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叶利钦?

踏雪寻梅wsy


历史的罪人,野心勃勃的阴谋家,卑鄙的小人。

野心勃勃的叶利钦挑唆戈尔巴乔夫实施了私有化的“500天”计划,致使苏联大乱,民不聊生,趁机软禁了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后又联合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白俄罗斯的舒什科维奇,解散了苏联,苏联解体后,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更是实施了美国人给出的“休克疗法”,终将俄罗斯变成了一个仅靠出售资源续命的二流国家。

1998年行将离任的叶利钦,先后选定了五位接班人。而基本的原则是,不满意就换,换到满意为止。为此总共五位候选人。切尔诺梅尔金干了20天被废掉;基里延科干了4个月也下台;普里马科夫稍微长点,干了6个月就下台了;第四位斯捷帕申,做总理4个月也被赶下台;而普京是第五位,但是最终胜出。

算是为俄罗斯做了一点好事吧!


太平保险胜利


1991年的年底,苏联解体了。解体之后的新出现的每个国家几乎都在尝试西方的模式,作为俄罗斯的第一届总统,叶利钦也是走上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的道路。


叶利钦和他的小伙伴们对俄罗斯的国有资产进行了私有化的处理,处理的思路也挺简单,那就是把国有的工厂或企业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分配给全体民众。一时间很多国有的不良资产或者优质资产纷纷转让或者让民间资本进入。


这一波操作下来,俄罗斯的石油企业、钢铁企业、报纸、电视台、金融机构等纷纷变成了私有企业或者私人参与的企业。各种资本主义的模式和现象纷纷出现,商品也确实变得比过去更加丰富了。


但是很快暴露的问题显然比好处要更多一些。曾经的有钱人和曾经在官僚系统里面有权力有关系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获得了比别人更多的国有资产,把持了各个行业的关键领域,他们就是俄罗斯的第一批寡头。


比如一家国有企业要向全国人民销售股票的时候,这些有钱人和有权力的人会纷纷向民众收购这些股票,最终的结果是他们少数寡头们几乎控股了这家企业。几年的私有化进程搞下来,国有的经济并没有平均分配到民众手里,而是留下在寡头的手里。


于是剥削依然存在,而且贫富分化继续拉大,阶级对立严重,社会矛盾越来越剧烈。更加严重的是这些寡头们通过金钱和他们控制的媒体,可以影响俄罗斯议会的选举,甚至影响到总理和总统候选人的提名,政坛处于被控制的状态,而且非常腐败和低效。


在国内经济下滑,贫富差距严重的情况下,俄罗斯境内的其他共和国也开始有了明显的独立倾向,最典型的就是车臣共和国。当车臣闹独立的时候,俄罗斯腐败的指挥系统和军队居然无法控制局面,可以说整个俄罗斯处在内忧外患的危险边缘。


从这一段经历就可以看出叶利钦这个人有点理想主义和冒险主义,他以为按照西方的模式去做的话,俄罗斯的未来也会像西方那样繁荣发展,但是他并没有考虑到俄罗斯的实际情况,没有考虑俄罗斯实际的政治文化、人民的素质、官僚体系的毛病等等。


可能叶利钦比较成功的一点就是把普京作为接班人培养,并且把权力顺利地交接给了他。普京上台做的事情和叶利钦的差不多相反,一方面警告那些寡头不要参与和影响政治,专心赚钱;另一方面,他通过各种方式把关键的领域重新抓到了国家手里,比如能源行业、电力行业、报纸和电视台等等。


在普京的带领下,俄罗斯重新回归到了一种强权控制的状态,这种状态国家就不至于分裂,也趋向了稳定,国家控制的能源行业是收入的大头,收入可以分配给国民,这样内部矛盾不至于太大。经历过曾经前苏联的那种模式,似乎普京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俄罗斯的实际情况。


那么我们评价叶利钦的时候,可以说他是一个勇敢对俄罗斯进行自由主义改革的人,敢于挑战过去那一套制度和文化,但是如果看实际效果和政绩的话,也可以说他是一个比较无能的人。


局势君


叶利钦执政俄罗斯期间非常失败,但是叶利钦最大的功劳就是选择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是普京领导俄罗斯从衰落走向了强盛。



