?因为刘备没有选择庞统的计谋。庞统在刘备进入益州后,献计让刘备与刘璋会见时,趁机拿下刘璋,这样益州就能不战而降。但刘备以自己刚来益州还没有树立恩义威信为理由拒绝了庞统的建议。

不仅如此,在刘备与刘璋决裂后,庞统再次献上、中、下三计,刘备只选择了中计,与刘璋决裂并一步一步向成都打去,并没有选择派精兵偷袭成都的上计,直接导致了庞统的战死,庞统之死与宿命一点关系都没有,纯粹就是人为。



如果刘备早选择了庞统的计谋,益州早就拿下了,哪会有后来的雒城围攻战,没有雒城围攻战,庞统又怎么死呢?


再说卧龙诸葛亮,诸葛亮之死与庞统则完全不同,诸葛亮是累死的,蜀汉在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时,大好形势完全被打回原形,蜀汉陷下建国以来,最低谷的时期,而且就连刘备自已也甩手而去,留下一个及及可危的国家和一个啥也不懂的后主。



诸葛亮受命于危难之间,力挽狂澜,东联孙权,平定南中,整顿内政,开始北伐,因经五次北伐,终于累倒在北伐的军中,病逝五丈原。

诸葛亮真是累死的,刘备留下了什么?什么也没有,五万荆州军及荆州三郡尽失,夷陵之战又失去五万精锐野外军,诸葛亮拿来北伐的军队,全是自已一点一滴攒出来的,将领也是一个一个挑出来的,没有能担任重任的将领,只能诸葛亮一个人受累。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能成大业但凡是需要人才的,如果没有丢失荆州,也没有夷陵大败,那蜀汉还是有些家底的,可是哪来这么多如果?

诸葛亮病逝五丈原,从来也不是什么宿命,而是事在人为,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最终表现罢了。



末了,别信什么宿舍,事在人为,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成功了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既然你诚心诚意的问了,我便认认真真的回答你。

我觉得出现的这种结果是宿命跟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庞统和诸葛亮会在那个地方死去是必然的也是偶然的。

我从来都不相信有宿命这个东西的存在,如果有,那为什么诸葛亮不是死在降龙岗呢,而且生死这件事情本来就没人说的清,敌人的进攻,自己身体发了什么病,都是有可能会导致人死去的。

庞统跟诸葛亮都是人中龙凤一样的人物,不仅是在古代,就是现在,人们对他们的敬仰依旧没有一丝一毫的消减,反而与日俱增,也许他们无法决定自己的生死,但是直到生命的最后一秒,他们都在跟命运抗衡。


跟敌人较量,舍身为国,鞠躬尽瘁,为了自己的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也许这就是他们的使命吧。

据说诸葛亮跟庞统的号都来自一个叫庞德公的人,他一样就看出来了诸葛亮跟庞统不是世上的一般人,一个是龙,一个是凤,这两个人无论是哪一个人都有着兼济天下,定国安邦的本事,我想刘备还是挺有眼光的一个人了,毕竟到最后,这两个人都归属了他,可以说极大的增强了他的实力,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但是很可惜的是刘备最后依然没有得到天下,我觉得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有了人才,但是还欠缺那么一点时机的问题吧,我们总是会很努力的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但是天公有的时候就是不愿意作美,不愿意为做那个点缀的人,而总是在人们解决完一道坎以后又添一道,这大概就是宿命吧,可能刘备还是差了那么一点运气。


江水趣谈


事实上,庞统真的没有算出张任会伏击,也没有听从孔明占卜的结果,有些急功近利了,他一心想与孔明论高下。刘备要是知道这个结果,哪怕把马杀了,也不会给庞统骑,他自己更不会骑,甚至不出兵。

孔明其实在上方谷就知道这辈子永远没机会杀司马懿了,最多只能打败他而已,于大局无补。而在司马跑回后说孔明依山而东扎营,魏军危矣,兵屯五丈原与他隔河相峙,魏军无忧矣。这点又是孔明扎营的失误,没有趁胜推进,哎!司马在六次北伐中数次看破孔明的破绽。

