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你,選擇年薪5萬的公務員還是選擇年薪20萬的國企?

長風破浪定有時


首先吧,先生在國企工作,其實國企的關係錯綜複雜不亞於官場。

然後,作為我個人來說,我會選擇年薪五萬的公務員。

一,我性格火爆,不愛和人打交道,而年薪五十萬的國企員工,應該也已經是中層,不僅能力要達標,人還要處事圓滑,我覺得自己不一定合格。

二,我還年輕,年輕居高位,未必就是個好事情。

三,年薪五萬的公務員職位不高,朝九晚五很舒服,還不需要陪酒陪應酬,下班回家做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挺好的。


蘇月寒


首先我明確告訴你,年薪5萬元的公務員現在基本上是不存在了,除非是一些偏遠並且又特別貧困的地方。

以我們這個30萬人口的貧困縣舉例:公務員編制入職第一年的工資到手現金差不多2700左右,這2700是已經扣除了五險一金,每年絕大多數的單位都是發15個月的工資,多的有18個月的,加上五險一金,這就已經遠超5萬了,各個單位情況不一樣,所發的績效啊,獎金啊等等都不一樣,這個不得而知,我原來所在的單位的上級單位(縣直單位),公務員編制的一年績效就有5萬多。

不要覺得公務員的收入沒有國企的多或者怎麼樣,只有當你進入了,你才知道里面的水是怎麼樣的一個深度。

做這個選擇題的關鍵點不在於收入多少。

有心從政,那麼選公務員,無心從政,那就選國企。

長遠來看,這個看才是你做這個選擇題的側重點,如果說你無心從政,一個國企能開20萬的年薪給你,那麼我相信你肯定是有真才實學的,肯定是很有絕對能力的,既然如此,為何要去國企呢?

既無心從政,國企也離不開政治……如果真是這樣,去私企才是你最好的選擇,那樣你才有更大的空間去大鵬展翅。


儒豐直言


我會選擇年薪5萬的公務員。

事實上,年薪5萬的公務員,實際價值是500萬,這個觀點你是不是第一次聽說?下面就給你詳細說一下。

1.公務員到手工資低,但是附加價值卻很高。

你身邊或多或少都有公務員朋友、親戚,如果你與他們交流過工資的話,你會發現,公務員到手的工資普遍不高,在當地也就處於一般水平,這是不是就意味著他們的工資很低呢?實際上不是這樣,儘管他們到手的工資很低,但是他們的附加價值卻很高,很多人可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下面就給你具體說一下。

首先,公務員這份工作很受人尊重。如果你是公務員,出去給別人一說自己是公務員,別人會對你投來一種尊重、羨慕的眼光,就是因為他們覺得公務員這份工作很高貴。

其次,公務員掌握一定的社會資源,可與自己的同事或者朋友進行資源交換。

比如,我在鄉鎮政府工作,同時我就認識和我一起入職的一些市直部門的公務員,包括教育局、財政局、人社局等等,當我有一些教育上的事不太瞭解,或者有教育方面的事需要辦理的時候,我就可以去找我教育局的一些朋友,幫助解決一些事情。如果我不認識教育局的一些朋友,那麼我遇到的教育方面的問題,也許就會成為一個很大的阻礙。

這其中的人脈資源價值是不可估量的,也是金錢買不到的。

2.公務員比國企員工工資更穩定。

儘管公務員的工資不如國企員工的工資高,但是公務員的工資卻比國企員工的工資更穩定,因為國企員工的工資與他們公司的經營業績相關,如果公司經營虧損了,也許他們就沒有工資可發,但是公務員卻不會存在這種情況,他們的工資永遠能夠得到優先保障。

我的一個親戚之前在國企工作很多年,後來由於公司效益不好,公司被迫改制,最後他卻沒有工作可做;與他同一時期上班的我的另一個親戚是政府官員,他這幾年的工資不僅沒有降低,而且還隨著他上班年限的增長在逐年遞增,他們一起談論這個事情的時候,國企的那位親戚就抱怨命運的不公。

