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如何练好书法?

Three-C


一个退休在家的老人,谈谈个人学习书法的几点粗浅体会。

1.明确学习书法的目的。

老年人学习书法,应该不为名利。有些老年人看到书法家们写一手好字,名利双收,很是羡慕,也想成名成家。其实到了退休的年龄,这些都应该放下了,只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快乐,就足夠了。

2.写好写坏不重要。

有的老年人,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不得法,怎么也写不好,堵气不学了。我认为大可不必,其实写的好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贵在参与‘’,在‘’参与‘’过程中,身心得到锻炼,消除寂寞,时光没有白白浪费,这是一件大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3.解决入门问题。

俗话说的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开始学时,关键就是找书法老师,学习‘’运笔方法‘’,还要丢掉过去的写字习惯,从头学起。如果不方便,可以坐在家里上网学习,看看网上大师们是怎样写字的。横、竖、撇、捺、点等是怎么写出来的。然后,自己去模仿,练习,哪怕十遍、百遍,要有决心和毅力,必须练好。这就是书法的基础。和盖楼同理,基础打不好,楼也盖不好。

4.临帖。

笔者认为,最好先选楷书,选欧、颜、柳、赵四大家的就可以。选你喜欢的,因为只有喜欢才能产生动力,有了动力才能学好。选好帖,临的时候,要一个字一个字的临,临到得心应手为止。这是掌握字形结构的最好办法,坚持临一千个字以上,‘’结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在这期间,还要学点书法理论,指导学习,很有成效。

5.取百家之长。

当你临熟一家字帖以后,就可以再选几家去临。赵孟頫的诗中说的好,‘’博得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到时就自然形成了自己风格的书体,再往深去学习怎样创作书法作品。

上头条书法交流圈,和书友们交流书法经验,你的退休生活就会更加丰富多采。(下图是笔者写的几幅书法作品)





艺翁426


大多数人

95%以上的人

连学习书法最基本的一关都过不去,或者不愿下苦功夫去过。

是什么关呢?

就是基本笔画这一关。

我们不说过多的笔画,我们只说那几个最基本的笔画,如:

1、点

2、横(只说长横)

3、竖(只说垂露竖)

4、撇(只说竖撇)

5、捺(只说斜捺)

6、钩(只说横钩)

这六个最基本笔画衍生出的那些复杂的笔画我们先忽略。

你写吧!

标准范本在哪儿?

你临的在哪儿?

把标准范本和你临的拼图到一起,自己看看。

就全明白了!


老跨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努力,经常听到退休老人学书画,功成名就取得好成绩的事迹。只要方法对路,老年人凭借自己各方面的优势,完全可以学好书法。

退休人练书法最大的优势是时间充裕,而最大的问题是长期养成的书写习惯难以纠正,加上筋骨不灵活,书法学习效果不佳。

但老年人既然选择了练字,就得闯过克服“自由体”,进而上升到“法”这一关。而靠自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参加一些适合老年书法教学特点的书法班是不错的选择,一是有老师指点,二是同学之间互相交流,起到相互促进作用,三是可以按照书法学习的进程教学。 通过书法班打好一定的书法基础,再坚持自学,老年人就一定能学好书法。

而对那些无法参加书法班,只能靠自学的老年人,提醒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要凭习惯写字。你随手写出来,自我感觉很好的那是毛笔字,不是书法。而去习气的唯一方法就是临帖,如何才能临好帖呢?相信老年人的自学能力都比较强,深入领悟,多与人交流,多读帖,一定能悟到笔法、字法精神。

二是不要凭蛮力气写字。写字不是干活。要明白书法是靠正确的笔法和用锋实现的。这种笔法在古人的帖里,要去悟,要靠练才能获得。

三是不要凭意气写字。经常看到一些老年人,写字大笔一挥,一气呵成,行云流水,可惜,浪费了笔墨。既然学书法,就得按照规定书写。

当然,这里并不是强求老年人一定要这样做,只是从书法的角度对老年人学书法提一些原则要求。其实,作为老年人,自己写得开心,享受过程,乐在其中,足矣趣。


如石书艺


老年人退休了,闲耒无事的时候学学书法确实是件不错的事情,有格调有品味,练眼练手有益身心健康,好处不老少。

书法是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无数皇家贵胄文人墨客痴迷其间,墨池笔冢流连忘返。而千百年来书法也成为学识和文化的标识物,能写出一笔好字真是很有面子的事情。


但是话说回来,学书法,尤其自学的话可不是个简单的事。

书法内涵简单说包括三个方面,即好看,有传统,有个性(有味道)

好看 汉字本身的结构造型特点使得楷行草三种字体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写出相对标准化的美观规范的样式。

传统 书法千百年来积淀了诸多传统范式,成为可以借鉴的有着一定共识的书法传统内涵。

味道(个性) 书法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追求一种在前两者基础上的个人创新的风格展式。


