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寅飛對郭德綱的對話?

蜜桔娛樂


轉:這人是眼下典型的投機者的代表,當年學相聲並不是喜愛,而是想成名,才學三年嫌長,發現有更容易的方式,於是棄之而去,一番努力竟拿到了愽士學位,但發現博士學位並不能立即帶來名利,所以再次返回演藝圈,以博士、前德雲社成員雙重身份指望快速成名獲利,可惜好像不是太理想,本打算借這次擴大影響,卻中途而止,還是郭眼睛毒,說多大手端多大碗。意思是任何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小刀4907603


李寅飛對郭德綱的評價情真意切,但是,背後卻有玄機,李寅飛實際是郭德綱弟子,名李雲飛,但是因為他的智商太高,情商太高,在一群德雲社的簡單思維的人群中,肯定無法生活,李寅飛的說法是被淘汰,郭德綱的說法是退出,理由是上學,讓大家面子上也都過得去。我覺得其實李寅飛就是曹雲金,何雲偉的翻版,他們沒想到老郭煥發第二春,鳳凰涅槃了。


李寅飛被淘汰,說句實話,真不冤枉,他這場比賽確實不怎樣,其實我看出來了,郭德綱也看出來,原因是什麼?新仇舊恨,李寅飛太想證明自己了,這是一股心理動力,我離開你,但我更好,以證明方面你是錯誤的,這是一股勁,是心理罪。


正是揹著這個負擔,才讓他敗北,如果他放平心態,端正態度,他是肯定會勝出的,其實,他早就是勝者,血氣方剛,不服不忿,比如懟博士相聲夫妻,可謂刀刀見血,但是如果沒做到氣定神閒,那麼輸就是必然。

李寅飛說郭德綱,說的沒錯,但他卻忘了發展看問題,今天如果郭德綱還和以前一樣在臺上趕場,賣命說相聲,那麼就沒有德雲社的今天,位置不一樣,考慮問題的方式,角度,責任都不一樣了,好比一個成為將軍的士兵,就不可能再衝鋒陷陣了,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位置。


郭德綱和張國立是一對老江湖,不得不承認薑還是老的辣,他們聯手做掉了李寅飛而讓他啞口無音,心服口服,為啥這麼說他們的相聲水平確實高出對手一大塊,選擇的時候,張國立選郭戰隊,郭德綱選李寅飛,這樣按照規則,就讓觀眾投票,他們兩個沒有責任,而李寅飛以少數票敗北,無話可說,只能認賭服輸。


韓東言


“清華博士”李寅飛在“20進10”的比賽中出局,很遺憾。但他最後對郭德綱說的話:“懷念04、05、06年的郭德綱”,感情真摯,令人動容。

04、05、06年的郭德綱,是剛剛出頭的時候,從底層走來,一路冒尖,靠的就是過人的實力。那個時候的郭德綱精力、創作力旺盛,經常推陳出新,相聲質量是最高的時候。

郭德綱當時真的是場場爆滿,演出票供不應求,經常需要加座。而被他感染的觀眾中,有不少因為他熱愛相聲,進入相聲行業,為了這個日薄西山的傳統藝術貢獻自己的才能與青春。

而李寅飛也是買過票的人,從一名博士轉變為相聲演員,或許真的是受郭德綱的影響。

如今的郭德綱,成名立腕,帶徒弟、巡演,事業越做越大,上臺的機會越來越少,作品越來越少。或許李寅飛看到如今臺上的相聲作品質量,與那時候的郭德綱的作品質量不可相提並論,所以才發出感慨。

與其說是懷念郭德綱,不如說是懷念當初能自在說相聲的日子,沒有主流與非主流之分,征服觀眾的只有一流的相聲,這是一個相聲熱愛者、相聲從業者的心願吧。不知何時才能實現。


注視這視界


李寅飛是郭德綱的徒弟,那時候被德雲社淘汰是因為大舌頭,現在你聽他說話也是在使勁板這個毛病,所有的發音吐字都非常用力。

然後小哥幾個成立了“北京大逗相聲”,演出現場非常火爆。(有興趣可以搜搜大逗的視頻)但是大逗的觀眾始終都是那一波老觀眾。所以他演出現場效果非常好。加之大逗的幾個年輕演員先後登上春晚,身價也水漲船高。現在李寅飛作為大逗的班主太想證明自己,證明郭德綱當初淘汰他是個錯誤,所以有了現場的那些評價。不過在我看來,他們說的那段還可以,不像兩位導師說的那麼次。

另外李寅飛和郭德綱還有過一段緋聞,這個也好幾年了,有興趣你可以去搜一下!!


李寅飛最後走的時候說,希望看見05.06年舞臺上的郭德綱,意思是那時候的郭德綱賣力的演出,不停的出新作品,當年有一次返場29回創下了記錄。李寅飛的意思,那時候的郭德綱才是說相聲的郭德綱,現在的郭德綱是綜藝範兒的郭德綱了。也是臨走臨走了,禮貌的罵了郭德綱一句……


圖樂相聲


郭德綱是人精,而且是江湖草根闖蕩出來的人精。真以為他會信這種場面上的漂亮話?