1.1980年代叶利钦得到了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信任,被戈尔巴乔夫任命为莫斯科市委书记。但时隔不久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在政治改革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2.叶利钦想取代戈尔巴乔夫做国家的领导人。叶利钦也从原先的共产党领导人演变成为俄罗斯民主运动的关键人物。叶利钦公开与苏联领导人唱反调,并且得到了欧美西方国家的支持!叶利钦大谈民主,对苏联共产党的倒台和苏联国家的解体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3.叶利钦执政时期俄罗斯出现了严重的官商勾结现象。叶利钦的朋友们大肆侵吞国有资产。使俄罗斯很多政治寡头都成为了亿万富豪,而俄罗斯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则不断下降,导致俄罗斯社会动荡不安。

4.叶利钦也认识到国家出现了危机,所以他也在积极的寻找接班人。1994年10月份叶利钦去圣彼得堡市郊打猎吃野餐,当时普京只是圣彼得堡的副市长,叶利钦和普京从来没见过面。普京准备开车去和叶利钦见面吃野餐,结果汽车半路坏了迟到了一个小时。

5.叶利钦第一次与普京见面就看到普京迟到了一个小时,所以叶利钦对普京的第一印象非常不好。当叶利钦和其他人在一起吃野餐时,突然从树林里跑出来一只棕熊。当时叶利钦和很多人非常害怕,都钻到了桌子底下。只有普京突然站起来,拿起身后的猎枪把那只熊给打死了。

6.从这以后叶利钦对普京刮目相看,他认为普京是一个强硬、不妥协和思维敏捷的人。因此叶利钦对普京考察了五年,在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没有经过俄罗斯总统选举,就把总统职位交给了普京。

7.普京把一个衰落的俄罗斯领导成为今天的世界强国。


香堂风子


鲍里斯·尼古拉耶维奇·叶利钦

1931年-2007年,苏联和俄罗斯政治家,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任期1991-1999.

叶利钦是个充满争议的政治人物,他在苏联时代因矢言抨击贪污而名声大噪,但在其执政期间却饱受贪污丑闻困扰。

如何对其评价,要从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入手,苏联的最后时期和俄罗斯的叶利钦时期,而前者甚至在人类近现代史上被看做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苏联的最后时期。

有人说他是苏联的罪人,说他搞垮了苏联。其实不然,苏联的解体是早晚的事,苏联及其经济体制已经走进死胡同,改革几十年也没有见好转,积重难返,所以他的历史抉择对俄罗斯人,甚至对更多的人是正确的。其万年回忆录中披露,那时候苏联官僚体制、腐败,及僵硬的计划经济已经看不到希望。

所以说苏联能够平稳的过渡,好聚好散,叶利钦有其莫大的历史功绩。

俄罗斯初时代。

俄罗斯可以说百废待兴,其推行的自由市场改革,俄罗斯市场经济的框架基本形成,为俄今天的多元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

但其开放价格和国企大规模私有化为主的“休克疗法”,虽然初衷很好,但操之过急,让俄罗斯经济面临奔溃。

“黑色十月”,俄罗斯初,俄罗斯个派对未来发展爆发严重分歧,其对异见者大武力镇压,饱受诟病,也间接导致今天俄罗斯强大的总统制。


V曦之


叶利钦可以说是前苏联的掘墓人,现在人对已经逝世的叶利钦评价不是很高,但是我认为叶利钦算是个明白人。

首先,苏联解体不是叶利钦的直接责任,当时苏联已经不可救药,国内的各种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如果不解体,那苏联将全面内战,所以苏联解体在当时是必然趋势,而叶利钦不过是在其位做了该做的事,也算是顺应了历史潮流。

其次,叶利钦的对前苏联解体原因看的很清楚,看出了问题所在。所以叶利钦上台以来就一直想改变,比如叶利钦和中国关系搞得很好,想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发展经济,而且俄罗斯在国际上战略收缩不再和美国叫板,这都是极为正确的。

可惜的是叶利钦的想法得不到俄罗斯人的支持,因为俄罗斯人过惯了超级大国的日子,现在让他们装孙子他们做不到,所以叶利钦的政治主张很难实施,这也为普京上台创造了条件,因为普京的口号是给我二十年还你一个强大俄罗斯,这对俄罗斯人无疑是很有吸引力的。

如果站在俄罗斯的角度看叶利钦无疑是睿智的,但是俄罗斯人不理解他,但是再过几十年,相信叶利钦会得到更高的评价。


天宇的文史情怀


作为苏联的掘墓人和20世纪后半叶最大世界政治事件的制造者,叶利钦一直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是苏联的叛徒和政治投机者,打着民主的旗号攫取权力,其家族更是贪污腐败,也有人认为他给俄罗斯带来了自由,打破了几十年的冷战铁幕。虽然叶利钦已经在2007年去世,但针对他的争议可能依旧要持续很长时间。

