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景谷:“多面”布朗族书记硬核出战

在云南景谷县勐班乡芒海村,有一位布朗族书记。他叫左文林,皮肤黝黑,身材魁梧,带着口罩,说着浓浓的布朗方言,整日奔波在各村民小组。

面对当前新型肺炎疫情,左文林担负起了“统计员”、“宣传员”、“卫生员”“炊事员”、“守门员”,甚至做起了和他魁梧身材形成对鲜明对比的“裁缝员”,人称“多面”书记。

云南景谷:“多面”布朗族书记硬核出战

业务精通的“统计员”

芒海村距勐班乡23公里,是一个布朗族聚居的边远山区,群众居住较为分散。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来,这位在本地当了24年的村干部忙开了。他迅速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各村民小组开展拉网式排查,不漏一户,不漏一人。明确职责分工,逐户对外来反乡人员进行登记,逐一询问重点人员接触对象并做好详细记录,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不适都做了详细记录。左文林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们记录着不仅仅是返乡人员动态,更是记录这他对家乡人暖暖的关爱。

云南景谷:“多面”布朗族书记硬核出战

双语并用的“宣传员”

芒海村是一个以布朗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思想较为落后,大多对疫情防控意识较差,而有的因为信息了解不到位陷入恐慌。

面对这一情况,身为党总支部书记的左文林当起了汉语、布朗双语“宣传员”,挨家挨户做防控宣传,劝阻群众集体聚会,减少外出机会,不厌其烦讲解疫情的传播途径和当前严峻的形式,通过他的努力,群众们都挺他。

云南景谷:“多面”布朗族书记硬核出战

服务周到的“卫生员”

为有效防治疾病滋生,左文林组织村组干部带头当起了“卫生员”,组织群众打扫环境卫生,清理陈年垃圾,注重个人卫生。他带头背起消毒药箱,挨家挨户的为大家喷洒消毒水,汗水浸湿衣背,在他看来,肩上背着不只是消毒水,更是对相亲们沉甸甸的责任。

坚守岗位的“守门员”

芒海村各村民小组较为分散,并且与澜沧相接壤,通过南北渡口相连接,群众通过小路走访较为普遍。

为使各小组做好防护,左文林带头扛起大刀,带上锄头在各村民小组路口实施封路,带领村内党员和群众志愿者在村口设置劝返点,堵塞能进入村庄的道路,仅留一个应急通道,形成封闭式管理的保护模式;期间,也有不听劝阻的群众依然悄悄拿开阻碍物通行,左文林知道此事后,本来黝黑的脸更黑了,为守好门,他组织党员,村组干部轮流值班看守,针对重点人群又挨家挨户做群众工作,与群众一起架起防护屏障,确保群众安全。

云南景谷:“多面”布朗族书记硬核出战

技艺娴熟的“炊事员”

面对疫情,和很多人一样左文林来不及过完春节,大年初一便坚守岗位,穿梭于各村组间,和他一起奋战的还有村“两委”成员和工作组,为了不往返集镇,工作组吃住都在村上,于是左文林又为同事们当起了“炊事员”,娴熟的厨艺可不是一朝一夕炼成的,常年累月的驻村工作,左文林做得一手好菜,面对左文林做出的布朗风味工作餐,同事们连连称赞。

手艺精巧的“裁缝员”

疫情当前,医疗物资紧缺是一个问题,面对口罩紧缺,这个布朗汉子拿起了绣花针,带领村干部缝起口罩来。

谁曾料想,左文林魁梧的身躯里,竟然怀穿着绣娘一般细腻的心,一针一线,特别认真。他的行动,温暖了身边的工作人员。在他的带领下,不到一天,芒海村工作队员带领周边群众赶制出近百个“爱心口罩”,争分夺秒消毒暴晒后将免费分配给需要的人。

为了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景谷,除了左文林,还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多面手”。他们面对疫情,不计得失,硬核出战,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让这场冰冷的战“疫”有了温度。

通讯员:黄莹 编审:云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