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梅樹哪個品種好?

用戶4856611045647


楊梅為中國南方特有果樹,楊梅屬於木蘭綱、楊梅科、小喬木或灌木植物,多年生常綠喬木;主要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地區。在所有的水果品種裡,楊梅樹因為栽培方法相對容易,並且經濟壽命長達100年左右,而享有“綠色企業”、“搖錢樹”的美譽。果實色澤鮮豔,營養價值高,風味獨特;耐貧瘠,適應性強,栽培容易;適宜山地種植,樹冠茂密濃綠,凋落物量大。又是非豆科固氮常綠植物,是很好的生態經濟型樹種。楊梅栽培歷史悠久,生態環境差異較大,由此產生了許多性狀變異;經過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長期栽培、選育,形成了許多地方品種和類型;楊梅品種依據果形、大小、色澤、風味等分類;其主要優良品種有:

東魁楊梅

東魁楊梅又名東岙大楊梅,發源地為黃巖區江口街道東岙村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當地人特意進行嫁接繁殖和培育實驗,取得很大成功。其母樹為實生樹,距今已有100餘年,仙居楊梅已有千年歷史。70年代由浙江農業大學教授,定名為東魁楊梅取"東方之魁"之意,素有"楊梅王"之稱。1980年,東魁楊梅得到推廣。1981年至1983年,單東岙大隊就育苗達83000株之多,台州各地育苗超過10萬株。另外,杭州、諸暨、麗水、文成等地也紛紛引種。此後,東魁楊梅越來越受到果農的青睞。

該品種樹勢極強健,樹姿開張,發枝力強,樹冠呈圓頭形,枝梢節間短。葉大,呈倒披針形,葉長9.7釐米,寬3.1釐米,邊緣呈波狀皺縮,葉色濃綠。果實特大,為不整圓球形,重約20克,最大者達50克,為目前果實最大的楊梅品種。果面呈紫紅色,果肉呈紅色或淺紅色。果面縫合線明顯,果蒂凸起,成熟時保持黃綠色;肉柱稍粗,先端鈍尖;汁多,酸甜適口,風味濃,含可溶性固形物達13.4%,含總糖10.5%,含酸量為1.10%,可食率為94.87%,品質上等。主產地成熟期為7月上中旬,採收期10-15天。

該品種種植6-8年始果,15年後進入盛果期,盛果期可維持50-60年,大樹一般株產楊梅100-150千克,最高的可達500千克。生長旺盛,果熟時易落果,抗風力較弱,是全國正在大力推廣的優良晚熟品種。

永冠楊梅

“永冠”是從浙江黃岩東魁”楊梅中選育出的大果芽變新品種。果實近園球形,平均單果質量為30.9g,最大可達53g。果面紅色或紫紅色,果實柔軟多汁,酸甜適中,可食率9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在浙江黃岩果實6月下句至7月初成熟,抗病性強,尤其抗楊構枯枝病。

品種特徵特性:樹勢強健,樹冠高大,呈圓頭形,主枝粗壯,發枝力強。葉片較大,葉色淺綠,倒卵圓形,長16.2cm,寬5.8cm:葉尖先端鈍尖,葉緣淺鋸齒狀;葉脈主脈凹陷居中、支脈凸起輪生對應淺裂。花序圓筒狀,長9.2mm,粗3.2mm,每個花序4~10朵花:花朵呈V字形,色澤紫紅:花具4枚卵形小苞片:子房卵形,極小,無毛。果實近圓球形,果面紅色或紫紅色,縫合線淺,果蒂凸起,果梗短,果肉紅紫色,肉柱粗壯、多汁;果實較大,平均單果質量為30.9g,最大單果質量達53g。味甜酸可口,可食率為95,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6%,品質優良。果核橢圓形,核長1.81cm,寬1.15cm。6月下旬至7月初果實成熟。抗病性較強,尤其是抗枯枝病顯著強於・東魁'。在多地10年多與其它楊梅品種混栽表明,感病區東魁、荸薺等主栽品種不同程度發病,而其至今未發現有枯枝病菌侵染現象。在浙江省台州市,2月中下旬花芽萌動,3月下旬為初花期,4月上句盛花期,4月中句終花期年抽3次梢,分別為春梢、夏梢和秋梢,其中以春梢和夏梢為主。4月中甸春梢抽生,6月下旬夏梢抽生。幼果從4月上旬開始形成,4月下旬為幼果期,5月中句為硬核期,6月上旬轉色期,6月下旬至7月上句成熟期。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在浙江省及其他“東魁’楊梅栽活地栽培,選擇土質深厚、水分較足、pH在4.5~60之間的砂礫性紅黃壤土建園種植。株行距以Smx6m為宜,種植基數375~450株·hm2。注意控制頂端優勢,隔年壓頂增加受光率,樹高限3.5m以下。夏剪(果實採收後),剪除病蟲枝、枯枝和細弱枝、疏除密生枝;冬剪,主要調節枝條生長量、花果量以及改善樹形,以疏枝為主,適當短截。為省工節本、應合理營薺供應,疏果先疏枝。該品種對於肥力的需求較多,全年使用量是東魁的1.3倍左右,肥力元素的構成與比例無特殊要求。抗逆性較強,病蟲害較少,掛果期無需噴施農藥。加強常規性榖培管理,及時做好冬季清園。

烏紫楊梅

又稱烏紫大梅,系從浙江象山縣炭梅中選育出來的大果型烏梅類品種。樹勢中強,樹姿開張,果實正圓形,烏紫楊梅是象山縣地方特色品種,因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而得名,該品種果形大,平均單果重18.5克,最大30克以上,果面紫黑色,果肉厚,果汁多,甜酸適口,味濃,可溶性固形物11.5%以上,最高可達14.6%,可食率94.2%,出汁率83.4%。果核稍大,較粘核,質地硬,耐貯藏,成熟期在6月中下旬,在當地成熟期比東魁楊梅提早7天左右。