我们就从对他争议的几个方面来说说他。

(1)苏联叛徒

叶利钦生于1931年,1951年考入乌拉尔工学院建筑系,1961年加入苏共,他的职业生涯都是在苏共体制内度过的,可以说叶利钦能做到俄罗斯总统是苏共培养的结果,但他却“吃苏共的饭,砸苏共的锅”,正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段的作为,加速了苏联的灭亡,而他登上讲台指责戈尔巴乔夫的一幕,也被认为是苏联终结的象征,从这方面来说,指责叶利钦是苏联的叛徒并不为过。

(2)政治投机者

早在1987年,叶利钦就被人认定是政治投机者,在当年10月举行的苏共**全会上,叶利钦指名道姓的指责戈尔巴乔夫改革不得力,速度太慢,不支持集体领导。作为戈尔巴乔夫一手提拔起来的官员,他用这些大义灭亲、特立独行的激烈言论获取了许多人的好感,为自己后来的政治生涯捞足政治资本。而当他一步步走向权力巅峰后,却完全不知道如何治理这个国家,尤其是他所采纳的“休克疗法”,简直是荒唐透顶,短短几年时间就把一个巨无霸帝国变成了寡头林立的病态国家,连小小的车臣都解决不了,而他自己整天喝的烂醉如泥,总理走马灯一般换来换去,如果不是找到了普京,他的历史地位还要下降。

(3)自由斗士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评价他:叶利钦了解俄罗斯在民主与经济改革的需要,并捍卫这些改革,他在俄罗斯历史的关键时刻扮演重要角色。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评价到:他的国人和世界会怀念叶利钦的勇气、坚忍和政治路向,他令自由得到胜利,引领俄罗斯走向民主。他投入了所有的精力缔造一个现代化的民主国家,保障了人权和自由并加速了经济的增长。

。。。。。

角度不同,说法也不同,这些西方领导人看重他的更多是民主自由。单从这两个角度来说,叶利钦的确名副其实,虽然他上台以后做过很多独裁的事情,比如说炮打“白宫”等等,但整体政治制度较苏联时期的铁板一块还是进步不少,尤其是他创立了俄国当代宪法和国家杜马制度,为俄罗斯回归了现代民主制度确立了基本框架,从俄罗斯当代政治制度设置的角度上看,他的确有奠基的功劳。但这些变革给俄国人民带来多少实惠就另当别论了,毕竟民主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枪用,这也是为什么俄国人兜兜转转,最终选择普京的原因。

(4)终结冷战

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敌对阵营彻底解体,对于世界政治版图来说这是好事情,大多数国家不再为了政治站队而烦恼,世界的主流也从对抗转向和平与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国际贸易得到快速扩张,全球经济稳步上升,与此不无关系,可以说叶利钦对世界人民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对于原苏联地区的国家来说,苏联解体可以说是一场灾难,普京就坚定的认为: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严重的地缘政治灾难。老百姓的财富一夜之间化为乌有,原本是一家人的加盟共和国争吵不休,甚至兵戎相见。

(5)贪污腐败

普京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签署了《关于对停止行驶职权的俄罗斯联邦总统及其家庭成员提供法律保护的命令》,虽然有许多研究认为这不过是从退休待遇和人生安全方面给与的必要措施,并非为了包庇叶利钦家族的腐败,但从后来爆出的许多消息来看,这一说法并不可靠。2017年叶利钦的外孙女婿、铝业大王奥列格·杰里帕斯卡挤掉阿布拉莫维奇,夺取了“俄罗斯首富”桂冠。如果说这其中不涉及叶利钦时代的权钱交易,恐怕鬼都不信。何况腐败的不单单是经济,还包括各种鲜为人知的权力腐败,有了这道护身符,就意味着叶利钦做的许多见不得人的事情不会再被追究,他可以安心享受退休生活。

据说叶利钦下台前曾絮絮叨叨的对身边人说道:他其实很想为国家做些事情,但许多事情太困难了,哪怕是迈出一小步,也要面对这样那样的麻烦。这可能是他的心里话,但作为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百姓需要的不是一个有心无力的蠢货,而是能够真抓实干的领头人,普京这点就比他的前任强很多倍,而选择普京,基本就是叶利钦当政十年最大的政绩。