除了工資不穩定,國企退休後的工資也不如公務員工資高。公務員退休工資幾乎與他們退休之前的工資差不多,但是國企退休工資就比上班期間的工資低很多。

3.公務員發展空間比國企員工更寬廣。

公務員的發展空間也比國企員工的發展空間更寬廣。

如果一個公務員在體制內有關係,那麼,他的發展前途將不可估量,但是如果他在國企,那麼他的發展就是有限的,最多也就是副總。

我的一個朋友,剛畢業就考上了公務員,由於他家庭背雄厚,入職後三年就提為副科,又過了三年成為正科,根據這個發展形勢,他應該能在40歲以前弄上副縣級,所以,這個發展的空間還是非常寬廣的。

而在國企最多是成為副總,除非之前在行政系統級別就已經很高,才會有較高的職位。

我認識一個人,之前在體制內已經做到了正廳級領導,也就是相當於地級市的市委書記或市長,他辭職去了國企,去國企後直接就是執行總裁,年薪好幾百萬,是他體制內工資的好幾十倍,從而實現了財務自由。

總之,如果讓我選擇,肯定要選擇公務員,選擇的依據不是表面的到手工資,而是看不到的附加價值。

歡迎在評論區發表自己的不同觀點。

作者:寫作匠,資深體制內成長導師,用工匠精神專注分享體制內的那些事兒。

寫作匠


我是公務員,如果現在可以選的話,我會選國企。為什麼呢,有以下幾個理由:

首先,當然是薪酬方面。縣直公務員,參加工作10年,年工資5萬,13個月工資和精神文明獎合計不到1萬,春節和八月十五福利每年1千(並不像有的人想像的3萬那麼多,只是工會福利,每年定額),加起來不到6萬塊錢的收入。而認識的一個2018年剛入職國企還沒過實習期的年輕人收入跟我持平,但是他的福利待遇確實好,不說過年過節,還有發一年四季的衣服等各種隱形福利。所以年薪能到20萬的話肯定會選擇國企。

其次,國企可以更好實現自我價值。機關最大的特點就是穩定,10多年機關工作生涯,現在只是按部就班的完成工作任務,大量的重複性的工作,沒有太大的挑戰性了,缺乏成長空間和成就感。而國企,歸根到底還是屬於企業,企業的考核機制會逼著你一直不斷進步,不斷激發潛力,從而更好實現自我價值。

再次,公務員基本是固定工資,績效工資只是象徵性的一小部分,體現不出多勞多得原則,領導叫加班隨叫隨到,還沒有加班費。而國企,多付出就會有相應的回報。

以上,現階段的我肯定選擇國企。如果需要穩定的話還是留在機關吧。


避風塘Q


如果讓我選擇,二者都能保證穩定,我當然選擇年薪20萬的國企了。

一,大家對公務員有兩點誤區:

1,自己是公務員,以後就一定權傾天下

我們身邊或許已經有朋友進入體制,成為了一名公務員。

由此引來周圍人的無限羨慕,就好像以後能夠權傾天下一樣。

可現實的大多數的公務員拿著勉強度日的工資,每天重複做著普通的工作,只是一名“辦事員”和“官”差的十萬八千里。


公務員的晉升非常不容易,而且越往上走,競爭越大。所以沒有幾個人能夠成為實權人物,大多數人也就是打一份工。

2,公務員“hui”色收入多

當我們有朋友進入體制,抱怨工資只能養家餬口的時候,大多數人都會說,你有hui色收入呀。

其實哪裡那麼多的hui色收入?

我們假如存在,那也得自己掂量掂量能給人家辦什麼事吧,大多數人都是普通辦事員,你覺得能辦什麼呢?

