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哭耗子假慈悲?为何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脱欧成功深感伤悲?

静夜史


该问题提问者有相似的两问,基本不是热点,答题者不踊跃。

马克龙何以感概英国脱欧?英国不在欧洲大家庭,对法德双引擎难道不是好事?

政治家毕竟有自己的高度和视野,马克龙属于少壮派,在欧洲联合方面理想主义色彩浓烈。

一、马克龙态度与戴高乐“阻挠”英国入欧形成鲜明对照。

法兰西第五共和创始人戴高乐做总统时年龄堪作“小马”的父辈,他经历过英美一条心对欧洲、法国的诸多“绊子”,对英国作为美国“影子”的本质看得准,又对英国欧洲政策的“游离”认识透彻,所以不睬英国“半心半意”的入欧要求……结果,英国于1973年希思首相时入欧,而那时戴高乐已作古3年。

马克龙“四十不惑”担任总统,胸怀大志,以欧洲团结联合为己任,意欲将其整合应对世界之变,坦然对待美国的霸道 ,应对东方大国的崛起,抗衡俄罗斯军事上的挑战。

在欧洲的力量组合中,马克龙还是看重并借重英国的,其“短板”是不及戴高乐现实。

二、既已法德轴心,何以借重英国?

英国经济在欧洲仅次于德国,军事上与法国并驾齐驱,它还是欧洲与美国联系的桥梁、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上述一切,让法国重视英国。

在近年欧洲联合进程中,新欧洲越来越难以驾驭,老欧洲中的英国相对还好商量。

在伊朗问题上,英国虽然紧跟美国,但还是坚持伊核协议。上述“共性”,还是让马克龙看重。

三、英国经济体量约占欧盟1/6,它的出走,让欧盟财政“吃闪”。

英国虽然不在欧元区,但它每年对欧盟开支“贡献”不少,还有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英法海底隧道联系等,英国这一去,给德国、荷兰等不少机会,相反法国得利不多。这也是马克龙不爽的原因吧。

其实英国脱欧像一场“离婚”,好聚好散,日子还得继续,说马克龙“猫哭耗子假慈悲”过分了。





ruixuezhaofeng


1月29日,马克龙在接见到访的希腊总理米佐塔基斯时对英国退出欧盟无限感叹,他说英国脱欧“是令人非常悲伤的一天!"


欧洲议会在29日召开全会,就英国脱欧举行投票,以压倒性多数的表决票数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为英国脱欧铺平了道路。

在英国入欧和脱欧的关键时刻,法国人都表现出高度的理性。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由戴高乐任总统,英国三次提出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都被法国一票否决,戴高乐说:只要我任总统,英国就别想加入欧共体。英国政府斥责戴高乐对英国怀有偏见,欧共体所有成员都对法国表示不耐烦和不理解。戴高乐则据理力争多次申明:英国加入欧共体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待遇,而不会主动承担责任与义务;只会游离于利益与享受之间。如今,正如戴高乐的预见,证明当年的法国总统是多么高瞻远瞩的政治家。英国当年加入欧共体,也是在戴高乐退位之后。


1月31日,是英国正式退出欧盟的日子,欧盟会议室响起了《友谊天长地久》的歌声。法国总统马克龙却非常伤感,马克龙并不是,猫哭耗子假慈悲,或许是回想起前辈戴高乐的话,法国的候任总统没有按照戴高乐当年的意见办,如果象戴总统一样坚持,也就不会出现英国脱欧的悲剧上演。

马克龙希望英国脱欧后继续维持与英国的关系,保护法国公民丶企业和农业。

马克龙表示,法国将在未来英国与欧盟的谈判中坚持原则,“不屈服于压力。”

马克龙的话,一语双关。他既表现了法国是欧盟的领导者和创始国之一,更是说给所有欧盟成员国听的:欧盟不是菜园门,想进就进,想出就出,随便退出是要付出代价的!


老狼48440790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脱离欧盟成功感到悲伤也是真的,毕竟脱欧就是一把双刃剑,在促使英国受伤的同时,欧盟自身也是要受伤的,不同的只是欧盟和英国谁更受的伤严重一点而已。


至于英国脱欧,是英国遭遇的损失更大一点,还是欧盟遭遇的损失更大一点,这个众说纷纭,但无论是谁都难以具体的量化,也就很难做出准备的对比和结论。

很多专家评论称,英国脱欧,法国成为了最大的赢家,因为本身欧盟是由英国、德国、法国这三架马车领头,如今英国出局,德国在叙利亚默克尔之后将进入未知时期,法国则依然成为了日后欧盟最大的领导者。

这种说法的确有一定的道理,这从马克龙在欧盟内部不停地出风头,既要组建欧洲军,又高喊北约已死这些行为中就能看出来,法国当前的确在乘着英国出局的契机,不断地在加强法国在欧盟内部的影响力。


