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清史没有纳入到《二十四史》中?

祯才公子


谢谢题主的提问。如果朋友们对《二十四史》的背景有所了解的话,就会大概明白为什么清史未被纳入《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当年由乾隆皇帝所谓“钦定”的“正史”。《二十四史》的内容自传说中的黄帝起,止于明崇祯十七年。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时期,清史不可能纳入《二十四史》。

很多人把《清史稿》和清史混为一谈。就目前而言,参照《二十四史》中的比如《明史》,严格意义上来说还不存在“清史”的概念。这是因为时至今日,所谓的“清史”仍在编纂之中,尚未面世。而《清史稿》也并不符合《二十四史》“正史”的标准。关于两者的关系,个人觉得《清史稿》可以视为清史的未定稿。

《清史稿》由民国初年北洋政府设馆编修。由于历经战乱且编修时间过短,导致《清史稿》以清史未定稿形式刊行。事实上,编修史书是一项非常浩大且旷日持久的工程。例如,清朝编修《明史》就用了上百年的时间。

到目前为止,因尚无依中国传统正史体例编写的清朝史书,加上《清史稿》本身史料丰富,其价值仍不可忽视,不少学者将其列为“二十五史”或“二十六史”之一。

实际上,国家编修清史的工程早在2001年就已开始。让我们期待清史早日与广大读者见面。

上述个人观点难免肤浅偏颇,欢迎各位留言发表您的观点。原创和码字不易,若有所启发敬请点赞或转发。我是漫步世界遗产,喜欢独立思考,远离人云亦云,专注文化领域,探究传统文化,每日分享美文美图。斧正更多拙作,欢迎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谢谢。







漫步世界遗产


2002年清史编纂委员会成立之后开始了新《清史》体裁体例的研究工作,到2004年为止大体确定了全书的总体框架。新《清史》由通纪、典志、传记、史表、图录五大部分组成,共92卷、3000余万字。全书采用将《二十四史》经典体例与目前国际通用的章节体相结合的“新综合”体进行编写,其中通纪部分采用章节体,其余部分采用传统体例。

《通纪》是全书的核心,分清建立、入关、康熙之治雍正改革、乾隆统一中国、清朝中衰、外国侵略和农民战争、清自强运动、最后衰亡等各卷,描述清朝300年的盛衰史。《典志》描述清朝典章制度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具体包括天文历法、地理、人口、民族、法律、农业、手工业、商业、外贸、交通、财政、学术、西学、诗文小说、戏曲书画等。《传记》部分分为22卷,包括清朝3000余位不同阶级、领域的代表人物的传记。《史表》包括“三十一表”(实际包含35种表),在《清史稿》14种表(除《外戚表》)以外,又新设21种表。《图录》则是《清史》的重要创新之一,分舆地、生产、商贸外贸、军事、民俗、建筑、艺术、宗教、肖像十大类,收录各种历史地图、绘画、文物图片以及历史照片等。――内容摘自百度。


梧桐45582776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很可笑,这个问题就像在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史为什么没有列入中国历代王朝史中?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还没有成为历史,而中国的断代史修撰习惯都是本朝根据前朝官史修前朝史,这种编修的过程也是以本朝的政治观点梳理、褒贬前朝历史的过程,含有明确的“明正朔”即向天下明示政权更替正当性的意味。

清史为什么不在二十四史中?因为提出“二十四史”这个说法的乾隆皇帝和他的大清朝还没有成为历史,就像现在不能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史归集到中国历代王朝史的范畴中一样。

但清史没有归入二十四史并不代表中国史学界不认可清朝的道统和法统,所以清亡以后的民国年间就开始出现了“二十五史”的说法,即在二十四史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部《清史稿》。而这部《清史稿》由于主编清朝遗臣赵尔禩的病逝还是一部未完成稿,堪称史学界的《石头记》, 所以才称之为《清史稿》而非《清史》,但该书由中华民国政府主持修撰,具有明确的断代史修撰特征,因此其政治和史学价值与《二十四史》中的其它断代史相比毫不逊色。


