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55歲血壓多少算正常?

用戶9980712465712


段醫生答疑在線🚀正常血壓值🚀

18歲以上的所有人群,正常血壓值和高血壓值的定義是一致的。這個範圍設定的依據就是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高低。



正常血壓值

理想血壓:收縮壓<120mmHg,和舒張壓<80mmHg。

正常血壓,但是處於偏高範圍的臨界值:收縮壓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

高血壓值

高血壓: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1級(輕度)高血壓:收縮壓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90~99mmHg。

2級(中度)高血壓:收縮壓160~179mmHg,和/或舒張壓100~109mmHg。

3級(重度)高血壓:收縮壓≥180mmHg,和/或舒張壓≥110mmHg。

注:血壓自120/80開始,收縮壓每升高20mmHg,舒張壓每升高10mmHg,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就會成倍增加。



關於正常血壓和高血壓的定義需要注意幾個問題:

①一次血壓升高不能定義為高血壓,必須是非同一日的三次血壓的平均值才是真實的血壓值。

②如果是在家裡自測的血壓,高血壓的定義需要調整為≥135/85mmHg。

③血壓測量前半小時不進食、喝咖啡、喝茶和飲料、喝酒、劇烈運動,測量前安靜休息5分鐘。

④對於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情況要求不一樣:對於65歲以上老年人和有嚴重疾病者,血壓需≤150/90mmHg,如果可以,然後逐步降到≤140/90。其它人建議血壓儘量控制在≤130/80,最起碼要<140/90。



段醫生特別提醒:

(1)其實在家裡自己測的血壓比在醫院和診所測的血壓要準確。因為有些人一到診所或醫院就會緊張,導致血壓偏高。

(2)如果某一次測量的血壓高時,首先要做的是確定自己的真實血壓(測3天的血壓),然後再決定是否需要用降壓藥。

(3)控制血壓最好的是生活方式的調整,包括低鹽低脂飲食,少吃多運動,戒菸戒酒等。

👇關注段醫生,健康又養生!👇


段醫生答疑在線


大家好!我是福爸,執業醫師。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

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認為年齡越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也會放得寬一點。其實高血壓診斷標準和年齡無關,只有一個。按照中國現行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者舒張壓大於90mmHg,就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根據血壓升高的程度,又對高血壓的嚴重程度進行了分級,分別是一級(輕度)、二級(中度)、三級(重度)高血壓。

年齡是影響血壓的重要因素之一,隨著年齡逐漸增大,大部分人的血壓都會逐漸的升高。逐漸升高的血壓對血管的影響持續存在,並不會因為年齡的增大而影響減小。所以老年人千萬不要以為自己年紀大了,血壓高一點是正常的。一旦發現自己血壓升高,還是要去正規醫院接受正規的治療。


除了年齡對血壓的影響,血壓還受到遺傳因素和生活因素的影響。遺傳因素,我們沒有辦法改變,但是生活因素對血壓的影響就非常大了,常見的比如說吃的過鹹過油,熱量過高,缺乏運動,抽菸酗酒,熬夜生活不規律,工作壓力太大,等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明顯的推遲高血壓發生的年齡,甚至終身都沒有高血壓。

最後再叨叨一句,雖然年齡增長是不可改變的現實,但是絕對不可以因為年齡大而忽視高血壓。


福爸聊營養


在成年以後,無論年齡,不分男女,血壓正常與異常的劃分標準都一樣:當三次非同日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時,為高血壓。所以,男人55歲,當血壓<140/90mmHg、≥90/60mmHg時算正常。但醫學莘需要提醒各位朋友的是,雖然血壓低於140/90mmHg,高於90/60mmHg都算正常,但在這個範圍內,不同的血壓對我們健康產生的影響不一樣。

