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中世纪的黑死病只在欧洲爆发,而没有蔓延至亚洲、非洲等大洲?

曹孟德青梅煮酒论英雄


14世纪中期,欧洲各国黑死病肆虐横行,短短的几年时间,就致使上千万的欧洲人在痛苦中挣扎死去。它是难以抵挡的一股恐怖力量,在欧洲所向披靡,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死亡浪潮。

时至今日,每次谈起欧洲黑死病,人们仍然将它当作死神的象征。然而奇怪的是,当黑死病在欧洲肆虐,造成数以千万计的欧洲人死亡的同时,与欧洲接壤的亚洲、非洲等地,却并没有爆发如欧洲一般恐怖的瘟疫,这是为什么呢?这种在欧洲大范围传播的古代瘟疫,为何没有蔓延至邻近的亚洲和非洲等几大洲呢?

黑死病

每场瘟疫爆发的背后,必然有一个重要的导火索,当时黑死病之所以在欧洲肆虐横行,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卫生条件实在是太差了。今天,人们在一贯印象中认为欧洲人都是爱干净、整洁无比的,可是谁又能想象,中世纪的欧洲人生活在一个遍地粪便、甚至不洗澡的时代里呢?

欧洲的中世纪与中国的明朝、元朝相对应,当时那些前来访问中国的西方传教士,很多人曾经在他们的日记本中感慨明朝人的屋子、街道的整洁,并认为这样的场景在欧洲是难以想象的。

因黑死病死亡的欧洲人

他们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中国古代对于垃圾处理十分重视,其严格程度并不逊色于近几个月开始实行的“垃圾分类”政策,比如明朝时期甚至已经修建了公共厕所。

反观当时的欧洲,他们的大小便是从居住的房屋窗户里直接倾倒下去的,整座城市臭味冲天。最主要的是,中世纪的欧洲人既没有条件洗澡,他们也不喜爱洗澡;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江南地区就已经有公共澡堂,花上一文钱就能在里面洗个痛快。

黑死病传播地图

与此同时,当时的欧洲却颁布了一项十分奇葩的规定,在小规模的瘟疫蔓延开来之后,欧洲人觉得就是因为洗澡才导致瘟疫肆虐,此后300多年的时间里,欧洲各国的公共浴室基本被关闭;欧洲的修道院更加奇葩,他们规定每个人每年只能洗两次澡。

那些外表打扮的光鲜亮丽的贵族,实则是臭味冲天。为了遮蔽自己身上的臭味,专门用来“遮丑”的香水就诞生了。在这种生活环境和自身环境极为恶劣的条件下,都为瘟疫的蔓延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摇篮。

预防瘟疫的医生服装

除此之外,除了极差的卫生条件以外,中世纪的欧洲医学发展被神学限制起来,导致了人们无法自救。这一时期的欧洲,由于神学教士的大肆宣扬,人们将挽救性命、治愈疾病的希望,寄托在了上帝的身上。

当时欧洲杀菌、消毒、隔离的手段还未曾诞生,反而是一些奇奇怪怪的神学治病方子在民间广泛流传,比如放血治病、用小便洗澡、用大便来敷脓包,这些所谓的治病手段,加速了黑死病的蔓延。也难怪在如此短的时间里,黑死病会给欧洲人留下如此巨大的创伤。

中世纪欧洲众生相

至于为何没有蔓延至亚洲,是因为在黑死病蔓延的这一段时期,处于中国元朝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境内的丝绸之路逐渐衰落,减少了与西方商人的往来,从而切断了黑死病的传播途径;其次,中国面对瘟疫仅有治疗经验,所以在疾病蔓延开来,朝廷和医生就已经开始掐灭了黑死病蔓延的苗头。

最后,其他的亚洲国家与欧洲的来往并不密切,自然不会将黑死病带给其他国家。黑死病没有蔓延去非洲,其实理由更加简单,欧洲开始侵略非洲是在15世纪中叶,所以14世纪中期欧洲与非洲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来往,自然也就杜绝了黑死病传到非洲的可能性。


鸢飞九天2018


黑死病在中国称为鼠疫。患有鼠疫的人身上会出现许多黑斑,几乎没有治愈的可能,最终会痛苦地死去,因此这种瘟疫被称为“黑死病”。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瘟疫之一,起源于亚洲西南部,一说起源于黑海城市卡法,于1348年散布到整个欧洲。

鼠疫原产中亚,携带者是土拨鼠。1346年,蒙古军队进攻黑海城市卡法,用抛石机将患有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向城内,从而导致鼠疫扩散。据传,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细菌战。该病从中国沿着贸易路线经商队传到中东,然后由船舶传到欧洲。

据我国资料记载:14世纪,鼠疫猖獗,流行于整个亚洲、欧洲、非洲北部,中国也有流行。山西大同,因邻近乌兰察布鄂尔多斯鼠疫自然疫源地,而成为疫区。“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同年,大同府的疫情开始向山西南部传播。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县、忻州、苛岚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记载。次年,疫情传至辽州(治今左权),再传至潞安府(治今长治),疫情进一步扩大。万历《山西通忘》卷26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患者的临床表现为肿项,且传染性极强,据此可断定为腺鼠疫。

