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对银根紧缩的判断不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断裂


因对银根紧缩的判断不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断裂

李途纯1958年出生于湖南临湘一个普通的 农民家庭,1990年只身南下深圳,一边打工一 边开始了自己创业的梦想。他先是给一位做粮 油生意的老板做销售,接着靠做毛泽东诞辰百 年的挂历,挣到了第一桶金约两百万元,便开 始四处投资,做花花公子代理,开书店、酒 店、录像厅等。也就在那段时期,李途纯发现 乳酸菌饮料行业有着很好的市场前景。1996 年,李途纯回到湖南株洲,建立起了太子牛奶 厂(太子奶集团的前身),并挖来上世纪80年 代末期乳酸菌饮料行业明星企业“活力宝”的 总工盛延岭与自己一同白手起家。


因对银根紧缩的判断不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断裂

“太子奶”凭借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信誉 赢得了市场、赢得了经销商的尊敬,开始在中 国乳制品市场——这一世界上潜力最大的牛奶 消费市场爆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迅速扩张并很 快成为国内乳酸菌奶制品的龙头老大。据统 计,太子奶10年销售共超过50亿元,响当当 的“太子奶”品牌已成为国内乳品行业的一笔 无形财富。太子奶凭借其强大的品牌效应,迅 速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260个大中城 市和3000多个县建立了经销网络,并形成了5 个行政区、4条铁路路线、5大生产基地、长江 黄河沿线纵横连块的全国营销网络。

2007年,太子奶开始陷入资金链断裂危 机,2008年11月,沸沸扬扬闹了一年的太子奶 资金链问题终于落下帷幕。太子奶集团官方声 明确认,太子奶创始人李途纯与太子奶集团其余股东于11月21日达成协议,后者共同向太子 奶集团增加投资,化解资金危机。至此,李途 纯退出太子奶集团权力核心。亲手创立了一个 乳业帝国的“开国之君”何以如此惨淡收场 呢?


因对银根紧缩的判断不准,导致企业资金紧张,甚至断裂

“危机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必须 承认,决策者犯下了一些严重的战略错 误。”太子奶方面某高层人士开始反思。在他 看来,过快的扩张成为太子奶资金紧张的重要 原因。但他同时强调,扩张实际上也是一种战 略布局,但因为对银根紧缩的判断不准,所以 反而成了一种拖累。

然而,李途纯败北的最直接原因却是因为 一份协议。早在2007年初,高盛、英联以及摩 根斯坦利联合注资太子奶集团7300万美元之 际,已暗含对李途纯不利的条件:在收到7300万美元注资后的前3年,如果太子奶集团业绩 增长超过50%,就可调整(降低)对方股权; 如完不成30%的业绩增长,李途纯将会失去控 股权。

就这样,缺乏足够风险监控,令太子奶最终成为外资侵吞的对象。

如果我不能解雇任何人,实际上我不愿意 解雇任何人,那么我怎样才能灌输危机意识? 我怎样才能说服人们如果不发生变化,我们的 公司就会慢慢走向衰败?

——松下幸之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