當血壓不超過120/80mmHg,此為理想血壓。理想血壓對我們身體的各靶器官幾乎不會產生傷害;當血壓高於120/80mmHg,低於140/90mmHg時,此為血壓正常高值,雖然也屬於正常血壓,但血壓長期處於該範圍,也會對心、腦、腎等靶器官造成一定損害,只不過進程緩慢,症狀不明顯,不容易被發現,但經過數十年,很容易發展為高血壓。體檢時就會出現一些靶器官受損的表現,如頸動脈粥樣硬化伴斑塊狹窄、左心室肥厚、蛋白尿等。這就是為什麼有些高血壓患者,在發現血壓升高以後,經過積極治療,已將血壓達標,但還是出現了靶器官的損害,原因就在於當血壓位於正常高壓時,就已經對我們的身體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所以,如果血壓長期處於正常高值,或已經出現了高血壓,應注意改變生活方式,結合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方案一經制定,就應長期堅持,通過規範、合理的治療,將血壓達標,以減少對重要靶器官的損害。並注意定期篩查有無靶器官損害:心臟彩超觀察有無左心室肥厚,頸動脈彩超篩查有無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腎功能篩查有無腎功能異常,尿常規主要觀察有無蛋白尿的產生。如果出現了靶器官損害,應在控制血壓的同時,針對靶器官的損害對症治療。

綜上,成年以後,判斷血壓正常與否的標準為:當血壓<140/90mmHg、≥90/60mmHg時算正常。血壓不超過120/80mmHg,此為理想血壓;血壓高於120/80mmHg,低於140/90mmHg時,此為血壓正常高值,長期處於血壓高值會對靶器官產生不程度的影響。高血壓患者,在控制血壓的同時,還應定期篩查有無靶器官損害,以早發現、早治療。


醫學莘


血壓一般是指動脈血壓,是我們血液流動中對單位血管壁的側壓力。我們的正常血壓範圍都是相同的,無論年齡大小、性別差異,我們收縮壓在正常情況下都應≥90mmHg,但<140mmHg;而舒張壓應≥60mmHg,但<90mmHg。所以,55歲男性的正常血壓也應在這一範圍內,但相比20歲的青年人,其整體的平均血壓水平會有所升高。同理,其血壓平均水平又會低於70歲的老年人。


雖說正常情況下血壓應<140/90mmHg,但我們人體的理想血壓應≤120/80mmHg,而當血壓≥120/80mmHg但<140/90mmHg時,屬於正常血壓高值,雖說也在正常範圍內,但也會對血管內皮和靶器官存在一定的影響,只不過損害的進展時間較長。

當我們在未服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即考慮為高血壓。希望大家正確認識高血壓,準確規範測量很重要,同時我們要排出劇烈運動、熬夜、飲酒、飲茶、飲咖啡等因素的影響。

希望大家正確認識血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同時,對於診斷高血壓明確人群,需及時開始正規治療,要注意低鹽飲食、適當規律運動、戒菸限酒、控制體重、保持良好的心態和規律作息,並注意監測。

如您有任何疑問,歡迎文末留言,共同探討。關注作者,每日持續性更新健康知識。

銀杏葉的守望


雖然人體的血壓在一天中處於不斷的變化過程中,但血壓的正常範圍都是固定的,無論年齡大小,正常情況下,我們收縮壓應≥90mmHg且<140mmHg,舒張壓應≥60mmHg且<90mmHg。所以,對55歲的男性而言,其正常血壓也應在這一範圍。但我們理想的血壓水平應在120/80mmHg以內,如果血壓長期處於120/80mmHg到140/90mmHg範圍內,屬於正常高值血壓,需要大家引起重視,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和監測血壓變化。


人體的平均血壓水平隨年齡的增加也會逐漸增加,比如20歲的青年人,整體的血壓水平會低於55歲的中年人,但大家正常的血壓範圍都是一樣,只是在這一範圍內會有所增加。血壓是反應我們健康的主要指標之一是血液流動過程中對單位血管壁的測壓力,我們可以通過血壓計來間接測量處血壓。

我們建議大家選擇電子血壓計進行血壓測量,相對水銀柱而言,操作更簡單,適合家庭使用。血壓測量前要安靜休息至少五分鐘,避免飲酒、飲茶和飲咖啡。血壓測量時,可取坐位或平臥位進行測量,測量過程中避免身體活動或劇烈咳嗽,以免影響讀數。


