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孩子家庭作業,是選擇陪做還是袖手旁觀?怎樣的方式才是優質的陪伴?

YOYO1820


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進行監督、引導和幫助,是家校共育的重要一環,陪做和袖手旁觀都不是正確的方式,優質的陪伴需做到

好榜樣、好心態、多鼓勵。

一、好榜樣

身教勝於言傳,要想讓孩子在做作業乃至學習上做到自覺,家長首先要以身作則,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少玩手機看電視,不妨給自己也列個讀書計劃,和孩子一起完成“作業”,互相激勵,共同進步。或者拿起孩子的課本,思考一下如何為孩子講解不會的題,輔導起來更輕鬆,大人孩子都開心,不是一舉兩得嗎?堅持這樣的習慣,比講一萬句道理都有用。

如果你一邊毫無節制地玩手機、打遊戲、看電視,一邊不斷催促孩子寫作業,孩子能服氣嗎?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心裡會想:你能做的為啥我不能做?這樣的狀態,孩子還能做到自覺麼?

二、好心態

孩子就像一枝幼苗,需要慢慢澆水,慢慢長大,吸收知識必有過程。在幫助孩子學習這件事上,家長千萬要調整好心態,切忌焦躁。否則孩子在家一想到學習便會感到恐懼和厭煩,這樣的狀態怎麼能學得好呢?

孩子那麼小,每天起早貪黑,在學校上了一天學,填充了許多新知識,回到家中還要完成作業,本來就很辛苦。此時的TA最渴望的就是爸爸媽媽的呵護,讓壓力得到釋放,然後以飽滿的精神完成作業。飯要一口一口地吃,知識要一點一點地學,不可能學一個會一個,萬不能盲目認為孩子寫作業和學習知識不夠快就是不用心不努力,孩子不是大人,不可能那麼快就達到你要求的速度,急也沒用,越急效果越會適得其反。

所以,家長要學會耐心傾聽,在放學回家的路上不要急於詢問孩子的作業,可以關心下孩子今天開不開心,孩子和你說話的時候耐心聽一聽,各種校園趣事以及遇到的困難,都能讓你瞭解孩子在校的狀態,更是相對輕鬆的親子時光。

有的人會說,我天生就是暴脾氣控制不了,那就換位思考,假如你是孩子,你的父母對你的作業和學習毫無耐心,十分急躁,非打即罵,在家中你只要想到學習就只有恐懼和厭煩,你會是什麼感受?你的感受就是孩子的感受。

三、多鼓勵

好孩子是誇出來的,這句話特別對。孩子最開心的事莫過於得到大人的肯定和鼓勵,對於孩子的作業,家長要用發現的眼睛,發現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哪怕是一丁點進步。

比如,今天這個字比昨天寫得好看了,今天比昨天少了一道錯題......每一點進步都是孩子努力的體現,都值得鼓勵。抱抱孩子,肯定他的進步,孩子很開心,在鼓勵下不斷樹立學習的信心,不斷產生成就感,學習真的是一件快樂的事,自覺性的形成也就是時間問題。

對孩子作業的督促,也要理解鼓勵為主,管教為輔。

儘量不要對寫作業催的太急,那樣孩子的狀態會受影響,也影響學習質量。可以在瞭解到孩子的作業量之後,做一下把控,儘可能給孩子留出一些放鬆的時間,讓TA有個好的狀態。

再有可嘗試換個方式提醒她寫作業,由命令改為協商,比如:“寶貝,上了一天學挺累了,你要是寫好作業就可以多玩一會,你是想先寫好作業還是先玩兒?”給孩子時間支配的權力,如果想先玩,那就約定時間,到時間必須開始寫作業,寫不好要懲罰。

這樣一來,就順帶培養了孩子時間管理、事務管理和責任擔當的能力。如果作業完成的棒,多誇誇孩子,抱抱TA讓TA感覺你愛她;如果發現問題,就和孩子一起找原因找方法,也抱抱並適當鼓勵下,“媽媽相信你,這樣的問題以後不會再出現了,對吧?”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切身感受到爸爸媽媽如此愛她,大人也開心,是不是很好?