但是,这种理解显然是不全面的,至少没有触及深层次的问题。

不是说英国退出了,法国就能执掌欧盟牛耳,因为欧盟不会因为英国的存在而变的四分五裂,也不会因为英国的离开而会更加存在;当前在欧盟内部如波兰这种吃着欧盟的饭,砸着欧盟的锅的国家仍然存在,反而英国的离开,给欧盟予以了非常巨大的一道冲击。

这种冲击不仅仅是在经济、商贸上,更是在政治上,要知道,英国开创了脱离欧盟的先河,也做出了意见不同就退群的典范,这促使欧盟内部更加分裂,为日后欧盟有可能的进一步分裂更是埋下了伏笔。


法国的确希望能够领导欧盟,这是显而易见的,但法国希望领导的是一个团结、一体化、统一的欧盟,而不是一个四分五裂的欧盟。

光荣而骄傲的法国人想要实现,想要领导的是一个一体化、整体化的欧洲,而且非一个内部矛盾、分歧、撕裂普遍存在的欧盟,而英国的离开,不可避免的促使欧盟向后一个方面开始发展了。

相比法国而言,实际上当前的欧盟,德国更适合担当当下的欧盟的领导者,即便在后默克尔时代德国的方向还处于未知,但德国基因中存在的务实、稳健,更适合带领欧盟,弥合欧盟当前的分歧。


总之,英国脱欧,对欧盟,同样对法国,造成的伤害和损失都是非常巨大的,与其说马克龙是在假慈悲,倒不如说是真悲伤才对。


中评中语


这样说其实不够友好,而事实上:英国脱欧,法国和德国有些事情想要跟美国赖皮就有点儿难,而之前因为有美国的小弟英国在,很多事情还好开口,甚至直接让约翰逊跟美国谈。

现在少了英国这个缓冲区,未来的欧洲与美国就是硬碰硬,缓冲或者腾挪空间小了!

1.想当年英国为了能够加入欧共体(欧盟前身),耗时三年多即:直到法国总统戴高乐逝世3年之后,才真正地加入了欧共体。按照法国总统戴高乐的评价:英国想要加入欧共体的目的是为了享受待遇,而不会主动承担责任和义务,只会有利于利益与享受之间。

2.不得不佩服戴高乐将军的眼光。当年卡梅伦提出“公投脱欧”,其实就是想逃避欧盟给他应该负责的义务,进行公投就是告诉欧盟:你看你们非要给我们什么难民配额?我们民众不答应啊!如果你们非要让我们掏钱还要接纳难民,我们只能进行公投。

不得不说,在戴高乐二战前写就《建立职业军》,后来德国按照这个思路(德国将军古德里安)建立了装甲师和运用坦克战术,二战中打败了法国。二战后,戴高乐曾经流亡到英国,并领导“只有法国”运动......或许就是这段经历让戴高乐对于英国看得十分清楚。

“只要我任总统(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总统),英国就别想加入欧共体”,虽然很多欧共体成员都对法国表示不耐烦和不理解,但现在看来,估计很多在欧洲议会上高歌《友谊天长地久》的议员们,心里也是五味杂陈吧?

3.谈谈几点个人看法:

(1)最新消息是英国准备起草一份雄心勃勃的贸易协定。按照报道,约翰逊计划要与欧欧盟达成一个更加宽松的贸易协定,类似于欧盟与澳大利亚的关系,而非遵循欧盟规则形成更加紧密的联系。目前,澳大利亚与英国正在就价值1000亿澳元的自由贸易协定进行谈判。

(2)其实对于法国来说,英国成功脱欧,法国在欧盟肯定就会“保二争一”,就是坐在老二的位置上,图谋将老大德国拉下马,然后马克龙就可以有相当打的政绩了。当然,目前来看,未来欧盟与英国之间在金融行业的谈判才是重中之重,到时候马克龙会如何表现,值得期待!马克龙已经说“北约已经脑死亡”,现在英国顺利脱欧,就让所有人为“欧盟已经退化”,这种影响之下,会不会再出现其他国家效仿英国呢?

所以,马克龙一定会在未来的英国与欧盟谈判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实马克龙也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戴高乐那样有历史功绩的国家领导人!

(3)英国依然是“五常”,而且英国金融行业是欧盟重要板块,这样的情况下,法国自然希望能够与英国有更为顺畅的关系。毕竟,1月12日刚刚英法德三国外长宣布启动“伊核协议”争端解决机制,最终在这个问题上,法国自然希望英国能够站在法国和德国立场上,在支持美国的同时,也能够在未来可能的领域进行合作。

4.现在少了英国这个缓冲区,未来的欧洲与美国就是硬碰硬,缓冲或者腾挪空间小了!而特朗普对约翰逊的支持与赞赏,大家应该很清楚了!未来,如果稍有不如意,美国就可以直接对欧盟事实制裁,而英国不是欧盟成员了,也就不会被美国误伤了!未来英国与美国的贸易谈判等肯定是优先项,这点儿我们必须关注!