高血壓的診斷是以非同日三次測得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標準。高血壓一經診斷均應積極開始規範化診治,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低鹽飲食、戒菸限酒、適當運動、控制體重、規律作息等),並在醫生指導下規律服用降壓藥物,以穩定控制血壓水平,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感謝閱讀,祝大家身體健康。關注作者,獲取更多健康知識。


全科掃地僧


4多1少,這樣的食物搭配,保證血壓平穩,建議高血壓朋友收藏

平平是我的初中同學,今天打電話過來,說自己高壓150,低壓90,怎麼辦?

血壓150/90,那肯定是高血壓了,我問他還有別的毛病嗎?


體檢,沒啥別的事,就是血壓高,但是不想吃藥,問我有別的辦法嗎?

我說:“可以暫時不吃藥,目前看來先試試別的招,一方面您是新發1級高血壓,另一方面您沒有別的疾病,所以我們建議您先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控制血壓。這也是指南一直要求的,並不是發現高血壓就立刻給患者吃降壓藥。”


生活方式改變包括:戒菸戒酒,運動鍛鍊,規律作息 ,釋放壓力,分享快樂,健康飲食。

平平問:健康飲食是不是就是少吃鹽?

我:沒錯,是少吃鹽,但不夠全面。

高血壓的健康飲食,基本原則就是:低鈉,低脂,低糖,戒菸戒酒。

不吃什麼說的太多了,每人每天6g鹽,少吃油,少吃肥肉,少吃動物內臟,少吃甜品,這些大家都知道;

我們今天說說可以多吃一點的食物:

第一、高鉀

其實高鉀低鈉飲食是高血壓飲食的基本原則,含鉀高的食物首推各種新鮮應季的水果,此外各種綠色蔬菜含鉀也很豐富;還包括土豆、紅薯,用來當主食吃,也有助於補鉀。為什麼很多人一直推崇芹菜降血壓,美其名曰是芹菜含鉀豐富,可是在所有蔬菜中芹菜的含鉀量並不靠前。只要是植物類食物,都可以適當多吃。

第二、多喝茶,降低血壓——如玲瓏菊、杜仲茶、玉米鬚

多喝水,是降低血液粘稠的有效方式之一。

有條件的人,可以在喝水的同時,放一些:玲瓏菊、杜仲茶、玉米鬚等,有助於降低血壓和血管健康。

其中,

玲瓏菊屬於四大懷藥之一的藥用菊,含有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而黃酮作為一種抗氧化劑,能夠對抗人體內有害的自由基,減少血管壁的老化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在人體內的沉積。

並擴張冠狀動脈,增加血流量,從而預防動脈硬化及高血壓的慢性發作。

泡茶、做粥時放一些玲瓏菊喝,對改善血管健康、降低血壓有幫助。第三、植物油為主,肉類以禽類為主;少吃動物油、肥肉、動物內臟,少吃牛羊大肉。

植物油所含的脂肪酸是屬於單價不飽和脂肪酸中的油酸。油酸能減少壞膽固醇,也就是可以減少低密度脂蛋白, 同時保持好膽固醇的量,也就是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量。橄欖油中油酸含量超過70%, 這是其他油類不能夠比的。而且橄欖油還含有豐富的β- 胡蘿蔔素、維生素E、多酚, 這些物質都是防止自由基傷害的抗氧化物質,這也就可能是降低心腦血管疾病發病率。

當然任何事情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健康的油,只有健康的量。

紅肉主要包括牛羊大肉,含有過多的脂肪,所以還是要控制總量,肉類選擇禽類為主。


第四、適當的補充魚肉、堅果

深海魚含有 ω—3脂肪酸,系多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成分為EPA和DHA,EPA和DHA能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1、減少猝死和心律失常;2、減少血栓形成;3、降低血脂;4、升高高密度脂蛋白;5、協助降低血壓。


