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哪个省的人最勇武善战?

真历史


湖南的军队是很能打的,他们是最勇武善战的。可以这里出过的大人物,有建立新中国的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元帅,粟裕大将......,还有晚清的曾国藩,左宗棠等人。

因为这些伟人与名人,我们写过太多了。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说一下湖南醴陵市出过的将军们。

左权(1905-1942年)民族英雄

左权湖南醴陵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的高级将领。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中国著名的军事家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左权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参加长征,并且指挥了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等著名的战役。

红军长征结束到达陕北之后,左权率领部下,参加了直罗镇战役和红军东征。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左权指挥八路军开赴华北,开展敌后革命根据的。在此期间多次粉碎日伪军的“扫荡”。

彭德怀在华北指挥百团大战的时候,左权积极响应,最终和彭德怀一起,取得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1942年日军对太行抗日根据地发动大“扫荡”,企图围歼我军。

左权指挥部队掩护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等机关等突围转移时,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七岁。

2009年左权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李立三

李立三湖南醴陵人,无产阶级革命家,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早期中国工人运动杰出的领导人之一。

1921年加入到中国共产党,和刘少奇、蒋先云一起领导了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运动。为早期的中国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蔡申熙(1906-1932)

蔡申熙湖南醴陵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革命军营长,团长,起义部队师长参谋。红军15军军长,4军10师师长等职务。

1927年8月参加了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起义后革命队伍向南转移时,参加了会昌、三河坝战役。

土地革命时期,在中央苏区领导的反围剿斗争中,率部参加了磨角楼、新集、双桥镇等著名战役。

1932年蔡申熙率领部下,在黄安河口镇地区与国民党相遇,发生激烈的战争,最终蔡申熙不幸中弹身亡,年仅26岁。

蔡申熙为中国早期红军革命运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湖南的将军还有:陈明仁、程潜、何健、宋时轮、晏福生......,您还知道哪些?


历史中百科


我是重庆人,我认为广西兵最能打,古话都说“广西狼兵雄天下”,淞沪会战6万人走路几个月到上海,三天打光死绝,白崇禧失声痛哭,想想何等威武壮烈,正儿八经的是尸山血海,确实有种。再一个湖南人,古话说“若要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湖南人出的将最多最雄,那种骨子里生来的强横霸蛮现在都是,看那新闻上一个吊车,不管吊不吊,五万七千块,不拿钱别想走,这种气质在战时就是王,不过和平时期不提倡。再一个四川人,整体国家大义大局观强,历史以来,“川人从未负国”,仅仅一面“死”字旗,就已经让中华后辈敬仰,泪目。为了国家民族大义,不考虑自身,集体性的缺一根筋,不怕死,到了现在,那种精神体现在哪怕打个麻将,也要血战到底,不死不休。但是当真单挑,我个人觉得川军如果将领不行,纪律一定差,所到之处,鸡飞狗跳,所以是打不过广西狼兵的,虽然重庆也是属于川东。再一个广东,19路军死守四行仓库,便证明了其所属军团的强悍。广州黄埔培养了多少为国捐躯赴国难之英雄豪杰。当然,抗日全国各省面对外敌都有出工出力,东部省区无险可守,而且首当其冲,并非是没有卖力,仅仅淞沪一战死几十万,东部省区军团已经伤亡大半,虽想杀敌却力有不逮,亦是值得可歌可泣,令后辈敬仰之。


嘉嘉驰


请安静的看完这篇文章,答案揭晓!!

1937年7月7日,日军偷袭卢沟桥,29军奋起反抗,全面抗战爆发。全面抗战爆发后的第一场会战是淞沪会战,这场会战中国军队投入了80万军队,是当时中国军队的全部精锐,中国军队在苦战三个月,伤亡20万人后以失败告终。在随后的一年里,中国丢失了半数国土,而且都是资源丰富,经济富庶的地区,中国华东经济基地悉数沦陷,中国海岸也被敌人封锁,对外联系通道几乎断绝。1938年12月,汪精卫叛变投敌,汪精卫的投敌对当时的战局影响很大,致使一大批军队和政府要员也跟着投敌。在抗战中国最被孤立的时候,蒋介石说了这句话:“只要川滇黔三省还在,失去再多领土也能收复。”