荸薺種楊梅

荸薺種楊梅是我國當前分佈最廣,種植面積最大的楊梅品種;荸薺種是從優良實生樹變異中選育,荸薺種楊梅屬於楊梅科喬木植物。因果實成熟時呈紫黑色似荸薺而得名,為中國著名良種,原產餘姚,是餘姚市楊梅的主栽品種,故也叫餘姚楊梅,已推廣到中國南方各省區,貴州叫科技楊梅,江西稱雜交楊梅,雲南又名大樹楊梅。該品種具有適應性廣、早果和豐產特性,在多個地區多種環境的產地條件下均能表現早果豐產性能,是中國推廣的主要品種。

樹勢中庸,樹冠較整齊,半圓形或圓頭形,樹形較矮。10年生樹高3.2米,冠徑4米,幹周0.4米。多年生枝條暗褐色,有灰白色暈斑及長圓形皮孔。嫩枝青綠色,春梢葉大,夏秋梢葉小。以春梢中部的葉測定,長8.1釐米,寬2.5釐米,倒卵形,葉尖漸尖,先端鈍圓,厚度中等,葉質稍硬,正面色深綠,背面灰綠,全緣或葉前端偶有鈍鋸齒。果實中等大,平均縱橫徑2.6×2.71釐米;肉柱頭圓有光澤,果核佔5%,單果重10.7克,大的達17.6克,每公斤約93個;果形近圓,頂部稍凹,果底平,縫合線較明顯,果蒂小,微凹,蒂苔淡紅色,果軸短;肉質細軟,汁多味濃,香甜可口,品質極佳;可食率成熟早的果實在93.5-94%,中、晚熟果實在95-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含糖量10.5%,含酸量0.8%,果核小,卵形,頂端微尖,基部圓,平均重0.51克,與果肉易分離;早期果實硬度佳,耐貯藏、運輸。

本品種開始結果期早,種植後,只要栽培措施適當,4-5年就開始結果,10年後進入盛果期,豐產性好,果實品質優異,花青素含量高,製作糖水罐頭或浸酒後,色澤鮮豔,不需人工加色:果實鮮食與制罐頭皆佳。抗風力強,成熟後不易脫落。具有豐產優質、抗病蟲能力強和適應性廣等優點;目前已在南方各省廣泛種植。

慈薺楊梅

浙江省寧波市江北區慈城鎮雲湖周邊的丘陵區域,農民普遍種植楊梅,尤其南聯村種植的荸薺種楊梅在江北區乃至全市都小有名氣。在南聯農村曾選育出一批個頭特大的荸薺種楊梅,當地將其命名為“慈薺”( 取慈城的荸薺種楊梅之意,諧“慈溪”之音) ,並在2008年獲得浙江省林業廳林木良種認定( 3 年有效期) 。據調查,大個“荸薺”種楊梅紫黑色, 最突出的特徵是果型較大,單果重和果徑分別達14.25 克和3 釐米,均顯著大於同一果園普通荸薺種的單果(9.05克) 和果徑( 2.55 釐米) 。

果實近圓形,果面紫黑色,肉柱棍棒形,多圓鈍稍有刺,肉質細軟,汁多,味甜微酸,略有香氣。平均單果重13克,最大18克;產地成熟期6月中下旬。通過對慈薺種和普通荸薺種果實的檢測,各項指標中,除主要有機酸梓檬酸含量沒有顯著差異外,果實的單果重、果徑、總花青素、果汁、pH 值、可溶性固形物(SS c13.31 %) 、可溶性糖( 總糖125.97毫克/ 毫升),有機酸(10.04毫克/ 毫升) ,均顯著大於或者高於普通荸薺種楊梅,從外形上肉刺更明顯,硬度更高,更耐運輸儲藏。

早薺蜜梅

該品種系慈溪市楊梅研究所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選育而成,是荸薺種的實生早熟變種,由著名專家吳耕民先生定名。該品種樹勢中庸,樹冠圓頭形。葉片較小,葉長7.6釐米,寬2.7釐米,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單果重約10克;果實完熟時呈深紫紅色,光亮,肉柱頂端網形,大小均勻,可溶性固形物含攝為12.4%,含酸量為1.26%,可食率為93.1%,甜酸適中,品質優良。原產地慈溪6月上中旬成熟,比荸薺種提早10天左右,是目前最早熟的優良品種之一。

該品種定植後第四年開始結果,四年生樹株產楊梅5千克,六年生樹株產楊梅31千克。該品種開花期比一般荸薺種楊梅早10-15天,可以避免花期風沙的危害。始果期早,抗逆性強,是豐產、穩產的早熟優良品種。

晚薺蜜梅

該品種系餘姚市楊梅研究所和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所從荸薺種中選育出的晚熟營養系變異品種。由浙江農業大學著名專家吳耕民先生定名。樹勢強健,枝葉繁茂,樹冠圓頭形,葉大,長9.3釐米,寬2.7釐米,葉色濃綠。果面紫黑色,富含光澤,光亮美觀。甜味濃,口感佳,肉質緻密,貯運性好。平均單果重13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達13.9%,果實可食率達95.6%。

該品種比荸薺種延遲成熟5天左右,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豐產性好,性狀穩定,大小年結果現象不明顯,在結果較多時也不易落果。在原產地餘姚6月底7月初果實成熟,可以延長荸薺種楊梅供應期。耐旱能力較強,可以在海拔較高的山地種植,以進一步發揮其晚熟優勢。該品種是鮮食兼加工的良種之一。