(文中圖片均源自網路)


東北虎EDU


我孩子現在初二,從初一以來,我沒有選擇輔導班,一直選擇的是陪讀的方式。

首先說一下為什麼要陪讀,其次說一下陪讀的方式。

陪讀主要源於對孩子學習習慣的糾偏和對輔導班的排斥。

孩子小學1-4年級,我基本採取的是袖手旁觀的方式,孩子作業基本都是自己完成,偶爾會有不會的問題求助家長。

小學5年級上半學期,給孩子報了數學和英語週末輔導班,我基本還是甩手掌櫃。小學5年級下依然延續這種模式,但輔導班新換老師孩子不適應,結果那個學期數學成績英語成績不僅沒有明顯進步還退步了,基於此,孩子小學6年級,我停掉了所有的輔導班,改為我來陪讀的學習方式。

陪讀原因之一:孩子還是一張白紙的時候,沒有把學習習慣培養好,一對一陪讀是有效糾偏的路徑之一。

陪讀原因之二:輔導班教師質量良莠不齊,碰到一個“差”老師,孩子浪費掉的不僅是金錢,還有巨大的時間成本。

在家裡如何陪讀呢?我的路徑和方式如下:

給孩子佈置學習任務,孩子自己獨立完成。

孩子學習的時候,我也會在另外一個房間同步學習孩子的教材,這是為了能夠有效答疑解惑孩子的學習難題,也是更高效把握孩子課程中的難點、重點和易錯點,圍繞課程難點、重點和易錯點,我會在孩子相關環節的學習中,讓孩子重點強化。

另外,瞭解課程內容,也有利於幫助孩子總結一些學習方法,解題思路和技巧。

如果孩子遇到難題我也解不出來,我會跟孩子一起查作業幫,想辦法弄懂,並讓孩子給我講出來。

總之,陪讀不是全程陪同,手把手教授,而是要抓大放小,給孩子空間,信任孩子,孩子主要是靠自己進行時間管理。在作業環節,放棄對孩子日常校內作業的一對一面對面輔導,孩子校內學習作業和學習任務有老師負責檢查,負責講授,負責糾錯,家長這個環節可以不介入。家長的作用是課外拓展,重點應該放在學校任務之外的課程拓展上,幫孩子制定課外學習計劃和課外學習任務,監督孩子進行錯題整理和錯題反思,週末還需要監督孩子做好階段性的學習總結和複習。

陪伴環節,父母對自己的情緒管理很重要,父母應該扮演的是一個堅定、理性、耐心和責任心並重的形象,而非一個自亂陣腳,怒發雷霆,負能量爆棚的形象,後者不僅對孩子學習於事無補,還會起反作用,加重孩子的學習挫敗感和自卑感。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每天從下午兩點半(本地公立小學放學時間是下午兩點十分)開始,鄰居家聲音的分貝會慢慢的提高,溫柔細語到呵斥恐嚇再發展到怒罵拍桌子,家裡似乎是充滿硝煙的戰場。有時甚至氣得滿臉通紅,甩門而出。

現在很多家長放學後會放下所有事甚至手機,坐在孩子旁邊陪他們做作業。怕孩子餓就會拿很多零食在旁邊一邊吃一邊做,有時候小孩光想著吃半天寫不了幾個字,家長就會有點急躁,開始指責,訓斥,再到後來一些應用型,閱讀型題讀了題目甚至告訴答案也不會,也就變成了打擊性的謾罵"你真笨"。

我家兩個小孩一個上初中,一個讀小學。別人都很詫異我家放學後家裡的平靜。說真的,我沒有那麼累。小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會自己先把作業做完,剛讀一年級的時候,她會跟我說條件,要先看半個小時的電視,但每次拒絕後他們已經養成了習慣,放學進門揹著書包直接到她自己的房間去。做作業時我們互不打擾,就算有不會的題目在作業沒全部做完前我也不會去告訴她解答,一定要他們自己思考,寫上自己認為對的答案。等到全部完成後檢查作業時我才會給他們一一講解,引導他們多方面考慮,讓他們知識鞏固的同時也能得到昇華。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做家庭作業我們袖手旁觀,完全隨性他們也是不行的。小孩在他的成長過程中需要我們的陪伴,但我們也不要成為替代型的父母,一味的代替他們的思維,思考。