孔明在得知陆逊的吴军全部撤回江东,不能夹击魏国,马上吐血了,因为战略优势丧失。他应该知道自己要死在这里了。


浩浩和汤汤


命这种东西,那要看你信不信了,如果你不信,也就那样,不过自信在前的话,命这种东西会让你人很容易成为人上人。

至于庞统死于落凤坡,如果按照命理学的话,你就的了解这两人,庞统字凤雏,陨落于落凤坡,这个历史的典故太多太多,有着明显的谶纬的印记,若在细细描述,则有传凤雏前世是一棵梧桐树,树上住着凤凰,得凤凰的庇佑,转世成为水镜先生门下二弟子,诸葛亮为三弟子,刘璋那边有高人,算出凤雏难杀,除非斩于落凤坡,这个不做多言。

还有诸葛亮,这个人有意思,因为在三国称霸之中,火烧赤壁,火烧博望坡,火烧藤甲军等,大损阴德,尤为在火烧上方谷,企图烧死司马懿的时候,流下了眼泪,因为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殊不知自己拼最后一把,却一场雨浇灭,那说明上天不再眷恋他,毕竟有传诸葛亮为三世姜子牙,二世鬼谷子,三次火攻,攻杀数十上百万军队,将灭商之战后,封神榜所积攒的阴德挥霍了一干二净,

还有一说,诸葛亮算出三国必出万人斩神人,本以为是自己,毕竟自己统帅蜀国数十万之众,杀人无数,此神位必是自己无疑,但是偏偏是关二爷!

不过五丈原一事,传有暗星陨落于五丈原之前,诸葛亮仗剑指着那颗摇摇欲坠的暗星,口中念咒,却不想诡异晕倒,暗星随之如流星般落在了五丈原,后来诸葛亮死于五丈原!


北派说书人


不是因为宿命,是因为小说,罗贯中爱怎么写就怎么写。

庞统死于落凤坡,孔明故于五丈原。

《三国演义》中,庞统骑的卢马过落凤坡,知道此地叫落凤坡时便知此为不祥之地。

原文:“此地名为落凤坡,吾道号凤雏,不利于吾,当速退!”

然而乱箭齐下,庞统活活被射成了刺猬。

为什么庞统会死于落凤坡,是小说家为故事的传奇性而做的修改。那历史上真实的庞统是怎么死的呢?

历史上的庞统作为刘备的正牌军师,同样也是死于弓箭,只不过是攻打雒城时被“流矢”射中,不幸身亡。只能说庞统的运气实在太差,不小心中了一箭,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诸葛亮死于五丈原,在《三国演义》中还有精彩的“七星灯”一节,只不过被魏延踏灭了灯,诸葛亮只能感叹天命如此。这里也是小说家为了故事的曲折性而做的添加。

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在第四次北伐期间,病死在行军大营里。

由于古代医疗条件极不发达,所以在古代,现在人看起来小的不能再小的病也可能要了古人的命。诸葛亮积劳成疾,患病去世,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九尾读正史


庞统,道号凤雏。诸葛亮,道号伏龙。说起来都是道家人物。庞统死于落凤坡,诸葛亮死于五丈原。有人说是宿命,他二人自己也认为是宿命。就好比《封神榜演义》中的闻太师受阻绝龙岭,又如《隋唐演义》中的李元霸打杀宇文成都。但都有演义的成份。


一丶伏龙、凤雏前世今生

话说冯梦龙三言二拍中《喻世明言》第31卷:《闹阴司司马貌夜断阴曹》有言,原来在汉初之时,有几桩寃案,其中就有一人名叫蒯通。又有一人,名叫许复。蒯通本为韩信谋士,因早看出刘邦对韩信不信任,劝韩信早反。但韩信不听蒯通之言,最后死于非命。蒯通也在韩信死前弃韩信而去。韩信不听蒯通之劝是另有原因的,就是许复曾为他算命,说有寿72岁。但因韩信为一员短将,做了五件有损阴德的事情,折其阳寿40岁。这五件事情分别为:


一不该逼死亲生母,二不该行军分水井,三不该恩将仇报杀陈仓,四不该害死小儿郎,五不该逼霸五乌江丧,每件折寿8年,故在32岁阳寿终。韩信在阴司状告此二人。司马貌判决如下:蒯通因生前事韩信不能从一而终。转世为南阳诸葛孔明,为刘备军师,也不能便其最终成就霸业,丧于五丈原,寿54。而许复转世为庞统,因其误算韩信寿命,也泄露天机,让其寿命与韩信相同,也是32岁,命丧落凤坡。(正确的寿命二人都是35岁)

二、命由我立,福自己求

其实,也有改命之说,孔明禳星续命失败。而《了凡四训》中袁了凡却改天换命成功了。了凡先生本来被孔先生算定的命,命中无子,寿长57岁,无科第。但被云谷禅师开示之后,“一切福田,不离方寸”。此后了凡开始发愿,先发愿行善3000件善事求子,47岁有了儿子;继续发愿行善3000件善事,求仕途扬祖宗之德,50多岁中了进士;最后发愿行善1万件,命运完全改变,最后活了73岁。“命由我立,福自己求",并不是迷信,说明了一种积极的命理观。


三、早亡的真正原因

而孔明死的真正原因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操劳过度。情深不寿,慧极必伤,鲁迅说“壮诸葛之智近鬼”。太聪明是早亡的直接原因。庞士元则是替刘备而死,徐元直早言,的卢妨主。但刘备当时不知是故意的还是无意的,把坐骑让给了庞统,“骑白马者是刘备”,万箭齐发,死时35岁。


大自在


不知生焉知死,不看古人书,不知有宿命。尽信书不如无书,故事里的事,别当真。



用户105122520661东东


  

  “冥冥中自有天数!”这种宿命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有很大市场。

  具体到庞统与诸葛亮,所谓庞统死于落凤坡,纯属罗贯中附会。史书记载庞统是在率军攻打洛城的时候被流箭射中,也就是说,庞统是死在洛城脚下。但到底死在哪个旮旯,史书也是含糊其辞,于是罗贯中将其附会为落凤坡。

  至于诸葛亮,确实是死在五丈原,因为历史上有明确记载,加上杜甫等大诗人多次在诗文中提到五丈原,五丈原诸葛亮陨落已经广为人知,故此罗贯中没法子更改。

  按照罗贯中的风格,既然诸葛亮号称卧龙,那他应该死在伏龙岗、降龙港等地方才对。

  类似的现象在古代演义小说中非常常见。像《封神演义》中闻太师出征之时,路过绝龙岭,他就曾告诉部下,下山之时,其师金灵圣母早有交代,闻太师乃人中龙凤,一生逢不得“绝”字。

  后来,闻太师想尽办法避开绝龙岭,最终慌不择路还是去了绝龙岭,果然在那里被云中子杀死。仿佛一切都是宿命。

  其实,历史有必然,但也有偶然,许多时候,偶然起到的作用比必然还要大。历史往往是因为偶然,才改变了前进方向。

  就比如人类生命的诞生与进化,看似一个必然,其实极有可能只是一个偶然。最近几天看刘慈欣,他的书里就提到一个奇思妙想。宇航员穿梭时空来到白垩纪,将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推开。结果,恐龙没有被灭绝,人类也顺利诞生,但是,人类很不幸,在进化过程中失败了。恐龙成为世界主宰,人类被恐龙关进了动物园。


叶之秋


所谓宿命即"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亦可解为,"万事由来天定,空多神算奇谋"。宿命论在哲学上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相信天命和主宰,把一切交给命运去安排。诸葛亮和庞统二人看来是不相信宿命的,依演义说,庞统不顾诸葛亮夜观乾象之说,坚持进兵攻取雒城,结果遭人埋伏,中箭而亡。若他相信不可进兵之说,断不会去冒险干这个事。诸葛亮六出祁山也不相信宿命而说,不然何以解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说?尽管二人敢与命运抗争,但终久逃不掉命运之神的安排。庞统四十一,诸葛五十四,各安天命,亦即宿命的安排。从人生的宏观来看宿命也许真的存在,一切皆由命,半点不由人。若从微观上看,人的主观能动性占了上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皆出于自我的安排和活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