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过年的气氛你们觉得还有年味儿吗?

努力不代表成功


现在过年上班族只有七天假,也只是疲于回家马家人团聚几天,又得出门,过年的气氛还是有,只是不像8几年9几年那么浓厚了,那时家家户都养的有猪,家家户都要杀年猪,县城里也有好多文化活动,有工厂的,机关单位组织一起在街上表演,现在没了。现在生活好亏大天过年。


龙强182756552


肯定是没有我们小时候有年味,小时候,盼过年,过年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可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提高了,小孩子从生下来就用钱供着,现在平时我们想吃啥就吃啥,以前就算看春晚还有赵本山,你问现在的孩子,肯定不认识,他们眼里只有鲜肉,没有盼头了,过年又涨一岁,老大不小了,家里还得催婚,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现在的年味,一家人都能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暖男邱大少


现在过年跟平日的长假日也没啥区别,最大的区别就是出去买个菜都要去超市了,门口的早餐店小吃店不开张了,早饭都没地方吃。

  小时候最喜欢的,最期待的就是过年,从放寒假开始就掰着手指头等着过年了。

  腊月里家家都会准备过年的美味,在那铺满白霜的早晨,在袅袅亭亭的热雾中,是家家户户烧开水烫年猪,做年豆腐的场景。

  杀年猪现在想来很残忍,那会却是特别的开心的事,杀了年猪就可以天天吃肉了,还可以吃到用大肠灌猪血的美味。炸年豆腐是我们家乡的特产,用清亮的河水做的豆腐,切成薄片,放入茶油中,炸得金黄,这个豆腐过年的时候是不吃的,主要就是用来预备年后三四月的时候,那会青黄不接,大家伙天天就吃豆腐,但是因为这个豆腐油性足,所以也能帮农民度过最穷困的时节。

  除了杀猪和年豆腐,去集市上买年货也是儿童最满足的时刻,平日里家里过得清贫,买点零食大人都会偷偷的藏起来,一点点的拿出来给孩子解馋。只有过年的时候买糖果,瓜子,麻球等点心像不要钱一样,大包大包的买,把家里的柜子塞得满满的,这个时候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小孩子的口袋里面储存得满满的,再也不怕没有嚼头了。

  大年三十的前一天,一家老小把家里上上下下的打扫干净之后就开始贴春联了,把磨好用来做粉蒸肉的米粉稍微抓上一把,放到一个大碗里,和水搅拌,这就是最好的胶水了。那时候弟弟和爸爸是贴春联的主力,我和姐姐负责端胶水,把我家的两层小楼里里外外的贴上红红的春联,然后爷爷奶奶在旁边说一些吉利的话,在大家的欢声笑语里,新一年红火的日子好像在向着我们招手。

  最令人期待的大年三十的团圆饭终于到来了,各色的鸡鸭鱼肉一盘盘的端上桌,在正式开动之前,妈妈会拿来一打红包,在座的所有人都有份,这就是我们整个春节财富积累的开始。吃完饭之后,摆上瓜果点心,大家团团坐着开始看春节联欢晚会,务必要做到一个节目都不拉的看完,因为第二天大年初一,所有人互相拜年涉及到的话题,必然是跟春晚有关的,不看的话岂不是out了。

  大年初一早上我们那有个风俗,必须放完鞭炮之后才能开大门,不然来年家里的田垄就会被洪水给冲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规矩的由来了,但是我们那边的人特别的信,有些小孩子大年三十喝多了饮料,早上起床憋不住了要出去尿尿,就会被大人强烈禁止的。

  放鞭炮也有讲究的,家家户户都跟竞赛一样,比谁家的鞭炮鸣响的时间长,比谁家的鞭炮放得更顺溜,有时候鞭炮放一半会熄火,一般被视作不吉利,来年也不顺利,所以大家对这个很讲究,在准备鞭炮的时候就反复的进行检查,务求有一个顺利的开门红。

