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大學的學生會加分多還是參加社團加分多?

烏鴉點點點


哈工大老司機現身說法,澄清誤解,展現過人開車技術。


首先澄清問題中的誤解


——大學和高中都有加分,高中的加分為高考考上好大學,大學的加分為學分績,而學分績和保研、拿獎學金、評三好、出國等掛鉤

大學的學分績一般由考試課成績經過加權計算得出,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ACM等比賽獲獎可以加分,先進道德模範、見義勇為小標兵等神操作或許也可以加分。

至於拉贊助拉來100萬、支教幫助貧困縣學生考清北、大一就進實驗室、泡遍全系和各社團美女等開車行為均不具有加分效果。

冷靜之後,切入正確的問題。

參加大學的學生會,與參加社團,哪個好處更大?

身為摸遍學校各類社團的老司機,你覺得我會告訴你我的開車秘籍?我不要面子的啊(滑稽臉)。

下面,我們先來看看學生會(真香啊~)。

學生會的宗旨是“來源於學生,服務學生,卻又高於學生”,因此它明明是個對學生極其有幫助的組織,卻總給人一種需要仰視的感覺。

說白了,人家踩在你頭頂給你擦皮鞋,這意思明白了吧?

先說說它不好的一面。

大家都覺得學生會高高在上,一是因為它類似一個機構,組織嚴密,上對領導負責,下對學生負責,無法避免會出現裡外不是人的情況,這是它的階層本質決定的,誰都無法更改。

另外,學生會以“關係”為核心,有關係,啥事都好辦,沒關係,或者有利益衝突,就非常難辦。比如我奇葩的高中封閉北大門之前,明明和學生會主席通過氣,可是翻臉的速度比翻書還快,最後依然頂著眾怒關閉了北門,這就是複雜難解之處。

二是,學生會往往藏龍臥虎,身居高位者,不論家境之優渥,還是心機之深沉,亦或是學業之優秀,以及最關鍵的——對組織的奉獻和忠誠,都不是一眾小白學生,以及萌新幹事所能媲美的。

關鍵時刻,他們會推出萌新當擋箭牌,必要的話,他們甚至會犧牲自己以保全大義。


我為黨國賣過命,來人,我要見局座!

舉些栗子。


我所在的社會實踐部女部長精明強幹,普通人幾個小時做出來的“認真版”PPT,她10分鐘就能做出來。


男副部長是重慶巴蜀中學的大神,參加物理集訓營,以幾分之差錯過北大,委身工大。他和我們交流的時候曾提到過自媒體的崛起。當時正是人人網如日中天的時刻,加上我第一次玩自媒體,對公號、某乎等並不熟悉,委屈巴巴錯過公號紅利期,現在入局只能啃鍋巴。


大一的一個同事,選擇外聯組,幹最累的活,經歷最痛苦的折磨。他學習很刻苦,一度學到太晚以至於需要翻窗跳樓回寢室。大四他修成正果,當選學生會主席,印證了自己這些年的磨礪。

