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逝去的农村露天电影,老放映员“捏出”关中800人看电影场景


最近有机会走进西安市碑林区群众艺术馆,看到八楼有非物质文化展厅,于是决定上楼看看。厅内,一组似曾熟悉的场景跳入眼帘,这是一组泥塑作品,将约3米长1.5米宽的台面挤个满满当当,再现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前陕西关中人看电影情景,画面栩栩如生,简直是一幅“活着”的老电影场。

泥塑群一侧,介绍这是陕西著名民间泥塑大师苗春生的作品,这是他用黄土捏出的陕西关中800“人”冬天在村中集体看露天电影的热闹景象,全部为泥塑,主题为《咱村来了电影队》。

冬天,农村,看露天电影,这些词,于北方小于40岁的年轻人来说,恐怕并不熟悉,但45岁以上从小生活在农村的,应该大部分眼熟,提起它就兴奋,瞬间穿越到40年前的八十年代前。

笔者对这组泥塑情有独钟,是因为亲身经历过这些。每当哪个村子晚上有电影时,夜幕降临,天还没完全黑,来自于邻村四面八方的人群,有的是十里之外的,大人领着小孩,小伙牵着姑娘的手,老人拄着拐杖,黑压压的人群,涌向放电影地。虽然笔者不是陕西人,但八十年代前的河北农村看电影,就是这样的场景,和泥塑里的一模一样。

最有意思的是电影布后,从这看电影画面是反的看起来很别扭,所以没人从这看。不过,这里却是一对对情侣约会的地方,她们躲在这里拥抱或卿卿我我,甚至成为她们约会的专属场地。泥塑里的场景,其实真实电影场也是如此。那时作为一个小孩,也没少和同伴跑到幕后看这些村中谈恋爱的。这是当时最为开放的一角,小孩子跑到幕后看,没少挨家大人骂。


在这组800“人”看电影泥塑群中,有个留小分头,穿着黄大衣正在认真放电影的,成为整个电影场的焦点人物。据馆内工作人员介绍,这个电影放映员,就是泥塑作品的创作者苗春生先生本人。难怪他对这些场景如此熟悉,刻画得惟妙惟肖。仔细看,这800泥人中,有800种穿着800种表情和神态,活灵活现。

人群中,骑在父亲头上看电影的孩子。七八十年代初,电影刚刚在北方农村普及,记忆中,想演电影的村子,要付费向上级申请,最初也只是一个月放2次左右。所以那个年代,常放电影的,是个富裕村,村里男人找媳妇都好找。那时少有自行车,附近各村人想看,有的要走一二十里山路,不方便拿板凳的多,都是站着看。那时,最羡慕家住电影场附近的,可以幸福地搬个板凳坐着看。那时的孩子们看电影,一般都是大人这样驮在肩上看的。

电影场的男人们。细看每一个人物表情,透着关中人憨厚、朴实、满足的表情。这是北方当年电影场的真实写照,刻画得入木三分,似曾熟悉。


电影场看电影的女人们。北方的冬天夜晚有点冷,与男人们不修边幅的粗犷相比,电影场的女人们,在走出家门前,都要好好打扮一番,如同奔赴一场约会,在穿着戴上更讲究些。天有些冷,女人两只手插袖,脖子围着厚厚围脖,聚精会神地看着前面的屏幕。

抽旱烟的老汉。长长的大烟袋锅子,边抽边悠然自得的样子,幸福溢于言表,这表情,像极了当年看电影的模样。在那时,人生幸福,不过如此。

抱着娃喂奶的媳妇。于七八十年代前的北方农村,家里有电视的凤毛麟角,看一场电影如同过大年一样让人期盼与兴奋。如果错过这场电影,下一场不定什么时候,以后日子里会茶饭不思,所以,往往是全家出动晚上锁大门。即使大冬天,抱着娃裹几层被子也要去看。这是农村生活娱乐的头等大事。

人群中淘气玩耍的孩子。电影似乎是大人们的事,于这些七八岁或更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看不懂电影内容,任凭大人们怎么专注看,他们只管玩他们的。

800人800种神态,800种穿着,800种表情,关中人40年前农村冬天看露天电影的情景,被定格在一个微缩世界里,共同讲述着一个叫“北方”农村的看露天电影故事,一切,仿佛如昨天。而这些画面,早已成过去,消失在车轮滚滚的历史长河中,我们再回不到从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