我們需要讓他們從小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給他們提供一個安靜、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共同成長。



深秋之夜s


題眼

家庭作業 陪做 袖手旁觀 優質陪伴 不喜歡被監視 糾結多陪少陪 很難把握好度

題解

這個場景蠻有既視感的。三年級的孩子,檯燈下,正在做老師當天佈置的作業。此時大人一天的工作結束了,要麼看手機,要麼看會兒電視,或看書。放任孩子自己一人做,時不時問一下:做完了早點睡覺。或者孩子有不會的,或者注意力不集中,一會玩玩這個一會玩玩那個,家長在旁邊陪著督促他,指導他。

到底家長該放任還是坐到身邊陪著呢?

的確,是個問題,卻不見得是個難題。

我的觀點

袖手旁觀,放任不管是不可以的。一定要陪做。

理由

從以上的情景還原中,我們可以發現幾個常見的問題。

孩子不會做,抓耳撓腮。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很多。

拖延,磨洋工。

打瞌睡。

將學習和做作業當做享受的恐怕不多,學習本身是個逼自己離開舒適區,提高自己,突破自己的過程。鳳凰涅槃才能變得優秀。能從中得到享受的一定是過往學習給過他記憶深刻的快樂享受,比如題目做得好,被當眾獎勵過,或者他從解出大家解不出的難題後,被大家像天神般讚揚,傳說,捧著,等等。正向情緒,及相關的聯想讓她非常想繼續這種享受,因此他會更好的投入學習中。

所以孩子若不是享受過多次這種正向激勵的孩子,對學習的動力達不到享受狀態,也就意味著無法做到自動自發而高效,家長做適度的陪伴,將孩子往那個方向引導,指導孩子從學習知識中發現掌握知識的樂趣,掌握知識後應用的樂趣,以及學習好被人稱頌的樂趣,內外樂趣兼有,當有一天他開始從中體會到樂趣的時候,陪做也許就可以完全取消了。

其實,上面提到的那幾點現象,都與孩子興趣不濃厚密切相關。

怎麼做

幫孩子發現漏洞,有的孩子在不會的時候,會顯得焦躁,有的顯得挫敗,有的顯得害怕。

我們作為家長在旁要善於捕捉孩子的情緒,對於焦躁的,摸摸他的頭,安慰他,孩子,沒事,你只是暫時沒掌握而已,你把他看做一座小山頭,我們現在要爬山,山是一步一步走上去的,想飛上去咱也沒翅膀啊。讓孩子置身入某種非學習的比較放鬆而有畫面感的生活情景裡去,並抽離開他的焦躁,一會就會安靜下來,比如他接近了一點解題目標,鼓勵一下,我們已經到一個山泉了,上面還有4/5的路程,讓孩子有個預期,並且在緊要處指導點撥一下,切忌耐心,同理心,想想自己小時候不也一樣嗎?可惜了沒有同理心的父母經常搞的哭兮兮的。在父母的大吵大鬧下,逐漸懷疑自己是不是很笨。難道我們還要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這一幕?

而對於孩子的挫敗,我們也要給予鼓勵,孩子,爸爸相信你最聰明,只是暫時被一堆亂碼纏住了而已,咱們一起來找這團亂碼的線頭,一旦找到就一通百通了,放心吧,會很快的,然後適當引導,點撥,並且將孩子每一點思考每一點火花都給予獎勵,對,近了一步,對,就這樣,多想想路子,你會發現通往答案的道路的。耐心仍舊是第一位的。孩子不是天才,或跟你一樣已經過了那一關的大人,不要跳躍式的看待和估計孩子,把他放到他該在的階段,心就會平和不少。

對於害怕,害怕父母吵他,害怕做不完老師責罵。咱們一呢要堅守把今日事今日畢的底線,如果發現作業的確過多過重可以給老師提意見減輕,但一旦佈置給孩子就務必完成,這裡也是培養對於任何交代的接受的事都要全力以赴,儘可能完美的完成的好習慣的緊要關頭。所以可以掌握好點撥多和少的度,保證孩子能完成。點撥一定是讓孩子覺得是自己想出來的,不然就可能形成對家長給答案的依賴。