普京在叶利钦的葬礼上评价到:叶利钦不仅从根本上影响了俄罗斯的发展,也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上个世纪汹涌澎湃的90年代是剧烈变革的时代,是属于勇敢、不平凡的人的时代,属于擅于逆流而上、引领大众奔向新目标的人的时代,鲍里斯·叶利钦当之无愧地为一代杰出人物。

这段话不褒不贬,可以说十分中性,也比较客观的评价了叶利钦的功绩。在某些角度来说,叶利钦和民国时期的袁世凯到有几分类似,他们都是旧制度的埋葬者,都有枭雄的气度,善于钻营,但在掌握权力以后却无所适从,看似由于国际大环境的原因,其自身的素质素养能力也在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说他们是大时代的过渡者比较合适,但叶利钦较袁世凯要开明不少,他在曾经沧海后选择退出,把权力交给更有能力的人,而袁选择倒退,一退一进,国家的命运截然不同。



日慕乡关


叶利钦是把苏联解体的一个关键性人物,换句话说没有叶利钦,前苏联也不会解体,因此说虽然名誉上前苏联是被戈尔巴乔夫解体的,但实际上是被叶利钦解体的,在我看来,叶利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政治投机。在戈尔巴乔夫执政期间,叶利钦是全力支持戈尔巴乔夫的,可以说为巩固戈尔巴乔夫的政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为此她也受到了重用,并深得戈尔巴乔夫的信任。然而在前苏联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主张独立的时候,戈尔巴乔夫却一反常态,完全支持独立,给戈尔巴乔夫致命一击,当然叶利钦也明白,一旦各个加盟共和国独立,他所在的俄罗斯依然是世界上土地面积最大的国家,而且他还可以顺理成章的担任俄罗斯总统,所以他才支持独立。

2,手腕强硬。叶利钦属于手腕强硬的那种,为了支持戈尔巴乔夫,他充当急先锋,在镇压动乱方面,他显示出了极强的手腕,有一种硬汉的特征,可以说,是完全凭借着枪杆子说话,以至于他把戈尔巴乔夫推下台的时候,手腕依旧强硬,对戈尔巴乔夫也不手软,丝毫没有对戈尔巴乔夫的感恩之情。

3,治国无方。叶利钦把戈尔巴乔夫推下来,自己担任了俄罗斯第一任总统,然而它在治国理政方面却缺乏能力,虽然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绝大部分财产,然而俄罗斯几乎在一夜之间经济几乎崩溃,货币贬值,甚至说俄罗斯都在风雨飘摇,这都证明叶利钦在治国理政方面确实没有这个能力,然而在此时,叶利钦强硬的政治手腕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叶利钦在打压反对派的时候绝不手软,因此说,虽然俄罗斯变得贫困,但依然没有四分五裂。

4,慧眼识才。叶利钦虽然治国无方,但他却很会选用人才,这也弥补了他自身的不足,他所选中的普京就是一个例子,在普京上台以后,叶利钦主动退位,这也显示出了叶利钦的大度,同时也让俄罗斯迅速恢复稳定,起到了作用。

总之对于叶利钦这个人,可谓褒贬不一,我个人觉得每个人都有缺点,有优点,叶利钦也是同样,他是前苏联的掘墓人,同时也是俄罗斯的缔造者,这就是我对叶利钦的评价,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欢迎评论。


骄然


真的猜不透塔斯社当初为什么发这张照片

叶利钦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人:为了搞明白手榴弹的结构,小时候就敢拿铁锤砸手榴弹,结果导致自己的手指被炸飞。长大之后,为了探求俄罗斯的强大之路,不仅搞散了苏联,还通过休克疗法搞晕菜了俄罗斯的经济。在外交上,虽然偶尔就拿出核弹摆弄一下,但却对欧盟及北约的无限制东扩没有任何办法。而且,其嗜酒如命的小毛病,也屡屡引起一些国际笑话:专访飞机落地了,他却因喝多了没法下飞机,不得不原路返回……

总之,叶利钦是一成功的破坏者,他擅长打碎一个旧世界,但却不是一个好的建设者,未能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好。


谁都曾是花一样的少年

大学时代的叶利钦就喜欢向右看

91年对戈尔巴乔夫开始指指点点

两年后叶利钦用大炮对准了其现在正用生命来保卫的白宫

热舞成为叶利钦1996年释放大选压力的一种方式

叶利钦家族难得一见的合家欢

叶利钦人生中最大的败笔,并不是解体了苏联,因为,苏联的解体,不能归罪于他个人。然而,他执政时,俄罗斯政坛出现的寡头干政及“家族”势力,却将俄罗斯政坛搞得乌烟瘴气,以至于现在都有些后遗症无法彻底根除 。这最终让他失去了普通民众的支持,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以至于提前辞职交权。

