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行车灯是不是最大的谎言?能看见灯,却看不见汽车这个庞然大物?

EricLi2019


问这个问题的应该是驾驶经验少的。有过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开过高速经验的都懂,后车有日行灯,或者打开灯光的,前车司机都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并引起注意,能有效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黄昏时,开车时注意看下后视镜,没灯光的车需要仔细辨别,有灯光的车能马上判断车的位置和距离。


慢慢194881908


日行灯欧盟法规强制安装,我们刚刚知道有日行灯的车时,基本上是欧洲进口车,在某些仇富人心中就成装B灯,有些无知无畏的人就认为日行灯无用,甚至还荒谬地认为浪费电。日行灯有没用?我用亲身体会来告诉大家。

几年前我去欧洲旅游,(欧洲在很多奴才眼里是民主、富裕、发达的高大上国家),但它们的基础设施真不咋的,国与国之间(还相当不了我们的省与省)都不是高速公路相通,而是国道(相当于我们的县道)和高速公路相间,即走一两小时国道再走一两小时高速,然后再走一两小时国道。一天早上乘座旅游大巴出市区后,见国道上大雾浓漫(估计能见度不足50米),当时我坐车上靠后位置,感觉旅游大巴起码有80公里的速度在飞奔,当时有点内心不安,但好奇心远远大于内心不安(这么大的雾车怎么还敢跑80左右),立刻起身到车辆第一排挨导游坐,到前面一看悬着的心随即放了下来了。

公路上的雾确实非常大,能见度目测最多在50米左右,车速也非常快(司机多数时间是顶着90公里的限速在跑,偶尔降点速也在80公里左右)。这种能见度跑这么快的速度,在我们国家是不可想象的,用不了几公里保证出事,但在欧洲就行,而且司机跑了近两个小时,大雾逐渐散去,途中没有一丁点险情,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回复中讨论。


半壶水响


十五年前在欧洲呆了几年,那时候就发现他们的车白天也开着灯,问了下当地人,说是法律要求,开着灯就表明这辆车是启动着,可能会移动,行人看见了就会加小心。就这么简单,别有的没的扯一堆,我看还有扯到当雾灯用的,笑死我了。


SEA85182571


不用说远了,就在6年以前,我国的汽车还没有如此大面积进入千家万户,那时一堆人在路边吹牛唠嗑,有辆沃尔沃XC60经过,开着日间行车灯,有朋友就说了,开辆沃尔沃牛逼什么,大白天的还开着灯…


现在路上行驶的汽车,连七八万的车子都有了日间行车灯,人们对日间行车灯的认识也不再是单纯的忘了关灯或者装13,日间行车灯在路上的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能够有效提醒对面的行人和车辆,存在感比较强。


日间行车灯的设置就是只要车子启动它就开启,而且也没有开关,也不能把它关掉。日间行车灯在担任着装饰的作用的同时,能够切实发挥它的安全作用。由于有些车型的颜色不明显,隔的远就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根据国外的一些统计,开启日间行车灯后,能够降低12.4%的车辆意外,同时也可降低26.4%的车祸死亡机率,这已经很厉害了。

日间行车灯作为一种信号灯,从视觉上要比看到车子本身更醒目,日间行车灯也没有达到刺眼的亮度,灯珠所发出的光强度一般低于800cd,提醒的作用大于照明。日间行车灯最早流行于欧洲诸国,而且是强制要求安装,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道路交通事故率。



有人说日间行车灯可以代替雾灯,其实LED日间行车灯是冷色系光源,它的穿透力差,在雾天并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雾灯是黄光色温,穿透性强,是照明光源,它跟LED是不同的。开双闪也是不正确的方式。

你怎么看?


66号车坊


日间行车灯是不是最大的谎言?能看见灯,却看不见汽车这个庞然大物?

恕我直言,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恐怕是个杠精,生活中以与人抬杠为人生一大乐趣,但是却罔顾科学,以自我为中心。

很多人都觉得日间行车灯是鸡肋,是一项华而不实的配置,只能用来装逼,不得不说这种想法真的是无知者无畏。欧盟颁布法规,从2011年2月7日起,欧盟境内所有新的乘用车和小型货车都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人家立法的东西,你当是摆设?

日间行车灯和大灯有什么区别?

日间行车灯,英文名为“Daytime Running Light”, 顾名思义就是车辆在白天行驶时开的灯,和大灯的功能完全不同。

日间行车灯一般由LED灯带组成,它的光源是呈散射状的,与大灯不同,日间行车灯一般不需要手动开启,只要一点火或者通电就会自动点亮。它的功能和大灯是不同的,晚上是不能代替大灯的。

白天那么亮,日行车有啥用?