  从初二开始其实就没那么有趣了,就是挨个的走亲戚,也是我们小孩子积攒压岁钱的过程,我那会会自己剪个小钱包,收到压岁钱就珍而重之的一张张叠进去,每晚跟姐姐弟弟们比一番,美滋滋的,那会是那么的容易满足。

现在年纪大了,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对过年的感觉越来越淡漠,每过一年就增添了新的负担,很想让孩子也能体会到我们小时候的那种年味,可那必然得回到农村才行,可是当今的农村跟小时候不一样了,攀比之风甚旺,体现在谁开回去的车更豪,谁在牌桌上赌得最大,这是我最怕的,幸苦了一年就洒在牌桌上了,有意思嘛,所以回家的心也没有了,每年过年就是放了个长假,看新一年的春晚。





胖雪人lq


说实话,现在我感觉过年的年味比以前淡了很多。以前快到过年的时候一家人置办年货,家里做豆腐、蒸包子、蒸馒头,农村有的人家过年可能还杀猪宰羊。过年以前还写对联,剪窗花,放鞭炮烟花,挨家挨户拜年,亲戚过年走动也多,的确很热闹。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转变,现在都直接买现成的,也就显的没那么热闹了,而且现在攀比也比较严重,大家可能亲戚过年都走动的少了,挨家挨户拜年的更是少之又少。现在城市春节期间基本都禁止燃放烟花,所以我也是觉得年味淡了很多。但过年最重要的是一家人的团聚。


不一样的烟火Mr陈


个人觉得没有年味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年龄的问题,对于过年不再那么期待,提到过年,想到也只是,可以休假了。

我觉得现在过年不再有期待的东西了,所以没有了年味。小时候盼望着过年,可以燃烟花,穿新衣,吃到好多平时吃不到的东西,还有长辈们给的红包和礼物。

现在孤身一人,反而没有那么想要过年,今年放假就定了票,去旅行。现在过年唯一的链接就是,会见到亲戚,齐聚一堂,吃吃喝喝,说开心吧,吃吃喝喝,谈天论地吹牛皮的时候,倒是开心。人都散去,一个人冷静下来,也就后悔刚刚哪里没吹好。其它并无。

还有就是,成年人面对的压力,被催婚,问工作,谈成绩。本来回家是想放松自己,然后在家反而有了更大的压力。

其实每年过年都还是很热闹的,只不过,我们长大了,喜欢过年,期待过年的还是小孩子,因为心里没那么多事,热热闹闹就很开心。


信仰lydia


过年那是小时候,最开心快乐的时候,那时候好像家里面没有钱,想买点东西没有钱去买,一个字命苦啊,随这慢慢长大了,也渐渐的看淡了,现在每到年的时候,就感觉没有过年的的气氛啦,现在过年就是钱,想过个好的年就努力赚钱,可是现在物价那么高,每个人在外面的日子,每个月就拿那么一点钱回家,你们想过年到楚都用钱啊,现在啊每个人一提到过年这个字,就不优的说两个字没有赚到钱啊。



农人家的小莫


每个年龄对于春节的感觉都不一样,年味也不一样[可爱]小时候看着腊月倒数几天大人忙前忙后 ,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还有新衣服,还有家家户户那种年味的氛围,感觉过年非常好,现在平常就像过年,过年就像平常,已经找不到那种儿时的年味了




以前小时候过年那是天天盼着,望着,数着。现在是害怕过年!过年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以前过年我们村每家每户都要杀猪,基本上过年家里都吃不了几顿饭,大家都在转着吃!现在过年根本不会有了!以前过年那是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放烟花,村子里拜年,那是鞭炮声不绝于耳!现在过年不让放炮!还有很多很多现在都没了!唉,根本不会有了以前那种年味!