幾個部長經常請我們吃飯,通過飯局鞏固情感,並反覆強化教義——

好好幹,一心一意共建大同社會,為人民謀福祉(開個玩笑)。

尷尬的是,胸無大志的我因數學成績最差,被要求請成績最好的同學吃飯。

為什麼說自己的黑歷史呢?我想強調的是,學生會內部非常重視成績,絕對不提倡你犧牲成績去完成工作,實在無法兼顧,是鼓勵退出的。

學習最重要,學習最重要,學習最重要。

這是學生會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雖然很少有人提及。

除了經常被學霸碾壓,在學生會中,你能夠鍛煉出相當綜合的能力。


入會後第一次部門素拓,大家到聖索菲亞教堂集合,自行籌款回學校,比比哪路神仙招數更高明。

我們小組比較傳統,發海鮮米線傳單賺到了打車回學校的錢。聽說男副部長給遊客拍照,賺了上百(只有上午的一兩個小時哦)。

部門內分工明確,宣傳組(包括大部門中的宣傳部)要快速上手PS等設計工具,能夠設計出精美的海報。


策劃組要求弄出人員分工、資金安排、日程表等邏輯嚴謹的策劃。


外聯部負責聯繫各大企業,尋找合作實習企業(因為我們是社會實踐部),大的如奧迪,小的在本地也是相當有名的景點、企業、工廠。


網絡組負責維護在線宣傳和運營(這就是我摸魚的地方,後來為了提升自我,轉去策劃組了)。

看出來了嗎,大學學生會其實是個微型的社會,與你走入社會、在企業中為別人打工其實是同一個模式和流程,只是學生會事務相對簡單,要求沒那麼高,

試錯成本極低,沒人在乎你是摸魚還是全力以赴,也沒有KPI等指標在後面追趕你,你只要充分體驗、開心成長就夠了。

當然,作為有追求的新青年,我們有以下自虐方式

負責外聯,聯繫企業,和他們“吵架”、磨合作細節。與校園周邊商家洽談,為學生謀福利。拉贊助,找錢,求各種爸爸。



也可以走技術流道路。說實話,PS、PPT、策劃、文案、廣告等軟件和業務你只要精通一個,就不愁吃喝了,這一點社會老司機應該很清楚。

如此,學生會還真是煎熬的“地獄”啊,比如租西服就很麻煩,自己買的話為了不掉檔次,比如某個競選主席的部長,聽說西服花費大幾千乃至上萬。

但也有很動人的時刻,比如解決了校內飛車、校車安排、食堂菜譜、自習室佔座、圖書館閱讀室、搶課系統、宿舍熱水、洗衣機等問題的時候,誰都會有一股自豪感。

部長、主席競選大會上,見識來自北京四中的學霸,見識價值上千元的PPT,以及經驗豐富的工作展示,還有平時部長、同事對你的關心,這些都是大學的VIP體驗項目,普通人不要告訴他哦。

見識過學生會的高光時刻和黑暗時刻,我再舉個小眾社團作為栗子——古琴社

古琴圈其實有個怪象,很多人基本樂理不通,會幾首小曲子就敢上手教人,這其實是藝術傳承的大忌

不過,在學校社團裡面,怪象變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傳承——學校精神的傳承

每一所大學都有自己的靈魂,它說不出來,卻又真實存在,你無法從書本上學到,只能通過與同學、學長學姐、教授的交流見解感受到。

古琴社手把手的教學,恰好能夠滿足這樣的傳承。

雖然我水平不高,入社後不久,就成為教學部部長,編教材、排課表、指點學生練琴。

因為心慕前人刻苦上進的風範,我對自己和學琴的人要求都很高,雖然行家一看就知道我手上沒多少真本事,但我贏得了學藝精深的學姐、老師的讚揚。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和學生會不同之處在於,前者以關係為核心,而古琴社以興趣作為核心——只要你彈琴足夠好,地位就高。後期要不是我沒接受,就當上社長了(對,就是我這個小可愛)

學生會發證書,證明你來過。而在古琴社,除非你參加考級、比賽,否則沒有任何證明。

頂多,每當看著掛在牆上的琴時,你能夠回想起當初學琴的痛苦記憶。

社團給你的就只有這些嗎?

如果說學生會讓我迅速深入瞭解了大學的運作和本質,那麼社團給了我增添人生厚度的機會

除了擔任古琴社教學部部長,我還參加了排球社、游泳社,結識了拉丁舞社成員、書法社社長,與羽毛球社、乒乓球社等都有交集。

打羽毛球活動讓我認識了好朋友,和許許多多單純可愛、踏實肯幹的同學。

在排球隊裡,和後來去斯坦福、伯克利、日本留學的同學深入交往,一起為了開拓自己的眼界而奮力掙扎,不求無過,但求有功。

古琴社中,由於我排課很嚴,對請假抓得緊,許多學長學姐哭爹喊娘想補課,其中不乏出國、保研、直博、拿了offer的大神,現在想想,忍不住瑟瑟發抖——當初我是以怎樣的心情去玩弄這些大佬呀

回味古琴社那段經歷,現在的我能夠看清更多東西

當時與校外琴社合作,校外提供琴、教材,老師先教水平高的學生,再由這些學生教剛入門的人,如此一代代傳承。在教學的過程中,我逐漸從萌新變成老司機,為後來走上教育這條路一錘定音(難怪老有家長誇我溝通能力強,其實教得多了,我一眼就能看穿你們那些小心思,不要太狡猾哦)。

在合作過程中,校外固然有拉新、引流、轉化、粉絲裂變等商業目的,可是對我們來說,能學到真東西就夠了,畢竟學生時期的追求更高遠。那些老想佔學生便宜的社會人,自以為得到好處,未來未必光明可期。

為了練琴,手上會有很多傷痕,行家看手不看彈就能知道你分量有多少。長期的練習培養了良好的音感和節奏感,並逼迫我們熟悉傳統的樂譜——減字譜

這些都是興趣賜予我們的福利。

因為喜歡上古琴,我趁假期遊歷全國,去過武漢、岳陽、天津、北京、瀋陽、杭州、長沙、衡陽、桂林、北海、茂名、廣州、深圳、香港等十多個城市,拜訪了很多城市,認識到許多有趣的人和傢伙。