郭德綱曾經說過,04、05年的時候,德雲社小劇場因為漲了5塊錢的票價,就被來買票的觀眾罵“脫離群眾…好高騖遠…郭德綱忘本了…”。

這也是為什麼郭德綱要堅持做相聲商演的主要原因,在小劇場的演出限制了演員的發展,相聲演員想長久發展必須嘗試做商演。同時也必須承認小劇場對年輕演員的重要性,德雲社的許多演員都是在小劇場裡磨出來的,雲字鶴字這批年輕人都是十年往上的演出經驗。這點來說德雲社的年輕人真的很可怕,他們對一些包袱處理和節奏把握要遠遠強於同齡人,很多東西一比較就很容易看出來。

為什麼我說這就是場面上的漂亮話?

道理很簡單,因為郭德綱必須離開小劇場,他需要給年輕人讓路。郭德綱如果還是把眼光放在小劇場上,那麼對於德雲社的發展來說有百害無一利。而且不光郭德綱要走出小劇場,就連岳雲鵬、張雲雷、郭麒麟…這些小角也要離開小劇場,給後來的師兄弟讓路,這樣那些後進者才會有發展機會、進步空間。

一個班社的發展,格局很重要,如果格局不大那麼註定發展有限,而德雲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績,很大程度在於郭德綱對相聲的理解很透徹,他的格局眼光要超前許多。

我舉個反例:天津的相聲班社為什麼發展緩慢?就是因為這些老前輩都把眼睛盯在小劇場上。造成的後果就是大量的年輕演員只能兼職說相聲,年輕人想發展就是兩條路,一條是在班社裡慢慢熬,把老傢伙熬死;還一條就是自己單幹,出去另起爐灶。而這兩條路,不論那條都比德雲社的道路艱難。


逗婦乳不是豆腐乳


我也是一名每天晚上都會聽著郭德綱相聲睡覺的小鋼絲,站在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一些見解,不見得對,但只是代表我這一年齡的態度,95後。我並不切身實地的知道郭是如何讓相聲煥發新春,但從我自己聽的郭的相聲來判斷,起初聽會覺得,好精緻,好默契,但是聽了多了會發現,怎麼不同名字的段子,包袱會有很多重複的現象?我確實聽不出違和感,我也認為這個包袱令人發笑(聽了很多次也一樣樂,願意聽下去),但是總覺得對郭精緻有餘,與時俱進不太夠了(不是一兩個小包袱就能說明問題的)。作為新一代且浮躁的一代,傳統文化對於我們意味著更多,也更加重要。郭曾經說過,相聲是最與時俱進的一個東西,但是現在的95甚至00後,他們發自心底樂的點在哪裡?我相信郭04至06年很契合當時一代年輕人對於娛樂的態度,但是十年過去了,年輕人的主力軍也向後走了十年,應該推陳出新了,如何能讓相聲充滿新活力而不尬,如何能讓“俗”脫胎換骨,應該是下一代年輕相聲演員該做的。我要替郭說句話,雖然不會改變什麼。事物都需要傳承,郭已經非常圓滿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該轉換自己的定位了。如果相聲再走不好,郭還能繼續獨霸一方地活下去,那也只能說明年輕一代相聲演員跟郭有一定差距。致敬郭,期待下一個郭。希望相聲與時俱進,發展下去!


蘇丶95524426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那個玩命說相聲的郭德綱了呢?

首先,這是事實,04、05、06那幾年,郭德綱的相聲視頻從劇場一經穿出,瞬間傳遍網絡,《論五十年相聲之現狀》、《列寧1918》、《我這一輩子》、《我要上春晚》、《我要幸福》、《我是黑社會》、《我要奮鬥》、《我要反三俗》、《我要旅遊》、《我是科學家》、《我要鬧緋聞》等等等等自己創造的相聲段子層出不窮,用他自己的話說:幹了好幾個月,愣沒翻頭。

為什麼那會兒他那麼玩命呢?沒辦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初創時期的德雲社困難重重,而他作為德雲社的負責人不努著勁地往前拱只能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後來何偉曹金的離開更讓郭德綱處於蜀中無大將的境地,放眼望去,手下人雖多,但當時各個默默無聞,連能勉強挑大樑的廖化都沒有,只能自己披掛上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水滴石穿,繩鋸木斷。多年的堅持和努力終於得到了豐厚的回報,德雲社成為了相聲界的金字招牌,岳雲鵬、孫越、張鶴倫、張雲雷、燒餅、孟鶴堂、閻鶴祥、郭麒麟等人逐漸嶄露頭角並被觀眾認可,他們的演出風格各異,現場火爆,德雲社一派欣欣向榮之相。

這樣一來,郭德綱就沒有必要也必須不那麼拼了,沒有必要是因為他下面有了那麼多的知名相聲演員,能夠給德雲社帶來足夠的利潤。必須不是因為他必須給他下面的新人讓路,如果郭德綱一直站在前臺玩命的說相聲,他下面的那些人還有嶄露頭角的機會嗎?