杨大少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清史稿》是中华民国初年由北洋政府设馆编修,记载了清朝历史的正史——“清史”的未定稿。全书五百三十六卷,其中本纪二十五卷,志一百四十二卷,表五十三卷,列传三百一十六卷,以纪传为中心。所记之事,上起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建国称汗,下至1912年清朝灭亡,共二百九十六年的历史。



《清史稿》自1914年设立清史馆起,编修工作历时十四年,先后参加编写的有柯劭忞等一百多人。至1927年,主编赵尔巽见全稿已初步成形,担心时局多变及自己时日无多,遂决定以《清史稿》之名将各卷刊印出版,以示其为未定本。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披露”的“急救之章”,并非视为成书“。由于这还不是一部“成书”,故而只称《清史稿》,而非《清史》。



与二十四史不同,《清史稿》是满清遗老编的书,而非后来人编的,所以不能算正史。按照编《明史》的习惯,先作出一个稿,再由国家审定后当正史发布,但中华民国没有审核通过。

在1929年12月,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易培基在研读了《清史稿》后,却发现《清史稿》中大肆颂扬前清,诋毁民国,实乃居心叵测,故对其编纂人员抨击道: “彼辈自诩忠于前朝,乃以诽谤民国为能事,并不顾其既食周粟之嫌,遂至乖谬百出,开千百年未有之奇。”

他给国民政府行政院递交了一份请示,请示中称: “其体例文字之错谬百出,尤属指不胜屈。此书若任其发行,实为民国之奇耻大辱。”

国民政府的便在第六十三次国务会议中,决定全面封禁此书: “(《清史稿》)所有从前已经发行者,应一律严禁出售。”

清史稿的馆长赵尔巽,本就是前清遗老,曾历任清朝的巡抚、尚书、总督之职,在武昌起义后,亦曾参与过破坏革命的保皇运动。参与《清史稿》编纂的其他人员,也多为清朝旧臣。其中《宣统皇帝本纪》两稿的作者,瑞洵和奭良,都是满洲旗人,感情上为清朝说话,站在了民国的对立面了。



当时清朝的档案尚未清理,修史者只能根据原国史馆中的稿件和有关史籍,不能直接利用原始档案,故价值较逊。 《清史稿》成书时,国民党的北伐军即将入北京,仓猝付印,未能对全书统一修改和认真校勘,故史实、人名、地名、年月日的错误遗漏比比皆是。

赵尔巽在《发刊缀言》中指出,本书是“作为史稿露”的“急就之章”,“并非视为成书”。

《清史稿》虽然是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修的,但1927年后国民党根本不承认北洋政府 ,称他们为军阀,这样正统性就打折扣了。再有这部书没有定稿,后续工作没跟上,就成了一部残缺史书,加上政治立场有问题,变成民国的禁书了。


非常道毕延河


为什么清史没有纳入《二十四史》有如下几点原因。

第一,《二十四》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当朝不入史,清朝当时还未结束。一般都由后人编入前史。

第二,直至民国推翻清朝统治后,民国虽然推翻了清朝,但是当时局势相当混乱,在北洋政府倒台后修史的专家组没有经费延续下去,最后只保留了粗糙的稿件,后来干脆直接用清史稿命名。

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意味着封建王朝统治结束,而清朝又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国人屈辱史,更重要的是,也没有后继者来做这个事情。





裸奔的笔尖


我们中国最让人自豪的是什么?有人说是四大发明,也有人说是万里长城,还有人说是悠久的文化。要说四大发明,反而是欧洲人将它们发扬光大,最后开创霸业;却说那个长城,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无用之物”;当然还有文化,有精华,糟粕也不少,其实欧洲文化也历史悠久。


要说这世上有什么东西最值得中国人自豪,我觉得是我们绵延留长,不曾中断的历史,从商朝开始,记载完整,传承有序,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要说中国历史的焦点,自然就是“二十四史”了,也就是二十四部记录了中国历代朝代的史书,也被称为正史。

隔代修史

二十四史的第一部是《史记》,司马迁记录了从上古时代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虽然其中许多内容并不靠谱,一听就是神话故事,但也无愧为中国史海的开端。