可以說,興趣類社團促使我開眼看世界

不論是進學生會還是社團,不需要帶太多的功利心。古琴社中有個人一直跑腿幹雜活,看似沒有我們教琴的人那麼光鮮亮麗。然而大四時,他參加了校運會萬米長跑,我覺得他實現了自己的價值,四年並不虛度。

只要你足夠優秀,願意上進,不斷讓自己變得更適合在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生存,就能在社團間交換到各種各樣的資源,這就是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當然,這些都是老成之言,具體如何體驗,還得你親身下場,具體選擇啦。

(聽說曾有人兼任七個社團的社長;我接觸過的一個體育特長生同時參加游泳、乒乓球、田徑、羽毛球等活動;還有一個北京的學長,初中學古琴,高中拿國家二級游泳運動員,大學繼續參加古琴社活動,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非要秀才華~)


哈士奇愛深海魚


只是我小學只上過一年,我能打字完全是之前沒上過學,看到新聞和報紙都會去記。

很遺憾回答不了,我甚至不知道學生會是幹啥。


貝樂莉


這裡的加分應該怎麼理解?如果照字面理解,可以認為是加學分,也可以理解是給自己的簡歷加分。不過不管是哪一種理解方式,參加學生會和參加社團都差不太多。

先說學分。近年來,隨著90後00後走進大學校園,校園人文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學生不像以前那樣有強烈的集體意識了,往往喜歡獨自行動,也不愛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為了改善這個問題,很多大學單獨設立了第二課堂學分,一個學分對應著一定的學時,而學時則根據活動的情況有所不同。聽講座、參加實踐、參加科技競賽、參加運動會等等都可以拿學分。當然,擔任學生會幹部也有相應的學分。但學分是人人都需要拿的,而學生會幹部不是人人都會去當的,所以,除了進學生會,各類社團活動也都是加分項。從學分層面來說,兩者差不太多。

再說說給自己加分。其實不管是學生會還是社團,關鍵要看你處於什麼位置。學生會主席和社團會長對比,學生會主席認可度會高一些,但實際能力上卻不一定就高,這有點像拿政府官員和企業老闆比較一樣,兩者側重點不一樣。比如社團會長為了社團發展,會出去找商家拉贊助,或者做一些盈利性質的活動,但學生會不用,他只需要考慮把活動辦好就行。將來找工作的時候,用人單位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察,這兩類人都會受到相應用人單位的喜歡。

所以,不必糾結於去學生會還是社團,關鍵還是要在團隊中發揮作用,鍛鍊能力,收穫經驗,這才是最加分的。


高校人才真經


如果非要加入個什麼的話,有能力還是加入學生會吧,起碼在文件處理方便還是比較能鍛鍊人的。

學生社團很多都是有名無實的,要是能混上個小小領導或許還能對加分有那麼一點點用,不然實在是一點用處都沒有還耽誤學習時間。

另,如果您是一位對學習痴迷的學生,那就好好學習就可以了,把專業知識學好,能考的證書考出來,有更高學歷深造的提前為考研做準備,或者修個雙學位都比什麼學生會什麼社團強太多。

注意,不管大學期間你幹啥,都不要讓學習掛科,真的影響很大!不管幹啥,學習成績要好,能評上獎學金對以後工作考研都有很大幫助!


熱愛生活的小五姐


你好題主!不知道您要加分的目的是什麼?

如果是獎學金評選加分,一般學生會會多點。學生會會管理各個社團,權力大,活動策劃的機會有多,自然加分項也多些。(⁄ ⁄•⁄ω⁄•⁄ ⁄)


電影微站


這個問的不好。一個學校的學生社團多之又多,一般都是以興趣為主。官方,接受團委或某些部門領導的官方社團和學生會基本差不多。


學院路五道口


學生會是服務同學的組織,社團是有相同興趣愛好的同學共同發起的組織,兩者有區別,但都可以提升能力,個人認為加分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在組織內得到鍛鍊


浪子回頭金不97861326


當然是學生會加分多,社團只是你的興趣愛好,學生會跟老師接觸的,乾的活多,加分就多。


宇說教育小事


都不多。參加這兩個東西關鍵在於多認識幾個朋友,互相慫恿著好好學習,多合夥參加幾個比賽。學分績第一,比賽加分才多,但權重不高。


西紅柿雞蛋多放糖


1.肯定是學生會。並且學生會更鍛鍊人。

2.加分多了綜合成績就多,評獎學金,優秀等都是考試成績加綜合成績。

3.如果想加分,建議參加學科競賽,加分變得很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