我們要理性看待職業。

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網上看了很多的案例,很多有志向有抱負的年輕人,都選擇公務員,都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但是當進入體制發現,很多事和自己的出入太大,我們連房貸、車貸,娶媳婦都成了問題,每天困擾著自己,還拿什麼精力去實現理想?

並不是當上了公務員就衣食無憂,解決了生活的所有困難了,這個時候錢就顯得尤為重要。

和公務員相比,每年多出來的15萬元,我可以今早的還完房貸,車貸,享受一身輕鬆。

有了這15萬,我可以報一個孩子喜歡的培訓班,買一個孩子喜歡的玩具,實現一次全家出遊。。。

不論從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能夠得到非常大的滿足,這是公務員5萬塊錢不能實現的。

這5萬,我們面對生活壓力,還得掰碎了花。


三,如果你確實有能力,可以交互轉崗工作

不可否認,有那種天生的領導者,為人具備了領導所具備的一切素質。

那麼我想說,既然您能力這麼強了,你依然可以選擇國企,現階段最起碼能夠改善家庭生活,(不缺錢的除外)讓家人們活得更自在些。

高能力代表著雄心,當你能力到了,機遇來了,同樣可以實現從國企進入官場,實現轉崗,這種方式其實也很常見,前提你確實是個人才,事在人為呀。


我是小凌子


小凌子悟職場


單說個人財務自由。

按公務員工資一年5萬,加上福利一年3萬(不貪汙不受賄情況下),加起來是8萬,除掉一年個人基本開銷4.5萬,剩餘3.5萬。十年存餘35萬。升職加薪平均每年多加一萬(第一年不加新),35+9=44萬。

企業單位年新20萬,加上獎金福利六萬,一年是26萬,除掉一年基本開銷8萬,剩餘18萬。十年存餘180萬。升職加薪平均每年多加2萬(第一年不加薪),180+18=198萬。

以上只算十年不加貨幣貶值統計,如果按十五年的話公務員存餘66.5萬,企業是298萬。


段友之春


我是個普普通通的人,所以我選擇年薪20萬的國企。不考慮公司情況,考慮的就是到手的工資啊。

公務員和國企

對於我來說,這兩個都是鐵飯碗,那麼當然是選擇年薪高的哪一個了。雖然說現在國企也存在著不穩定性,但是相比之下,還是比普通公司好點的,最起碼裁員沒那麼嚴重。只要是正式工就沒太大問題了。

另外國企在自己想退出的時候是很容易的,幹兩年不想幹了,就可以辭職不幹了,也攢了一定的繼續,完全可以考慮離職做其他事情,而公務員,需要的時間成本太大了。

另外國企雖然不及公務員的穩定,但是卻有四倍的收入,國企內一般情況下不會裁員,可能是調崗之類的,如果那時候不想幹了,也完全有資本自己離職了啊。

國企和公務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互通

國企和公務員,都屬於是國家單位,所以說當達到一定的程度和資質,或許有機會互換崗位 ,就像上學時候的交流生一樣。所以在開始的時候可以以經濟條件為主,在之後的日子裡可以再努力嘗試公務員的工作,一舉兩得。


職場小辣椒


左手公務員,右手國企,對普通人來說,兩個都是“鐵飯碗”,兩個都是好工作。(注:對少數“商業精英”來說,兩者都不是好工作)。辯證看兩者關係,根本區別在於兩者完全是兩條人生道路不同。一個是從政,一個是從商,性質不同,追求不同,無法用“薪酬數字”來對比的。這麼說吧,請問一個省長與一個億萬富翁相比,你選哪個?你心中的答案,就是你的人生道路觀。

第一,普通人選職業,雖然立足於薪酬福利高低,但內心深處還是要有自我追求的。

先不論薪酬福利的絕對值對比,先說一下內心的自我追求。公務員和國企員工,如果幹一輩子,都不要指望發大財。

注意這一條底線:兩者通過合法取酬,都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大國企董事長年薪過百萬的也不多。公務員和國企人員如果想發大財,都是危險的違法行為。

公務員的性質是體現在造福一方的成就感,國企員工的奮鬥目標,也是要做出業績出來,讓企業屹立世界之林。

如果拋開薪酬福利絕對值的對比,公務員側重於公共事務、振興地方經濟的成就感;國企側重於企業發展壯大的成就感。兩種成就感,都很輝煌。你內心深處想追求哪一個?