东汉的班固总结西汉灭亡(被王莽篡权)的教训,并且认为自己所在的大汉已经是一个新时代,所以编写了《汉书》,班固开创了中国正史的传统:隔代修史。也就是当一个朝代灭亡了,由继任的朝代来为这个朝代进行总结,比如《宋史》是元朝编的,《元史》是明朝编的,《明史》是清朝编的,新朝代的人收集各种资料,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编完一部正史,比如说《明史》的编造从筹办到完成,花费了60年的时间。

重叠的史书

二十四史并不是一个朝代一部史书,在二十四史里,经常出现一个朝代,一个人物重叠出现的情况。

首先是南北朝,南朝的、宋、齐、梁、陈和北朝的北魏、北齐、北周都各自有自己的史书,这7套史书都在二十四中,此外,二十四里还有《南史》和《北史》,记录了南北朝时代,所以有重合。

二十四史里最大规模的重合出现在唐朝,唐朝灭亡后短暂出现的后晋时代编纂了一部《唐书》,等到了北宋时代,宋仁宗觉得这本《唐书》编纂得乱七八糟,就下令重修一本,所以又有了一套《唐书》,后晋这套被叫做《旧唐书》,宋朝这套被叫做《新唐书》。

而记录短暂五代的历史也在宋代被修过两次,有《新五代史》和《旧五代史》,此外,也有一些内容在正史中有所重叠,比如东汉末年的历史,东晋的历史,明史和清史重合的时代等等。


没有清史?

二十四史的最大陷阱就是最后一部是什么?二十四史的最后一部是《明史》,其中并没有《清史》,那么,《清史》去哪了?

按照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华民国推翻了清朝后,《清史》的编纂任务就落到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上,而北洋政府也在1914年启动了《清史》的编纂工程。历经14年,到了1927年,《清史》大致有了一个原型,被称为《清史稿》,然后北洋政府就倒台了。眼看成书无望,清史馆干脆直接将《清史稿》出版了。

由于《清史稿》的编纂者中有许多清朝遗臣,所以后来的南京国民政府认为这部书弘扬满清统治,就把它彻底否定了,但由于时局动荡,日本侵华,南京国民政府没有重修《清史》。

《清史稿》不能算是定稿的正史,只能算是一个半成品,其中有许多史料有严重问题,而且并没有经过严格校对。

《清史》在大陆的重新修订是在2002年以后,国家启动了清史编纂工作,不过这部书什么时候定稿发行,还不得而知。


清風明月逍遥客


简说:1,自古为前朝修史,如宋修《五代史》《新唐书》,元修《金史》《辽史》《宋史》,明修《元史》,此时元朝尚未亡,残留北亚,之后又存国数百年。清修《明史》。按理应该民国修《清史》,可以从袁世凯开始,也可以从蒋中正开始。但是民国已亡,过了百年,当事人不存,共和国如果修史,一来只适合修《民国史》而非《清史》,二来经过内战和动乱,如今缺乏人证物证和史料,所以修不得。2,民国是有《清史》的,但当时修史的人资料也不全,且存在较大的主观意识,因此在修史史存在不少谬误和偏差,因此只是个草稿,没有仔细整理,故名《清史稿》。后来就是内战,结束后就是动乱,打砸抢烧批斗,经历或了解清史的老人多已死亡,而旧书多焚毁,至今,中国人已经失去了校对《清史稿》的所有条件。所以,《清史》不可能再问世,而《清史稿》终生只能是草稿。我们有生之年,可以庆幸《民国史》不至于消亡。


我欲修仙帝国凌天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是经乾隆皇帝钦定,合称“钦定二十四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清代是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没有被后来统治者修订,还是原始稿,故称为《清史稿》,现在也有二十五史之说,加上了清史稿。


孤狼啸月31600808


清史稿一来未完成,二来本身立场不客观,存在许多问题,三是帝制已经被推翻,修史自唐宋以来就是王朝证明自己合法性的手段,到了民国没有这种需要了,四是则是因为二十四史的文笔体例都是一脉相承的反应的两千年来的传统史观,在当代新思维层出不穷的时代,再出一本传统史书不合时宜了,就算再出《清史》也很难用文言的方式了。


小白老師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如果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