呜哈哈王大鹏


说起现在过年还有年味儿吗?说这个问题就要前后对比一下了。改革开放以前和初期,那时候的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物质条件比较差,孩子们就盼着过年吃点炒肉好菜,穿件新衣服,放点鞭炮。大人们也盼着过年好给孩子们改善一下伙食和给孩子们买件新衣服。那种期盼的心理是非常强烈的,就感觉过年是非常的快乐,年味儿很足。之所以现在感觉年味儿越来越少。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生活条件极大的提高,就造成平时和过年饭菜没有什么差别,平时吃饭甚至比过年的饭菜都好。过年穿的衣服和平时穿的衣服也没有什么区别。对过年的期盼心里也就不是很足了。感觉年味儿也就差多了。

二、年龄越来越大了,经历多见得广了,对一些事情的认知就会淡然了,对一些事看得很开了。就更不会慌慌着过年了,感觉年味儿也就淡了。

三、禁放鞭炮也是一个原因,但是为了环保也没有办法。

四、城市的高楼大厦,削弱了邻里间的来往,人们各自关着门儿过自己的日子,邻里间一幢楼里的人都认不全,没了以前大院胡同里邻里间彼此亲热的招呼和问候了,年味儿也淡了。在这方面农村里可能会更好一些吧。

五、至于春晚也是同样的道理。平时都看惯了高档的各种晚会,春晚也就越来越不好弄了,给人感觉可有可无的样子。现在的春晚肯定比84年第1次春晚各方面那都强百套了,但却没有了第1届春晚的轰动效果。

六、现在各种娱乐方式,引人入胜,同时也极大地分散了过年的气氛,年味儿淡了也属正常。

如何提升过年的气氛?我觉得一些传统的民俗的东西还是应该提倡和恢复一些,政府和资方创办一些健康的免费的娱乐项目,进一步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参与度,旅游景点儿要全部免费,过年了有假了,老百姓盼着景点过年免费,也算对过年的一点儿盼头。

希望过年的气氛和年味儿越来越浓。


墨台佛工


春节在我们国家可谓是一年一度最隆重的日子,除夕前一个月各家各户就已经开始办年货了有的地方甚至更早,磨刀霍霍向猪呀牛呀样呀鸡呀(虽然杀生不好)现在的国家发展越来越好以前只有过年才能吃到的食物现在随时都可以吃的到,大城市的空气质量指数越来越差直接导致了过年禁止放鞭炮烟花庆祝,更多的人觉得在家过年已经没有意思了就趁着过年的小长假去国外旅游或其他城市旅游,没错,现在我们已经不在像小时候那样期盼着过年,期盼着过年有好吃的、穿新衣服、放鞭炮啊等等因为已经没有了年味,我想一部分是由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一部分是由社会发展导致过年没有了当年的氛围,那么现在的年味跑哪去了呢?

年味十足的在农村

  1. 每当春节来临的时候,我们远在城里打工的朋友都会在不同程度上患上乡思症。这种乡思的感觉是一种很黏稠的情怀,似乎只有在春节这样隆重的传统节日里,才会显得愈演愈烈。


磨刀霍霍向猪羊

过年的时候,在农村养猪的人家基本上都要杀猪,除了过年食用外,还制作成大量的腊肉存留到来年享用。

杀年猪烧猪毛

杀年猪之外,还要宰鸡宰鸭宰牛羊,全家人难得聚在一块,这一餐年夜饭是最丰富的。

丰盛的年夜饭

中国的传统文化当中,每逢重要节日人们吃饭前都要先祭拜祖宗神灵,拿出两三个碗将每样的菜品都夹一些放在这几个碗中然后放在祖先牌位前,点蜡、焚香、祭拜先祖!祈祷全家人新的一年顺风顺水越来越好。

祭拜先祖

除了杀猪宰羊外,在农村我们的春联也是自己写的,都是请村里毛笔字写的好的老人挥笔泼墨.

贴春联

农村各家各户也都会放烟花爆竹,当除夕夜到大年初一钟表倒计时十二点村里鞭炮齐鸣热闹之极!有的地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哪家的爆竹响得最久,哪家近年进账最多,家境越富裕,爆竹声响得越久。

鞭炮齐鸣响年夜

很多朋友都选择在过年的时候回在农村的老家,为了一家人能团圆,从南到北,从北到南,不辞千里。为了团聚,为了看到父母和孩子,似乎所有的艰辛都值得,花费再多的钱都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