第二,既然是普通人,歸根到底還是比較薪酬福利待遇的性價比。

在近幾年大學生就業意願排行裡,公務員依然排在就業意願第一位。排序是gj層面公務員、省部級、地市級、縣鄉級。越往基層,就業意願越下降。但即使在當地,縣鄉級裡,公務員雖然很累很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比起小地方的小企業來說,還是具有就業優勢的。

一是“絕對”的穩定,可以幹一輩子。按照目前政策,退休後待遇性價比最高,基本與在職收入差不多。國企不一樣,年薪20萬,退休金絕對達不到20萬,退休待遇不如公務員。

二是社會地位高。公務員掌握社會資源,具有一定的公權力,在當地社會地位最高。就是一個小老闆見到一個小辦事員,也要微笑,求他辦事。說出去有面子,找媳婦都有優勢。

三是社會辦事資源豐富。公務員是一個群體,資源是可以串換的。比如,你們同學都在當地公務員系統,有的是稅務,有的是供電,有的是醫療,有的是教育。你找我,我找你,大家辦事方便的多。稍微有職務的公務員,沒聽說他家孩子進不去好幼兒園的。這一點,就是有錢也未必能辦到。

四是福利好。就舉一個例子吧。公務員可以優先享受政策房吧,肯定是好地段好學區好交通的小區。比如,某一線城市的同學,單位分一套政策房,市場價10萬,他們交5千元。一套房子相對贈送福利幾百萬上千萬。相當於你年薪20萬多少年?

第三,國企也有國企的好處,到了一定層次,公務員和國企是可以交流任職的。

國企的優勢在於,穩定又多金。但社會地位和社會資源,明顯不如公務員。國企也要求公務員辦事的。甚至地方國企,本身就是歸地方公務員管理。屬於被管理的對象。

一是國企年薪高於公務員。比如,題主說的年薪20萬,公務員年薪5萬,這種收入差距,在一些地方是存在的。假設十年後,國企員工總收入200萬;公務員總收入50萬。從絕對值總量上看,國企收入完勝公務員。但如果這麼簡單對比數字,你還用得著來提問嗎?

二是國企裡競爭相對激烈,不會像公務員晉職按部就班,人人可能有份。比如,有的公務員工齡多少年,到退休前給解決一個職級問題,面子上也好看。國企當上總經理,可能才相當於一個正科級或副處級。難度比公務員要大得多。很多人一輩子,也就是一個工程師、業務主管而已。

三是國企也是大平臺,可以幹出大事業。很多大工程、大項目、大成就,都是國企有擔當有作為出來的。有的國企領導者比一個地方官名聲都大。有的國企已經走向了世界之林。千萬不能說在國企沒有“前途”,許多專家人才不都是在國企做出大事業的嗎?

四是國企依然可以升職,可以加薪啊。國企的年薪也是有天花板的,比較高的國企管理層年薪高達百萬以上。大國企,做到中層,年薪四五十萬比較常見。在國內有個四五十萬年薪,已經是中產了,幸福指數很高的。公務員年薪漲到10萬,國企漲到50萬,十年後,一個是100萬,一個是500萬。你說哪個經濟基礎紮實呢?