這位家長問什麼是優質的陪伴,很簡單,耐心,包容,鼓勵,同理心,引導,著眼激發孩子成就感,滿足感,即形成學習興趣,並引導自主開動大腦進行思考,聯想,並著眼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思路就是好的優質的陪伴,而且不存在任何監視的嫌疑,因為你是作為良師益友陪伴在側的,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監工。

結語

說到容易做到難。尤其耐心,包容,鼓勵,同理心。但想想吧,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也就十幾年甚至更短,這是緣分,同時也是一種經歷,一種修行,咱們可以換換思路,不要當做負擔,來陪伴。而且孩子的成才我們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啊。

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教育,讓天下的孩子共享教育公平。關注@智學AI 平臺,助力您孩子更瞭解自己並以最高效的方式查缺補漏。


智學AI學習平臺


我雖然是老師,但是我不提倡陪孩子做作業,陪孩子做作業,這實際上是一種不正之風吧!這是老師把責任轉嫁給家長的一種方式,也許很多家長是自願的,家長們為了盡責,為了關心孩子的學習,每天晚上付出很長時間陪孩子做作業,這種精神值得表揚,但是效果不一定好。


一、做作業就是孩子應該獨立完成的一件事。

如果家長在旁邊坐著看孩子寫作業,一定會影響孩子的思維,如果他遇到難題,他馬上就會問你,你教了他只是自己感覺有成就感。但如果你不在他身邊,可能他就會獨立思考,自己把題做對,這樣學習效果更好。可能會讓孩子養成依賴性。經常幫助孩子,只能讓孩子的依賴性更強。

二、學會放手,才能讓孩子展翅高飛。



孩子現在在學習上付出的時間,精力已經夠多了,家長不要再總逼迫自己的孩子學習了。可以首先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如作息習慣、衛生習慣、勞動習慣等。第二、要發現孩子的特長並加以培養,特長可能成為孩子終身的一種技能,讓孩子更自信,更加熱愛生活,第三、少陪孩子學習,多陪孩子運動。運動能讓孩子身心健康,提高學習效率,讓孩子過得更快樂。第四、堅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個原則,千萬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讓孩子失去自理能力。

三、找到突破口,對症下藥


有些老師甚至會說孩子學習不好是因為家長對孩子的學習不聞不問、不給孩子輔導。這種說法家長竟然也能接受,並且真按老師說的去做了,我佩服這些家長,確實真聽話。但是這樣做結果一定不會太好,因為你管控的越緊,孩子內在的學習驅動力會越來越差,這才是學不好的真正原因。

一定要先培養孩子的自信心,把他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這需要各位家長動動腦筋,針對自己孩子的特點,因材施法,才能收穫優質的教育效果。


嚴寬並濟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寫作業,這個問題是社會上的一個熱點問題。許多家長困惑,許多教育專家也提出了各種各樣的解決方案,但各種各樣的問題依舊會出現在輔導作業的過程中。有的家長被氣得病了,住進醫院,甚至有的家長被孩子誤傷。真是應了那句話平時母慈子孝,寫作業時雞飛狗跳。

為什麼會出現寫作業時雞飛狗跳的這種現象?其實是家長的焦慮心理在作怪。家長用家長的高標準來衡量孩子的行為,家長不僅要求孩子的作業要做快,而且要全對,寫字還要好。當孩子達不到這些要求時,家長就會暴躁,瘋狂,甚至於對孩子上演全武行。然後出現惡性循環,孩子不願意寫作業,家長不願意陪伴,把寫作業這一過程生生的演變成了一個恐怖的事件。

那麼如何正確的陪伴孩子寫作業呢?