作為一個智商情商高都很高的郭德綱比誰都清楚:一家獨大是一個團體長久存在和發展的大忌,這也是他站在整體相聲市場的角度上歡迎其他相聲社團存在和發展的原因所在。

現在的德雲社就是一個企業,郭德綱就是老總,他要做的不是每天出去跑業務拉客情處理售後,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對企業的發展戰略做出合理的規劃。

比如說,他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相聲的頹勢,臆想一下,他的下一步是不是要重振京劇呢?如果是,該怎麼一步一步的去實現呢?

類似這樣的問題才是現在的郭德綱去思考的!





行走的態度


這人是眼下典型的投機者的代表,當年學相聲並不是喜愛,而是想成名,才學三年嫌長,發現有更容易的方式,於是棄之而去,一番努力竟拿到了愽士學位,但發現博士學位並不能立即帶來名利,所以再次返回演藝圈,以博士、前德雲社成員雙重身份指望快速成名獲利,可惜好像不是太理想,本打算借這次擴大影響,卻中途而止,還是郭眼睛毒,說多大手端多大碗。意思是任何成功沒有捷徑可走。


古老農民


李寅飛說還是希望看到03、04、05、06年的郭德綱,我覺得這話沒錯啊。任何人都可以對一個藝術家說,我覺得你的藝術不再純粹了。不管這是挑剔也好,還是主觀的觀感也好,藝術就是給人看的,誰都有權來評論。

那麼為什麼還會有這個題目呢?

1、郭先生的崇拜者認為李沒有批評郭的資格。

要論流派的話,郭算是“創造派”,所謂創造派就是自成一家,也是雜揉了眾家所長而成一風格。

而李還不能到郭那種程度。雖然不能,但李有自己的觀眾和自己的舞臺地位。尤其在相聲比較凋零的當代,硬要剝奪李的發聲權也太愚蠢了。

例如孫悟空是猴王,他的下屬中如果有個小猴子比較有才華,他應該是抱著鼓勵態度,而不是打壓態度的。

2、傳統文化中的等級尊卑。

十年後相見,郭還是對李表示了肯定與關懷的。但這種肯定是那種高高在上的肯定。這也跟我們在家裡的代溝一樣,明明是思想上有歧異,卻變成了“你是小孩我就先放你一馬”。

兩代相聲演員肯定在審美上和藝術追求上有所不同,而且年輕人更有創造的空間。而年輕人的創造往往建立在對年長者的否定上。如果不承認這一點,科學就不會進步。藝術也一樣不會進步。

所以我覺得強調長者對你很慈愛了,並不表示年輕人就應該放棄話語權。但是中國人的習慣是,年輕人倔強不服輸,就會被罵為叛逆造反。

3、男女之事與尊卑有別

《昭和元祿落語心中》講的是落語藝人的故事,落語藝人跟我們的相聲藝人很象。

此劇情節中有一段是這樣的,男主是一位落語大師的弟子,他有個相好的姑娘叫美代吉。美代吉同時也是大師(已婚)看上的人。男主為了師徒的名分,就悄然放棄了美代吉。

而郭、李之間就有一個李的前女友。不管這事是怎麼被發現的,對於郭的崇拜者來說,李的處事就不漂亮,真正懂事的徒弟不會讓郭的名聲蒙上汙點。這顯然也是一種強辭奪理。

不管李的前女友跟誰好,那是她個人的自由,這個故事裡也有許多對她的汙衊,說她想沾郭的光。其實她既然未婚,她有與任何人戀愛的自由,至於SEX自由當然也是有的。


用戶102106834333


據說有些小恩怨,暫且不表。本身賜名的徒弟,做起了師弟,本是梁山好漢,另起山頭還招了按。老郭彰顯大度。李宴飛今兒個確實太趕聽的著急,幾句明顯的舌頭沒捋直。,嘻哈上將,同門師哥一下點到了,兩個大佬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相聲的笑傲江湖裡,老郭華山論劍,小李自成一派,卻破綻百出,老郭一一點出,小李自嘆不如,同時懷念老郭一統江湖的氣魄。老郭亦嘆,江山易打,難守啊,且我還是黃權眼裡的匪寇。更何況扮演翼德的葉蓬京劇世家的後人,我郭老還要拯救京劇,留個薄面吧。另一邊,相聲新勢力,有意思了。老郭西安辦了一場,苗齙牙翻了臉,不但詔安還做起了看門犬。這次有新人西安來了四組,都和青曲社有關,二哥是舊人,原先的左膀右臂。其他三個算是除西安新勢力當家的全員了。此役,青曲社估計要根基不穩嘍。嘻哈大將一上來拔得頭籌,天津的驕傲已經隨老郭商演,營口雖淘汰也對老郭感恩戴德了。

看老郭這棋下的,看著享受,這才是真作品,江湖的作品,軍事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