权力的交接就在于一扇门的开合

叶利钦终究是一个联明人,选择普京做自己的接班人,叶利钦不仅立即就得到了普京签署的特赫令,同时也为俄罗斯进入新世纪之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退休之后,叶利钦专注于排球和美酒,从而为自己在死后得到了份真正的哀荣:戈尔巴升夫被俄罗斯民众骂作了骗子,但他只是俄罗斯民众眼里的酒神。


郭宣翻译


在各种回答中,大家对叶利钦在90年代的作为已经评论得很多了,我就不再当复读机,发些大家司空见惯读起来乏味的内容了,什么喝醉了酒在公共活动上去指挥军乐队,喝高了在外事访问时无法下飞机只有懒床之类,都是很早就有的新闻,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



我就简短地用去年发生的两件事来作为回答的答案吧:


“多年来,在苏联**党的统治下,我们的祖国一直处在悬崖的边缘。现在,我终于可以自豪地宣布,打倒了苏联**党,我们伟大的俄罗斯终于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叶利钦


2018年,患癌症多年仍坚持登台的苏联人民艺术家约瑟夫.柯布松去世了,如果你是苏联歌曲爱好者,那么对这位应当是相当熟悉甚至喜爱了。若仔细一一回顾他演唱过的诸多作品,就会发现其中有那么一首敢于讽刺叶利钦的《烂醉的马车夫》(Пьяный кучер),这是我认为的柯布松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一首歌,当年柯布松就是因为这首歌曲,而被叶利钦--这位糜烂的最高当权者封杀多年。有兴趣的可以点歌曲链接听一听:

https://music.yandex.ru/album/3778256/track/31181048


把歌词第一段翻译下:


Темных туч хоровод над дорогой осенней,

阴郁的乌云环舞在秋天的道路上空,

Наша тройка летит, поднимая бурьян,

我们的三套车就要飞了,它正卷起荒草,

Ну зачем, ну зачем в эту бричку мы сели,

啊,为了什么,为了什么,为了什么,我们坐在这马车之上,

Мы же видели ясно, что кучер был пьян.

我们是看清了,这马车夫已经醉掉。


*飞这里暗喻即将出事



也是在2018年,在叶利钦时代被荒废为花鸟市场达20余年后,全俄展览中心的航天展馆(即以前全苏成就展览中心航天馆)终于恢复了其本来功能,不仅已移入最大展品:“和平”号空间站模型仓,后来还放置进了其它多种苏联--俄罗斯航天器的实物与模型,重新向人们展示起这个国家过去辉煌的航天成就。



所以,应该怎么评价叶利钦呢?我觉得答案不言之明。


洋葱头上的酸奶油


叶利钦对苏联的体制制度有清醒的认知且深恶痛绝,对西方的制度与体制缺乏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且迷恋颇深。促成了苏联的解体断送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西方的许诺沖昏了头脑,一味地想成为西方世界的一员,差点儿毁掉俄罗斯。毁掉一个烂透了的苏联从苏联加盟国来说有功,但从俄罗斯的境况来说有罪。虽然这样,但叶利钦不愧是一个识时务有魄力敢作敢为的伟大的政治家。正是因为他慧眼识珠,发现了普京及时交出了权力,使俄罗斯及时挽狂澜于将倒扭转了颓势,稳定并得以发展。俄罗斯是一个后起的帝国,十九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制度与体制的建立,工业化迅猛发展,俄罗斯仍然是沙皇统治贵族当权的封建帝国。政治上如此,文化上俄罗斯从普希金开始俄语才开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母语。宗教上俄罗斯主要信奉东正教,与欧洲主要国家本就存在矛盾。地缘上俄罗斯横跨欧亚,政治经济中心在欧洲,但领土多半在亚洲。人种上俄罗斯并非纯正的白种人,所以在西方眼中俄罗斯和欧洲本就不一样,缺乏亲近感。俄罗斯一直想融入欧洲,但欧洲从来就不想接纳俄罗斯。冷战虽说是社资两大阵营的对峙博弈,但并不排除文化的冲突。叶利钦对西方的迷梦本质上是俄罗斯历史幻想的延续,这可能是俄罗斯永远无法摆脱或解脱的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