  • 第一 家長要正確定位自己陪伴的角色。

陪伴不是參與。有很多家長沒有正確理解陪伴的含義,而是完全參與到孩子寫作業的過程當中,甚至於越俎代庖,一道題一道題的和孩子一起做作業,不僅把自己弄得很累,把孩子弄得也很緊張。

在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家長可以在孩子旁邊靜靜地讀一本屬於自己的書,也可以安靜的做一些屬於自己的工作。比如有的媽媽可以在旁邊織毛衣等。

陪伴的重點意義在於陪,在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的同時,有家長靜靜陪伴的孩子可能心裡更加安穩。

  • 第二 和孩子一起制定寫作業的規則。寫作業不僅僅是簡單的把老師留的作業寫完。寫作業的過程可以培養很多良好的學習習慣。
  • 1 每天根據作業量多少制定寫作業完成時間。
    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作業。把每次寫作業當成一次小的測驗。不管正確率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就要寫完。
  • 2 寫完作業由孩子自行檢查。如同每次考試答完試卷以後一樣,自己做好檢查工作。有的孩子急急忙忙的把作業寫完以後,就像完成任務一樣,把檢查作業的工作交給了家長。這極大地影響了孩子寫作業的認真程度。
  • 3 對於作業過程中不會的或者做錯的,讓孩子自己找到相關的課本上的知識點,自己重新複習。其實做作業的過程就是檢測所學知識的一個過程,不會做或者做錯是正常現象。家長大可不必因為孩子作業錯的多或者不會的多而惱火。 通過複習,重新掌握了知識點就達到了做作業的目的。

學習習慣才是孩子受益終生的,家長的陪伴最終的目的是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家長不僅要陪伴孩子,更重要的是如何陪伴。


東方一抹紅98


陪讀一直是每個父母特別頭疼的問題。

同事跟我說,她的孩子剛上一年級,她是全程陪讀的。她坐在旁邊,她的兒子就會一會問一個問題,一會問一個問題。這樣導致,孩子的作業效率並不高。


可以和孩子約定一下,遇到不懂的問題,可以先放空,按照先易後難的順序解決問題,不懂的問題可以一次性來問,這樣就避免了孩子總是向自己提問。


其次,要培養孩子先預習、後複習的好習慣。每天回家不要先著急做作業,先複習,再做,這樣效率會更好。


再則,可以教會孩子合理規劃時間,告訴孩子完成一項任務劃掉一個任務,然後休息一下進行下一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條理性。


其實,陪讀是有技巧的。

首先,父母要給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告訴孩子,我和你一起讀,你做你的作業,讀你自己的書,我在旁邊做我自己的事。家長朋友可以拿一本書,坐在那,孩子做作業的時候你就讀自己的書,一方面,以身作則,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和你一起努力,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孩子會更願意、更喜歡學習;另一方面,家長也需要不斷提升自己,多讀書,開卷有益。

其次,可以和孩子做同一份作業。有段時間我女兒特別怕寫字,我就會告訴她,那這樣吧,媽媽和你做同樣的作業,你做一份,我也做一份。媽媽和你一起努力。孩子聽了這話,知道不是永遠是一個人,就更願意努力了。

很多人說不需要陪讀,其實見仁見智。有些孩子很自覺,根本不需要你在旁邊,所以這種孩子可以放手

但是,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剛剛進入小學,是一個門檻,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家長們適當跟蹤還是有必要的。


陌上花開


題主描述:在現今社會,有很多網絡新聞報道說家長陪孩子做作業,氣的進醫院。之前每每看到這些新聞,我都一笑而過,但真到自己孩子適齡,面臨陪與不陪選擇時,我相信那些新聞都是真的!我也會因為孩子的拖拉,氣急敗壞,也會因為同個問題教了幾遍都記不住而動手,到底怎樣的教育與陪伴是合適的? 任何一個人都需要陪伴,但是任何人不需要監視,孩子也是這樣。在陪伴的同時這個度的把握很難,多了,傷孩子傷自己,少了又不放心,擔心拖拉沒時間觀念,沒了幫助“我”寸步難移,形成依賴。

很多家長陪伴質量不高的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對孩子的作業有一個本質上的認識,沒有調整好心態,沒有采用正確而有效的方式。

我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級,他的學習成績一直處在全年級前20名,他們班的前3名。他在作業方面幾乎不要我操多少心,作業都能快速高效的完成。