四川在抗战时的作用很大,四川在抗战时期为国家输送兵员350万人,伤亡60多万人,伤亡数量占到全国兵力的五分之一。民族危亡之际,无数川军将士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忍辱负重,慷慨赴死,拿着手中的劣质武器和日军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惨烈搏杀。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四川百姓也做出了很大的牺牲,很多百姓宁愿忍饥挨饿也要捐出自己的口粮给前线的将士。

中国最重要的一个省,如果它不复存在,再无任何翻盘的希望!为什么四川盆地是中国最重要的战略备份区呢,其实答案非常的简单。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战略备份区这个名词,对他了不了解。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又为什么说四川盆地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战略备份区呢。

我想大家都应该听说过这么一句话,那就是四川不灭,中国就不亡。那么接下来就让我来给大家具体的讲述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情况吧。

第一:那么首先我们先从历史的角度来给大家讲一下,四川在我国是最后一个反攻复国的地方。如果在那个时代里四川也被侵占了的话,那么对于当时的那个朝代来说就根本没有任何翻盘的希望了。

第二:而且当时外族想要入侵四川四非常的困难的,因为会遭到四川人民非常顽强的抵抗。就比如说在宋朝时期的时候,当时宋朝就已经被灭亡了有30多年的时间了。但是当时的四川地区人民依旧在进行顽强的抵抗,而且在重庆的钓鱼城还打倒了一个蒙古的大汗。

即使是到了清朝入关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民国时期以及抗日战争的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可以说每一次都是自死方休的一种状态,誓不投降。就是因为四川人的这种状态,历史上四川曾经多次发生过屠城的事件,遭受过非常多的苦难。

第三:不过也就是因为他们这样的性格,中国才有了最后的希望。而且从经济上来说,四川自古就有着天府之国的美称。那里有着非常丰富的物种资源,而且四川周围都是群山围绕,易守难攻,人口资源也是非常的丰富。

而且最重要的是虽然他们始终是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区当中,但是始终都没有想到过独立自主的念头。他们唯一知道的就是要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挺身而出,拼尽全力的保卫祖国。

在当时的抗日战争时期,还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那就是无川不成军。所以说在抗日战争中,川军还是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四川盆地的地理位置非常的重要,这也是为什么它被誉为战略备份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四因为四川周围都是山区,而且常年多雾,所以说不论是机械部队还是空军,都很难在四川这种地理位置上展开非常大的作用,非常的有利于中国军队进行游击战。而且四川也是中国的最后一道关卡,因为再往后都是西藏或者是青藏高原,根本就没有任何退路了。所以说,如果要是没有了四川的话,也就没有了中国。

战时云贵川,富时北上广。无川不成军!!





Il魅惑


鄙人早先是部队作训参谋。在部队里面,无论哪个省籍都有个人素质非常好的兵。但从总体上来看,广西的兵相对素质高一些。表现在个头适中、身体结实,体力耐力非常好,服从性好,团队意识比较强。广西兵员素质高应当是有传统的,民国时期,李宗仁、白崇禧之所以地位那么高,与麾下广西部队战斗力强是有直接关系的。


槲葉山路



说实话,这个问题还真不好回答。

但是我看很多回答都在说广西,尤其是广西人在抗战时期的付出和贡献。

当然广西民众为抗战胜利确实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和巨大的牺牲,但是要说广西民众付出第一,我觉得就太有点不符合事实。

1946年何应钦编写的《八年抗战之经过》这本具有官方总结性质的著作公开发行,该书附录了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

从这个官方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到,抗战八年共实征壮丁14050521人,而广西省实征壮丁人数只能排在第七。

那么,是不是因为广西人口少,其实广西实征壮丁比例最高呢?

