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李寅飞对郭德纲的对话?

蜜桔娱乐


转:这人是眼下典型的投机者的代表,当年学相声并不是喜爱,而是想成名,才学三年嫌长,发现有更容易的方式,于是弃之而去,一番努力竟拿到了愽士学位,但发现博士学位并不能立即带来名利,所以再次返回演艺圈,以博士、前德云社成员双重身份指望快速成名获利,可惜好像不是太理想,本打算借这次扩大影响,却中途而止,还是郭眼睛毒,说多大手端多大碗。意思是任何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小刀4907603


李寅飞对郭德纲的评价情真意切,但是,背后却有玄机,李寅飞实际是郭德纲弟子,名李云飞,但是因为他的智商太高,情商太高,在一群德云社的简单思维的人群中,肯定无法生活,李寅飞的说法是被淘汰,郭德纲的说法是退出,理由是上学,让大家面子上也都过得去。我觉得其实李寅飞就是曹云金,何云伟的翻版,他们没想到老郭焕发第二春,凤凰涅槃了。


李寅飞被淘汰,说句实话,真不冤枉,他这场比赛确实不怎样,其实我看出来了,郭德纲也看出来,原因是什么?新仇旧恨,李寅飞太想证明自己了,这是一股心理动力,我离开你,但我更好,以证明方面你是错误的,这是一股劲,是心理罪。


正是背着这个负担,才让他败北,如果他放平心态,端正态度,他是肯定会胜出的,其实,他早就是胜者,血气方刚,不服不忿,比如怼博士相声夫妻,可谓刀刀见血,但是如果没做到气定神闲,那么输就是必然。

李寅飞说郭德纲,说的没错,但他却忘了发展看问题,今天如果郭德纲还和以前一样在台上赶场,卖命说相声,那么就没有德云社的今天,位置不一样,考虑问题的方式,角度,责任都不一样了,好比一个成为将军的士兵,就不可能再冲锋陷阵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位置。


郭德纲和张国立是一对老江湖,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他们联手做掉了李寅飞而让他哑口无音,心服口服,为啥这么说他们的相声水平确实高出对手一大块,选择的时候,张国立选郭战队,郭德纲选李寅飞,这样按照规则,就让观众投票,他们两个没有责任,而李寅飞以少数票败北,无话可说,只能认赌服输。


韩东言


“清华博士”李寅飞在“20进10”的比赛中出局,很遗憾。但他最后对郭德纲说的话:“怀念04、05、06年的郭德纲”,感情真挚,令人动容。

04、05、06年的郭德纲,是刚刚出头的时候,从底层走来,一路冒尖,靠的就是过人的实力。那个时候的郭德纲精力、创作力旺盛,经常推陈出新,相声质量是最高的时候。

郭德纲当时真的是场场爆满,演出票供不应求,经常需要加座。而被他感染的观众中,有不少因为他热爱相声,进入相声行业,为了这个日薄西山的传统艺术贡献自己的才能与青春。

而李寅飞也是买过票的人,从一名博士转变为相声演员,或许真的是受郭德纲的影响。

如今的郭德纲,成名立腕,带徒弟、巡演,事业越做越大,上台的机会越来越少,作品越来越少。或许李寅飞看到如今台上的相声作品质量,与那时候的郭德纲的作品质量不可相提并论,所以才发出感慨。

与其说是怀念郭德纲,不如说是怀念当初能自在说相声的日子,没有主流与非主流之分,征服观众的只有一流的相声,这是一个相声热爱者、相声从业者的心愿吧。不知何时才能实现。


注视这视界


李寅飞是郭德纲的徒弟,那时候被德云社淘汰是因为大舌头,现在你听他说话也是在使劲板这个毛病,所有的发音吐字都非常用力。

然后小哥几个成立了“北京大逗相声”,演出现场非常火爆。(有兴趣可以搜搜大逗的视频)但是大逗的观众始终都是那一波老观众。所以他演出现场效果非常好。加之大逗的几个年轻演员先后登上春晚,身价也水涨船高。现在李寅飞作为大逗的班主太想证明自己,证明郭德纲当初淘汰他是个错误,所以有了现场的那些评价。不过在我看来,他们说的那段还可以,不像两位导师说的那么次。

另外李寅飞和郭德纲还有过一段绯闻,这个也好几年了,有兴趣你可以去搜一下!!


李寅飞最后走的时候说,希望看见05.06年舞台上的郭德纲,意思是那时候的郭德纲卖力的演出,不停的出新作品,当年有一次返场29回创下了记录。李寅飞的意思,那时候的郭德纲才是说相声的郭德纲,现在的郭德纲是综艺范儿的郭德纲了。也是临走临走了,礼貌的骂了郭德纲一句……


图乐相声


郭德纲是人精,而且是江湖草根闯荡出来的人精。真以为他会信这种场面上的漂亮话?