我就結合自己的家庭教育,來談一下如何高質量陪孩子寫作業陪。

要高質量陪孩子寫作業就必須做到“8個不”。

1.限制不強制

孩子寫作業時,家長必須給孩子提出一個基本規範和要求。比如,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多長時間內完成,寫作業期間必須要保持專注、專心,不能幹其他事情。但這些基本規範和要求必須是引導,讓孩子心理自然而然的內化和接受,不是家長的強令、強制、要求或責令。

2.陪伴不干預

我一直倡導和踐行無形陪伴。也就是說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家長只要做好宏觀的監控就可以了,不要待在孩子跟前,指手畫腳,指指點點,以影響和干擾孩子的思考和思維。孩子在寫作業期間,家長可以幹自己的事情,只要能宏觀的監管孩子就可以了,當孩子把作業寫完以後,家長再從頭到尾進行檢查、核對、指導和矯正。

3.指導不包辦

在輔導孩子作業的過程中,發現孩子有寫錯的地方,切記不要火急火燎,要引導孩子自己發現錯誤,分析錯誤,並能夠自主的解決錯誤,切記不要去包辦代替。

4.限時不搶時

孩子在寫作業過程中,必須給孩子一個時間限定,但是一定不要在這個規定時間中不停的督促,不停的讓孩子加緊、加快,搶時間,這樣會讓孩子心裡特別有壓力,也會產生急躁浮躁的心理,從而對寫作業產生厭惡感。只要孩子能夠在規定的時限內完成作業就是特別好的,不應該在規定的時間內不停的督促,讓孩子去搶時間,爭時間,壓時間,擠時間。

5.指導不批評

即使孩子在寫作業方面態度有問題,或者作業中有錯誤,家長最好能夠去指導和引導,讓孩子認識到錯誤所在,不要動不動就批評孩子,責罵孩子。如果批評過多,責罵過多,就會使孩子對作業產生逆反和牴觸心理。

6.生氣不發火

即使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磨磨蹭蹭,或者態度不端正,或者錯誤較多,家長已經非常生氣,但也一定要壓制住自己的火氣,不要輕易發火,更不要怒吼,或者打罵孩子,一定要耐下性子去指導引導孩子,讓他知錯、認錯、改錯。

7.表揚不吹虛

對於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及時的評價,孩子做的好的方面一定要及時的給予表揚,但是表揚必須要具體,哪裡好就是哪裡好,切不可宏觀的吹噓,比如,“我的孩子真棒,你真了不起,你是一個天才.......”這樣的表揚是沒有效果的,這樣會讓孩子產生輕飄的心理。

8.信任不喪氣

即便是孩子暫時做作業的情況不好,作為家長也要對自己的孩子充滿信任,不要氣餒,更不要放棄,慢慢的引導,不斷的鼓舞和鼓勵,相信孩子會慢慢的好起來的。

總之,陪孩子寫作業,用心、用情、用智慧、用方法是很關鍵的,希望我的建議對大家有用!


教育探微


現在很多家長陪孩子的寫作業的方法是錯誤的。

陪孩子寫作業,不是陪著孩子一起解題或者是盯著孩子抄寫。孩子解答不出問題就生氣,甚至立馬開罵。抄寫生字寫得潦草也是在孩子旁邊嘮叨孩子這不好那不好。

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孩子在寫作業,家長在看電視、玩手機、或者是聊天八卦。

那麼要不要陪孩子寫作業呢?怎麼個方法呢?

下面我說說個人看法。

1、要陪孩子寫作業,特別是一二年級的學生。

一二年級是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孩子的主動意識,自控能力是很差的。是需要家長在旁做出規劃並監督孩子完成的。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後,是先去玩一下再回來寫作業及寫多長時間的作業,還是先寫作業再去玩,這些家長要和孩子商量好,商量好後家長就要按規定嚴格執行。孩子做不到的也要有具體的懲罰措施。經過一段時間,孩子形成習慣後,家長就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不用每天提醒、監督,可以在旁多觀察孩子,發現問題及時提醒就可以了。

2、家長切忌不要把孩子的作業變成家長的作業。

家長要時刻注意,是孩子要完成作業,家長只是監督孩子完成作業的,孩子不會做的題目問了家長怎麼做,家長知道的就幫助孩子解答,不知道的可以叫孩子去問老師,不必要求孩子每題都要會做而且能做對。家長也不要自己認為很簡單就批評孩子,要知道孩子上初高中後問家長題目家長也不一定能回答出來的。

3、家長切忌在陪孩子寫作業的過程中,玩手機、看電視、與旁人聊天八卦。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的作業我也回答不了,又說要陪著孩子寫作業,於是就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拿出手機玩手機或是打開電視看電視。這肯定對孩子的影響是很大的,讓孩子不能專心寫作業。

4、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最好能與孩子一起成長。

什麼意思呢?

