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他们没有制服、没有隔离衣,没有“N95”,有的只是一只普通口罩、一部手机、一只“大喇叭”,还有一桶桶方便面;他们不能像别人一样在自己的“安乐窝”里躲避病毒,而是在大街小巷、楼栋住户宣传、排查……他们甚至没有一场正式的誓师会、请战书,没有时间留下一张同“战友”的合影,就义无反顾冲在抗疫“前线”,他们就是最基层的、距离群众最近的基层党员干部,在这场抗疫阻击战中,他们同样也是最美“逆行者”,用责任和担当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01 逆风而行的“祖孙三代”

九里镇川投峨铁家属区有住户3000余人,由于处在国企移交的过渡期,目前暂由文盛党总支代管,仅有3名退休老党员负责辖区内相关事务性工作。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疫工作开展以来,时间紧、任务重,特别是对各类资料、信息等录入工作,对于原本就力量不足、队伍老化的党总支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为确保完成任务,年近七旬的党总支书记杨汉福回家主动动员自己的女儿和寒假返乡的外孙女参与到一线工作,“你们也是党员,党组织需要我们、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不能忘了曾经对着党旗承诺的誓言”。在杨汉福的劝说下,祖孙三代人放弃了居家团圆的温馨时光,在亲友邻居不解的目光中义无反顾投身一线,逆风而行、向阳而战。

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杨汉福及女儿、外孙女开展防疫工作

杨汉福带着党总支的一群老党员、老干部、老工人成立了平均年龄66岁的“夕阳红”工作队,开展入户排查、做群众工作;女儿杨梅和外孙女肖馨悦负责家属区的信息录入和各种防疫资料的宣传发放等工作,老伴则在家为三人搞好后勤服务。一家人每天忙到深夜,过年也没能吃上团年饭,回忆起第一次上门为武汉返乡同志测量体温时,肖馨悦说:“其实当时真的挺害怕的,但是有些工作总要有人做,那我作为党员便义不容辞!”

02 我们的“超能”女支书

作为80后的年轻党员,李晓超从内江远嫁峨眉,仅用了5年时间,就从一名外来媳妇成长为群众认可的本地干部,被选为峨山街道彭桥村党支部书记,群众都亲切地称她为“超书记”。

自疫情防控工作启动以来,她自愿放弃春节假期,带领村组干部坚守在岗位,冬天寒风刺骨,她仍然骑着电动车,载着音响,不停歇地在每个组入户宣传。听说村里有群众从武汉返乡,她第一时间来到这位群众家中,给他们宣传政策、测体温,做好自我隔离。“每天清晨她就和村组干部一起进村宣传,给我们发放疫情防控宣传资料,耐心细致地开展对入户排查工作。天黑了,还在入村路口守着,对外来人员进行劝导。”群众谈起“超书记”,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

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李晓超入户开展宣传工作

03 “硬核”作风的尹书记

1月28日一大早,黄湾镇茶场村支书尹亚军就带领村组干部赶到了村民骆先生的家中,劝阻他遵守疫情期间禁止群体性聚餐的相关规定,从简操办母亲的丧事。

“老人家走了,丧事不好好操办,我以后要被别人戳脊梁骨骂不孝。”骆先生红着眼睛,对村里不让他办酒席这事非常不满。尹亚军语重心长的劝慰他,“老人走了,大家都很悲痛,也想让她走得体面,但是现在全国都在防控疫情,我们要从自我做起,不组织、不参与群体性聚餐。”骆先生担心不请客,没人帮忙办丧事。尹亚军立马拍胸脯保证,村上出人,一定让老人家走得安心。有了尹支书这个“硬气”的承诺,骆先生才答应了不办酒席。

29日上午,尹亚军组织村里党员义工和志愿帮忙的群众,一起办完了骆先生母亲的丧事。从早上到中午,忙活了半天,尹亚军连饭都没来得及吃一口,又匆匆赶往其他村民家中开展人员信息登记工作。

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尹亚军开展防疫工作

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他们仅仅是全市千余个基层党组织书记的缩影,还有更多的基层党组织书记带领基层党员干部夜以继日奋战在战“疫”一线,正是有了他们在风雨中的红色“逆行”,才为广大群众筑起了一道道绿色的防线……

最美“逆行者”的初心和使命 ——峨眉基层党员干部战“疫”事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