郭德纲曾经说过,04、05年的时候,德云社小剧场因为涨了5块钱的票价,就被来买票的观众骂“脱离群众…好高骛远…郭德纲忘本了…”。

这也是为什么郭德纲要坚持做相声商演的主要原因,在小剧场的演出限制了演员的发展,相声演员想长久发展必须尝试做商演。同时也必须承认小剧场对年轻演员的重要性,德云社的许多演员都是在小剧场里磨出来的,云字鹤字这批年轻人都是十年往上的演出经验。这点来说德云社的年轻人真的很可怕,他们对一些包袱处理和节奏把握要远远强于同龄人,很多东西一比较就很容易看出来。

为什么我说这就是场面上的漂亮话?

道理很简单,因为郭德纲必须离开小剧场,他需要给年轻人让路。郭德纲如果还是把眼光放在小剧场上,那么对于德云社的发展来说有百害无一利。而且不光郭德纲要走出小剧场,就连岳云鹏、张云雷、郭麒麟…这些小角也要离开小剧场,给后来的师兄弟让路,这样那些后进者才会有发展机会、进步空间。

一个班社的发展,格局很重要,如果格局不大那么注定发展有限,而德云社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绩,很大程度在于郭德纲对相声的理解很透彻,他的格局眼光要超前许多。

我举个反例:天津的相声班社为什么发展缓慢?就是因为这些老前辈都把眼睛盯在小剧场上。造成的后果就是大量的年轻演员只能兼职说相声,年轻人想发展就是两条路,一条是在班社里慢慢熬,把老家伙熬死;还一条就是自己单干,出去另起炉灶。而这两条路,不论那条都比德云社的道路艰难。


逗妇乳不是豆腐乳


我也是一名每天晚上都会听着郭德纲相声睡觉的小钢丝,站在自己的角度,有自己的一些见解,不见得对,但只是代表我这一年龄的态度,95后。我并不切身实地的知道郭是如何让相声焕发新春,但从我自己听的郭的相声来判断,起初听会觉得,好精致,好默契,但是听了多了会发现,怎么不同名字的段子,包袱会有很多重复的现象?我确实听不出违和感,我也认为这个包袱令人发笑(听了很多次也一样乐,愿意听下去),但是总觉得对郭精致有余,与时俱进不太够了(不是一两个小包袱就能说明问题的)。作为新一代且浮躁的一代,传统文化对于我们意味着更多,也更加重要。郭曾经说过,相声是最与时俱进的一个东西,但是现在的95甚至00后,他们发自心底乐的点在哪里?我相信郭04至06年很契合当时一代年轻人对于娱乐的态度,但是十年过去了,年轻人的主力军也向后走了十年,应该推陈出新了,如何能让相声充满新活力而不尬,如何能让“俗”脱胎换骨,应该是下一代年轻相声演员该做的。我要替郭说句话,虽然不会改变什么。事物都需要传承,郭已经非常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该转换自己的定位了。如果相声再走不好,郭还能继续独霸一方地活下去,那也只能说明年轻一代相声演员跟郭有一定差距。致敬郭,期待下一个郭。希望相声与时俱进,发展下去!


苏丶95524426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那个玩命说相声的郭德纲了呢?

首先,这是事实,04、05、06那几年,郭德纲的相声视频从剧场一经穿出,瞬间传遍网络,《论五十年相声之现状》、《列宁1918》、《我这一辈子》、《我要上春晚》、《我要幸福》、《我是黑社会》、《我要奋斗》、《我要反三俗》、《我要旅游》、《我是科学家》、《我要闹绯闻》等等等等自己创造的相声段子层出不穷,用他自己的话说:干了好几个月,愣没翻头。

为什么那会儿他那么玩命呢?没办法,酒香也怕巷子深,初创时期的德云社困难重重,而他作为德云社的负责人不努着劲地往前拱只能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后来何伟曹金的离开更让郭德纲处于蜀中无大将的境地,放眼望去,手下人虽多,但当时各个默默无闻,连能勉强挑大梁的廖化都没有,只能自己披挂上阵。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多年的坚持和努力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德云社成为了相声界的金字招牌,岳云鹏、孙越、张鹤伦、张云雷、烧饼、孟鹤堂、阎鹤祥、郭麒麟等人逐渐崭露头角并被观众认可,他们的演出风格各异,现场火爆,德云社一派欣欣向荣之相。

这样一来,郭德纲就没有必要也必须不那么拼了,没有必要是因为他下面有了那么多的知名相声演员,能够给德云社带来足够的利润。必须不是因为他必须给他下面的新人让路,如果郭德纲一直站在前台玩命的说相声,他下面的那些人还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吗?