家長可以做自己的事情。比如,家長可以在旁擇菜;可以看書,看孩子的課本,看自己喜歡看的書也可以;也可以做其它家務活,收拾、整理東西。注意不要大聲,保持安靜就可以了。

總之,孩子是喜歡也需要家長的陪伴的。但不是橫加干涉,也不是橫加批評指責,還把自己氣的夠苦。

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制度計劃,家長起到監督檢查的作用,家長也要有自己的有意義的事情做,不要對孩子和自己有雙標準


化學姐話教育


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必需品

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父母用愛陪伴他們的過程。父母的溫暖陪伴是孩子成長的必要條件。著名的恆河猴母愛剝離實驗證實了孩子成長中良好陪伴的重要性。

新生的嬰猴從出生第一天起就被迫同母親分離,同兩個虛假的母親在一起生活,分別是鐵絲媽媽和絨布媽媽。鐵絲媽媽胸前掛著奶瓶和各種豐富的食物,而布料媽媽沒有。小猴只有從鐵絲媽媽那裡能喝到奶, 但它們寧願不喝奶,也願同柔軟的絨布媽媽呆在一起。科學家由此得出結論:身體接觸對小猴的發展甚至超過哺乳的作用。有飲食需要時,小猴才去找鐵絲媽媽,其餘大部分時間則依偎在媽媽的身上。

這一試驗非常明確地告訴人們,早期的陪伴在孩子成長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將影響一個的成長,乃至人的一生。


孩子早期學習同樣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由幼兒園進入小學學習的環境和方式,學習的內容和難度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在孩子進入小學的最初階段,他們對小學的教學方式一無所知,每天發生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挑戰。

等孩子回家後,雖然按照國家的有關規定低年級孩子不能佈置書面作業,但是這不併不等於孩子不需要完成作業。各種朗讀背誦口算題目一點也不少。

對於楚楚寫的孩子,老師教給他們的學習方法和技巧,他們不一定能夠理解,跟談不上,能夠完全掌握,這時候就非常需要家長能夠陪伴指導他們,讓他們快速的適應學校的要求。

孩子在中小學期階段需要的很多學習的品質也都需要在低年級的時候加以培養。專心致志,合理安排時間,注重閱讀,大聲讀書,這些良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以致受益。整理書桌,收好書包,這些繁瑣的事情,需要孩子用很長的時間來學習掌握。

如果完全依靠孩子自覺,要想培養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也不是沒有可能。但孩子走過那麼多彎路,可能就會比別的孩子走得更慢。

筆者家的孩子今年五年級,還是一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經過討論,認為孩子幼兒園時候一直比較認真要好。小學階段,把學習的自主權交給孩子,所以在一年級整個階段,孩子晚上寫作業時,我們還是各幹其事,還是自己坐在他的房間裡完成作業。

到了二年級有一次開家長會的時候才知道老師一直要求孩子,每天在家裡,除了閱讀必讀書目之外,一定要大聲的朗讀,各門功課的作業,尤其是語文的課文和作業。這是我才忽然明白孩子一年多時間自己學習,把需要朗讀的東西幾乎全都忽略了。而朗讀的重要性是大多數家長都非常認同的。現在我們還常常為當時沒有好好陪伴孩子學習而感到遺憾。

所以孩子在家學習需要父母的陪伴,這種陪伴必須是有利於孩子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有利於孩子今後學習的優質的陪伴。


小結

不論從孩子成長的角度,還是學學習的角度,父母的陪伴都非常重要。人們常說父母的陪伴是有有效期的,做家長的應該抓住有效期給孩子最優質的陪伴,讓孩子更好的成長。

當孩子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的時候,做父母的一定會慶幸自己當初陪伴孩子作出的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