书法学习因为我们都有着长期书写的基础,所以上手比较容易。但是由于统一的书法理论的缺失,书法学习也很容易走入误区。所以,最好的学习方式还是师傅领进门,师傅还得是明白人,起码对上面的三个内涵能以逻辑的方式阐述明白。然后要有个共同交流学习的圈子,关起门耒自学很容易跑偏。交流能开拓视野,增加思考,互通心得,提高学习效率获得更明显的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退休之后学习书法有很多好的条件,但最重要还是先弄明白书法的内在本质再上手,否则事倍功半。


老陈聊书法


自古学习书法的人长寿,退休了的老年朋友在家里练习书法,其实是非常有帮助的,退休以后有大把的休闲时间,利用这些时间练习书法。

陶冶情操。当然,退休在家的老年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有针对性的练习。

如果有基础的话,临时一些比较有名的书法作品,然后再创作,如果基础一般的老年朋友,建议还是从临帖开始,每日临习一两个字,时间一长,自然能写一手好。

学习书法,只有认真练习,多思考,多总结,毕竟能有所收获,切记不可闭门造车,结交几个志同道合 朋友共同探讨书法记忆,相互取长补短,对书法的学习是非常有帮助的。





呆小石书法屋


退休在家的老年人想练书法,是好事而不是坏事!如何练?这要看自己的追求有多高。如果仅是练毛笔字,买本字帖练习就可以了。如果是向书法方面追求,那就要临摹古人的名碑名帖。

我有几个退休后练习书法的书友,他们的追求都是比较高的,至少是加入省级书协的目标,还有两个人追求的目标是向中书协靠拢。

这几个退休老人大多六十岁出头,还有一个已七十多岁了,他们在退休前都有一丁点儿书法基础,退休后练习书法劲头就更足了。这几位退休老人临摹的都是古人的碑帖,每天坚持临摹,从未间断过。临帖已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除了坚持临帖之外,还定期交流学习书法的经验,基本上每周聚一次,都带着自己临摹的字,任凭大家评论,有时候还争得面红耳赤的。但是,争议归争议,争议完后还是好朋友。通过每周聚会互评书法作品,他们都受益匪浅。

一般情况下,退休老人都有汉字书写基础,练起书法来进步较快。他们几位退休老人练书法,大多是对临,摹临者很少,因为他们认为摹临是小学生才做的事情。我认为这是他们对学书法的偏见,我曾告诉他们,摹临一遍要比对临二十遍的效果还要好,可他们听后就当成耳旁风了。不过,对临也好,无论怎么临都是学书法嘛!去年的书法省展上,有五位退休老人投稿,结果都入展了。

退休老人练书法,宜先从汉碑和楷书入门。如果没有更高的追求,学田英章的楷书也可以。关于隶书,当代人的字最好不要学,但当代人的隶书风格可参考学之。

刚开始练书法,用毛边纸就行,因为毛边纸便宜。

学书法,临帖是硬道理!退休老人学书法,无须拜师,只要认真临帖就可以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一家之言,仅供参考。如果各位网友对此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和评论!


中州耕牛堂主


退休老人在家闲来无事,学习书法,对个人及家庭大有益。可以修身养性,能够净化家庭气氛,好处多多。学习书法,首先要离名利心远点;选好自已喜欢的碑帖;沉下心来,多读多临;同时还要抽点时间学习一些书法理论;切莫急功近利,耐住性,静下心,慢慢练,乐逍遥。








一叶小舟82704


春节宅在家里练练书法,请高手指教,谢谢!



徐大顺发


退休的和不退休的人群相当多,喜欢书法爱好书法的人越来越多,都想实现童年青年时代的书法梦想,而又知需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甚至更长的学习苦练书法的时间,大多数人,喜欢上书法了,而又放弃书法了,写写停停,练练放放,始终没有写进来,特别是书法的笔法,怎么写都写不好,写不到位,写写欧楷不象,再写写颜体也不如心意,折腾来折腾去,十几年过去了,结果还是竹蓝了打水一场空,随着岁月的流失,最后还是选择放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显得十分重要,其最好方法是:第一步先学习书法的笔法,即“五个点"的运转规律,再入欧柳颜赵,苏黄米蔡等碑帖的学习,一学就通,一练就会,入碑帖极快,出碑帖有法可依,有规律遵循,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书法,练习书法的好办法。


李行子


退休在家的老年人如何练好书法?

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我们中华文化的传统。退休在家,练习书法,既修身,又养性,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还可以消磨退休后大把的闲暇时间,可谓是一举多得的事情。那么怎样才能在家练习好书法呢?


老年人的手脚,比不得年轻人的利索,在练习时,不要为难自己,在字帖的选择上,应选择比较质朴,对笔法要求不是很高的书体。如颜真卿、苏轼、黄庭坚等人的字帖,或者学习隶书,都比较适合老年朋友们学习。

这些书法朴素的用笔,不作任何的修饰。只要结构安排好了,基本上没有大的毛病。由于老年朋友们的身体原因,练习时间不要过长,每天采取分段式练习,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半小时至四十分钟。练习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做不切实际的空想。就把练习书法当做消遣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