也不是,按照1947年人口统计,陕西人口为1001.1万人,而广西人口为1463.6万人,广西省人口比陕西省多了接近一半,但是实征壮丁人数陕西省还排在广西省前面。

抗战八年,陕西省实征壮丁888363人,广西省实征壮丁808046人。

事实上在我看来,抗战中贡献最大以及牺牲最大的是河南人。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是因为河南在抗战中饱受苦难花园口决堤、1941—1943灾荒以及日寇的侵略。


(花园口决堤)

以花园口决堤为例,根据1945年后南京方面的调查,决堤导致河南20个县受灾,20县因决堤而逃离的人数为117万人,占20县总人口的17.3%,因决堤而死亡的人数为32万5千人,占总人口数的4.8%。而黄河决堤另一个重大影响是平原上沉积大量的泥沙往往是豫东肥沃良田变沙漠的首要杀手,原本的中原粮仓逐渐变为旱、漠、沙、碱的常灾区,严重影响了河南经济发展。

1941—1943年灾荒,使得河南一度有3000万灾民需要赈济,战后南京方面统计,仅仅因逃荒而流落在外的河南人就有五百多万人,而没有逃离河南但是无家可归的河南人也达到八百万之多。

抗战中河南难民以及流离民众几近1500万,是全国所有省份中最多的。

而自1937年开始,河南总共111个县,其中中方只能掌握其中60个县,其余全部被日军占领,而在整个八年抗战期间,河南111个县只有2个县从来没有遭到日寇的侵略。

河南即使遭受了如此重大的牺牲,但是河南人依旧做出了抗战最伟大的贡献:

整个八年抗战期间河南实征壮丁人数达189万人,为全国第二,仅次于四川省;但是请不要忘记四川在抗战中是大后方,有5000万人口,而河南有一半县城沦陷,抗战前全省人口为3500万人。


不仅是壮丁,河南即使在八年抗战中饱受黄河泛滥以及灾荒之苦,但是河南上交公粮数量依然常年保持全国前五。

以1941年为例,此时灾荒已经初见苗头,但是河南当年实征粮食158万石,为全国第四,远超广西;即使在1942年常凯申都下令减免河南灾区征粮数量的情况下,河南当年实征粮食数量依然排在全国第五,还是远远超过广西,不要忘记此时河南有一半的国土沦陷。

整个抗战八年时间,有189万河南人征兵,有400万河南人曾在抗战时期服役,要知道河南从1938年开始就有一半的国土沦陷。

因此,我认为从抗战贡献而言,河南是绝对超过广西的。


兰台


综合中国五千年历史发生过的内外战争,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东北人最能打,单兵作战能力最强。先后有商族、鲜卑、高句丽、契丹、女真、蒙古、满清等出现,各个战斗力不凡,在与中原汉族对抗中,大多数时候处于优势,总体来说,中原汉族在军事上不如上述东北亚民族。先后有商族、鲜卑、女真、蒙古、满清入主中原,以绝对劣势的人口征服人数远远处于优势地位的中原汉族,蒙古甚至征服了几乎整个欧亚大陆,在成吉思汗的时代所向披靡。

其次是西北汉族,陕甘为主,汉唐立都于此,成就了汉族最辉煌的王朝。中原,山东,南方在与西北汉族的对抗中,在中国历史记录中,几乎全部败绩。

第三是山西和河南,这里是中原核心,战力适中。

第四是两湖,荆楚地区。

第五是山东、江苏,在与中原对抗中,大多败绩。虽然山东和江苏聪明,身高马大。

第六是四川,在与其它地区交战中,四川全败,两次被屠光。

第七是两广福建,这里人勇于私斗,怯于公战,军事讲究的是团结协作,所以这里军事上讲战力不佳,历史上也无建树。

第八是江南,战力最差,当然,头脑最好。北方人打下天下,天下太平后,江南人做官,管北方人,哈哈。

新疆人战力不如北方汉族,历史上北方汉族与西域民族冲突中,全胜。

藏区战力和北方汉族持平,毕竟汉藏同源,大家都是羌人后裔。

总结一下,战力从高到低依次为:东北人、西北汉族、藏区、中原汉族、新疆、两湖、山东苏北、四川、两广福建、江南


数据看世界后尘


海波房车旅行在路上第639天,2018年三月在苏州出发,以走过浙江省,安徽省,河南省,山东省,山西省,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新疆,青海省,甘肃省,宁夏,陕西省,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西藏、已到达云南……很多美丽风景都在路上,大家伙能看到每天的故事,各大平台里都有(海波在路上),希望有梦想旅行的人不要等啊?立刻就去旅行,这世界我真滴来过……

走过二十多个省份各地区,近代史能证明一下是四川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建立新中国🇨🇳,四川人出来的元帅将领最多