該品種耐高溫和乾旱,抗逆性強,定植3-4年後開始結果,6年生樹株產可達36千克,豐產穩產。

早佳楊梅

“早佳”是從浙江蘭溪“荸薺種”楊梅園中利用芽變選育出的楊梅早熟烏梅類新品種。經多年培育觀察,被確認為林木良種。從2006年開始,蘭溪通過苗木繁育和高接換種的方式發展“早佳楊梅”。2013年9月通過了浙江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並定名。該品種果實近圓球形,果面紫黑明亮,著色均勻,果蒂色澤黃綠,果肉質地較硬,風味濃,平均單果質量12.5 g,果形指數0.96,可食率9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4%,總糖含量10.3%,總酸含量1.17%,檸檬酸含量1.08%,維生素C含量21.7 mg·kg-1,品質中上。

“早佳”楊梅長勢中庸,樹體矮化,在蘭溪的成熟期一般在5月底6月初,比“東魁”楊梅早15天上市,比“黑炭”楊梅也早5天以上。早佳楊梅果大早熟,結果性能好,產量穩定,高抗凋萎病,品質優良。

黑晶楊梅

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和溫嶺市農業林業局聯合選育的烏梅類大果型楊梅新品種,果實成熟期6月下旬成熟;溫嶺大梅園中發現的實生變異株系種選育,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0.4克,果頂較凹陷,果蒂突出呈紅色,完熟時呈紫黑色,有光澤,具明顯縱溝。肉柱圓鈍,肉質柔軟,汁液多,含可溶性固形物11.5%,總酸0.88%,品質極優;在浙江溫嶺7月下旬成熟。

黑晶楊梅樹勢中庸,樹姿開張,樹冠圓頭形;葉倒披針形,葉尖圓鈍,葉緣淺波狀;果實圓形,平均單果重20.4克,果頂較凹陷,果蒂突出呈紅色,完熟時呈紫黑色,有光澤,具明顯縱溝;果核略大,可食率90.6%。

黑晶楊梅成熟期與東魁楊梅基本一致。成熟時果實烏黑髮亮,其名字就來源於果實外觀“紫黑”和“亮晶晶”兩個特徵,與溫嶺大梅的紅色及東魁楊梅的紫紅色均有顯著的差異,堪稱最“美”楊梅。果實大小僅次於東魁楊梅,是荸薺種楊梅果實的2.24倍,比溫嶺大梅的平均單果重增加34.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達到11.5%,總酸含量0.88%,固酸比為13.1,顯著高於東魁(10.5)、荸薺種(10)、溫嶺大梅(9.3),表現出良好的品質特性。

軟絲楊梅

即安海變軟肉柱楊梅,原產福建省龍海浮官。葉大,老葉長於新葉,葉邊帶明顯齒狀,果實正圓球形,果形端正。平均單果重15克,果面紫紅色至紫黑色,肉柱圓鈍較長,兩側有縱淺溝各一條或不明顯,果蒂有青綠色瘤狀突起,肉質細軟,汁液多,甜酸適中,核小,可食率95%以上,口感好,品質上;產地於5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熟。

硬絲楊梅

即安海變硬肉柱楊梅,原產福建省龍海浮宮。新葉嫩綠且細長,老葉葉邊呈輕微齒狀,果正圓球形,果形大,平均單果重約16克,果面紫黑色,果蒂有青綠色瘤狀突起,肉柱長而粗,肉質硬,多汁,核小,品質中上,可食率95%以上。耐貯運,保鮮時間長,是不可多得的適宜長途運輸的品種;產地於5月中旬至5月下旬成熟。

樹勢旺、枝條粗壯,葉片修長而捲曲;葉長 9 ~ 10 cm,寬 3 ~ 4 cm,端部鈍圓,新葉嫩綠細長,老葉兩側葉緣常有不明顯鋸齒 3 ~ 5 個,側脈近乎平直從主脈相連處伸出。枝條直立生勢強,枝梢末端表皮烏褐色,上有不規則黑斑;果圓 球狀,紫黑髮亮。耐雨水,耐運輸。

該品種最獨特最優越之處,就是在果實生長成熟期間,具有不怕雨水天氣影響這一特點,即使在雨天採摘,果實也不易腐爛變質,自然保鮮時間長。其肉柱尖而硬,可以在採後進行選果而果實不發軟,耐貯性好,較其他楊梅品種更適於長途運輸; 產量高,風味好。

品種結果率高、高產、果實常掛滿整條果枝。果實肉質爽脆,汁液適中,清甜且具松香風味,口感好; 早掛果,採摘期長。 該品種嫁接後第二年便出現掛果,第三年可出產商品果。五月中旬,果實呈鮮紅至暗紅色時便可開始採摘上市,並隨著其後老熟變為烏黑色,可以陸續多次採果,其有效採摘期較長。

硬絲楊梅優勢果實具有一定硬度,對於陰天下雨氣候影響極小 ,耐碰撞 ,不僅可以提高採摘效率 ,而且採後選果不會破壞果實 ,也適於運輸。由於硬絲楊梅果實具有這一獨特的優勢,因而其產值比較有證,也受到果林農的喜愛。

硬絲楊梅表現出投產見效快、早產、果實採摘期較長、產量穩定偏高、經濟效益較好等特點。硬絲楊梅在潮汕地區適生性好,不需要經過馴化;是一個值得引種的優質品種。由於楊梅採摘時間集中,氣候及運輸條件成為制約其擴大生產的關鍵因素,有關方面為此進行了硬絲楊梅具有這方面的相對優勢,它可成為楊梅生產上一個主打品種。