作为一个智商情商高都很高的郭德纲比谁都清楚:一家独大是一个团体长久存在和发展的大忌,这也是他站在整体相声市场的角度上欢迎其他相声社团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所在。

现在的德云社就是一个企业,郭德纲就是老总,他要做的不是每天出去跑业务拉客情处理售后,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对企业的发展战略做出合理的规划。

比如说,他以一己之力挽救了相声的颓势,臆想一下,他的下一步是不是要重振京剧呢?如果是,该怎么一步一步的去实现呢?

类似这样的问题才是现在的郭德纲去思考的!





行走的态度


这人是眼下典型的投机者的代表,当年学相声并不是喜爱,而是想成名,才学三年嫌长,发现有更容易的方式,于是弃之而去,一番努力竟拿到了愽士学位,但发现博士学位并不能立即带来名利,所以再次返回演艺圈,以博士、前德云社成员双重身份指望快速成名获利,可惜好像不是太理想,本打算借这次扩大影响,却中途而止,还是郭眼睛毒,说多大手端多大碗。意思是任何成功没有捷径可走。


古老农民


李寅飞说还是希望看到03、04、05、06年的郭德纲,我觉得这话没错啊。任何人都可以对一个艺术家说,我觉得你的艺术不再纯粹了。不管这是挑剔也好,还是主观的观感也好,艺术就是给人看的,谁都有权来评论。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个题目呢?

1、郭先生的崇拜者认为李没有批评郭的资格。

要论流派的话,郭算是“创造派”,所谓创造派就是自成一家,也是杂揉了众家所长而成一风格。

而李还不能到郭那种程度。虽然不能,但李有自己的观众和自己的舞台地位。尤其在相声比较凋零的当代,硬要剥夺李的发声权也太愚蠢了。

例如孙悟空是猴王,他的下属中如果有个小猴子比较有才华,他应该是抱着鼓励态度,而不是打压态度的。

2、传统文化中的等级尊卑。

十年后相见,郭还是对李表示了肯定与关怀的。但这种肯定是那种高高在上的肯定。这也跟我们在家里的代沟一样,明明是思想上有歧异,却变成了“你是小孩我就先放你一马”。

两代相声演员肯定在审美上和艺术追求上有所不同,而且年轻人更有创造的空间。而年轻人的创造往往建立在对年长者的否定上。如果不承认这一点,科学就不会进步。艺术也一样不会进步。

所以我觉得强调长者对你很慈爱了,并不表示年轻人就应该放弃话语权。但是中国人的习惯是,年轻人倔强不服输,就会被骂为叛逆造反。

3、男女之事与尊卑有别

《昭和元禄落语心中》讲的是落语艺人的故事,落语艺人跟我们的相声艺人很象。

此剧情节中有一段是这样的,男主是一位落语大师的弟子,他有个相好的姑娘叫美代吉。美代吉同时也是大师(已婚)看上的人。男主为了师徒的名分,就悄然放弃了美代吉。

而郭、李之间就有一个李的前女友。不管这事是怎么被发现的,对于郭的崇拜者来说,李的处事就不漂亮,真正懂事的徒弟不会让郭的名声蒙上污点。这显然也是一种强辞夺理。

不管李的前女友跟谁好,那是她个人的自由,这个故事里也有许多对她的污蔑,说她想沾郭的光。其实她既然未婚,她有与任何人恋爱的自由,至于SEX自由当然也是有的。


用户102106834333


据说有些小恩怨,暂且不表。本身赐名的徒弟,做起了师弟,本是梁山好汉,另起山头还招了按。老郭彰显大度。李宴飞今儿个确实太赶听的着急,几句明显的舌头没捋直。,嘻哈上将,同门师哥一下点到了,两个大佬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相声的笑傲江湖里,老郭华山论剑,小李自成一派,却破绽百出,老郭一一点出,小李自叹不如,同时怀念老郭一统江湖的气魄。老郭亦叹,江山易打,难守啊,且我还是黄权眼里的匪寇。更何况扮演翼德的叶蓬京剧世家的后人,我郭老还要拯救京剧,留个薄面吧。另一边,相声新势力,有意思了。老郭西安办了一场,苗龅牙翻了脸,不但诏安还做起了看门犬。这次有新人西安来了四组,都和青曲社有关,二哥是旧人,原先的左膀右臂。其他三个算是除西安新势力当家的全员了。此役,青曲社估计要根基不稳喽。嘻哈大将一上来拔得头筹,天津的骄傲已经随老郭商演,营口虽淘汰也对老郭感恩戴德了。

看老郭这棋下的,看着享受,这才是真作品,江湖的作品,军事的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