除了让车辆更炫酷以外,日间行车灯也有显著的提升安全的作用。德国交通管理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白天打开车灯驾车,可以避免3%的交通事故;而荷兰交通部在国内的一些城市进行试点的结果是:白天驾车时开启车灯,发生严重交通事故的几率下降了5%至12%。

很多人觉得白天本来就很亮,一眼就能看见车,要日行灯还有什么用?其实日行灯的作用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

1、日行灯可以提升车辆的辨识度。傍晚和清晨开车,虽然天色暗的不至于到开大灯,但是灰色或者黑色的深色车辆这时候很难被轻易地远距离察觉,这时候日行灯就能够起到提高车辆辨识度的作用。

2、起到盲区提醒的作用。很多时候我们从后视镜向后观察车辆,由于路上光线的复杂性,比如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夕阳如果出现在你的后视镜中,车辆的位置就会变的相对暗淡,就很难发现阴影中的深色车辆,这时候日行灯就能起到提醒的作用。

3、利用光线的折射。我们都知道光的速度是最快的,当两辆车对向行驶的时候,日行灯能够让我们更快地察觉到车辆。特别是在经过短隧道和桥洞时,很多车主都懒得开大灯,这时候日行灯就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综上所述,日行车绝不是装逼灯,它的存在有其道理,确实能够提高安全性,如果能够加上这个配置,还是加上的为好。


老司机侃侃车儿


日间行车灯没有什么作用,烂费电源,减少蓄电池使用时间,大白天光线那么好,还要开什么日间行车灯,难道一台那么大的台都看不到吗,如果看不到不适合开车,而且白天开日间行车灯对对方驾驶员的眼睛反而看不清前方路况,极易造成交通事故,是一大隐患。


用户2193350174226


日间行车灯并不是谎言,很多年前这日行灯刚出现的那段时间,鄙人也觉得完全是个鸡肋,车子那么大的体积、依靠人的肉眼完全可以看到,还配什么日行灯?实际上这种理解没错,但是角度存在了一些问题,日行灯不是让您肉眼看车的、而是需要通过后视镜去看,在后视镜视野中、日行灯更容易被我们的眼睛所捕捉、也更容易被发现!


首先要搞懂一点,平时我们用肉眼、去发现一台车很容易,当然这是在平时,车速低、甚至静止的条件下,而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肉眼是否还能及时发现后方车辆位置、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如下图所示,车辆刚进入隧道时、由于视神经还没有习惯黑暗,所以视物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这个时候,后方车辆如果没有日行灯、也没开近光,那么刚进隧道的一瞬间我们通过后视镜根本无法捕捉到,所以在这种条件下、虽然车子很大,但在那么一瞬间我们根本看不到其实旁边有日行灯那辆车、我们也看不到,但它亮着日行灯呢,所以我们进入隧道、虽然视力短暂下降,却能很容易的捕捉到日行灯的灯光,只要我们看到了光亮、我们就会明白那里有辆车,所以这是不是起到了安全作用?车子的确很大、也很容易被肉眼看到,但那是早普通的条件下;而在一些恶劣条件下,如逆光行驶、突然驶入隧道,肉眼的视物能力也就会出现下降,所以车子虽大、特殊情况、肉眼可能会段时间看不到,所以日行灯在这种特殊条件下,帮助我们的肉眼看到车子!

日行灯是安全与美观的结合体

可以说日行灯,是车上最完美的设计之一,既能提高安全性、又能增加颜值,可以说车上具备这两点特性的其它配置几乎没有;比如说安全带、安全气囊、ESP等等,它们只是能提高安全性、但没办法增加颜值;而日间行车灯的产生、就改变了这一现状,各大主机厂纷纷把自家的设计语言、核心元素,融入到日间行车灯里,所以使得日行灯成为了充满美感、灵气的配置;而早在2011年,欧盟境内也开始强制使用日间行车灯、为了更安全,而我们国内目前还未强制配备!


总而言之日间行车灯不是谎言,它其实是很实用的一项配置;朋友们总觉得凭借肉眼可以看到汽车,但这种情况建立在风和日丽之中,如果条件恶劣、肉眼其实是可能看不到的,就像鄙人上文中所提到那个进隧道的例子,在进隧道的一瞬间,肉眼视力会短暂的下降,所以日行灯就是在这种特殊场景下、提供对车主的保护能力的;所以日间行车灯、是很实用的一项配置,而绝对不是鸡肋、也不是谎言,况且它同样具有高颜值的特性,所以日行灯未来全面普及是必然的!