王子安海

又稱臺灣楊梅,臺灣曾範文三博士利用龍巖市蘇農種苗有限公司提供的樹種與母本安海軟絲進行雜交選育而成的一個早熟品種,樹勢旺盛,成枝力強,葉片深綠色,新梢葉頂較尖,老熟後較圓。葉片有些有齒,有些沒齒,具有明顯的雜交特徵,種後兩週年即可掛果,豐產性極佳。2月中下旬開花, 果實成熟於5月中旬,比東魁早15-20天,一般單果重約18-23克,果實圓整、顏色紫黑色,肉質軟韌,含可溶性固形物12-14%,風味甜而微酸,口感比東魁還好,下雨也不會像東魁那樣大量落果,採後常溫下可放3-5天,比東魁耐貯藏、好運輸。

黑瑞林

臺灣曾範文三博士利用龍巖市蘇農種苗有限公司提供的樹種選育而成的一箇中熟品種。樹勢旺、枝條粗壯,葉片修長而捲曲,花期2月中下旬,成熟期為5月下旬,比東魁早10天。果實顏色為紫黑色,一般單果重20-28克,最大的42克,風味甜,有香味,品質優。果實肉柱粗硬,耐擠壓,特別耐貯藏,有修剪的樹,下雨一星期不變色、不發軟、不走味,是目前最耐貯藏的楊梅品種。

特早熟楊梅

福建選育的特早熟楊梅新品種,四月底開始成熟,5月上旬盛果,雲南、廣西、提早大約一個月成熟;單果重9.8~11.5 克,可溶性固形物10.5%~12.0%,肉質細膩多汁,風味香甜可口,核重0.58~0.61 克,可食率達93.5%~94.5%,是目前國內最早熟的楊梅品種之一,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特早熟楊梅果實原發現地為漳州地區,果實4月中旬成熟,雲南,廣東,廣西種植可提前20天左右比原來浮宮早熟品種提早10天左右,為近兩三年選育的優良品種。福建龍海品種。該品種樹勢較弱,雌雄同株。果實紫紅色,平均單果重9.8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0%,可食率94.0%。肉質細膩汁多,風味甜酸可口。在原產地5月初成熟,屬早熟楊梅品種。

酥核楊梅

酥核楊梅是潮汕地區分佈最廣,種植面積最大,最古老的品種;5月中下旬成熟,也是當前國內最佳的鮮果兼加工優良品種。酥核楊梅枝葉綠色 ,葉卵狀倒披針形 , 全緣,先端鈍圓, 少數微凹 。葉長 7 .3~ 10 .5 cm, 寬 2 .3 ~ 3 .2 cm, 長寬比3 .2 。成熟果鮮紅至紫紅 , 果實為圓球形,果蒂呈白色或青紅色,大而凸起, 寬 3 ~ 4 mm , 高 3 ~ 4mm;每個果蒂均有一個退化的花芽。核小而酥 , 果肉厚,質脆而結實, 微酸 , 含水量低, 耐貯藏。果徑 2 .0 ~ 2 .6 cm , 果厚 1 .9 ~2 .3 cm 。高產穩產 ,例如樹冠 6 m ×6 .5 m, 樹高 4 .5 m 的植株, 年產可達125 kg 。成熟期在小滿至芒種季節,肉質細軟,汁多、味甜微酸,有香氣,核小質脆,品質優良,肉與核易分離,單果重約12克,可食率95%,含可溶性固形物12%。果實牢固,採摘前落果現象少。該品種豐產、穩定、優質、適於鮮食與榨汁、罐藏加工,適應性廣;酥核楊梅聞名海內外,以其核脆、肉甜、味香著稱。

凹蒂烏酥楊梅

凹蒂烏酥梅別名流涎酥、大粒酥等。樹體高大,樹勢開張,枝梢細長;其樹勢生長旺盛,枝葉濃集 、深綠色。葉全緣 , 卵狀倒披針形 ,先端鈍圓, 少數微凹 。平均葉長 5 .1 ~ 8 .5 cm ,寬 1 .8 ~ 2 .8 cm,長寬比 3 .0。成熟果紫黑色, 果大扁球圓形 單果重15g,最大25g, 平均果徑寬 2 .5 ~ 3 .0cm, 長 2 .2 ~ 2 .6 cm。每千克鮮果 90~ 110 粒。果蒂微凹, 深紫黑色 ,寬 3~ 4 mm , 深 2 ~ 3 mm 。核小而酥,肉質細軟,多汁味甜,有香氣,果肉厚而結實 , 含水量低 ,質量和市場價格僅次於烏酥梅 。產量中等, 一般成齡樹年株產量可達45 kg 。成熟期在芒種前後,本品種適應性較強,對立地條件要求比烏酥梅低, 是很有發展前途的品種 。

烏酥楊梅

烏酥楊梅屬烏梅類中優良的珍稀品種,原產廣東省汕頭市潮陽西臚內輋村及內八鄉巖前村周邊山區一帶;相傳為清朝年間,村民從一棵實生楊梅單株選育,後經嫁接繁殖而成,已有250多年的栽培歷史。

烏酥楊梅樹勢生長旺盛,枝葉濃密,深綠色,葉全緣,卵狀倒披針形,先端鈍圓漸尖少數微凹。葉小,平均葉長3.7~5.9釐米,寬1.4~2.3釐米,長寬比3.1。果大約重16克,成熟果色紫黑至炭黑,果近圓球形,果肉厚而細軟、汁多味甜、有香氣,核小質脆,品質上等;果蒂呈紫紅色,大而凸起,寬4~6毫米,高4~7毫米,每個果蒂均有一個退化的花芽。每公斤鮮果80~100粒,平均果徑寬2.5~3.0釐米,長2.5~2.9釐米,果重12克,含可溶性固形物13.4%,酸0.8%,每100毫升果汁含維生素C51.5毫克,可食率94%;成熟期在芒種前後,甚或可達夏至,6月上旬成熟;是廣東省的鮮食優良品種,產品遠銷港澳和東南亞,深受歡迎。