職場火鍋


選擇國企,進退可守,將來可以想轉行政也是有基礎,看到屆時公務員不好的時候更是不要動了。

在正常的思維裡貌似國企裡不如公務員,畢竟在衙門裡上班走到哪裡有頭有面的,人前人後風光無限,大事辦不了,小事混到吃喝,菸酒能笑納,收錢就栽了,而在未來隨著制度的改變,人們越來要求高,職能轉變由被動到主動,在監督方面只會更加強化和透明。

公務員眼前看起來不錯,但是以後誰知道呢?然而在國企,進去就是20萬年薪,要知道國企也是行政級別的,國企的20萬的級別絕對會比5萬年薪的公務員高,未來哪怕企業轉行政進入體制也是同樣起點不輸。

年薪不要只看數字

國企20萬一年,公務員5萬一年,差價15萬,請問在將來拿這個差價去做進入體制內的鋪路夠嗎?要知道國企轉行政本身可能性就是很大的,普通人往“資委”轉,然後找機會跨界發展,但是真正的國企老大直接上廳部的也不是沒有,

而這些人如果自己懂得珍惜,在企業拿的薪水可以管住自己的手。

有錢要捨得

畢竟在企業賺錢要比公務員多,但是似乎好像有情結難捨,那麼到時候就把多賺的錢用在有需要的地方。在老家的從前,每年麥收了後的那陣子燒餅特別便宜,為什麼呢?因為有人把撿來的麥子打了燒餅,然後衝向了燒餅市場,把價格給拉下了。同樣,在年收入上5萬和20萬的怎麼比?只要看得開,把多出部門用在該用的地方,從企入政不會太難的。

進國企進退可守

有人可能會抬槓,說等從企業轉過來的時候別人已經起飛了,這話看似有道理,實際不是道理,因為沒有可比性,你只要知道自己能夠從企業從政就行了,要知道20萬的年薪已經給了你相應的級別,即使轉行政降半到一級也未必比誰差什麼。

如果是我就進國企

如果選擇給我的話,我會進入國企,至少在金錢收入上先有了保障,人是要談理想,但是現實面前先撈現的,等到在國企幾年後對公務員還是心存嚮往的時候可以想辦法去做,畢竟有20年薪的積累在那,有錢好辦事,不要說什麼大道理,世道就是這個樣子的。

只要那時公務員還是不錯的時候,那就出點代價去選,而事實上只要在企業足夠優秀進行政是有把握的,但是如果開始進入體制可能就沒辦法再做二次選擇了,所以如果是我就國企,有的話不可能說的直白,只能說換作我就是這樣選擇。

國企是一些走仕途人的曲線,明白了就知道怎麼選擇了,因為在國企提升行政級別可以不起眼,一旦轉到行政就作用大了。


大嘴老郭


我會選擇國企。

無論黑貓白貓,逮住老鼠了就好貓。無論從事什麼職業,拿到合適的報酬是第一位的。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沒有經濟支撐的生活回會很狼狽,很無奈,時間長了,就是溫水煮青蛙效應。

之所以選擇國企,因為國企無論從管理上還是從待遇上都比公務員有優勢大。既然能開出20萬年薪,說明企業有很好的發展前途和經濟實力。選擇企業,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還能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隨著職場打磨的深入,自身的技術水平會有一個明顯的檔次提升,即使將來企業效益不好了,薪資減少,我們也會有跳槽的實力。國企一年相當於公務員4年的年薪,即使我們在國企幹夠10年,基本就相當於公務員一輩子的薪水了。這是用腳都是算出來事實。

很多人選擇公務員,無非是感覺公務員體面,勞動強度相對較小,失業壓力不大。但是現實不是你現象的那樣。當今各級公務員壓力和責任都很大,省級以上單位的公務員加班也是常態。尤其是年輕公務員,都是單位的主力,並沒有現象中的清閒。技術類公務員還好,有自己的技術將來不不想做公務員了,可以有條出路。更多的公務員從事與自己所學專業不相關的綜合行政類工作。放棄自己的專業知識,幾年後再想轉行是很不現實了。

所以能選擇企業還是選擇企業吧。先把錢掙到手買了房買了車再言其他。當然如果你家有礦,不差錢,那就選擇體面的公務員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