海波在路上


一、从整体上来说。

纵观悠悠五千年,在军事上,一直是北方在大部分时期占据着主导优势。从秦灭六国开始,到满足一统天下,几乎都是北方统一南方!就算是解放战争时期,我党也是从东三省开始,打到海南岛,解放全中国的。而南方产生的政权是很难北伐成功,统一天下的!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北方人确实比南方人英勇善战一些。

二、从地域上来说。

历史上产生的两个军事政治集团——关陇集团和淮西集团,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当然除了“蒙古、满族”两个少数民族的崛起)。关陇集团是指位于陕西关中和甘肃陇山(或称为六盘山)周围的门阀军事势力。淮西集团是指安徽以及江淮地区形成的军事集团。

从秦灭六国开始,关陇集团就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周发扬光大,建立西魏,北周,隋,唐四朝。统治中华大地四百余年。而关陇集团的主要对手也是淮西集团,天生的对手,双方交手之中互有胜负,互相颠覆!而其余地区基本都是看客,因为他们没有能力统一天下。

三、近代。

近代战争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而这两场战争区别于历史上任何时期。针对外族的入侵,全国上下一心,在日军入侵地区都进行过殊死的抵抗。每个地区的军队都抱有必死的守土之责当然,每个地区都出过民族的败类。这样的国家之战,真不能分那个地区就英勇善战了!





沦客人


四野的骨干力量是十万关内老八路,四野最厉害的是武器,当时接收了日本关东军大批装备,还有苏联的援助,后勤医疗有很多日本人,作战还有朝鲜师,还有日军参加了四野直接作战,这是某位将军说的。所以你以四野来证明东北人武勇是站不住脚的。这只能说明当时毛主席决策英明,抓住了苏联打败关东军这个空档,


zzf777


单从一个省来讲,真的很难。毕竟中国这么大,每当面临民族危亡的时候,单靠一省一地是没有能力拯救中华的。我认为有很多省的人民都很伟大,北方的有山东、河北,自古燕赵之地出豪杰嘛;南方的有湖南湖北和四川、江西,灵山大川出将才,古人诚不欺我,咱们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们,多数都来自这几个地方;中原地区就要数河南、山西和陕西了,这是古中国的发源地,老祖宗就是从这些地方出发,慢慢为我们打下的万里江山,赳赳老秦,贞观盛唐,是我们的荣耀。我觉得正是有这些优秀的人们,中华文明才能经久不衰!

我看了很多观点,很多人吹嘘东北能打仗,这个我不能认同。纵观历史,东北从来都不是能征善战的地方。更有近代百万东北军面对日本关东军,未放一枪一弹就逃跑的屈辱。别总拿着张学良说事,他就一个人,假如东北军全体上下有死战的决心,完全可以先软禁了他;还有人拿四野说事。四野确实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但你得先看看四野的人员组成。四野的总指挥林彪和罗荣桓,两位元帅都是湖南人。四野的战士也多数都是关内人,他们是由关内出发,去东北消灭国民党的反动军队的!这能证明东北的战力很强大吗?请不要偷换概念。

最后说说面对侵略者,各地区的反抗意识。首先我声明一下,我是北方人。但我非常欣赏南方人。自古至今,南方的人民,在面对侵略者的时候,反抗意识和反抗程度都要远胜北方人民。当然这里面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南方相对经济发达,文化进步,绝对不会甘心被蛮族统治;另一方面,南方有高山大河作为屏障,蛮族的骑兵野战不适合山地作战,所以沦陷的次数相比北方要少很多,因此也不习惯被外族占领和支配。

其实提出这样的问题很无聊,有分裂民族意识的嫌疑。我们中华民族是一家,民族和国家的复兴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我们不应该去讨论哪个地区,哪个种族的贡献更大。没有国家的强盛,任何地区、人民再强大,也是水中浮萍,无根之水。胡雪岩曾经是晚清红顶商人,世界排名第四的富豪,结果最后还是被西方列强瞬间围杀,为何?“世界人”的概念既可笑又幼稚,没有国家的强大,一切都无从谈起去。你拿着钱跑到天边去,也没有世外桃源。真正的世外桃源,就是把自己的祖国建设成富强的国家!

假如让我说哪个省的人最勇猛善战,我会说是整个中华民族。江浙、两广提供经济,北方和中原地区提供身强体壮的士兵,南方提供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高超的指挥能力,汇集华夏全部的英才,中国将是不可战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