農民新見


1、 東魁:6月底成熟,平均單果重25.1克。最大52克,為目前世界上果形最大的楊梅品種。果實紫紅色,風味濃厚,含糖量13.4%。

2、 荸薺種:6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單果重9.5克,果實紫黑色,果蒂小,肉質細軟,味濃香,含糖量13.0%。




宏遠


“荸薺種”,這是一種我國分佈最廣種植最多的楊梅品種,在我國種植的面積最大,也是世界上最好的楊梅品種了,很多荸薺種楊梅都是經過加工製作成罐頭,想要吃到新鮮的荸薺種楊梅可是比較難的,這種楊梅每年在6月份才可以成熟。

果實紫黑色,果型較小,核小,但品質特佳,肉與核易分離,可食率95.0%,含可溶性固形物12.0%。著果牢固,採前落果現象少。該品種豐產、穩定、優質、適於鮮食與榨汁、罐藏加工,適應性廣,有抗癌作用的報道。





qzuser196665923


您好我是專車小哥,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以下就是我的回答,希望對您有幫助,1.荸薺楊梅主產於浙江省餘姚、慈溪和寧波等地區。該品種樹勢較弱,樹冠不整齊,而且枝短,葉密,葉呈橢圓形,全緣,大小很不一致,枝下部的葉小。果中大,正扁圓形,果頂部呈微凹入,有時有十字紋,果底有明顯的淺窪,果梗細短,肉柱圓鈍,果色呈淡紫紅色至紫黑色,肉質細軟,味清甜,汁液多,具香氣,離核性強,核小,成熟後不脫落。它具有豐產、優質、耐肥、抗風和適應強等優點。果實鮮食和製作罐頭皆宜,已在江南地區推廣。

2.丁岙楊梅原產於浙江省溫州、永嘉和樂清等地。該品種樹冠較大,枝葉較疏,呈圓頭形。葉大,長倒卵形。果圓形。成熟後呈紫紅色。果肉厚,肉柱較鈍,柔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質極佳,耐貯藏。由於果柄較長,果實不宜脫落,果農多帶果柄採摘。

3.晚稻楊梅原產於浙江省舟山等地。該品種樹勢強壯,樹冠高大,呈圓形或圓筒形,葉披針形,葉全緣或稍有鋸齒,葉深綠色,葉脈明顯。果實圓球形。成熟後,果皮呈紫黑色,肉柱圓鈍、肥大、整齊,果頂有微凹,果基圓形,凹溝短、縫合線不明顯,果柄短,肉質細膩,甜酸適口,汁多,香氣濃,核與肉易分離,在原產地7月上中旬成熟,採收期12-15天。

4.大葉細蒂楊梅原產於江蘇省吳縣(今蘇州境內)。樹冠較大而開張,枝梢長而粗壯。葉大而較軟,寬披針形,葉全緣或先端具有小鋸齒。果型大,圓形或扁圓形。果頂為圓形,縫合線寬,深而明顯,果面平整,肉柱為圓頭,少數是尖頭;成熟後果面紫紅色,肉質厚,柔軟多汁,甜酸適度。此品種6月底成熟。其缺點是,容易發生大小年現象。

5.早薺蜜梅由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和慈溪市楊梅研究所選育的。該品種樹勢中等,樹冠圓頭形。葉片較小,葉長7.6cm,寬2.7cm,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果型較大,果實成熟時呈紫紅色,光亮,肉柱頂端為圓形,大小均勻,含可溶性固形物1.38%,酸量1.26%,可食率93.1%,甜酸適中,品質優良。6月上旬成熟,是楊梅品種中最早的優良品種之一。

6.二色楊梅原產於福建省。該品種樹冠高大,枝梢稠密。葉倒卵形或匙形。果略扁圓形,果蒂隆起。肉柱為槌形,先端圓頭形,果色上下不同,上部2/3為紫黑色,其下為紅色,故名為二色楊梅。肉厚較軟,汁多,核小,含糖量為9.45%,味清甜,品質優。6月下旬成熟,宜鮮食和釀酒。該樹種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但不抗風。

7.烏酥核原產廣東省潮陽等地。該樹種樹勢強壯,樹梢直立,樹冠呈略開張的半圓頭形。葉呈長倒卵形,葉全緣,無鋸齒,前半部較寬而圓鈍,先端微凹,葉基楔形漸尖。果實為圓頭形。果實成熟時呈紫紅色或紫黑色;肉質柔軟,汁多、甜酸可口,核小,品質優良。含可溶性固形物13.4%,可食率94%,酸量0.75%。6月上中旬成熟,為鮮食優良品種。產品遠銷港、澳和東南亞地區,深受歡迎。

8.光葉楊梅原產於湖南省靖縣。樹冠半圓形,枝條開張,葉卵狀橢圓形,全緣。果實球形,果頂有放射狀溝,直達果實中部;肉柱圓鈍,有光澤,色紫紅;含可溶性固形物14%,味甜酸可口,品質優良。6月中旬成熟,座果率高,成熟時不易落果,穩產。

9.早色楊梅原產於浙江省蕭山市臨浦鄉,是當地早熟楊梅的優勢品種。該品種樹勢旺盛,樹姿直立,枝葉中密,樹冠圓頭形。葉片大,倒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窄楔形,果實圓球形或扁圓形,中大,單果重12.6g,最大的為17.0g,果實成熟早,於6月中下旬成熟,穩產豐產。

