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上世纪初,17岁的朱东润赴伦敦西南学院就读,为了筹集学费,他开始为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翻译书籍,其中还有巴尔扎克的作品。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20年,陈望道在家乡义乌的小山村翻译第一本中文全译本《共产党宣言》,因为专注工作,错把墨水当作红糖蘸了粽子吃,自嘲说这是“真理的味道”。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26年,15岁的谭其骧一心革命,考入由我党主办的上海大学,并参加共青团,经常跟随组织上街发传单、演讲。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时,他曾带着手枪随一位指挥员上过前线。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35年,胡焕庸发表《中国人口之分布》,首创“胡焕庸线”,80年后,人们用物流、QQ在线人数、春运的大数据图与他的“手工图”对比,结果竟惊人相似。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39年,故乡沦陷,每次进城,陈其人都要被迫别上“良民证”。这段屈辱的记忆,以及后来因为战乱颠沛流离的生活,都让他暗下决心,“想到穷人,用功读书,学好本领,报答人民。”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46年,蒋孔阳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家银行工作,一年能拿18个月的薪水。但他内心依旧向往校园,常常请假去南京中央大学蹭课。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55年秋,上海造纸原料联购处从浙江收购了约200担废纸准备送到造纸厂做纸浆,顾廷龙连夜奔赴现场察看,翌日即率人前往。经过连续11天的劳作,一大批珍贵历史文献被抢救出来。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60年,毛泽东写信给秘书,希望找来“五六七八本”《怎样认识世界》,送给身边的青年朋友读一读。这本书的作者正是冯契。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1984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期间在复旦大学听课,讲课者是陆谷孙。2016年,陆谷孙的灵堂上,一个卖电话卡的小贩嚎啕大哭,询问原因,答道:“先生有时会帮我看摊子。”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刚才您所看到的不仅仅是故事,而是一个个真实的人生片段,而他们的人生,远不止是您看到的这些。

希望您能通过电波,认识以下这些可敬可爱的老先生们和他们一生为之奋斗的事业。

徐森玉 吕思勉 陈望道吴蕴瑞 廖世承 张耀翔舒新城 潘序伦 郭绍虞孟宪承 朱东润 萧孝嵘周予同 陈子展 言心哲周谷城 王蘧常 李剑华伍蠡甫 熊佛西 吴文祺彭 康 胡焕庸 沈志远潘念之 赵景深 方 重张世禄 贺绿汀 王造时胡寄窗 全增嘏 刘大杰顾廷龙 蔡尚思 施蛰存李亚农 李平心 金仲华王养冲 陈彪如 谭其骧罗竹风 李春芬 吴 泽杨 宽 刘佛年 章 巽王 中 冯 契 周原冰贾植芳 蒋学模 陈旭麓胡裕树 陈从周 钱谷融张 斌 张仲礼 宁树藩王元化 蒋孔阳 洪文达陈其人 王运熙 夏禹龙章培恒 陆谷孙

这些逝去的名字,有些如雷贯耳,有些不为大众所知。

他们中,

有的在国运危难之时奋力守护国宝,存续一缕文明血脉。

有的以音乐为武器,创作了一首首鼓舞大众、唤起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

有的穷经皓首,著书立说,毫无保留地将毕生学问传授后人。

有的筚路蓝缕,甘做拓荒者,倾力培养了一大批栋梁之才。

他们的人生折射国家命运,从战火走过,在苦难中钻研,始终不忘为中国建设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他们的思想连接国家未来,辛勤耕耘、潜心思考,始终坚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财富。

他们是上海社会科学界的大师,享誉海内外。

他们是三尺讲台上令人尊敬的教师,桃李满天下。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2020年2月10日起,FM90.9《东广早新闻》7点档、8点档《一句》专栏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倾情呈现大型系列传记短音频

《礼赞上海社科大师——海上先声》

请聆听他们的故事,

感受上海深厚的文化底蕴,

仰望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的璀璨星空!

编 辑:江 冉 林思含

系列传记短音频《海上先声》2月10日上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