英武


这是人之常情,所谓的面对面,背靠背,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的真是现象。其实,法国和德国,都希望英国这个老鼠,能够早日离开欧盟。法国和德国不需要英国这个老鼠,打破欧盟这锅汤。因此,英国的离去,对于法国和德国来说,都是一个天大的好事情。向其表示惋惜,这只不过是为了双方互面子,做给别人看的。所谓的猫哭耗子,假慈悲,就是这个道理。


英国在欧盟中,一直扮演着搅屎棍的角色。特别是在卡梅伦时期,曾经和法德两国领导人吵得不可开交,而最终在欧盟中,没有了立足之地,才不得不选择,并利用公投的方式脱欧。

同时,也是最最最重要的事,英国也可能是美国派到欧盟的间谍,不断地向美国提供了大批欧盟的内部消息和情报,并且,在美国的指使之下,故意阻止了欧盟多项极其有利益的决议。因此,才会遭到法国和德国的反对。这些实际上才是英国脱欧的最最最主要的原因。



而有许多人错误的认为,英国的“吃亏论”,才是导致英国最终脱欧。其实,这只是给普通人看的这是一个表面现象。而英国与美国联手制衡欧盟,故意阻止欧盟非常好的决议无法通过等等,这些才是英国脱离欧盟的主要原因。也是法国和德国,希望英国脱离欧盟的主要原因。换一句话说,实际上英国脱离欧盟,是在美国的导演下,被法国和德国一脚踢出了欧盟的。


现在已经被一脚踢飞了,说一些无关痛痒的客气话,也是正常的。这样给双方都留下虚伪的面子,也为日后好再打交道,重新奠定好基础,这是政治家们常有的小伎俩。当然,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之中和工作之中,以及与人交往之中,常有的小伎俩。

个人观点,切勿上心,谢谢阅读,欢迎评论。


幸福地带2


法国总统马克龙对英国成功脱离欧盟感到悲伤,这是猫哭耗子假慈悲的行为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英国而言,脱欧并不一定是什么坏事儿,英国首相约翰逊在英国成功脱离欧盟之后甚至还开了一瓶价格超过300英镑的红酒进行庆祝。既然脱欧对于英国而言并不是什么坏事儿,那英国又何须别人对它发慈悲呢?


马克龙说英国“脱欧”的日子是“令人悲伤的一天”,对于法国总统这样的说法,英国首相约翰逊可能只会嗤之以鼻。马克龙为英国的脱欧感到悲伤,但成功脱欧却是英国首相约翰逊执政的最大目标,他也是带着“让英国脱离欧盟”的目标来的,为了让英国脱欧,约翰逊甚至可以丢掉首相的工作,所以马克龙的想法可能只是他自己的一厢情愿,英国人可并不认为脱欧的日子是“让人悲伤的一天”。

今年1月29号,欧洲议会召开全会通过了关于英国脱离欧盟的协议,这也为英国最终成功脱离欧盟铺平了道路,而此前该协议已经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并且它也已经被英国女王签署成为了法律。在欧洲议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英国脱欧协议的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就英国脱离欧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英国脱离欧盟的结果是让人感到悲伤的。在英国和欧洲议会都通过英国脱欧的协议之后,英国最终在1月31号正式脱离了欧盟,而这距离英国脱欧公投的通过已经过去了3年半的时间。


2016年6月英国就本国是否“脱离”欧盟举行了全民公投,最终“脱欧派”以微弱优势获得胜利,英国由此开启了漫长的脱欧进程。在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上台之前,由于保守党在英国议会当中并没有占据绝对的优势地位,所以保守党拿出的任何脱欧协议都无法在英国议会获得通过。直到约翰逊上台,然后去年12月约翰逊带领保守党在议会选举当中取得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这才让英国得以在今年1月底成功脱离欧盟。
(英法德三国领导人)

成功“脱欧”是很多英国民众一直期待的结果,更多英国民众对于“脱欧”也是持比较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马克龙的悲伤只能是他自己的悲伤,在约翰逊看来马克龙的悲伤其实是很没有必要。当然,马克龙的说法也可能是透露了他个人的真情实感,因为马克龙是站在欧盟的角度思考问题,英国“脱欧”对于欧盟是一次重大的打击,马克龙作为欧盟的积极维护者,他为英国“脱欧”而感到悲伤,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李姓先生


还真不是假慈悲,因为英国脱欧,增强了美国的势力,削弱了欧盟的力量,减少了与美国对抗的筹码。三驾马车拉着欧盟跑,变成了二驾马车,马克龙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