10.西山烏梅原產於江蘇省吳縣洞庭西山及太湖沿岸市、縣。樹形開張,樹勢強壯,矮幹,大枝近地面而生,小枝粗短。葉長12.8cm,寬3cm,先端漸尖,基部廣楔形,葉全緣微皺褶,邊緣反捲。果實圓形,完全成熟時果面深紫紅色。6月中旬成熟,耐貯運。

11.大炭梅原產於浙江省杭州等地。該品種樹勢中等,樹冠不太整齊,枝條細長。葉片厚大而稀疏,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邊緣略成為波狀。果大,圓形或扁圓形,果底平或稍凹,單果重14g左右,果梗極短。果面粗糙不平,果色濃紅帶黑。7月上旬成熟。其缺點是不耐貯藏,抗病抗旱力差。

12.東魁又名東岙大楊梅,主產於浙江省仙居縣等地。該品種樹勢強壯,樹姿直立,發枝力強,樹冠呈圓頭形,枝梢節短。葉大,葉邊緣波狀皺縮,葉色濃綠。果實較大,為不整的圓球形,單果重約20g。為目前果型最大的楊梅品種。果面呈紫紅色,果肉呈紅色或淺紅色。果面縫合線明顯,果蒂突起,成熟時保持黃綠色品質上等。主產地成熟期為7月上中旬,採收期8-10天。





專車小哥


1。臨海東魁楊梅:

臨海的東魁楊梅是目前國際上果實最大的楊梅品種,平均單果重量為25克,最大的果重達50多克。東魁楊梅,是1983年從外地引進來的,該品種果實大,品質優,外觀飽滿,甜酸可口,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在12-13%左右。

1998年被評為台州市優質農產品。

2。六月楊梅紅臨海:

臨海楊梅冠天下。臨海楊梅顆大、色豔、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內外。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極具藥用價值。楊梅的果肉富含蛋白質、糖、鈣、磷等多種維生素,有生津止渴、幫助消化、利尿益腎、祛暑解悶等多種功效。

楊梅的核仁含有維生素B17,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特大果型楊梅新品種-東方明珠:段從優良的東魁楊梅中選育出的最新品種,平均單果重25克,最大達57。5克,比普通東魁果大15%,果實近圓形,呈紫紅色,肉厚汁多,酸甜可口,品質上等,耐貯運,抗逆性強,大小年不明顯。

6月底至7月

3。細蒂楊梅:

細蒂楊梅原產江蘇吳縣洞庭東山,為吳縣楊梅的主栽品種。 現已傳播至江蘇南部的溧陽、常熟、無錫等市、縣。樹冠直立高大,枝梢粗短,較密生。細蒂楊梅有二個品種,即大葉細蒂和小葉細蒂。

果大,圓形或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0。5克(小葉細蒂)和14。7克(大葉細蒂)。

4。水晶楊梅:

水晶楊梅又稱白沙楊梅、西山白楊梅、二都白楊梅,產浙江的上虞、餘姚等地。 為白楊梅品種中唯一的大果形、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種。

樹勢強健,樹冠半圓形,葉倒披針形或倒長卵形,長7。57釐米,寬2。37釐米,先端圓鈍,間或漸尖,邊緣間或有鋸齒,質薄,淡綠色。

5。烏酥楊梅:

烏酥楊梅主產廣東潮陽。本品種樹勢強健,樹冠半開張,半圓頭形。

葉長倒卵形,正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長3。 5-6釐米,寬1。5-2。5釐米,全緣無鋸齒,前半部較寬而圓鈍,先端微凹,葉基部楔形漸尖。果實近圓球形,平均重12克,最大可達15。

8克,成熟時紫紅色或紫黑色

6。丁岙楊梅:

丁岙楊梅產浙江溫州、永嘉、樂清等地,屬中熟品種。該品種樹勢較強,圓頭形或半圓形,不甚整齊。 枝條短縮,葉密生,為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平均長5。

5釐米,寬1。92釐米,先端鈍圓或尖圓,基部楔形,全緣。枝條稀疏而開張。果實圓形,中大,平均縱橫徑2。88×2。72釐米

7。早薺蜜梅:

早薺蜜梅系從荸薺種楊梅中選出的實生早熟變種。樹勢中庸,樹冠圓頭形。

葉較小,葉長7。 6釐米,寬2。7釐米,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果形較大,縱橫徑2。6×2。7釐米,單果重約9。5克,完熟時果面呈深紫紅色,光亮,肉柱頂端圓鈍,大小均勻,可食率93。

1%晚薺蜜梅:晚薺蜜梅是從餘姚主栽品種荸薺種中選出的優質晚熟楊梅新品種。該品種比荸薺種延遲成熟5天左右,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豐產性好,性狀穩定,2003年1月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鑑定。

該品種豐產性好,4年生株產量可達5。7公斤,6年生株產量可達36公斤浙江義烏的楊梅最好,個大、味甜,耐儲運。


金山腳下的農民


丁岙楊梅原產於浙江省溫州、永嘉和樂清等地。該品種樹冠較大,枝葉較疏,呈圓頭形。葉大,長倒卵形。果圓形。成熟後呈紫紅色。果肉厚,肉柱較鈍,柔軟多汁,含可溶性固形物11.1%,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質極佳,耐貯藏。由於果柄較長,果實不宜脫落,果農多帶果柄採摘。

