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和孩子越亲密越好,老话咋说“女大避父”?还是需要“距离”

老话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用一句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孩子长大了以后,如果是男孩的话,应该和妈妈适当的保持距离;如果是女孩的话,更应该和父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家长和孩子不是越亲密越好吗?这样看来“距离感”确实是相当重要的,究竟是怎么回事,今天咱们就来详细的说一下。

家长和孩子越亲密越好,老话咋说“女大避父”?还是需要“距离”


其实在很多的地方我们都见到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比如说洗澡的时候,由于孩子年龄小不能自己洗,在公共浴池的地方妈妈会带着小朋友去一起洗澡,也看到有不少的报道由于男孩的年龄比较大而遭到拒绝。很多人就觉得自己的隐私得到了侵犯,相对于有的家长来说,却是觉得孩子还小没什么关系,“真的孩子还小”这是一个比较正常的理由吗?实际上这就是老话所说的“儿大避母、女大避父”就显得非常正确了。

家长和孩子越亲密越好,老话咋说“女大避父”?还是需要“距离”


其实从比较客观的方面来说,从孩子出生的时候由于比较辛苦劳累,家里面的成员都会参与到对于孩子的照顾当中,尤其在孩子成长过程,基本在三岁以内这样的性别意识相对来说都是比较薄弱的,但是随着孩子慢慢的长大,尤其是如厕、上学、洗澡等一系列的方面,随着孩子慢慢长大,也应该让孩子认识到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也能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家长和孩子越亲密越好,老话咋说“女大避父”?还是需要“距离”


所以说基本上在孩子两岁以后,甚至是最晚到三岁的时候,孩子已经开始慢慢的懂事了,家长就应该及及时的进行性别意识的引导,无论是如厕,还是洗澡这些相对隐私的方面,应该让孩子学会慢慢的避讳,只有认识到区别,这样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才会觉得怎么样的正常?如果性别意识比较模糊的话,在孩子长大以后很容易有吃亏的情况,所以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这句话相对来说真的是相当重要的,不只是隐私这一方面,很多的东西也需要爸爸来教授儿子,母亲来教授女儿,这样进行传承相对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

家长和孩子越亲密越好,老话咋说“女大避父”?还是需要“距离”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的家长来说,一些性教育方面也应该抓起来,越是讳疾忌医越是麻烦,其实事情越是敞开来说,孩子明白越详细,好奇心越小,如果遮遮掩掩,孩子自己摸索的话,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作为家长来说,如何正确的引导和监督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