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凤鸟

楚庄王熊旅,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主之一,继位时还不到二十岁,此时的楚国内忧外患,在如此复杂的形势下,年轻的楚庄王以怎样的对策来面对呢?即位之初又做了什么呢?他又是如何使楚国强大起来的呢?

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凤鸟

楚庄王

庄王即位之初,晋国趁着楚人国丧,与宋、鲁、陈、蔡等七个国家订立盟约,重新坐上了盟主的位置。面对这一情况,楚庄王并没有去与晋国一争高下,而是过起了骄奢淫逸的生活,连续三年不理政事,不出号令,整日寻欢作乐。他十分讨厌大臣入谏,下令:“敢前来劝谏者,死!”

后来,有个叫伍举的大夫看不惯君王所为冒死前来劝谏。据《史记》记载,伍举进谏时,楚庄王正左抱郑姬,右抱越女,面前宫廷乐队演奏,歌姬舞伎环绕。伍举看到这种鸣,是何鸟也?”庄王听出他是来劝谏的,却并没有发作,只是告诉他:“三年不飞,飞将情景,虽心怀不满,却也并没有直接发作他沉住气,问庄王:“有鸟在于阜,三年不飞不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接下来的几个月,楚庄王依然如故,没有做出丝毫改变,甚至更加过分地耽于逸乐。

这时,另一个大夫苏从忍不住也前来劝谏。他做好了被处死的准备只求“杀身以明君”。却没想到楚庄王这次听从了他的建议,马上着手开始整顿内政。他罢免了一批无能的营私之辈,提拔了一批忠君爱民的官吏,伍举、苏从也在提拔之列。

即位之初,楚庄王之所以不问政事,沉湎酒色,并不是一味淫乐,而是借酒色的外衣伪装自己,在静默中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帝王昏时小人的丑恶面目更容易暴露出来。他借着淫乐辨明忠奸,为“一飞冲天”做足了准备。接着,这位雄心勃勃的国君就开始了他对外称霸的旅程,楚国很快就成为可以与晋国这样的大国匹敌的国家。

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凤鸟

春秋五霸形势图

楚庄王三年(前611年),楚庄王亲自指挥楚、秦、巴联军灭庸服群蛮百蒲;

楚庄王八年(前606年)楚庄王亲帅大军伐陆浑之戎,饮马黄河,观兵周疆,问鼎周使,创历史佳话;

楚庄王九年(前605年),楚庄王亲领大军平定楚国战神——若敖氏的叛乱;

楚庄王十六年(前598年),楚庄王伐陈灭陈,之后听从申叔时的谏言而恢复陈国;

从楚庄王十年(前604年)到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国六次伐郑,使郑臣服,开霸业之始;

楚庄王十七年(前597年),楚庄王亲帅大军与前来救郑的晋军在邲地决战,大胜晋国,立威定霸;

楚庄王十九年(前595年)楚庄王亲帅大军围宋九个月,霸业达到顶峰。

在位初期,“昏聩闭塞,贪图酒色”,国政皆赖于成、斗二氏,无所作为。亲政后,励精图治,对内任用贤臣,对外骁勇善战。也正因为此,楚国地位达到巅峰。王贵民在《应该充分评价楚庄王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指出:“春秋五霸,世人盛称齐桓、晋文。固然,宋襄争霸,为时短促;秦穆霸业,只及“西戎”,都不足与桓、文相比。但是,楚庄王的霸业却大不一样。他20来年的争霸活动,有声有色,文治武功,荦然卓著。于楚史,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春秋史,其武功可与桓、文并列,而谋略文采或有过之。所有事迹,春秋史乘备载,这是历史发展使然,人意之造作,非凭空的过誉。”

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的凤鸟

庄王出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