早薺蜜梅由浙江省農科院園藝所和慈溪市楊梅研究所選育的。該品種樹勢中等,樹冠圓頭形。葉片較小,葉長7.6cm,寬2.7cm,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果型較大,果實成熟時呈紫紅色,光亮,肉柱頂端為圓形,大小均勻,含可溶性固形物1.38%,酸量1.26%,可食率93.1%,甜酸適中,品質優良。6月上旬成熟,是楊梅品種中最早的優良品種之一。


中德


東魁: 6月底成熟,單果最大重53克,是目前世界上單果最大的楊梅品種。

果實紫紅色,風味濃厚,含糖量13.5%。

荸薺種: 6月中下旬成熟,平均單果重10克,果實紫黑色,果蒂小,肉質細軟,味濃香,含糖量13%。

所以我認為以上2種楊梅樹品種好。







z追求q


你好,感謝提問。

楊梅樹有多少個品種?哪個品種長出的楊梅好吃?楊梅經過多年的繁育出現了許多優良品種,下面鄉下曹十一對所有楊梅品種做個簡單的介紹供大家參考。

1、荸薺種:荸薺種樹勢較弱,平均果重約14克,肉質細軟,味清甜,汁液多,離核性強,核小,成熟後不脫落,具有豐產、優質、耐肥、抗風和適應強等優點,已在江南地區推廣。

2、丁岙梅:丁岙梅樹冠較大,枝葉較疏,果圓形,單果重15~18克,果肉厚,肉柱較鈍,柔軟多汁,味甜,核小,6月中下旬成熟,品質極佳,耐貯藏。

3、東魁:東魁樹勢強壯,樹姿直立,發枝力強,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約20克,汁多,酸甜適口,風味濃,品質上等,主產地成熟期為7月上中旬,採收期8~10天。

4、晚稻楊梅:晚稻楊梅樹勢強壯,樹冠高大,平均單果重11.7克,肉質細膩,甜酸適口,汁多,香氣濃,品質上等,在原產地7月上中旬成熟,採收期12~15天。

5、大葉細蒂楊梅:大葉細蒂楊梅樹冠較大而開張,枝梢長而粗壯,平均單果重14.7克,柔軟多汁,甜酸適度,品質上等,果成熟後不宜脫落,較耐貯藏,豐產,6月底成熟,易有大小年。

6、小葉細蒂楊梅:小葉細蒂楊梅樹冠高大,直立,枝細長,分枝多,平均單果重為10.5克,果肉較厚,質較硬,風味濃甜,品質上等,原產地6月底至7月初成熟,但有大小年。

7、早薺蜜梅:早薺蜜梅是楊梅品種中最早的優良品種之一,樹勢中等,樹冠圓頭形,果型較大,大小均勻,甜酸適中,品質優良,原產地6月上旬成熟。

8、晚薺蜜梅:晚薺蜜梅是鮮食和罐頭加工兼用的優良品種,樹勢強壯,枝葉繁茂,平均單果重13.0克,肉質緻密,甜酸適口,品質上等,原產地7月上旬成熟。

9、二色楊梅:二色楊梅樹冠高大,枝梢稠密,單果重13~15克,肉厚較軟,汁多,核小,味清甜,品質優,6月下旬成熟,宜鮮食和釀酒,適應性強,耐寒、耐旱,但不抗風。

10、烏酥核:烏酥核樹勢強壯,樹梢直立,樹冠呈略開張的半圓頭形,平均單果重15.8克,肉質柔軟,汁多、甜酸可口,核小,品質優良,6月上中旬成熟,為鮮食優良品種。

11、水梅:水梅樹勢比較強壯,樹冠圓頭形,單果重13~14克,果肉汁多,味甜,品種優良,6月中下旬成熟,適合於鮮食和加工,適應性強,較豐產。

12、光葉楊梅:光葉楊梅樹冠半圓形,枝條開張,果實球形,味甜酸可口,品質優良,6月中旬成熟,座果率高,成熟時不易落果,穩產。

13、早色楊梅:早色楊梅樹勢旺盛,樹姿直立,枝葉中密,樹冠圓頭形,平均單果重12.6克,肉質稍粗,汁多,品質上等,成熟早,6月中下旬成熟,穩產豐產。

14、臨海早大梅:臨海早大梅樹冠高大,,平均單果重15.7克,最大的為18.4克,肉質緻密,質地較硬,酸甜適度,品質上等,6月中旬成熟,抗病性較強,果實較耐貯運。

15、西山烏梅:西山烏梅是早熟品種中難得的大果型品種,樹形開張,樹勢強壯,果型大,平均單果重14.9克,果肉軟硬適度,風味濃郁,富香氣,品質佳,6月中旬成熟,耐貯運。

16、大炭梅:大炭梅樹勢中等,樹冠不太整齊,枝條細長,單果重14克左右,果梗極短,肉質柔軟,多汁,味濃,酸甜適度,品質優良,7月上旬成熟,不耐貯藏,抗病抗旱力差。








鄉下曹十一


1 荸薺種;產浙江省蘭溪馬澗、餘姚、慈溪。樹勢中庸,果重10克左右,紫黑色。味甜微酸,核小汁多。

2 晚稻楊梅;產浙江省舟山皋洩。樹勢強,果平均重11.2克左右,圓形、色紫黑髮亮、品質佳。

3 東魁;該品種是浙江農業大學與澄江區柑橘推廣站從地方晚熟優良品種中選出的。產黃巖區江口鄉東岙村。樹勢健旺,樹冠高大,果實平均24克,最大達42克,紫紅色或紅色,肉柱較粗,甜酸適度,品質優良。