非专业车评


日间灯不是马上才有的

它也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这个灯还是非常有安全作用的

如果不信晚上测试一下

不开灯开车就知道了

八达岭高速



福筱航


日间行车灯发光亮度有限(通常每套灯组瓦数大约在10W),而且又是在车头处,并不足以让我们看到汽车的整个轮廓。但日间行车灯是指使车辆在白天行驶时更容易被识别的灯具。所以本质来说,它的作用只是提升汽车的可辨识度。

这里我们要强调下,可辨识度和能被完全看见是两个概念,就好比单从声音我们无法辨别一个人的高矮胖瘦但可以发觉有人一样。既然能让你看到“灯”,那它的工作职责就算完成了。

其实日间行车灯还是很有用的一项配置,比如早在2011年,欧洲就规定欧盟境内所有新车必须安装日间行车灯,这和欧洲多雨多雾有很大关系。

根据报道显示,在大面积使用日间行车后,多车相撞受伤事故下降20%,与摩托车相撞致命事故下降28%。

就国内来说,大部分城市不是多雨多雾的环境,所以日间行车灯的作用会打折扣,但作为一个安全辅助装置,在本身就不怎么耗电的情况下,能配置为什么不呢?

最后我们就您说的“能看得见汽车的轮廓”来说说。

为让别人比较清晰地看到整个车身轮廓,常见的办法有示廓灯和粘贴反光条。

示廓灯就是车前、后方最边上的灯。大货车的车顶上以及侧面还会增设更多的示廓灯。

至于反光条,乘用车没有限制,但按照《机动车安全技术条件》规定:货车、货车底盘改装的专项作业车和挂车(设置有符合规定的车辆尾部标志板的除外)应在后部设置车身反光标识。后部的车身反光标识应能体现机动车后部的高度和宽度,对厢式货车和挂车应能体现货厢轮廓。


东拉西车


日间行车灯是继安全带之后第二大伟大的汽车发明,因为能看见灯但不一定能看到汽车这个“庞然大物”。

在强光下人的眼睛很容易出现视觉疲劳,对事物的分辨能力会有明显的下降;尤其是在强光下分辨识别白色或浅色的物体反应会比较慢,而在浅色车中白色汽车的占有率超过55%,这些车在强光下感觉会像消失在空气中一样,往往在发现后已经离车辆很近了。反之驾驶员发现障碍物也会有很近的车距。

有一种现象也许很多老司机都会有,那就是驾驶时看远方的道路总会水汽蒙蒙,感觉路面像水面一样出现了涟漪。这种因路面与空气温差导致空气快速流动,形成的反射镜效应会产生一种幻觉似的视觉效果;在这种道路上驾驶车辆很难即使发现对向车辆,以及同一车道上右侧的非机动车或行人。但如果对方车辆有日间行车灯以刺眼的散射光发出警示信号则会被及时发现,其次己方车辆有日行灯也能保证其他车辆与行人即使发现并躲避汽车,日行灯有作用吗?

日间行车灯的作用就像信号弹,只是移动的动能来自汽车。

日行灯于1977年发明于瑞典,其原音为【感知光线】,作品是用以提醒其他车辆感知到这台汽车的存在。在这个高纬度地区大学是很正常的气候,在茫茫的雪地中想要即使发现一台白色或浅色的汽车真的很难,但有了这种一定程度刺眼的感知光线后则能提高分辨率。

在普及日行灯之后欧洲诸多国家的交通事故率都有明显的下降,其中以德国为例下降超10%;在发现日行灯有如此重大的作用之后,瑞典率先将日行灯定义为汽车制造标准的必备配置,随后则是德美等地区的效仿,时至今日在国内汽车市场也几乎将日行灯列为标配。

日间行车灯的特点

与普通的照明灯不同,日行灯是一种可以散射但光线仍偏向集中定线发散的灯光,由多枚LED灯珠组成的日行灯可以像多个角度发散照射,可以将一条LED日行灯带理解为多个红外线,定向发散可以有效的提高识别率。这点是散射大灯无法实现的效果,所以白天驾驶车辆用日行灯的效果最理想。

但在夜间驾驶时可别忘记打开大灯,因为不打开大灯依靠LED日行灯也能勉强照明,有些粗心大意的司机则会把日行灯当成照明灯。但由于日行灯的多角度发散照射会导致夜间光线非常刺眼,且“杀伤面积”过大;而打开照明灯后日行灯亮度会自动降低,所以于人于己都不要忘记在夜间驾车打开大灯。日行灯绝对不是谎言,数据支持是无法反驳的。


本文由天和Auto撰写,内容请勿站外搬运,欢迎转发留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