大部分堅果含亞麻酸,亞麻酸在體內可轉變為EPA和DHA,與海魚有同樣的生物效應。

沒有絕對不能吃的食物:

其實對於高血壓的朋友來說,沒有絕對的不能吃的東西,經常有高血壓的朋友會問啥不能吃,啥能吃,其實沒有必要那麼計較,記住原則:口淡一點即可。

還有很多朋友會提出各種食物能不能降血壓的問題,比如:芹菜降血壓、洋蔥降血壓、木耳降血壓等等等等,而且說的有根有據,王醫生只問您一句:您用過嗎?血壓正常了嗎?您給幾個高血壓的人用過?

如果沒有實踐用過,而是道聽途說,千萬別拿出來唬人。


食物要豐富多樣性,啥都要吃,限制的少吃一點,鼓勵的多吃一點,但都不能過,過猶不及,適可而止。

最後,還是要強調,飲食只是控制血壓的一個方面,生活方式是全面的生活方式,不僅僅是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要貫穿整個高血壓的治療過程,健康飲食要陪伴高血壓人的一生,健康飲食更要我們每個人從小培養,從現在培養!

當然飲食只是降血壓只是健康生活的一種,健康生活包括全面的健康:堅持運動、戒菸戒酒、規律作息、控制體重等等。


對於沒有合併其它疾病的輕度高血壓,我們可以試試健康飲食、健康生活來降血壓!


醫學健康談


首先要說的是:無論多大年齡高血壓的診斷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收縮壓大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而且要注意這兩個是或者的關係而非必須同時達到才能診斷為高血壓。

其次,影響血壓的因素有很多,年齡是其中之一,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大身體的各項機能在不斷髮生著衰退,特別是對血壓影響較大的血管動脈硬化不可避免地在發生,所以血壓有所升高是可以理解與接受的。

也正因如此,除了將血壓大於140/90mmHg診斷為高血壓外,在血壓的管理中還進行了這樣的分級:

  • 正常血壓小於120/80mmHg
  • 正常高值血壓大於120/80mmHg而小於139/89mmHg

所以,無論年齡多大,保持血壓在正常範圍內是最理想的,如果不能如此,也應盡力將血壓控制在正常高值範圍內。這是因為研究中發現,當血壓大於120/80mmHg時,血管即會受這種壓力的影響而發生重構,即在血管本身的解剖及功能上進行重新構建,如果此時還存在高血糖、高血脂等其它因素,則血管的重構進程將加速進行,血管病變發生的風險將大大提前。所以,雖然年齡的增長不可避免,逐漸升高的血壓對血管的影響屬於自然現象,但卻可以盡最大的努力去延緩這種進程的發展速度。研究發現,處於正常高值範圍內的血壓有這樣的變化特點,即血壓維持在120/80-125/85mmHg之間的年限相對較長,而血壓一旦超過了125/85mmHg即會進入快速升高期,短則幾年,很多人的血壓就會達到甚至超過正常高值血壓的上限。

這也就是說可以把125/85mmHg看做是血壓開始上升的臨界點,而這個臨界點會在什麼年齡到來,卻是因人而異的,可能四五十歲,可能六七十歲,也可能三四十歲,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遺傳因素 有高血壓家族史的人,由於遺傳基因的缺陷,自身血壓控制機制不佳,可能在二十多歲就發生血壓升高,甚至患上高血壓
  • 生活因素 常見的比如吃過鹹、過油、過多,缺乏運動而又吸菸、酗酒、熬夜生活不規律等,都可能影響機體的代謝功能而導致血壓的升高,如今很多年輕人生活方式極其不健康,致使高血壓的發生越來越年輕化
  • 疾病因素 常見的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癥等都會對血管造成損害,導致動脈硬化的提前發生,從而增大血液流動的阻力,帶來血壓升高的後果。

因此,血壓的變化,特別是隨年齡增長所表現出來的血壓變化趨勢,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生活方式的健康狀況,毫無疑的是,隨年齡的增長,生活方式越健康不僅血壓升高的越慢,各種疾病發生風險也越小,壽命也會越長。