4 丁岙梅;產於溫州市茶山丁岙村,樹勢強健,枝條較疏朗,果大,平均重15-18克,紫紅色,肉厚,質柔軟,汁多味甜,核小品質上等。

5 大葉細蒂;產江蘇洞庭東西山,樹勢強健,葉大而厚,果中大,重13克,色紫紅或紫黑色,肉質細而多汁,甜酸可口,品質優良。

6 大粒紫;產福建福鼎前岐。樹勢強健。果紫紅色,中大,平均重12.9克,肉質軟,味酸甜,呈青綠色。

7 光葉楊梅;產湖南靖縣,果大,球形,果頂有放射狀溝,直達果實中部,呈光澤感,色紫紅,品種上等。

8 烏酥核;產廣東省汕頭市潮陽區西臚鎮內輋村。是近年來選出的良種。果大約重16克,紫黑色。肉厚、質松,汁多昧甜,核小品質優良。


娜娜的農家小院


野生楊梅介紹:主要生長在東南方,為常綠小喬木,一些高度3~5米,直徑10至20多公分不等。在大山裡也見過樹高20多米,直徑50多公分的野生楊梅樹(極少見)。楊梅樹有分人工種植與野生兩個類型。楊梅的品種可分,白楊梅、紅楊梅、黑(紫)楊梅、石楊梅等不同。果子大小,酸甜與生長環境

優質晚熟楊梅新品--晚薺蜜梅:晚薺蜜梅是浙江省農業科學院園藝研究所從主栽品種荸薺種中選出的優質晚熟楊梅新品種。該品種比荸薺種延遲成熟5天以上,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豐產性好,性狀穩定,2003年1月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鑑定。 該品種在浙江餘姚4月4-15日開花,7月5-10日果實成熟,

臨海東魁楊梅 : 臨海的東魁楊梅是目前國際上果實最大的楊梅品種,平均單果重量為25克,最大的果重達50多克。東魁楊梅,是1983年從外地引進來的,該品種果實大,品質優,外觀飽滿,甜酸可口,果肉的可溶性固形物在12-13%左右。1998年被評為台州市優質農產品。

楊梅為楊梅科楊梅屬植物。本屬植物在我國有4個種: 1.楊梅 楊梅為常綠喬木,高5~12米。幼樹樹皮光滑,呈黃灰綠色,老樹為暗灰褐色,表面常有白暈斑,多具淺縱裂。葉革質,葉面富光澤,深綠色,葉背淡綠色,葉面葉背平滑無毛。雌雄異株。果較大,圓球形。

六月楊梅紅臨海: 臨海楊梅冠天下。臨海楊梅顆大、色豔、汁多、味重,自古名噪海內外。它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極具藥用價值。楊梅的果肉富含蛋白質、糖、鈣、磷等多種維生素,有生津止渴、幫助消化、利尿益腎、祛暑解悶等多種功效。楊梅的核仁含有維生素B17,有防癌治癌的作用。

特大果型楊梅新品種--東方明珠:段從優良的東魁楊梅中選育出的最新品種,平均單果重25克,最大達57.5克,比普通東魁果大15%,果實近圓形,呈紫紅色,肉厚汁多,酸甜可口,品質上等,耐貯運,抗逆性強,大小年不明顯。6月底至7月

細蒂楊梅:細蒂楊梅原產江蘇吳縣洞庭東山,為吳縣楊梅的主栽品種。現已傳播至江蘇南部的溧陽、常熟、無錫等市、縣。樹冠直立高大,枝梢粗短,較密生。細蒂楊梅有二個品種,即大葉細蒂和小葉細蒂。果大,圓形或扁圓形,平均單果重10.5克(小葉細蒂)和14.7克(大葉細蒂),

水晶楊梅:水晶楊梅又稱白沙楊梅、西山白楊梅、二都白楊梅,產浙江的上虞、餘姚等地。為白楊梅品種中唯一的大果形、深受消費者歡迎的品種。樹勢強健,樹冠半圓形,葉倒披針形或倒長卵形,長7.57釐米,寬2.37釐米,先端圓鈍,間或漸尖,邊緣間或有鋸齒,質薄,淡綠色。烏酥楊梅:

烏酥楊梅主產廣東潮陽。本品種樹勢強健,樹冠半開張,半圓頭形。葉長倒卵形,正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長3.5-6釐米,寬1.5-2.5釐米,全緣無鋸齒,前半部較寬而圓鈍,先端微凹,葉基部楔形漸尖。果實近圓球形,平均重12克,最大可達15.8克,成熟時紫紅色或紫黑色

丁岙楊梅:丁岙楊梅產浙江溫州、永嘉、樂清等地,屬中熟品種。該品種樹勢較強,圓頭形或半圓形,不甚整齊。枝條短縮,葉密生,為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平均長5.5釐米,寬1.92釐米,先端鈍圓或尖圓,基部楔形,全緣。枝條稀疏而開張。果實圓形,中大,平均縱橫徑2.88×2.72釐米

早薺蜜梅:早薺蜜梅系從荸薺種楊梅中選出的實生早熟變種。樹勢中庸,樹冠圓頭形。葉較小,葉長7.6釐米,寬2.7釐米,兩側略向上。果實扁圓形,果形較大,縱橫徑2.6×2.7釐米,單果重約9.5克,;完熟時果面呈深紫紅色,光亮,肉柱頂端圓鈍,大小均勻,可食率93.1% 晚薺蜜梅:晚薺蜜梅是從餘姚主栽品種荸薺種中選出的優質晚熟楊梅新品種。該品種比荸薺種延遲成熟5天左右,鮮食與加工品質均優,豐產性好,性狀穩定,2003年1月通過了浙江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的成果鑑定。 該品種豐產性好,4年生株產量可達5.7公斤,6年生株產量可達36公斤浙江義烏的楊梅最好,個大、味甜,耐儲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