在欧洲,黑死病猖獗了3个世纪,夺去了2500万余人的生命。

随着人类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越来越强。希望我们能不断战胜给人类带来浩劫的“瘟疫”,与大自然和谐生存。


谷雨山人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中世纪的黑死病不是只有在欧洲爆发,其实黑死病最早是从亚洲传入欧洲的,非洲也受到波及,只是欧洲的黑死病爆发死亡的人数特别多,破坏最厉害,所以给人造成了好像黑死病只在欧洲爆发的印象(黑死病具体的传播情况可参见我之前一个问题的回答“14世纪的欧洲黑死病为什么这么可怕?”)。

黑死病爆发的起因

  • 根据目前可知的资料来看,首先是蒙古人的征服战争先将鼠疫病菌从中亚的草原带到了西亚和东欧(欧亚大草原上的土拨鼠可能是最早携带鼠疫的宿主),然后携带有鼠疫病毒的老鼠登上意大利商人的商船从西亚回到了意大利,携带鼠疫病毒的老鼠登陆后随即黑死病便从意大利向整个欧洲散播开来。

▲当时人们发明的黑死病隔离面具

黑死病带来巨大的人口损失

  • 黑死病的传染性非常强,致死率非常高,当时意大利威尼斯人口中每1000人就有700人死于黑死病,医生对此也束手无策,因为接诊病人的医生也大量地死去。热那亚的四个士兵从一所废弃的房子里捡了一条毛毯,晚上盖在自己身上,第二天就被发现四个人全都死了。很多人早上还活着一点事情都没有,而到了晚上就直接死了。这只是意大利的瘟疫情况,后来传播到法国、英国、覆盖了欧洲绝大部分地区,包括教皇克雷芒六世在内的许多西欧贵族也死于黑死病。
  • 这场大瘟疫大概让欧洲损失总人口的30%-60%,保守估计死亡的人数至少在2000万人以上,这场瘟疫极大地改变了欧洲的社会结构,特别是在思想上动摇了欧洲的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基础。

▲当时艺术家描绘黑死病的艺术作品

当时亚洲和非洲的黑死病造成的损失与欧洲相比相对较轻。

  •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中世纪黑死病在亚洲中西部和非洲的传播情况并不像欧洲那样损失巨大。我个人认为,造成的损害应该是有的,毕竟病毒的发源地就是在中西亚,至少当时蒙古军队就因为黑死病,死了大批的军人。西亚和非洲地区疫病不是特别严重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
  • 第一个原因是非洲和亚洲西部地区人口不多,没有像欧洲,特别是意大利地区那样人口那么稠密。西亚地区,包括中亚很多地区都是大草原,特别是非洲地区,很多地方都是沙漠,非洲除了埃及北部地中海沿线以外,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很多地方人烟稀少,黑死病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人烟稀少的地方接触的机会比较少,所以传播的速度也没有那么快。
  • 第二个原因是,亚洲西部和非洲地区气候不适合病菌的传播。从病菌传播最快速的地方来看,都是在地中海沿岸,这边气候温暖湿润,适合病菌的繁殖传播,而病菌传播到欧洲北部这种气候寒冷的地区时,病菌的致死率就大大下降。亚洲西部和非洲地区很多地方气候干旱。不适合病菌的生存和传播,所以造成的损害也就相对较小。而且鼠疫主要宿主是老鼠和跳骚,这些地区因为没有植被覆盖或者植被覆盖不多,所以老鼠和跳蚤也就相对较少,病菌传播的速度和造成的损失也不会特别大。

总结

中世纪的黑死病是一场人类的大灾难,也提醒着现在的人们要重视传染病的预防,建立完善的防疫体系,避免再出现中世纪欧洲这样的惨剧。


史海泛读


黑死病就是鼠疫,

黑死病的起因比较诡异,

土耳其突厥爱洗澡,欧洲基督教不爱洗澡,埃及养黑猫,欧洲基督教认为黑猫是幽灵,再加上欧洲海员多,就闹开鼠疫了。

中国也不是绝对不闹鼠疫,但闹的少。

中国人养狗,狗拿耗子,后来也引入了猫但是花猫,

另外中国人养鸡,

中国人洗澡,喝烧开的水,吃高温蒸熟的食物,

四时八节搞卫生,总之鼠害闹不起来。

也不是没闹过。

鼠疫尸体焚烧,撒生石灰,

中国人土葬用棺材,种松树柏树,有特殊气味,老鼠不爱闻,老鼠咬不到。

基督教土葬不用棺材,直接埋土里再立个十字架,会被老鼠咬,老鼠繁殖快。


星辉650


中国历史上有多次鼠疫等大型流行病记载,只不过中国有完善的抗疫制度,可以有效控制疫情,这点可以看各地的县志或者历朝历代关于疫情的法令。东亚地区受中国影响问题不大。非洲嘛,感谢交通不方便。否则就跟天花一样蔓延南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