這也再一次提醒我們,雖然年齡增長是不可改變的現實,但不應把它當作可以放縱自己的條件,在尊重年齡增長現實的基礎上,儘可能讓自己的身體年齡小於實際年齡,才是健康長壽的真諦。


天天聽健康


對於成年人而言,無論年齡大小和性別差異,其血壓的正常範圍都要遵循以下標準:90mmHg≤收縮壓<140mmHg且60mmHg≤舒張壓<90mmHg。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血壓正常並不意味著達標,人體理想血壓應該低於120/80mmHg,也只有理想範圍內的血壓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健康。

當120mmHg≤收縮壓<140mmHg或(和)80mmHg≤舒張壓<90mmHg時,被稱為血壓的正常高值,這種情況下,雖然血壓仍在正常範圍以內,但卻已經開始對機體產生一些不良影響了,不過短時間內我們並不會有什麼異常感覺,因為這種負面影響是在潛移默化中緩慢形成的,如果您的血壓一直處於正常高值的狀態下,或許您會在幾年或十幾年後的某次體檢中發現,心腦腎等一些靶器官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的病變,當然,我們並不能排除其它一些致病因素也參與在了其中!

對於題中所述,我們的回答是:55歲男性的正常血壓應該在90/60mmHg~140/90mmHg之間,但如果想要更加健康,最好能將血壓進一步控制在90/60mmHg~120/80mmHg之間,至於調整方法,我們建議您採取生活幹預的方式,因為大多數的正常高值血壓都可以通過這種方式改善,至於具體實施辦法,想來大家都有所瞭解,無非就是戒菸酒、多運動、少吃鹽、不熬夜等一些老生常談的東西。


綜合內科張醫生


血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多少血壓正常是根據人不同的狀態來確定的,比如正常健康人的血壓和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應該是有所區別的,即使不同的高血壓患者也有所不同,跟年齡關係不大。現在結合最新的醫學知識,給大家簡要的科普一下。

目前國內關於成人血壓的分級採用的是2005

年中國高血壓治療指南建議的標準:正常血壓低於120mmHg/80mmHg,但高於90/60mmHg;正常高值130-139mmHg/80-89mmHg1級高血壓(輕度)140-159mmHg/90-99mmHg2級高血壓(中度)160-179mmHg/100-109mmHg3級高血壓(重度)≥180mmHg/110mmHg。因此不管你55
歲還是25歲都應該遵從這一個標準:低於120mmHg/80mmHg,但高於90/60mmHg,如果把這個高值放寬,那就應該是不高於139mmHg/89mmHg

但在去年這個正常血壓卻有了新的爭議,目前美國最新一版的指南中,這個正常高值已經有所變化了,2017版美國高血壓指南中建議130-139/ 80-89 mm Hg1級高血壓,≥140/90 mm Hg2

級高血壓,尤其是將130/80 mmHg作為大多數高血壓患者的降壓目標值。也就應該現代美國醫師的觀點認為血壓應該低於130/80 mmHg

但是最新的歐洲的指南卻還是建議正常人正常血壓不高於139mmHg/89mmHg。而將<140/90 mmHg作為多數高血壓患者的初步控制目標,將140~150/90 mmHg作為老年人(無論80歲以上還是以下)的目標值。若患者耐受良好,可以進一步降低血壓水平。不同高血壓患者降壓目標值如下:<65歲,

120~130 mmHg;≥65歲,130~140 mmHg;糖尿病,≤130 mmHg;冠心病,≤130 mmHg;慢性腎病,130~140 mmHg;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後患者,120~130 mmHg

如果你是正常人,那麼你的血壓上限應該控制在139mmHg/89mmHg以內,最好低於120mmHg/80mmHg。如果你是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可以根據上述指南一一對應。雖然美國、歐洲、中國的血壓分級各有不同,但不管怎麼說,平常都應該控制好自己的血壓。




男科醫生談健康


【高血壓是如何分級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file_sign": "5aa407d56564ff633b7c6835a3b45c6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